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期末测试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答案 |
得分 |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比深井水中的少 D.00C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2.2002年由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原
子,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新元素
B.它是一种新核素
C.与
互为同素异形体
D.这种铁原子发生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变成
3.用新配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达终点后,在观察消耗碱量时,以
450仰视,然后计算所得盐酸的浓度比实际盐酸的浓度 ( )
A.偏大 B.偏小 C.无法确定 D.无误差
4.将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的烧杯中组成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 )
A.镁为负极,有Mg(OH)2生成 B.铝为负极,有NaAlO2生成
C.镁为正极,镁片质量增加 D.铝为正极,铝片质量不变
5.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 因为亚硝酸盐会
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
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6.将20 mL 5 mol•L-1的CuSO4溶液与15Ml 3 mol•L-1的NaOH,生成蓝色沉淀,假
如溶液中c(Cu2+)或c(OH-)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 )
A.Cu(OH)2 B.CuSO4•Cu(OH)2
C.CuSO4•2Cu(OH)2 D.CuSO4•3Cu(OH)2
7.25℃时,将pH = 12的NaOH溶液与a 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混合溶液
pH = 2.0,则a的值是 ( )
A.0.01 B.0.02 C.0.03 D.0.04
8.生物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与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构成微型原电池,下列有关电极反应及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负极反应可能是.O2 + 4e- + 2H2O → 4OH-
B.负极反应的产物主要是C6H12O6被氧化生成的CO32-、HCO3-、H2O
C.正极反应可能是C6H12O6 – 24e- + 24OH- → 6CO2 + 18H2O
D.正极反应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生成的CO2、CO32-和H2O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答案符合题意)
9.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熔点比生铁低
B.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
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腐蚀
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
10.某不纯的铁片可能含有Mg、Al、Cu等金属杂质,取该铁片样品5.6g,与足量的稀
硫酸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H2 2.24L,则下列分析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同时含有三种金属杂质 B.一定含有杂质铜
C.一定含有杂质镁 D.可能同时含有杂质镁、铝或其中一种
11.(03高考) 将20mL0.4 mol·L-1硝酸铵溶液跟50mL 0.1 mol·L-1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 )
A.c(NO3-)>c(OH-)>c(NH4+)>c(Ba2+) B.c(NO3-)>c(Ba2+)>c(OH-)>c(NH4+)
C.c(Ba2+)>c(NO3-)>c(OH-)>c(NH4+) D.c(NO3-)>c(Ba2+)>c(NH4+)>c(OH-)
12.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下表中选出
正确选项
锥形瓶中的溶液 | 滴定管中的溶液 | 选用指示剂 | 选用滴定管 | |
A | 碱 | 酸 | 石蕊 | (乙) |
B | 酸 | 碱 | 酚酞 | (甲) |
C | 碱 | 酸 | 甲基橙 | (甲) |
D | 酸 | 碱 | 酚酞 | (乙) |
13.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
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正确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烧杯中放放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粒的质量大
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
14.X、Y两个绝热容器中均盛有25 mL2 mol•L-1NaOH溶液,向X中通入560 mL (标
准状况)CO2,向Y容器内加入1.1g干冰,对完全反应后的两容器中,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两容器中c(Na+)相等
B.两容器内都有c(Na+) = 2c(CO32-)
C.两容器内各种离子浓度均有c(Na+)>c(CO32-)>c(OH-)>c(HCO3-)>c(H+)
D.X中溶液的pH等于Y溶液中的pH
15.(03高考)将0.2 mol•L-1 HCN溶液和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
显碱性,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c(HCN) < c(CN-) B.c(Na+) > c(CN-)
C.c(HCN) – c(CN-) = c(OH-) D.c(HCN) + c(CN-) = 0.1 mol•L-1
16.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相互接触的是 ( )
A.用移液管移取10 mL氢氧化钠溶液并放于锥形瓶中
B.用滴定管向锥形瓶内滴加试剂时,滴定管的尖嘴和锥形瓶内壁
C.实验室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漏斗口与烧杯内的水面
D.用一玻璃棒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管口处产生的少量氨气
17.如图所示,把A、B插入C的溶液中,闭合电键K后电流仪g的指针会发生偏转,且B上有气泡产生,则A、B、C可能是以下哪一组物质 ( )
A.A – Cu、B – Zn、C – CuSO4
B.A – Ag、B – Fe、C – HCl
C.A – Zn、B – 石墨、C – H2SO4
D. A – 石墨、B – Zn、C – H2SO4
18.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溶液、氨水,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与n的关系为 ( )
A.4m = n B.m = n C.m < n D.m > n
三、填空题
19.(8分)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 = H+
+ HA- HA-
H+ + A2-
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0.1 mol•L-1NaHA溶液的pH = 2,则0.1 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
度可能是___________0.11 mol•L-1(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 mol•L-1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A、B两种物质都 是由H、N、O、Na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 的强电解质,
