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科上册阶段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答在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答题纸交回试卷自己保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K:39 Fe:56 Cu:64 Ba:137
Br:80 I:12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4C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14N+01n→14C+11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B.14C和C60是同素异形体
C.地球上活着的生物体内,由于新陈代谢作用也存在14C
D.14CO2的摩尔质量为46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B. 在稀溶液中,1mol酸跟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C.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D.在101KPa时 , 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含有NO2和N2O4分子共约6.02×1023个的混合气,温度降至标准状况,其体积约为22.4L
B.7.8gNa2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约为6.02×1022个
C.0.05molC5H12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约为6.02×1023
D.标准状况下,1molSiO2晶体中含有共价键数约为2×6.02×1023
4.将SO2通入CuSO4和NaCl的浓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析出白色沉淀,取该沉淀分析,知其中含Cl:35.7%,Cu:64.3%,SO2在上述反应中作用是
A.酸 B.漂白剂
C.氧化剂 D. 还原剂
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每个氧原子周围有4个氢原子,并分别与之形成氢键
B.甲硫醇(CH3SH)比甲醇的熔点低的原因是甲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C.氨易液化与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无关
D.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
6.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铜片加入稀硝酸中: Cu + NO3—+ 4 H+Cu2+ + NO↑+ 2 H2O
B.过量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Ca2+ + 2ClO- + SO2 + H2OCaSO3↓+ 2HClO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两溶液混合:
HCO3—
+ Ba2+ + OH—BaCO3↓+ H2O
D.铁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2O2OH-+ H2 ↑+ Cl2↑
7.某化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为1%,采用边排放边中和的方法将它处理,使之基本呈中性,处理方法如图所示:
若处理后的废水pH=7,则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0.5% B.1% C.2% D.4%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共价键,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离子键。
B.原子间必须通过电子得失或形成共用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而与原子核无关。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核反应产生了新元素不为化学变化。
D.原子晶体的原子间只存在共价键,而形成分子晶体的原子间均存在范德华力。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B.在做乙烯的制备实验时要加少量的碎瓷片,以防止溶液暴沸
C.因苯酚具有弱酸性,如果皮肤上不慎沾有
苯酚,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
D.中学阶段在使用试纸时,必须先用蒸馏水
湿润,然后再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看变化
的结果,但是PH试纸除外,在使用它时不
能先用蒸馏水湿润。
10.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
有机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
叶绿素的结构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绿素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在一定条件下,叶绿素能发生加成、
水解、酯化等反应
C. 叶绿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双键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
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某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
B.晶体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C.所含元素一定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
D.晶体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12.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H<0.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p+q
B.若平衡时,A、B 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1/2要小
D. 若m+n=p+q,则往含有a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13.英国媒体05年4月15日报道,高露洁牙膏中含有的消毒剂三氯生遇含氯自来水能生成哥罗芳(三氯甲烷),哥罗芳能导致肝病甚至导致癌症。已知三氯生的结构简式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氯生的分子式为:C12H6Cl3O2
B.哥罗芳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三氯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三氯生易溶于水
14.相等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
①有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
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到470℃左右,得到KClO4(高氯酸钾)和KCl。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
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 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
15.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低
B.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D.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16.已知电解(石墨电极)盐酸、硫酸混合酸时两极生成的气体与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其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 |||
![]() | |||
1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试剂呈红色的溶液:Fe2+、NH4+、Cl- 、NO3-
B.水电离出来的c(O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C.PH为11的溶液:S2-、SO32-、 S2O32-、Na+
D.所含溶质为NaCl的溶液:K+、SiO32-、NO3-、Al3+
18.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
B.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OH)3+3HIFeI3+3H2O
C. 氢氧化铁可以由相关物质通过化合反应而制得
D.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B族
19.右图是NaCl晶体的一个晶胞结构模型。KO2的晶体结构与NaCl相似,KO2可以看作是Na+的位置用K+代替,Cl_位置用O2-代替,则关于KO2晶体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O2-共有8个
B.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O2-构成的多面体是8面体
C.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K+有8个
D.一个KO2晶胞中摊得的K+和O2-粒子数均为4个
20.二元酸H2A在水中发生电离:H2AH++HA-和HA-
H++A2-,则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的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NaHA:c(Na+)>c(HA-)>c(OH-)>c(H+)
B.NaHA:c(Na+)= c(A2-)+ c(HA-)
C.Na2A:c(Na+)> c(A2-)>c(OH-)>c(H+)
D.H2A:c(H+)= c(HA-)+ 2c(A2-)+ c(OH-)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6分)众所周知,氢气燃烧生成水。然而,资料表明,氢气燃烧时除生成水外,还生成另一产物。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该产物的存在。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制H2、验纯,将火焰对着冰块。
