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2014-5-11 0:31:36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9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I (选择题,共4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1—27 Fe-56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居于世界前列。在运载飞船的某些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它们充分混合反应后的产物之一是(  )

  A.氧气         B.氢气         C.氨气         D.氮气

2.在一定温度下,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减少x mol A2,同时生成2x mol 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B2,同时生成x mol AB

C.单位时间内生成2x mol AB, 同时生成x mol A2

D.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方程式的是(  )

A. H2O+H2OH3O++OH         B. HCO3-+OHH2O+CO32-

C. CO2+H2OH2CO3           D. CO32-+H2OHCO3-+OH-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  B.黄铜  C.钢铁  D.水银

5.金属的下列性质中和金属晶体无关的是(  )

A.   良好的导电性             B 反应中易失电子

C 良好的延展性                D.良好的导热性

6.在Na2S溶液中,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2c(Na+)+c(H+)=c(S2-)+c(HS-)+c(OH-)

B.c(Na+)+c(H+)=2 c(S2-)+c(HS-)+c(OH-)

C.c(H+)+c(HS-)+2c(H2S)= c(OH-)

D.c(Na+)=2c(S2-)+2c(HS-)+2c(H2S)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2(SO4)3溶液与氨水混合:Al3++3OH=Al(OH)3

B.Fe粉投入到FeCl3溶液中:Fe+2Fe3+=3Fe2+

C.FeCl3与KI溶液混合:Fe3++ 2I-= Fe2++ I2

D.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8.的名称是:(   )

  A 2—甲基—3—乙基丁烷            B 3,4—二甲基戊烷

  C 2,3—二甲基—4—乙基丙烷        D 2,3—二甲基戊烷

9.0.1mol/L K2CO3 溶液中,由于CO32- 的水解,使得c(CO32-)< 0.1mol/L ,如果要使c(CO32-)更接近于0.1mol/L,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少量盐酸  B、加入适量水  C、加入适量KOH    D、加热

10. 下列图中,能表示将 Ba(OH)2 溶液逐滴加入到Al2(SO4)3 溶液中,产生沉淀的质量W g与加入Ba(OH)2 溶液的体积V mL关系的是:(  )

W/g      W/g        W/g       W/g   


A       B         C        D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l,Na+,SO42

②使PH=11的溶液中:Na+,AlO2,S2,CO32

③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HCO3,NH4+,S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SO42

⑤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和HClO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离程度:HCN>HClO    B、溶液的pH:HCN<HClO

C、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N<HClO

D、酸根离子浓度: C(CN)<C(ClO)

13.关于盐类的水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与强碱生成的盐

B.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碱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D.Na2 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2H2OH2S+2OH

14.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③,其中既能与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且都有气体生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5.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平衡后,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a>b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体积分数减少了  D、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了

16.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 取2.24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L CO2(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和3.6g水,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   )

A.CH4 C3H8 B. CH4 C3H6  C. C2H2 C3H4 D. C2H2 C2H6

17.将铁、铜用导线连接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当导线中有0.2mol电子通过时,负极的质量变化为 (   )                           

A.增加5.6g     B.增加11.2g  C.减少5.6g       D.减少11.2g

18.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

pH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MOH是一种弱碱 B.在x点,c(M) = c(R)

C.在x点,ROH完全电离

D.稀释前,c(ROH) =10 c(MOH)

19.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 +Fe = 3Fe2+ ,可以实现上述反应的原电池是(   )

正  极

负   极

电解质溶液

A

C

Cu

Fe2(SO43

B

Ag

Fe

FeCl3

C

Cu

Fe

CuSO4

D

Fe

Zn

Fe2(SO4)3

20.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②、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③、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④、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将mg Al2O3、Fe2O3的混和物溶解在过量的100mLpH值为1的硫酸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全部转化成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

A、0.1mol/L  B、0.05mol/L  C、0.2mol/L  D、无法计算

22.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化物,该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3H8    B.C4H10     C.C5H12     D.C6H14

23.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对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

A、ZnC2水解生成乙烷(C2H6)    B、Al4C3水解生成丙炔(C3H4

C、Mg2C3水解生成丙炔(C3H4)    D、Li2C2水解生成乙烯(C2H4

第Ⅱ卷(满分54分)

二.填空(共22分)

24.(12分)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__ Mg + __CO2 _______+_____ 

(2) __Al + __MnO2 _____+_____

(3) Al(OH)3 + 3H+ ===___________  

(4) Al3+ +3 OH- ===_________

(5) Al3+ + 4OH- ===______________  

(6) __Al3+ +__AlO2-+ __H2O ===_______

25.(4分)在下列物质中:①O2  ②O3   ③   ④

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属于同位素的是    

26.(6分)1摩尔某有机物能与1摩尔H2发生加成反应,其加成后的产物是 2,2,3-三甲基戊烷,则此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三.实验题(共12分)

27.(12分)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 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在方框下的括弧内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a)      (b)      (c)     (d)

(已知:H2S+CuSO4=CuS↓ +H2SO4 )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四.推断题(共14分)

28.(8分).有一无色透明的溶液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另取部分溶液加入Na2O2(微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且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问:

等离子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上述溶液至少由            等物质混合成。

29.(共6分)甲、乙是2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它们的性质如图13-4。其中C为白色沉淀,D为气体。

(1)若D为酸性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乙是___

(2)若D为碱性气体,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由2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发生水解,只生成2种酸X和Y,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M可能由两种非金属组成 ②X、Y一定为一元酸  ③M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④此反应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  ⑤生成物中无氧酸、含氧酸并存

五.计算题(共6分)

30.(6分)由铜片、锌片和1000mL0.2mol/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腐蚀,则当在铜片上共放出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产生这些气体消耗锌多少克?有多少个电子通过了导线?反应后溶液的PH为多少?(设: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理)答案卷

第Ⅱ卷(满分54分)

二.填空(共22分)

24、(每小题2分,共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每空1分,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每空2分,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2分)

27(共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共14分)

28、(每空2分,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共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6分)

30、(共6分)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