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2014-5-11 0:31:28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Al 27、Ba 137

2.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卷(选择题,共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1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用下列材料制成的容器中,不能用来装运浓H2SO4 或浓HNO3 的是

A.铜      B.铁   C.陶瓷   D.铝

2.25℃时,在浓度均为1mol/L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若测得其中c(NH4+)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c>a>b    C.b>a>c    D.a>c>b

3.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30%    B.52.4%   C.47.6%  D.70%

4.把40mL Ba(OH)2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的溶液的PH值为2。如果混和前Ba(OH)2和盐酸两种溶液PH值之和为14,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接近于

A.0.015mol/L   B.0.02mol/L   C.0.03mol/L   D.0.04mol/L

5.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相混合后,所得的混合液显

A.中性    B.碱性     C.酸性     D.不能确定酸碱性

6.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   NH3(g)+HI(g),2HI(g)
   H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NH3的浓度为

   A.3.5mol/L      B.4 mol/L     C.4.5 mol/L       D.5 mol/L

7.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A.KCl    B.NH3•H2O    C.NH4Cl    D.H2SO4 

8.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 mol/L的盐酸和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 mol·L―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3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m+n>p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转化率升高了    D.物质C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11.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A(g) + mB(g)    pC(g)已达到平衡状态已知n+m=p,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分析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升温,c(B)/c(C)的值变小;②降温,平衡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③增加B的物质的量,A的转化率增大;④使用催化剂,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⑤加压使密闭容器的容积变小,A或B的浓度则变大;⑥若A的反应速率为(A),则(B)=(A)n/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③④⑤

12.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②终点读数时俯视

③锥形瓶用蒸洗净后没用待测液润洗     ④滴定管尖端气泡没有排除,滴定后消失

⑤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⑥滴定结束溶液红色长时间不褪

A.②④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

13.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Y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种物质的量之比[n(X)/n(Y)]的关系如右图,则X和Y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

A.X+3Y   2Z    B.3X+Y   2Z

C.3X+2Y   Z    D.2X+3Y   2Z

14.已知一种c(H+)=1×10-3mol/L的酸和一种c(OH-)=1×10-3mo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D.生成了一种强酸的碱盐

15.反应NH4HS(s) NH3(g)+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中,不
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其它条件不变时,通入SO2气体     B.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

 C.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       D.充入氮气,保持压强不变

16.下列事实①NaHCO3溶液呈碱性 ②NaHSO4溶液呈酸性 ③长期使用化肥(NH4)2SO4会使土壤酸性增大,发生板结 ④加热能增加纯碱的去污能力 ⑤配制CuCl2溶液,用稀盐酸溶解CuCl2固体 ⑥明矾能净水 ⑦氯化铵溶液可作焊药去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斑 ⑧加热FeCl3·6H2O晶体,往往得不到FeCl3固体 ⑨NH4F溶液不能用玻璃瓶盛放。其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A.全部   B.除②⑦以外   C.除②以外   D.除⑨以外 

17.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a+、K+、AlO2-    B.Fe2+、K+、NO3-、MnO4-

C.Al3+、NO3-、Ba2+、Cl-       D.H2PO4-、NH4+、Ag+、NO3-

18.某酸的酸式盐NaHY在水溶液中,HY-的电离程度小于HY-的水解程度。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H2Y在电离时为:H2Y+H2OHY-+H3O+

B.在该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Y2-)>c(HY-)>c(OH-)>c(H+)

C.在该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HY-)>c(Y2-)>c(OH-)>c(H+)

D.HY-水解方程式为:HY-+H2OY2-+H3O+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     

卷(选择题,共7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一、选择题

二、选择题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卷(非选择题,共78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12分+10分)

19.某溶液可能含有Fe2、Mg2、Cu2、NH4、Al3中的数种,当向其中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

并加热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并生成白色沉淀,加入淡黄色固体的物质的量(横坐标)    与生成气体,沉淀(纵坐标)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则加入的淡黄色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⑵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⑶各种离子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2分)
 ⑷写出II曲线变化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6分)

 

20.将6mol H2和2mol N2混合后置于体积可变的等压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反应放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时,测得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为7.6mol。若H2、N2、NH3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用a、b、c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达到平衡状态A的容器中通入少量N2,体系中N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填“增大”

  或“减小”或“不变”),若要使H2的体积分数再变到与平衡状态A相同,可采用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起始时a=3mol,b=1mol,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A相同,则起始时c的值为_______________(填“某一数值”或“任意值”)。

⑶若要使反应开始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平衡状态A相同,

 则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包括2小题)(6分+10分)

21.已知25℃时0.1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⑴你认为上述两种解释中     (“甲”或“乙”)正确。(2分)

⑵①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          (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2分)

   A.固体CH3COOK  B.固体CH3COONH4  C.气体NH3  D.固体NaHCO3

②按照你的判断,加入上述物质后,溶液pH应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已知25℃时0.1mol·L-1氨水和0.1mol·L-1醋酸的电离程度相同)(2分)

22.现有下列各坐标图:(各2分,共10分)
   

