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级高三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31:44下载本试卷

08级高三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总分100,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已知①甲跟H2O反应比乙与H2O反应剧烈;②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A.①④    B.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C.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D.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大于Q

3.在恒温、恒容下,1mol X和n mol Y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 mol Z,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v正(x)=2v逆(Z)时,可断定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起始时放入3mol X和3n mol Y,则达到平衡时生成3a mol Z

  C.物质X、Y的转化率之比为1:2

  D.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1+n):(1+n-a/2)    

文本框: 4.Inorganic Syntheses一书中,有一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少量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选项

A中所装药品

B中所装药品

制取气体

A

浓硫酸

浓盐酸

HCl

B

浓盐酸

浓硫酸

HCl

C

浓NaOH溶液

浓氨水

NH3

D

浓氨水

浓NaOH溶液

NH3

5、有某可逆反应aA(g)+bB(g) cC(g);右图表示外界条

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时,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C的质量分数

B.a+b<c时,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C.△H>0时,y轴表示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

D.△H>0时,y轴表示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

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与水的离子反应是:

        4FeO42+10H2O=4Fe(OH)3(胶体)+3O2↑+8OH

工业上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OH就可制得高铁酸钾。制备高铁酸钠的两种方法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湿法制备——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干法制备——2FeSO4 +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水发生还原反应

  B.湿法中每生成1mol Na2FeO4共转移3mol电子

  C.干法中每生成1mol Na2FeO4共转移5mol电子

  D.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杀菌,还能除去H2S、NH3等,并使悬浮杂质沉降

7.在一密封烧瓶中注入 NO2,在 25℃时建立下列平衡: 2NO2(g)  N2O4(g);△H<0,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哪些情况不变, ①颜色②平均分子量③质量④压强⑤△H ⑥密度

A.③⑤⑥       B.③④⑤    C.②④      D.①③

8. 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可以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可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B.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1处,则活塞仍停留在右侧6处

C.到达平衡时,甲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大于乙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

D.达到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0~2之间

9.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 bB(g) cC(g) + dD(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平衡的1.5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B的转化率比原平衡时小

  C.物质C的平衡浓度比原平衡小    D.a+b>c+d

10.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滴加后一种试剂,能观察到先沉淀后变澄清的是       ①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②偏铝酸钠溶液中加盐酸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   ④蛋白质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

  ⑤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       ⑥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

  ⑦氢氧化铁胶体滴加硫酸

  A.①②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11.A 、 B 、 C 、 D 、 E 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 A 和 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 B > A , C 和 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 > D , E 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A 、 B 、 C 、 D 、 E      B.E 、 C 、 D 、 B 、 A

C.B 、 A 、 D 、 C 、 E      D.C 、 D 、 A 、 B 、 E

12.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B.c(H+)=1×10-13mol·L-1的溶液:Na+、Ca2、SO4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14.据报道,某种合金材料有较大的储氢容量,其晶体结构

的最小单元如右图所示。则这种合金的化学式为

A.LaNi6    B.LaNi3   

C.LaNi4    D.LaNi5

15、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有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有6个

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

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

16、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5 Pa时,1 mol C(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393.5 kJ,1 mol CO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283.0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5℃,105 Pa时,C(石墨)燃烧生成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C(石墨) + O2(气) = 2CO(气) ;△H=-110.5 kJ/mol

B、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2和CO混合气体时,放热283.0 kJ

C、C(石墨)和CO2(气)反应生成CO(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如果金刚石的燃烧热大于石墨的燃烧热,则可以断定从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变化需要放热。

17.可逆反应 N2 + H2  2NH3 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加入2 mol NH3 ,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Q2。已知Q2 = 4Q1,则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    

 A.20%       B.25%      C.75%       D.80%

18.可用右侧示意图象表示的是

反应

纵坐标

A

等质量钾、钠分别与水反应

H2质量

B

相同质量氨,在同一容器中

2NH3*N2+3H2

氨气的转化率

400℃

500℃

C

体积比1:3的N2,H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2NH3*N2+3H2

氨气的浓度

活性高的催化剂

活性一般的催化剂

D

2mo1SO2与lmo1O2,在相同温度下2SO2+O2*2SO3

SO3的物质的量

105Pa

2×105Pa

19.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  zC(g),达到平衡时,测的A的浓度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两倍,使再达到平衡,测的A的浓度降低为0.3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x+y < 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的体积分数下降         D、B的浓度增大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mmolA、nmolB,发生下列反应:mA(g)+nB(g)  pC(g),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1。若保持压强和温度不变,起始时放入amolA,bmolB,cmolC,使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1。则abc的关系不可能的是

A.abc =mnp         B.ab =mn +c=p

C.  +a = m, +b =n     D.a=,b=,c=

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本题共50分,将答案填于相应空格内)

