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上册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至8小题每题2分,9至16小题每题3分,共40分)
1.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下列做法符合该指导思想的是 ( )
A.大量使用合成洗涤剂洗涤衣物
B.大量使用尿素替代碳酸氢铵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大量使用一次性竹、木筷子以推动林业发展
D.大量利用垃圾生产燃料、肥料“变废为宝”
2.下列仪器在使用前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的是 ( )
A.长颈漏斗 B.分液漏斗 C.容量瓶 D.酸式滴定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能发生电泳的性质
B.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
C.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4.下列试剂应该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 ( )
A.碳酸氢铵 B.氯化亚铁溶液
C.浓硝酸 D.漂白粉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l和
Cl是氯元素的两种核素
B.Cl2和
Cl2互为同素异形体
C.Cl和
Cl互为同位素
D.H和
Cl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H和
Cl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
①电子总数 ②原子总数 ③质子总数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总能量 ⑥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⑥
7.金属钛外观似钢,被誉为“太空金属”。某化学学习小组探讨其性质时发现:钛在室温下与水、稀硫酸、稀盐酸和稀硝酸均不反应,但它能被氢氟酸腐蚀。据此推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①氢氟酸的酸性比其它酸强
②氢氟酸的氧化性比其它酸强
③氢氟酸的还原性比其它酸强
④钛离子能与氟离子形成难电离和可溶微粒
A.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8.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 |
B.二氧化硅能与石灰石反应:SiO2+CaCO3 CaSiO3+CO2↑
![]() |
C.可以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生产硅:SiO2+2C Si + 2CO↑
D.水泥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和SiO2
9.2006年8月,冥王星被宣布逐出太阳系行星家族。科学家估计其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固体一氧化碳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冥王星上不会有大量氧气存在
B.这种固体氮与地球大气层中的氮气是同一种物质
C.一氧化碳与甲烷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冥王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D.这些物质对于人类来说不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
A.将2mol No和1molO2混合后,体系中的原子总数为6NA
B.0.01molMg在CO2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01NA
C.标准状况下,3.2gCu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2NA
D.7.8g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
11.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溶液并在300℃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 ( )
A.在溴化钠和碘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
B.向漂白粉的水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D.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铵与氯化钡溶液
1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车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界面化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下面实例中涉及到的变化都属于“界面化学”的范畴。其中正确的是( )
A.在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一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氧化为二氧化碳,可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
B.泄漏在海洋中的原油可被海洋生物迅速分解而除去
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直接化合生成了水合氧化铁(Fe2O3、nH2O)的结果
D.放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的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正确的是 ( )
A.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4OH-=[Al(OH)4]-+H2↑
B.把钠块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Cu2+ = 2Na+ + Cu+
C.三氯化铁溶液跟氨水混合:Fe3+ + 3NH3·H2O = Fe(OH)3↓+3NH4+
D.过量的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 + OH-+H++SO2-4=BaSO4↓+H2O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发生递变是由其电子层数的递变引起的
B.过渡元素包括了大部分金属元素
C.第4、5、6周期称为长周期
D.第7周期若填满,可有50种元素
15.某无色溶液中,若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若加入碳酸氢铵固体,固体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
A.Na+、K+、Cl-、OH- B.H+、Na+、SO2-4、NO-3
C.K+、Ca2+、OH-、SO2-3 D.Na+、S2-、ClO-、CO2-3
16.下面是从某中学化学教材中摘录的内容,其中表述得不够科学严密的是 ( )
A.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C.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到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的
D.将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也能发生聚沉
|
17.(6分)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与其组成及受热温度等有关。
(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H4NO3—HNO3+N2+H2O(未配平)
