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
原子量:Cu=64 Mg=24 N=14 O=16 H=1 S=32 I=127
Fe=56 C=12
一. 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 常温下,在密闭容器中有
NO气体,压强为
,若再充入
,保持温度不变,反应后容器内的压强是( )
A. 等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大于
2. 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空气质量的信息。这些污染物是( )
A.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悬浮微粒
B.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悬浮微粒
C. 三氧化硫、氮氢化物、一氧化碳、悬浮微粒
D. 稀有气体、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悬浮微粒
3. 由脱水形成聚磷酸盐
,共脱去水分子数目为( )
A. 198个 B. 199个 C. 200个 D. 201个
4. 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
A. B.
C.
D.
5. 合成氨反应为:,其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
、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 B.
C. D.
6. 在时,其化学反应速率为
,若温度每升高
,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倍。为了把该反应速率提高到
,则该反应需要在什么温度下进行( )
A. B.
C.
D.
7. 下列措施不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增大反应物的量 D. 加入催化剂
8.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加催化剂,使和
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B. 可用浓氨水和固体快速制氨气
C. 打开啤酒瓶塞,有啤酒泡沫溢出
D. 饱和溶液中通入
气体有晶体析出
9. 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若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积为原来的
,对该反应的影响是( )
A. 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不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 下面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沿X路线回去的物质是( )
A. 和
B.
催化剂 C.
D.
11. 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气)+ N(气)R(气)+ 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12. 在可逆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中m、n、p为系数,且
。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分数与温度
、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3. 某可逆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试判断图中Y轴可以表示( )
A. 平衡混合气体中R的质量分数 B. 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
C. 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 D. 达到平衡时L的转化率
14.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和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 均减半 B.
均加倍 C.
均增加 D.
均减少
15. 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Y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种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如下图,则X和Y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 )
A. B.
C. D.
16. 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气体和336mL的
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9.02g B. 8.51g C. 8.26g D. 7.04g
17. 在时,用蒸馏水稀释
的醋酸溶液至
,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 B.
C. D.
二. 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
18.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主要有 ,其中通过改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通过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而影响反应速率的是
。
19. 下列五种物质:(a)烧碱(b)锌(c)五氧化二磷(d)醋酸(e)碳酸钡,请将符合下列(1)~(4)各题答案的序号填入空格:
(1)不溶于水,但在高温下能分解的电解质的是 。
(2)固态和液态都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 。
(3)固态不导电,但在熔化或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是 。
(4)固态或熔化状态都不能导电,溶于水方能导电且是非电解质的是 。
20. 一密封体中发生下列反应,
,如图所示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
(2)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3)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A. B.
C.
D.
21.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
含量不变;② 转化率不变;③ 浓度不变;④ 恒容压强不变;⑤ 恒压体积不变;⑥ ;⑦ 条件一定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⑧ 体积一定,密度不变。
上述条件符合:反应的有 。
上述条件符合:反应的有
。
22. 在热的稀溶液中溶解了11.4g
。当加入
溶液后,使其中的
,全部转化为
,
也完全反应,并有
氮氧化物气体逸出。
□□
□
——□
□
+ □
+ □
(1)试推算出
,
。
(2)配平该反应方程式(系数填在答题纸上)
(3)反应中氧化剂为 。
(4)用短线和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3. 在容积为2L的容器中,放入A和
B,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P,放入催化剂(催化剂体积忽略不计)发生反应,
。在
后,容器中
,此时,若温度与压强均未改变,则
,
,若温度不变压强为,则
。
三. 实验题(11分)
24. 如图所示装置,a是250mL的烧瓶,其中盛有的硝酸10mL,其余为空气(标准状况下,其中
占20%);b是未充气且放有
粉的气球;c为夹紧的弹簧夹;d是盛有
的干燥管;e是充有
的注射器,整套装置均不漏气。
(1)将气球b中的Cu粉小心倒入烧瓶中,充分反应后Cu粉有剩余,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③ ,④ 。
(2)将烧瓶不断振荡,发现气球逐渐变小,直至被吸入烧瓶中,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3)打开弹簧夹并将推入干燥管内振荡,使气体与气体,气体与液体间充分接触,可使剩余Cu粉完全溶解,解释其理由为
;表示上述整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 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5. 有混合气体A,是由组成,当通过过量的过氧化钠后,变成混合气体B。将B引燃使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只是浓度为70%的硝酸,无其它任何气体,求A和B中各气体的体积之比。
26. 在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盛有适量的A、B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若维持温度压强不变,当达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求
(1)原混合气体的体积;
(2)平衡时A消耗的体积。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共51分,每小题3分)
1. C 2. B 3. B 4. B 5. D 6. C 7. AC 8. A 9. D
10. A 11. C 12. B 13. C 14. C 15. A 16. B 17. A
二. 填空题:(共32分)
18. 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浓度和压强;温度和催化剂(每空各1分)
19.(1)e;(2)b;(3)a;(4)c(各0.5分)
20.(1)
(2):升高温度,
:加催化剂,
:减小压强(每小点1分)
(3)A(1分)
21. ①②③④⑤⑥⑦(3分);①②③⑥(2分);①②③④⑤⑥⑦(3分)
22.(1)(1分);
(1分);(2)6、2、4、1、3、2、4(2分);(3)
(1分)
(4)
![]() |
23. ,
;
;
。(每空1分)
三. 实验题:
24.(1)① 有无色气泡逸出;② 无色气体逐渐变红棕色;③ 气球膨胀;④ 溶液变蓝色。(每空0.5分)
(2)(合理均给分),使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而导致烧瓶内压强降低。(2分)
(3)与
反应产生
,使瓶内NO与
及
反应生成硝酸而溶解铜;(2分)
(1分)
四. 计算题:
25. 6分
解:设硝酸为100g,其中纯为70g,水为30g。
4 3 2 4
2 1 2
同温同压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
则A:
则B:
26. 4分
(1)
固平衡:0.9V 0.1V
则初始: 0
(2)
固平衡:0.9V 0.1V
则变化:0.05V 0.15V 0.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