21、(10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MnO4、Cl、I、NO3、CO32、S2、SO42-、、SO32、AlO2中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⑴取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可排除             离子的存在。

⑵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可排除

         离子的存在。

⑶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则又可排除         离子的存在。

⑷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    离子存在,又可排除      离子的存在。 

⑸将⑶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①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打开K1关闭K2,可制取某些气体。

甲同学认为装置I可用于制取H2、NH3、O2,但装置II只能收集H2、NH3,不能收集O2。其理由是             

(2)乙同学认为在不改动装置II仪器的前提下,对装置II进行适当改进,也可收集O2。你认为他的改进方法是                  

(3)打开K2关闭K1,能比较一些物质的性质。

丙同学设计实验比较氧化性:KMnO4>Cl2>Br2。将A中的浓盐酸加入B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             ;仪器D在该装置中的作用是

         

(4)打开K2关闭K1,丁同学用石灰石、醋酸、苯酚钠等药品设计了另一实验。他的实验

目的是                        

23.( 9 分)在一定条件下,将 2 molA 和 2 molB 混合于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 ( g ) + B ( g )xC ( g ) + 2D ( g )。 2 min 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 0.8molD ,同时测得 C 的浓度为 0.4 mol·L一1。请填写下列空白:

( 1 ) x =_________;用 D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2 ) A 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 3 )如果增大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 C 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4 )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从逆反应开始进行,起始时加人 C和 D 各 mol ,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时完全相同,则还应加人___________物质______mol

24. (9分)化学中用类比的方法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如根据H2+Cl22HCl推测:H2+ Br22HBr;  但类同是相对的,根据2Na2O2+2CO2==2Na2CO3 +O2 类推:2Na2O2 +2SO2==2Na2SO3 +O2是错误的,应该为Na2O2 +SO2==Na2SO4

 
(1)下列四种推测中有一种推测正确,正确的是   

A.由NH4ClNH3↑+HCl↑  推测:NH4INH3↑+HI↑

B.由CO2+Ca(ClO)2+H2O=CaCO3↓+2HClO 推测:SO2+Ca(ClO)2+H2O=CaSO3↓+2HClO

C.由2CO2(过量) +Ca(ClO)2+2H2O=Ca(HCO32↓+2HClO

推测:CO2(过量) +NaClO+H2O=NaHCO3+HClO

D.由Na2SO3+2HCl==2NaCl+H2O+SO2↑推测Na2SO3+2HNO3=2NaNO3+H2O+SO2

(2)由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应用有关化学知识,推测并写出氢氧化铁与氢碘酸(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2F2+2H2O=4HF+O2反应预测:2F2+4NaOH=4NaF+2H2O+O2↑,然而经实验,物质的量相等的氟气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氟化钠、水和另一种气体,请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5.(12分)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核、三核和四核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若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反应方程式为                       

  (2)分析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发现乙、丙物质的沸点反常,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       。在乙、丙两种物质混合后的一种分散系中,滴入石蕊试液有明显的颜色发生变化,试用化学用语表示出该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原理:                             

  (3)①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的晶体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选填序号)

a.只含共价键;  b.只含离子键;    c.即含离子键,又含共价健

②在戊的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4)已知X单质与Z单质生成丙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

X、Z两种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写错要倒扣分,扣为零分为止)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Z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X、Z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e.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丙的体积分数增大

重庆市开县中学高2008级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B

B

A

A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D

B

B

A

A

C

D

二填空题(共50分)

21、(10分 每小题2分)

⑴CO32、S2、SO32、AlO2

⑵MnO4、NO3- 

⑶Mg2+、Al3+

⑷Ba2+、SO42

⑸NH4+  Ba2+ I;K+  Na+ Cl

22.(共10分)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2分);

(2)将装置II中装滿水(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分);

(3)溶液呈橙色等(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2分); 防止倒吸(2分);

(4)比较醋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CH3COOH >H2CO3>C6H5OH等(2分)

(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3.(9 分) ( l ) 2 ( 1 分) 0.2 mol / ( L·min ) ( 1 分)

( 2 ) 0.4 mol . L一1, ( 1 分) 20%( l 分)

( 3 )不变( 1 分)

 ( 4 ) B ( 2 分)  ( 2 分)

24.(9分)(1)C(3分)

(2)2Fe(OH)3+6HI==2FeI2+I2+6H2O(3分)

催化剂

 
(3)2F2+2NaOH=2NaF+OF2↑+H2O(3分)

25.(1)16(1分);NO(1分);4NH3+5O2    4NO+6H2O(2分)

  (2)氢键(1分);NH3+H2O  NH3·H2O NH4++OH-(2分)

  (3)①c(1分)②c(NO3-)>c(NH4+)> c(H+)>c(OH-)(2分) (4)a、b(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