A的水溶液呈碱性,B的水溶液呈酸性,请找出A、B可能的两种组合,要求A1
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A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
B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1)写出化学式A1___________ B2_______________
(2)相同温度下,当A1、B1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
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
(3)若B1、B2两溶液的pH = 5,则两溶液中水电离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
21.(6分)抗“非典”活动中,过氧乙酸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过氧乙酸消毒水中过氧乙酸含量测定可用以下方法:
称取约m g过氧乙酸试样,置于预先盛有50mL水、5mL硫酸溶液和3滴硫酸锰溶液并已冷却至4℃的碘量瓶中,摇匀,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的浅粉色。随即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和3滴钼酸铵溶液,轻轻摇匀,暗处放置5~10min,用浓度为C 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保持30s不变为终点。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V ml。
在酸性条件下,过氧乙酸中含有的过氧化氢(H2O2)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然后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过氧乙酸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3H2SO4+5H2O2 = 2MnSO4+K2SO4+5O2+8H2O
2KI+2H2SO4+CH3COOOH = 2KHSO4+CH3COOH+H2O+I2
I2+2Na2S2O3 = 2NaI+Na2S4O6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中加入KMnO4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2)用提供的数据写出样品中过氧乙酸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22.(8分) 甲、乙、丙、丁四种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X、Y、Z、W四种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又知:
|
①甲、乙,丙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态;丁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金属。
②常温下,K是无色液体,Y是黑色固体。③丙在乙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丁在乙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W的水溶液呈黄色。请填空:
(1)丁在甲和X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腐蚀,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Y看成碱性氧化物,Y与Z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丁分别与X、Z发生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体,则消耗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
23.(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
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
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 简 答 |
①称取3.2g氧化铁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48.48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连接 | 写出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
②加热前,先通人一定量纯净、干燥的氮气。 |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该现象说明________。 |
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 |
(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_________g,氧元素质量为________g。
(6)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四、计算题
24、(11分)超细氧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领域。其制取原理为.
Al2O3
+ N2 + 3C 2AlN + 3CO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往往含有炭和
铝杂质。为了测定该产品有关成分的含量,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1)称取10.00g样品,将其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中共热并蒸干,AlN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并放出氨气3.36L(标准状况) (03上海高考)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样品中的Al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取10.00g样品置于反应器中,通入2.016L(标准状况)O2,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气体的密度为1、34 g•L-1(已折算成标准状况,AlN不和O2反应),该样品中含杂质碳_____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D | B | A | B | D | D | C | B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答案符合题意)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D | BD | B | CD | AC | BD | BD | D | C | D |
三、填空题
19、(⑴碱性(1分);A2-
+ H2O HA- + OH-(2分)
⑵ < (1分);H2A第一步电离出的H+,对HA-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使HA-更难
电离出H+(2分)
⑶ Na+、HA-、H+、A-、OH-(2分)
20、⑴NaOH、NH4NO3 (各2分) ⑵1∶1 (2分) (3)1×10-4∶1 (2分)
21、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W,数值以%表示,按公式
(1)加入KMnO4是为了除去样品中的过氧化氢,它对过氧乙酸的测定有干扰。(3分)
(2)计算:
CH3COOOH ~I2~2Na2S2O3
(×V c×10-3 ) V c×10-3
(3分)
22、(1)Fe-2e=Fe2+ (2分) H2O+4e=4OH-(2分)
(2)Fe3O4+8H+=Fe2++2Fe3++4H2O (2分)
(3)3∶4(2分)
23、(4)
①A铁架台(有铁夹)(1分) B 试管(1分)
②赶掉装置中的空气(1分)
③生成CO2 (1分)
(5)0.48 g (3分) 0.96 g(3分)
(6)反应前后玻璃管(含药品)质量差为反应掉的碳和Fe2O3失去氧的质量和,再由Fe2O3的质量很容易求出其中含氧的量,发现nC∶nO>1∶2,所以假设不成立。(3分)
24、⑴AlN + NaOH + H2O = NaAlO2 +NH3↑ ⑵61.5% ⑶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