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试卷
命题人:关西显 审核人:王亚伟 (襄城实验高中)
考生须知:1、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只须上交答题卷。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K39,Fe56,Br80,Ag108,Mn55
第Ⅰ卷(单选题共54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离子晶体的是( )
A、CH3COOH B、Na2O2 C、NaOH D、MgCl2
2、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
A、过量的硫化氢通人NaOH溶液 H2S+OH-==HS-+H2O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
2H++SO42-+Ba+2OH-==BaSO4↓+2H2O
C、向100mL0.1mol/L的FeBr2溶液中通人0.025mol的Cl2
2Fe2++4Br-+3Cl2==2Fe3++2Br2+6Cl-
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Mg2++2HCO3-+Ca2++2OH-==CaCO3↓+MgCO3↓+2H2O
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铂的一种新同位素P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2 B、
Pt的原子质量为202
C、铂元素的质量为202 D、Pt的原子核内有124中子
4、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了氯气泄露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水溶液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5、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2+、Fe2+、NO3-、Cl- B、K+、Mg2+、HCO3-、PO43-
C、Na+、K+、SO42-、SO32- D、Ba2+、Na+、I-、NO3-
6、下列物质呈固态时必为分子晶体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 B、非金属单质 C、金属氧化物 D含氧酸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1 mol H2SO4和1 molBa(OH)2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C、在101kPa时,1 mol碳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碳的燃烧热
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B、1 mol气体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C、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D、1 molHCl溶于1L水中,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9、某消毒液无色,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则该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
A、KMnO4 B、NaClO C、H2O2 D、Cl2
10、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乙醇极易溶于水
D、CH4、SiH4、GeH4 、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分子是由物质直接构成的,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刚石、重晶石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食盐、纯碱等。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也是化学性质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N2O3、N2O5、NO2不都是酸性氧化物;Na2O、Na2O2、Al2O3不都是碱性氧化物。
D、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氢键所致。
12、在实验室里,不慎被玻璃划破了手指,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FeCl3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能使血液胶体凝聚
C、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
13、TCL空调新上任的内销中心总经理易长根在武汉TCL空调基地宣布,TCL空调产品2006年全面采用钛金技术,自3月份开始投放内地市场的7成挂机和6成柜机都将是钛金空调。被誉为“太空金属”的钛,在室温下,不与水、稀硫酸、稀盐酸和稀硝酸反应作用,但易溶于氢氟酸,可能的原因是( )
A、氢氟酸的酸性比其他酸强 B、氢氟酸的氧化性比其他酸强
C、氢氟酸的还原性比其他酸强 D、钛离子易与氟离子形成可溶性、难电离物质。
14、一定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恰好被2 mol的烧碱溶液吸收并生成一种正盐,则完全燃烧1 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A、0.5Q B、Q C、2Q D、4Q
15、已知NH3和HCl都能用来做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3和HCl气体,实验完毕后两个烧瓶中溶液的关系是( )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干冰汽化时碳氧键发生断裂
B、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C、Na2O和Na2O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Br2蒸汽被木炭吸附时共价键被破坏
17、取a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克。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
18、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
A、2NH3 N2(g)+3H2(g) B、2NO(g)
N2(g)+O2(g)
C、2N2O5 4NO2(g)+O2(g) D、2NO2(g)
2NO(g)+O2(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实验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22分)
19(8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 加入试剂 |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
B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
C |
| |
D |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
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的第一操作;
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②容量瓶:
③集气瓶(收集氯化氢)
④托盘天平
21、(6分):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氧化;
MnO4-+C2O42-+H+→Mn2++CO2↑+H2O
MnO2+C2O42-+4H+→Mn2++CO2↑+2H2O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加入2.68g草酸钠晶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从中取出25.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20.00mL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填空以下问题:
(1)、配平:____MnO4-+____C2O42-+____ H+→____ Mn2++____CO2↑+____H2O
(2)、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________(选填“能”或“否”)
若答“能”,则计算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回答“否”,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20分)
22、现有A、B、C、D四种化合物,透过蓝色钴玻璃其焰色反应均为紫色,A、B、C和盐酸反应后,均可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制得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若B与C的溶液混合可制得A。
(1)推断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
(2)写出B+C→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 BrCl3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将BrCl3溶与水,再通人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4.66gBrCln溶于水, 再通人SO2反应后,将反应溶液调节至中性,并加入过量Ba(NO3)2,除去沉淀后,所得溶液再用过量AgNO3溶液处理,得到15.46g沉淀,试确定BrCln中的n值为____________。
(3)将10.08g铁粉溶于过量的稀硫酸,所得溶液中加入5.05gKNO3氧化溶液中的Fe2+,待反应完毕后,剩余的Fe2+尚需30 mL 0.5mol/L的溴水才能全部氧化,试写出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反应先后顺序写)
四、计算题(6分)
24、 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mol/L,密度0.915g/cm3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 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题中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水的密度为1.00 g/c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C | D | D | B | D | D | A | C | B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B | C | B | D | C | A | B | D | A |
二、实验题(本题含3小题共22分)
19(每空1分,共8分)
(1)CaCO3+2HCl===CaCl2+H2O+CO2↑
(2)
仪器 | 加入试剂 |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
B |
| 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 |
C | 过氧化钠 | 与CO2和水汽反应,产生O2 |
D | 氢氧化钠溶液 | 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 |
(3)2Na2O2+2CO2==2Na2CO3+O2
(4)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20、(每空2分共8分)
(1)①把试纸用蒸馏水润湿②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③干燥集气瓶④调节零点
21、(6分)
(1)2,5,16===2,10,8(3分)
(2)否(1分);因为不知道容量瓶的规格(2分)
三、填空题(本题2小题,共20分)
22、(每空2分,共10分)
(1)K2CO3、KOH、KHCO3、KCl
(2)HCO3-+OH-==CO32-+H2O
23、(每空2分共10分)
(1)BrCl3+2SO2+4H2O==HBr+3HCl+2H2SO4
(2)n=3
(3)Fe+H2SO4==FeSO4+H2↑
6FeSO4+4H2SO4+2KNO3==3Fe2(SO4)3+K2SO4+2NO↑+4H2O
6FeSO4+3Br2==2Fe2(SO4)3+FeBr3
四计算题(6分)
24、 378
许昌市2007—2008学期高三第一次四校联考
化学答题卷
命题人:关西显 审核人:王亚伟 (襄城实验高中)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二、实验题(本题含3小题共22分)
19(每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仪器 | 加入试剂 |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
B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
C |
| |
D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每空2分共8分)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填空题(本题2小题,共20分)
22、(每空2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每空2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计算(6分)(只填写最后结果)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