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试卷
命题人:孙明林 李大宁
注意事项:
1. 第I卷64分,第II卷56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 请将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纸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8题=24分)
1.第一次用无机物制备有机物尿素,开辟人工合成有机物先河的科学家是( )
A.德国的维勒 B.英国的道尔顿
C.德国的李比希 D.俄罗斯的门捷列夫
![]() |
2.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 )
A.2—乙基—3,3—二甲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已烷 D.2,3,3——三甲基已烷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B.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C.分子式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D.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
4. 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右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是键①断裂
B.和浓硫酸共热到170℃时断键②和⑤
C.和浓硫酸共热到140℃时断键②,其它键不断
D.和浓氢溴酸混合加热时断键②
5.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HC≡C—C≡C-C≡C-C≡C-C≡N.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不能使溴水褪色
6.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和硝基苯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7、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A.消去、加成、水解 B.取代、加成、水解
C.水解、消去、加成 D.消去、水解、取代
8.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溴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二、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4分×10=40分)
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NA
B.常温常压下,4g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1L戊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5/22.4 NA
D.常温常压下,1mol丙烷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2NA
10.都属于萘(结构简式:
)的同系物。则萘和萘的同系物分子组成通式是:
A.CnH2n-6(n≥11) B.CnH2n-12(n>10)
C.CnH2n-10(n≥10) D.CnH2n-12(n≥10)
11.下列各醇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2C==CH2且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
![]() |
A.CH3-OH B.
C.
D.
12.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碳原子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B.6个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C.此分子最多有8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此分子至少有8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1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论两种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经过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质量不变的是
A.乙炔和苯 B.甲醛(HCHO)与葡萄糖(C6H12O6)
C.乙醇和乙酸 D.丙烯和丙烷
14.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0.1 mol ,充分燃烧后得3.58 L(标准状况下)CO2和3.6 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D.可能有乙烷 D.可能有丙炔
15.下列化学式及结构式中,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
|


|

| |||||
![]() | |||||
![]() | |||||
C.CH2SO D.CH4S
16.工业上将苯的蒸气通过赤热的铁能合成一种可作传热载体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1mol该化合物催化加氢时最多消耗6molH2。这种化合物可能是
A. B.
C.
D.
17.利用某些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间的转化可用来贮存热能,如原降冰片二烯(NBD)经太阳照射后转化成四环烷(Q)的的反应: △H=+88.62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BD、Q、甲苯三者互为同系物 B. NBD、Q、甲苯三者是同分异构体
C.92gNBD经太阳照射后完全转化为Q时需吸收88.62kJ热量 D.NBD可开发为贮能材料
18.为实现2008北京“科技奥运”战略,我国兴奋剂检测生物芯片装置已定型和批量生产,可快捷检测常见的16种兴奋剂。已知某兴奋剂乙基雌烯醇(etylestrenol)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可以视为酚类
B、在浓硫酸作用下,分子内消去一个水分子,产物有二种同
分异构体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该物质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共面
第II卷
三.实验题 (共18分)
19.(4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对一个给2分,多选、错选一个扣1分,本题不出现负分)。
A.不慎把苯酚溶液沾到了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结构,则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立即产生2,4,6-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
D.溴的苯溶液中加少量铁粉后会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但该现象不能说明苯和溴的取代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E.分离沸点相差30℃以上的混溶液体,应采用的方法是分馏
F.实验室使用体积比为1:3的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制乙烯时,为防加热时反应混合液出现暴沸现象,除了要加沸石外,还应注意缓慢加热让温度慢慢升至170℃。
G.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过量溴水,过滤。
20. (14分)为探究实验室制乙烯及乙烯和溴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当温度升至170℃左右时,有大量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迅速褪去。甲同学认为达到了实验目的。
乙同学仔细考察了甲同学的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当温度升到100℃左右时,无色液体开始变色,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全呈黑色,在170℃超过后生成气体速度明显加快,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由此他推出,产生的气体中应有杂质,可能影响乙烯的检出,必须除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观察到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刺激性气体是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体的存在就不能认为溴水褪色是乙烯的加成反应造成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根据甲乙同学的分析,认为还可能有CO、CO2两种气体产生。为证明CO存在,他设计了如下过程(该过程可把实验中产生的有机产物除净):发现最后气体经点燃是蓝色火焰,确认有一氧化碳。
①设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共22分)
21.(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基的电子式________ _____
(2)通式为CnH2n+2的最简单同系物的分子式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4)1,3-丁二烯的键线式
22.(14分)按以下步骤可从
合成
(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F的结构简式为:B F 。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填代号)。
(3)根据反应,写出在同样条件下
CH2=CH—CH=CH2与等物质的量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第④步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注明反应条件).
。
(5)A—G这七种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填序号) 。
(6)核磁共振谱是测定有机物分子结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在质子核磁共振谱(PMR)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醛的结构式为:
,其PMR谱中有2个信号峰,其强度之比为3∶1。则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质子核磁共振谱中能给出三种峰(信号)且强度之比为1∶1∶2的是
。
A. B.
C.
D.
五、计算题(共16分)
23.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通过计算回答:
① 混合物的物质的量
② 混合物的组分、体积之比
24.现有A、B两种链状饱和一元醇的混合物0.3 mol,其质量为13.8g。已知①A和B碳原子数均不大于4,且A<B;②A和B分子中均不含有支链,且都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
(1)混合物中A可能的分子式 ;B可能的分式 。
(2)若n(A):n(B)=1:1时,A的名称 ;B的名称 。
(3)若n(A):n(B)≠1:1时,
A的结构简式为 ;
B的结构简式为 。
则n(A):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