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文科化学试卷
全卷共有四大题,37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H-1,C-12,N-14,O-16,Na-23,S-32,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第114号元素,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A.61 B.114 C.175 D.289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 B.氨水 C.液氯 D.漂粉精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O的质量是32g. B.OH—的摩尔质量是17g
C.1molH2O的质量是18g/mol.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4.向含有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的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A.NaCl和KI B.NaCl、KCl和I2 C.KCl和NaBr D.KCl和NaCl
5.波尔多液农药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铁能与农药中的硫酸铜起反应,在该反应中,铁
A.是氧化剂 B.是还原剂 C.是氧化产物 D.是还原产物
6.将5mL0.4mol/LAgNO3溶液与10mL0.3mol/LBaCl2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Ag+ B.NO3— C.Ba2+ D.Cl-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
C.盐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钙:CO32—+2H+=CO2↑+H2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Fe2++Cl2=Fe3+ +2Cl—
8.下列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圆底烧瓶 C.试管 D.蒸馏烧瓶
9.106gNa2CO3和84gNaHCO3分别与过量的HCl溶液反应,其中
A.Na2CO3放出的CO2多 B.NaHCO3放出的CO2多
C.Na2CO3消耗的HCl多. D.NaHCO3消耗的HCl多
10.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必然
A.体积均为22.4L B.具有相同的体积
C.是双原子分子 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
11.5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35%、密度为1.24g/cm3的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44mol/L B.0.44mol/L C.4.4mol/L D.44mol/L
12.某有机物的结构为HO—CH2—CH=CHCH2—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水解 B.酯化 C加成 D.氧化
13.下列化合物中,能用单质和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A.FeCl3 B.CuS C.NO2 D.FeCl2
14.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15.下列实验中,有沉淀产生且不会消失的是
A. 将氨水逐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直至过量
B.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AlCl3溶液中,直至过量
C.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
D.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Fe2(SO4)3溶液,直至过量
1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丁烷 B.2-甲基丁烷 C.2,3-二乙基戊烷 D.2,5-二甲基戊烷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是能水解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类. B.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纯净物
C.人造丝、蚕丝都是蛋白质 D.分子式符合Cn(H2O)m的,一定是糖类化合物
18.与酸和碱都能反应的离子是
A.Al3+ B.Fe3+ C.AlO2— D.HCO3—
19.SO2是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造成大气中SO2含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由火山爆发产生的SO2. B.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SO2
C.由实验室逸出的SO2 . D.硫酸厂排放出的废气中的SO2
20.下列溶液中,不需避光保存的是
A.硝酸银溶液 B.浓硫酸 C.浓硝酸 D.氯水
21.与CH3CH2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
C.
D.
22.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2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小于7的是
A.Na2CO3 B.NH4NO3 C.Na2SO4 D.KNO3
24.和铝粉可以发生铝热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化铁 C.氧化钠 D.三氧化硫
25.下列式子中能真实的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H2O B.P C.NaCl D. SiO2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实验室中,制取H2S和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可以完全相同.
B.H2S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C.H2S的水溶液不宜久存放,因为它属弱酸
D.FeS跟浓硫酸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
27.用浓HNO3、浓H2SO4在适当条件下制取下列物质时,属于硝化反应的是
A.三硝酸纤维素酯 B.TNT C.硝酸丙酯 D.硝酸甘油
28.物质的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A.质量相同 B.分子个数相同 C.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 D.摩尔质量相同
29.某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
A.15 B.16 C.17 D.无最高正化合价
30.下面对1molCa2+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含有6.02×1023个Ca2+②比1molCa原子多2个电子③Ca2+数目与1mol电子数目相等④比1molCa原子少2个电子⑤与6.02×1023个Cl- 的电子数相等
A.只有①和⑤ B.只有①和③ C.①、④和⑤ D.③、④、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5分)
31.(4分)A、B两元素均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它们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7,两者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2B。根据以上条件回答
(1)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写出化合物A2B的电子式 ;
(3)写出化合物A2B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4)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A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2.(6分)已知A、B、C、D均为烃的含氧衍生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生活中饮用白酒的一种主要成份,它的组成符合通式CnH2n+1OH(n≥1),A在Cu作催化剂并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可转化为B,B与新制Cu(OH)2碱性浊液混合加热可转化为C;D与B中C、H、O的原子个数比相同,但D的式量为B的两倍,D具有果香味,它可由A和C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制得。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
(2)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B→A ,
C→D ,
其中C→D的反应类型是: 。
33.(6分)在1000℃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Na2SO4,使其发生反应:Na2SO4(固)+4H2(气)Na2S(固)+4H2O(气)-Q并达平衡,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
①向容器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对平衡有无影响?有影响的填写出平衡移动的方向
A.加入Na2SO4_____;B.加入焦炭______.
②若初时加入的Na2SO4是1.42g,平衡时容器中固体物质质量是1.10g求Na2SO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③若将体系温度升高20℃,H2在混合气体中的含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可用下图中的____表示.
34.(9分)甲、乙、丙三种元素的原子,其中甲的负二价阴离子与丙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乙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丙的焰色反应为浅紫色.
(1)这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甲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
(2)这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可能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_____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它属于____分子(极性、非极性).
(3)由这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属于_______晶体.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35.(6分)实验室通常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氨气。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仪器时要求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的原因是:
,
(2)制取氨气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收集氨气时必须使用干燥的集气装置的原因是: ,
(4)怎样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 ,
(5)除氨气外,还可以用该装置制取的常见气体有: ,
(6)收集氨气采用 。
36.(3分)下列(A)、(B)、(C)、(D)装置中:
(A) (B) (C) (D)
其中可用于收集氯化氢气体的是(填编号,下同)____ ,用于收集乙烯的是_____ ,用于溶解氨气的是_____。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37.(5分)把6.8gCu和CuO的混合物加到足量的浓硫酸中,加热至反应完全后,用水稀释至500mL,再向溶液中加入37.5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物质38.3g.求:
(1)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
(2)加入铁粉前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文科化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3)Na2S=2Na++S2-、(4)NaOH+Al(OH)3=NaAlO2+2H2O
32、(1)乙酸乙酯
(2)2CH3CHO+H2—2CH3CH2OH、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
33、(1)A、无影响B、向右移动;(2)50%;(3)B。
34、(1)硫元素、氢元素、钾元素;(2)K2S;
H2S、极性分子;(3)KHS、离子晶体。
35、(1)防止水倒流;(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NH3易溶于水;(4)用润湿的石蕊试纸放于试管口,变蓝色;(5)氧气、甲烷;(6)向下排空气法。
36、C;B、D;A。
37、解:设Cu为Xmol、CuO为Ymol,则有:
64X+80Y=6.8(1)
CuSO4+Fe=FeSO4+Cu 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
1mol 8g
(X+Y)mol 38.3-37.5=0.8g
则有:X+Y=0.1(2)
联解(1)(2)有Y=0.025mol、X=0.075mol。
则CuO的质量为:0.075molx80g/mol=6g,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0.5L=0.2mol/L。
答: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为6g,加入铁粉前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