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调研测试试卷

2014-5-11 0:31:26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调研测试试卷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第23题,共69分)、非选择题(第24~28题,共31分)共两部分。选择题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请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题纸交监考老师。

2.作答选择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考试证号相应的数字涂黑。作答非选择题前请将姓名、学校、班级、座位号写在非选择题答题纸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非选择题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请用2B铅笔作图。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a:40 Fe:5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题17题,每题3分,共51分)。

1.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据科学家预测,月球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可作为核聚变材料的He。下列关于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 4 2He互为同位素             B.中子数为3

C.带2个单位正电荷             D.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

2.下列气体与酸雨的形成无关的是

 A.NO2         B.CO2       C.SO2      D.NO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钢                    B.液氨

 C.石油                   D.氢氧化铁胶体

4.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A.硅酸钠       B.氢氧化镁      C.硫酸钾     D.氢氧化铝

5.下列物质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并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醇             B.乙烯           C.苯        D.甲烷

6.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A.H2O        B.NaOH        C.KBr      D.NH4NO3

7.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H、K、OH              B.H、NH4、Cl

C.Na、H、HCO3              D.Cu2、NO3、OH

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A.过滤                  B.测定溶液的pH

C.萃取、分液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9.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该溶液

A.一定含SO42               B.一定含Ag      

C.一定含CO32               D.可能含SO42或Ag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MgO+ 2H+ = Mg2+ + H2O

 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2H+ + CO32= CO2↑ + H2O

C.氯气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Cl2 + Fe2+ = Fe3+ + 2Cl

D.铜和稀硝酸反应:Cu + 2H = Cu2+  + H2

11.短周期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X处于元素周期表中

 A.第2周期第ⅡA族            B.第2周期第ⅢA族

C.第3周期ⅣA族             D.第3周期ⅥA族

12.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是正极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铜片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13.下列措施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              B.降低温度

C.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D.使用催化剂

14.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分子中都含有C=O键

B.乙醇和乙酸相互之间不能溶解

C.乙醇和乙酸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15.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Na2O→NaOH                B.SO3→H2SO4

C.Al2O3→Al(OH)3                     D. NO2→HNO3

1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放热和吸热无关

 C.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D.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17.硅胶(主要成分为SiO2 ·nH2O)、石灰(主要成分为CaO)都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关于这两种干燥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干燥剂吸水时,都只发生物理变化

B.两种干燥剂都能溶于足量水形成澄清溶液

C.两种干燥剂长时间混合在一起,相互间会发生化学反应

D.两种干燥剂中,石灰干燥剂因腐蚀性小更适合用于儿童食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大题包括“A化学与生活”和“B有机化学基础”两个模块各6题,每题3分,每个模块18分。每位考生只可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作答)

A.化学与生活

18.因具有放射性而被称为居室“隐形杀手”的是

A.甲醛      B.苯         C.氡         D.一氧化碳

19.下列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浓盐酸       B.食盐         C.硫酸铜      D.氢氧化钠

20.食用下列物质与人体微量元素的摄入无关的是

A.铁强化酱油    B.加碘食盐    C.富锌面粉    D.高钙牛奶

21.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B.防止“白色污染”

C.防止温室效应              D.防止水体重金属离子污染

22.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

B.维生素C高温时不稳定

C.人体所需维生素C主要从食物中获取

D.维生素C能使Fe2+转化为Fe3+

23.钢铁腐蚀在生活和生产中相当普遍。下列措施能防止钢铁腐蚀的是

 A.把钢铁雕塑焊接在铜质基座上

 B.将输送自来水的铁管表面镀锌

 C.经常用自来水冲洗钢铁制品

 D.将输油铸铁管道埋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B.有机化学基础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醇一定含羟基              B.酚一定含羟基

C.芳香烃一定含碳碳双键          D.烯烃一定含碳碳双键 

19.所含有机物主要是烃的衍生物的物质是

  A.汽油       B.福尔马林      C.天然气   D.液化石油气

20.要区别乙醛和乙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A.水                   B.乙醇

 C.稀盐酸                 D.新制的氢氧化铜

21.高分子化合物         的单体是

   

A.                     B.  


 C.   和CH2==CH2            D.   和CH3—CH3

22.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为液体

 B.与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丙烷完全燃烧需5mol氧气

23.下列关于丙烯酸(CH2==CHCOOH)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

 C.可由CH2OHCH2COOH发生消去反应获得

 D.能与乙醇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5H8O2的酯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每题分为A题和B题,每位考生只可选做一题。选学《化学与生活》模块的考生答A题,选学《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考生答B题。

24.(5分)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类基本营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和4mL20%的H2SO4溶液,加热3~4min,然后用碱液中和试管中的H2SO4溶液。

 ① 淀粉完全水解生成的有机物分子式为 ▲ 

 ② 若要检验淀粉已经发生了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加入 ▲ (填试剂的名称),加热后再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若要检验淀粉没有完全水解的,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加入几滴碘溶液,应观察到 ▲ 