由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2)某金属元素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为不含氮元素的固体物质、NO2和O2。若产生的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则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过程中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8.(16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持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1)写出实验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浓氨水与 (填写一种试剂)快速制取少量氨气;
(3)有同学模仿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想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你认为他能否达到目的? (填“能”或“否”),理由是
。
(二)该小组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力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入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
(1)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问题讨论
(1)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
![]() |
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Cu+ Cu+Cu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
(2)在解决了问题(1)后,又有同学提出:Cu2O与CuO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为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19.(12分)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A与D、C与E分别同主族;A、B、D、E的单质都能在C的单质中燃烧,分别生成化合物X、Y、Z、P;化合物X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化合物Y是一种有毒气体,单质E和化合物Z都是淡黄色固体。
请回答列下问题:
(1)在周期表中,元素B位于 周期 族;E元素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将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用元素符号表示)
;
(3)物质P可以使溴水褪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化合物X、Y、Z、P中的某两种能发生反应,生成A、B、C、D、E中的一种单质。试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
(1)写出戊→丁的化学方程式:
;
(2)在乙溶液中加入H2O溶液后,观察到的
现象是 ;
如果在乙溶液中加入其它试剂,也可以
实现与加入H2O2相同的转化,且不会
引入新的杂质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是
;
(3)已知丙溶液具有止血作用,其原理是
。
|
“己固体→甲单质”的转化,B、C、D、E中都含
A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水和部
分反应及产物已略去):
已知B是常见的两性氧化物,常温下,C溶液pH<7,
E溶液pH>7;a、b、c、d、e分别代表实验上述转化
的反应物,它们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气态氢化物、
酸、碱中的一种(但这不是按照abcde的顺序排列的)。
①写出化学式:a c d e ;
![]() |
②写出E D的离子方程式 。
21.(12分)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2-3、SO2-4,现取三份各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2)试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浓度(可不填满):
离子符号 ,浓度 ;
离子符号 ,浓度 ;
离子符号 ,浓度 ;
(3)试确定K+是否存在 (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
。
参考答案
说明:
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考生若写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书写不规范,都不得分。
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按要求书写、未醒悟产都不得分。漏掉反应条件扣1分。漏掉↑↓不扣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1至8小题,每题2分;9至16题,每题3分。共40分)
1.D 2.A 3.B 4.C 5.B 6.B 7.A 8.D 9.C
|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7.(6分)(1)N2 5:3 (2)升高 (每空2分,共6分)
![]() |
18.(16分)(一)2NH4Cl + Ca(OH)2 CaCl2+2NH3↑+2H2O (2分)
(2)NaOH固体或生石灰或碱石灰等(只要合理就给分,但答NaOH溶液、消石灰等不给分)(1分)
(3)否(1分);氨气极易溶于水、氯化铵对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影响不大(2分)
(二)(1)在装置A与B之间增加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2分)
![]() |
(2)3CuO+2NH3 3Cu+N2+3H2O(2分)
(三)(1)取少许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2分)
(2)Cu2O(2分);CuO比Cu2O的热稳定性差(2分)
|
19.(12分)(1)2、IVA: (4分)
(2)H O C S Na (2分)
(3)SO2+Br2+2H2O === 4H+ + SO2-4 + 2Br-(2分)
![]() |
(4)①2Na2O2+2H2O === 4NaOH+O2↑ ②CO+H2O(g) CO2+H2(4分)
20.(14分)(1)4Fe(OH)2+O2+2H2O = 4Fe(OH)3(2分)
(2)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2分)2Fe2+ + Cl2 === 2Fe3+ + 2Cl-(2分)
(3)血液是一种胶体,FeCl3是一种电解质,二者相遇后发生聚沉而使血液凝固(2分)
(4)①O2 NH3 CO2 NaOH(或KOH等)(4分)
②2Al(OH)-4+CO2 = 2Al(OH)3↓+CO2-3+H2O或
Al(OH)-4+CO2 = Al(OH)3↓+HCO-3(2分)
21.(12分)(1)Mg2+ Ba2+; Cl-(4分)
(2)CO2-3 0.2mol·L-1;SO2-4 0.1mol·L-1(4分)(若写出NH+4及其浓度不扣分)
(3)是(1分);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H+4、CO2-3和SO2-4。经计算,NH+4离子的物质的是为0.04mol,CO2-3、SO2-4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和0.01mol。根据电荷守恒,K+一定存在(3分)(其他解答,只要合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