①在小烧杯内加入用硫酸酸化的稀KI淀粉溶液,将小
烧杯放在冰块下方,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了蓝色。
②在另一个小烧杯内加入用硫酸酸化的稀KMn04溶液,
将小烧杯放在冰块下方,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成了无色。
(1)另一产物的结构式为 ;
(2)由上述实验中可以归纳出该产物的化学性质有 。
(3)配平实验②中的反应方程式:
+ H++ MnO4-= Mn2++ H2O+ O2↑
22、(18分)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g)+B(g) C(g)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 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a<b.(乙)a>b.(丙)a=b.(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23、(16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使用下列仪器和药品,验证由铜和适量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实验中使用的N2和O2的用量可自由控制)。已知:
①NO + NO2 + 2OH- = 2NO2- + H2O;②气体液化温度:NO2:21℃、NO:-152℃
(1)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用仪器的连接顺序表示)。
甲:A→C→F→D→B 乙:A→B→C→E 丙:A→F→D→B
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能验证Cu与适量浓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填“能”或“不能”)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_
具体说明不能验证的主要原因(能验证的方案,不必回答原因):
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足量的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确认气体中含N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O2过量,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24、(8分)卤素互化物是指不同卤素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XX’型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结构相似、性质相近。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卤素互化物BrCl能发生下列反应
H2O+BrCl===HBrO+HCl
KBr+BrCl===KCl+Br2
①写出KI与I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苯与(C6H6)与I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卤
代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右图是部分卤素单质和XX’型卤素互化物的沸点
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它们的沸点随着相对
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⑶试推测ICl的沸点所处的最小范围______________。
25、(10分)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属于 晶体,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A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呈 性,其原因___ 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A与铜或铜的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CuH。 CuH是一种难溶物,它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8分)A~J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A为固体单质,B为淡黄色粉末,C、F、I为气态单质,E在常温下为液体,且E可由C、F化合生成,J可作禽流感、SARS等病毒的杀菌消毒剂。
(1)写出E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B,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以Pt为电极电解滴加有少量酚酞的H饱和溶液,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27、(14分)已知:①卤代烃可以和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烃基金属有机化合物。后者又能与含羰基(C=O)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醇:
②苯在AlCl3催化下能与酰卤发生如下反应:
有机物E可经下述路线合成:
E与硫酸共热到适当温度可得到F和G。F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处于同一平面上,而G却不可。回答下列问题:
(1)E、F、G的结构简式分别是:E______,F_____,G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与E属同一类别。若E′不能从羰基化合物直接加氢还原得
到,则E′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若E′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且E′与浓硫酸共热不能得到碳链不变的烯烃,则E′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高三阶段考试化学科答题卷
记分栏(学生不得填写)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
|
|
|
|
|
选择题答题卡(请将第一卷的答案填在下面相应的位置)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
|
|
|
|
|
|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2×3=6分)
(1) ; (2) 。
(3) + H++ MnO4-= Mn2++ H2O+ O2↑
22、(2×9=18分)
(1) 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 。 。
理由是:
(4)________ 。
(5) 。
。
23、(2×8=16分)
(1)甲:________ ; 乙:________ ; 丙:_________ 。
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 。
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24、(2×4=8分)
(1)①_____ 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⑵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 。
⑶______________ 。
25、(2×5=10分):
(1)固体A属于 晶体,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2) 性,原因___ __________ __ 。
(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2×4=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__________ _____ 。
五、(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7、(14分) (1)E_ ,F ,G___ 。
(2)①__________ __________,
④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高三阶段考试化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B | B | D | B | C | B | C | C | A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B | AC | BC | D | AB | B | C | C | BD | A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21.(每小题2分,共6分)(1)H-O-O-H (2)氧化性 (3)5 H2O2 6 2 2 8 5
22.(每空2分,本题共18分)
(1)(1-a) (2)3a. (3)2 3-3a. 丁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 3a=1 ,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
(4)
(5)乙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23.(每空2分,本题共16分)
(1)甲:能(2分);乙:不能(2分);丙:不能(2分)
乙方案:混合气体在通过B时,因发生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使NO消耗,后续实验无法验证是否有NO(2分)。
丙方案:混合气体通过F时,NO2与H2O蒸气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 使部分NO2转化为NO,产生干扰,从而不能确认Cu和浓HNO3反应是否有NO生成(2分)。
(2)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产生的NO被氧化生成NO2(2分)
(3)D装置中通入O2后有红棕色气体产生(2分)
(4)4NO2+O2+4OH-4NO3-+2H2O(2分)
24、(每空2分,本题共8分)
25.(每空2分,本题共10分)(1)离子(2分)(2分)
(2)碱(2分) NH4H+H2ONH3·H2O+H2↑(2分)
(3)CuH+HClCuCl+H2↑(2分)
26、(每空2分,本题共8分)
(1) (2分)
(2)Cl2+2OH-Cl-+C1O-+H2O(2分)
(3)4AlCl3+6Na2O2+6H2O4Al(OH)3↓+12NaCl+3O2↑(2分)
(4)2C1--2e-Cl2(2分)
27、(每空2分,本题共14分)
(1)
(2)①CH2==CH2+HBr→CH3CH2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