 ⑵ 油脂在人体内通过水解生成 ▲ 和甘油,在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

⑶ 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是一种两性物质。请在下图虚线方框内写上适当的化学用语,将氨基酸的通式补充完整:

B甲苯和溴乙烷混合物可通过如下流程进行分离。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 试剂A的名称为 ▲ ;X的结构简式为 ▲ 

 ⑵ 操作①是 ▲ 

 ⑶ 写出在甲苯与溴乙烷的混合物中加入试剂A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5分)

A⑴ 羊毛、尼龙、纯棉布分别灼烧时产生的气味如下:

织 物

灼烧时的气味

烧焦羽毛的气味

烧纸的气味

特殊的气味

 则羊毛、尼龙、纯棉布分别是上述织物中的 ▲ (填写序号)。

 ⑵ 明矾溶于水形成带正电的 ▲ ,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生成较大颗粒而发生凝聚,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⑶汽车尾气中的CO、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已知有机物A、B、C、D、E都是常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D是最简单的醇,E是酯。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根据上图回答:

⑴ D的分子式为 ▲ 

⑵ 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 ▲ 

⑶ 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酯的有机物结构简式: ▲ 

⑷ 写出A在Cu或Ag催化下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1分。

26.(5分)某班同学利用如下装置和药品进行分组实验。

文本框: 品红溶液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 配制200mL2.0mol/L的NaOH溶液需NaOH固体 ▲ g;

⑵ A装置中生成的气体能使B装置的中品红溶液由红色变为 ▲ 色,C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⑶ 将A 装置试管中的残留物缓慢倒入水中,冷却后再加水稀释为100.0 mL,测得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则上述实验中有 ▲ mol的H2SO4没有参加反应;若通入装置C的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0.112 L,装置C中生成的盐为Na2SO3,装置C中盛有的NaOH溶液的体积应不少于 ▲ mL。

27.(6分)下列框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乙、丙、丁是常见的气体单质。气体B与气体C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D是海水中浓度最高的盐(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溶剂水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甲的化学式是 ▲ ,C的电子式为 ▲ 

⑵ 写出A溶液和丁反应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 ▲ 

⑶ 写出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8.(10分) “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份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该“脱氧剂”中Fe粉和活性炭质量之比,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步骤⑴ 取某食品包装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固体为灰黑色粉末,夹杂着一些红棕色粉末。由此得出的结论为上述“脱氧剂”中的铁已部分被 ▲ 

 步骤⑵ 将步骤⑴中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该步骤的目的是 ▲ 

步骤⑶ 取步骤⑵中的滤渣,将其分为两等份,每一份质量为8.0g。将其中一份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得澄清石灰水,得到干燥、纯净的沉淀20.0 g。8.0 g滤渣中活性炭的质量为 ▲ 

步骤⑷ 将步骤⑶中的另一份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2.0mol/L的稀H2SO4,微热至反应完全。为保证滤渣充分溶解,加入的稀H2SO4的体积应大于或等于 ▲ mL;

步骤⑸ 向步骤⑷中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6.86g固体。

 结论:该“脱氧剂”中的Fe粉和活性炭质量之比为 ▲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题17题,每题3分,共51分)。

1.A 2.B 3.B 4.D 5.B 6.A 7.B 8.C 9.D 10.A 11.D 12.C 

13.A 14.D 15.C 16.D 17. C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大题包括“A化学与生活”和“B有机化学基础”两个模块各6题,每题3分,每个模块18分)。

A.化学与生活

18.C 19.B 20.D 21.A 22.D 23.B

B.有机化学基础

18.C 19.B 20.D 21.A 22.D 23.B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4.A⑴ ① C6H12O6  ②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出现蓝色 

  ⑵ 高级脂肪酸 ⑶ NH2、COOH                 (每空1分,本题共5分)

B⑴ 氢氧化钠溶液    

  ⑵ 蒸馏 ⑶ C2H5Br+NaOH    C2H5OH+NaBr

   (第(3)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5分)

25.A⑴ ①③②  ⑵ Al(OH)3胶体  ⑶ 2CO+2NON2+2CO2    

   (第(2)小题1分,其余每空2分。本题共5分)

  B⑴ CH4O ⑵ ③ ⑶ HCOOC2H5

  ⑷ 2C2H5OH+O22CH3CHO+2H2O

                          (第(4)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5分)

四、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1分。

26.⑴ 16.0    ⑵ 无  吸收反应中生成的SO2,以防止污染空气

  ⑶ 0.025 5.0                            (每空1分,本题共5分)

27.⑴ Al      ⑵ 2OH+Cl2=Cl+ClO+H2O

  ⑶ NaOH+NH4ClNH3↑+NaCl+H2O    (第(1)小题1分,其余每空2分。本题共6分)

28. 氧化  除去“脱氧剂”中NaCl和水  2.4  52.5  2︰1

   

       (每空2分,本题共10分)

(合理答案均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