⑴x轴坐标代表加水量,y轴代表c(H+),能表示出0.1mol/L醋酸在稀释时的状况的坐标图是
      

⑵x轴代表在搅拌情况下向铝盐溶液中加入NaOH物质的量的多少,y轴代表混和物中沉淀量的变化,那么该坐标图应是       

⑶x轴代表向1L 0.01mol/L石灰水中通入CO2的质量(g),y轴代表沉淀质量(g)的变化,符合这一情况的坐标图是        ,A点的数值为       g。

⑷x轴代表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的量,y轴代表溶液导电性的变化,符合这一关系的坐标图是         

、(本题包括2小题)(12分+10分)

23.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
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右图的转换关系,甲是工
业上制取A的主要原料。根据以上的转换关系回答:

⑴(4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乙      ,丁     

⑵(2分)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任两种主要用途
                   

⑶(6分)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乙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戊溶液与乙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24.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
反之)。现有0.001mol/L酸性KMnO4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MnO4+5HSO3+H=2Mn2+5SO42+3H2O。填空回答问题:

⑴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有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A.酸式滴定管(50mL)  B.碱式滴定管(50mL)  C.量筒(10mL)

D.锥形瓶    E.铁架台    F.滴定管夹    G.烧杯  

H.白纸     I.胶头滴管    J.漏斗

⑵不用___________(酸、碱)式滴定管盛放KMnO4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3分)

⑶指示剂如何选择,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⑷滴定前平视KMnO4液面,刻度为a mL,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 mL,则(b—a)mL比实际
消耗KMnO4溶液体积_____________(多、少)。根据(b—a)mL计算得到的待测液浓度,比实际浓度____________(大、小)。(共2分)

、(本题包括2小题)(8+10分)

25.NaOH和Ba(OH)2混合溶液的pH=14,取该溶液100mL,持续通入CO2,当CO2通入0.56L时,生成沉淀最多(气体体积均指标态,设溶液体积不发生改变),试通过计算回答:

⑴NaOH和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4分)

⑵当通入CO2的体积为1.68L时,溶液中各离子(除H+和OH)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4分)

26.有三份不同质量的铁粉样品①②③,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取一份样品分别与含有0.8mol HNO3的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硝酸和铁均无剩余,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取样品①,反应后的溶液中铁只以Fe3+离子的形式

存在,则样品①的质量为  ___________g。(2分)

⑵乙取样品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既含有Fe3+、又含有Fe2+
离子,则样品②的质量(设为ag)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⑶丙取样品③,将其慢慢加入到稀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反应过程中溶液里Fe3+、Fe2+、NO3三种离子中的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该曲线表示的是   ___________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请你在此图中再画出另外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6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D

B

C

D

C

B

一、选择题

二、选择题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AD

D

D

B

BC

BD

三、

19.(1)Na2O2   (2)Mg2+、Al3+、NH4  (3)1∶1∶3

 (4)Mg2+2OH =Mg(OH)2↓    Al3+3OH =Al(OH)3↓  Al(OH)3+OH =AlO2 +H2O

20.(1)减小  给体系升温 通入适量的H2  (2)任意值  (3)0.4<c≤4

四、

21.(1)乙  (2)①B  ②减小

22.(1)C  (2)A   (3)D、1   (4)F

五、

23.(1)Al Al2O3 NaAlO2  Al(OH)3   (2)耐火材料、制金属铝  

(3)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O2+CO2+2H2O=Al(OH)3↓+HCO3  

Al3+3AlO2+6H2O=4Al(OH)3

24.(1)ADEFG  (2)碱,KMnO4会腐蚀橡皮 

(3)不用,根据KMnO4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即可说明到达了终点   (4)少 小

六、

25.(1)NaOH  0.5mol/L;Ba(OH)2  0.25mol/L   (2)Na 0.5mol/L;HCO3 0.5mol/L

26.(1) 11.2g 

  (2) 11.2<a<16.8

  (3) NO3-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D

B

C

D

C

B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D

B

C

D

C

B

二、选择题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AD

D

D

B

BC

B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AD

D

D

B

BC

BD

三、

19.(1)Na2O2   (2)Mg2+、Al3+、NH4  (3)1∶1∶3

 (4)Mg2+2OH =Mg(OH)2↓ Al3+3OH =Al(OH)3↓ Al(OH)3+OH =AlO2 +H2O

20.(1)减小  给体系升温 通入适量的H2  (2)任意值  (3)0.4<c≤4

四、

21.(1)乙  (2)①B  ②减小

22.(1)C  (2)A   (3)D、1   (4)F

五、

23.(1)Al Al2O3 NaAlO2  Al(OH)3   (2)耐火材料、制金属铝  

(3)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O2+CO2+2H2O=Al(OH)3↓+HCO3  

Al3+3AlO2+6H2O=4Al(OH)3

24.(1)ADEFG  (2)碱,KMnO4会腐蚀橡皮 

(3)不用,根据KMnO4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即可说明到达了终点   (4)少 小

六、

25.(1)NaOH 0.5mol/L;Ba(OH)2  0.25mol/L   (2)Na 0.5mol/L;HCO3 0.5mol/L

26.(1) 11.2g 

  (2) 11.2<a<16.8

  (3)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