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4-5-11 0:31:27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16 P—31 Si—28  S—32  Cu—64

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C.NH3催化氧化生成NO     D.由NH3制NH4HCO3和(NH4)2SO4

2.在2A+B   3C+4D中,下列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S)  B. V(B)=0.3mol/(L·S)

C. V(C)=0.8mol/(L·S)  D. V(D)=1mol/(L·S)

3.氨水中所含的分子和离子可能有:①NH4+ ②H2O ③NH3 ④NH3·H2O ⑤H+ ⑥OH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把浓硝酸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B.把AgNO3放在棕色瓶中保存

C.把红磷放在广口瓶中密闭保存,把白磷保存在煤油中保存

D.把NaOH溶液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保存

5五氧化二磷不仅是一种强干燥剂,而且有很强的脱水性,向浓硝酸中加入过量的P2O5,能生成一种含氮化合物M,则M最可能是

A. N2      B.NO2    C.NO    D.N2O5

6.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HSO、Cl       B.Na、Ba2、AlO、NO

C.NH、K、Cl、NO       D.K、Na、HCO3-、S2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 +OH = CO32 +H2O

B.醋酸钠溶液和盐酸混合:CH3COONa+H = CH3COOH+Na

C.盐酸滴入氨水中:H+OH = H2O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SO42 +Ba2+2OH = Cu(OH)2↓+BaSO4

8.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和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且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    2C    B.A+3B    2C

  C.3A+B    2C        D.A+B    C

9. 通常情况下,下列溶液中能溶解铁和铜的是 

  A.稀硝酸  B.浓硝酸  C.浓盐酸  D.浓硫酸

10.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mA(气)+nB(气)  pC(气)+qD(气),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下列状态: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其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只有③④  B.②③④  C.①⑵⑶④  D.①②③④⑤

11.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A.NO2   B.NO   C.N2O   D.N2

1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容积15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在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应通入O2体积为        

 A.3.75ml  B.7.5ml  C.8.75ml D.10.5ml

13.反应 4NH3+5O2  4NO+6H2O在550℃的5L密闭容器中进行,0.5min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A. V(O2)=0.01mol.L-1.s    B. V(NO)=0.008mol.L-1.s-1

C. V(H2O)=0.006mol.L-1.s-1  D. V(NH3)=0.002mol.L-1.s-1

14.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4H是共价化合物   B.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C.NH4H与水反应时,水被氧化 D.NH4H中的H元素均为+1价

15、在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充分反应后,生成H2最多的是

  A.80mL 2mol·L-1的硫酸 B.40mL 14mol·L-1的硝酸

  C.20mL 12mol·L-1的盐酸 D.10mL 18mol·L-1的硫酸

16、硫酸铵在强热下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比为多少

A、3:1    B、1:3     C、1:1    D、4:3

17、木炭屑与浓HNO3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将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将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A.①不变浑浊②变乳白色  B.①变乳白色②不变浑浊

C.①变乳白色②变乳白色   D.①不变浑浊②变浅黄色

18. 在含有Fe3+、Fe2+、Al3+、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A.Fe3+  B.Fe2+ C.Al3+ D.NH4+

19.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2     B、NO    C、NO2     D、CO

20.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NH3     B、Cl2     C、NO       D、HCl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2分)已知某非金属单质A,在常温下很稳定,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能化合成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C,C在空气中能自然氧化生成红棕色气体D,D溶于水生成E和C,E与B化合又生成F,F既是化肥也能用作炸药,A,B,C,D均为气体。

(1)A,B,C,D,E,F的化学式分别为:

A      B     C    D    E     F    

22.(21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氨的某些性质并收集少量纯净氮气。试回答:

 


(1)实验前先将仪器按图连接好,然后     ,再开始实验。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硬质试管内黑色的CuO粉末变成光亮红色,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内出现    色,并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N2。根据这些现象,硬质试管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说明氨气具有     性。

(3)烧瓶内盛有生石灰,随着浓氨水的滴入,产生氨气,氨气产生的原因是      

(4)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和     。

(5)在最后出气管口收集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           

(填编号)A.排气法 B.排水法  C.用塑料袋或球胆收集

23.(7分) 1.92克Cu与100ml 1.0mol/L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如果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计算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多少升;反应后溶液中NO3- 的浓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期末测试题化学答卷纸    分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2分)

(1)A,B,C,D,E,F的化学式分别为:

A    B     C    D    E     F    

22.(21分)

(1)实验前先将仪器按图连接好,然后           ,再开始实验。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硬质试管内黑色的CuO粉末变成光亮红色,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内出现     色,并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N2。根据这些现象,硬质试管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说明氨气具有              性。

(3)烧瓶内盛有生石灰,随着浓氨水的滴入,产生氨气,氨气产生的原因是                  

(4)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和              。

(5)在最后出气管口收集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

          (填编号)

A.排气法 B.排水法 C.用塑料袋或球胆收集

23.(7分)

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C

D

B

D

B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B

A

B

B

C

A

C

21.(12分)化学式分别为:

A N2 B NH3  C NO D NO2 E HNO3 F NH4NO3

22.(18分)

(1)然后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     色,

反应方程式为 3CuO+2NH33Cu+3H2O+N2  ,氨气具有  还原  性。

(3)原因是生石灰与水反应并放热促使氨气逸出  。

(4)吸水和  吸收多余氨气,保护环境   。

(5)收集方法是 C  (填编号)

23. (10.写出计算过程)

0.448L,

0.8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