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31:48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Ca-40 Cu-64  Zn-65  S-32 Mg 24   He 4  Cl 35.5 Fe  56  Al 27

             第I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社会热点或者实验室守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禁止无铅汽油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海洋中赤潮的产生主要由于向海洋中排放过多富含磷物质

ƒ甲醛、甲苯等是某些劣质建筑装饰材料释放的常见污染物 

„臭氧不仅可作杀菌消毒剂,高空的臭氧层对人类也有重要保护作用

…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其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原理是电泳 

†实验室中的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可以研磨使其颗粒变小

‡氰化物是有毒药品,不能入口或者接触伤口

A†   B…†‡   C…†‡  Dƒ…

2、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在两溶液混和时看不到明显现象,但过一段时间后,混和溶液突然迅速褪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3H2SO4+5H2C2O4 =K2SO4+2MnSO4+10CO2­+8H2O,据你的分析,突然褪色的原因可能是
A.溶液已混和均匀了           B.生成微量的K2SO4起催化作用
C.生成微量的Mn2+起催化作用      D.增大了外界的压强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氯气时,有14.6g氯化氢被氧化,将所得气体全部用石灰乳吸收,可得漂白粉(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质量为

    A.25.4g          B.50.8g          C.12.7g       D.14.3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复分解反应中,弱酸和强酸盐反应一定不能反应制得强酸

 B. 熔融态的氯化钠导电属于物理变化 

C. 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之一是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D.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阴离子

5、.化学上鉴定S2O32-的方法之一是使用AgNO3溶液作试剂,将溶液逐渐滴入含有S2O32-的溶液中时,会有以下反应:
 Ag++2S2O32- == [Ag(S2O3)2]3-  3Ag++[Ag(S2O3)2]3- ==2Ag2S2O3
 Ag2S2O3+H2O == Ag2S¯+H2SO4  对于S2O32-的鉴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鉴定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进行 B.该鉴定只能在中性溶液中进行
C.AgNO3必须过量          D. S2- 对鉴定有干扰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工中的“三酸”“两碱”是指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

 B.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C.硫酸的消费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

 D.能源、信息、材料通常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7、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s)和Ni(CO)4(g)


8、工业上燃烧硫铁矿(第一步4FeS2+11O2    2Fe2O3+8SO2)制取硫酸(按触法),若要生产1.6吨98%的浓硫酸需要标准状况下的空气(设空气中氧气占)多少立方米?

A.2464m3      B.672m3    C.3360m3      D.896m3

9、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

2Al3+ + 3SO42- +3 Ba2++8OH=3BaSO4↓+2A1O2 +4H2O

B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要出现气泡时停止:CO32-+2H+=CO2↑+H2O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H2O2溶液混合:2MnO4-+3H2O2+6H+=2Mn2++6H2O+02

D 氯气通入亚硫酸钠溶液中:2Cl2+SO32-+H2O=2Cl-+SO2↑+2HClO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氯酸(HClO3)是一种强氧化性酸,若将铜粉投入氯酸溶液中,下列物质一定不可能生成的是

A.氯酸铜  B. 高氯酸铜 C. 氯化铜  D. 氢气

12、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在酸性条件下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u2+  Fe2+ NO3- Cl -  B K+ Mg2+ HCO3- SO42-

C S2 Na+ K+ SO32-  D Ba2+  Na+ I-  NO3-

13、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可能是
    
 A.H2       B.CO和H2      C.CH3CH2OH(气)   D.NH3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和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1)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2)将镁粉投入溴水中,观察到的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

(3)将镁粉投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4)向加入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则下列关于镁和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正确的是

A镁粉只直接和溴水中的溴反应   B. 镁粉只直接和溴水中的酸反应  

C. 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和水反应得到的

D. 镁粉在水的催化下可和溴反应

15、m g H2n g He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与He的体积比为m∶2n

B.同温同压下,若m=n,则H2与He的分子数之比为2∶1

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时,H2与He的质量比m/n>1

D.同温同压下,H2与He的密度比为1∶2

16、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到溴水中,振荡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①硫化钠②氢氧化钠③乙酸④镁粉⑤裂化汽油⑥甲苯

A①②③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17、过碳酸钠(Na2CO4·H2O)加稀酸反应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密闭容器中取一定量的过碳酸钠、NH4Cl和足量镁粉混合加强热,该高温下最终固体成分可能是   

     A.Na2CO4、NH4Cl、Mg         B.NaCl、MgO、C、NH4Cl

     C.NaCl、MgO、C            D.NH4HCO3、Mg(OH)2、Na2CO4

18、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与水的离子反应是:4FeO42+10H2O=4Fe(OH)3(胶体)+3O2↑+8OH

工业上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OH就可制得高铁酸钾。制备高铁酸钠的两种方法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湿法制备——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干法制备——2FeSO4 +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水发生还原反应

  B.湿法中每生成1mol Na2FeO4共转移3mol电子

  C.干法中每生成1mol Na2FeO4共转移4mol电子

  D.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杀菌,并使悬浮杂质沉降

19. 在标准状况下,A L NH3溶于B mL水中,得到密度为ρg/cm3R L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B)

(C)    (D)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8 g乙烯和28g丙烯中均含有6NA对共用电子对

B.32g硫与足量铜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7.8 g 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 NA

D.在含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A

08届高三化学第一次统测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本题共有4小题,共38分。

 21. (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A  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

B 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氯化银杂质 C 可以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

E 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F 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G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

22.(10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 根据反应Na2SO3(固) + H2SO4(浓) == Na2SO4 + SO2↑+H2O,制备SO2气体。

①  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

② 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

  ①溴水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4分)某天然碱的化学组成可能为aNa2C03·bNaHC03·cH2O(a、b、c为正整数),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作了如下探究:(1)定性分析

  取少量天然碱样品放人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在试管口有液体生成,该液体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能否说明样品中含结晶水,试简述理由。             

  (2)定量分析

   该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天然碱的化学组成。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A处碱石灰的作用是:         

②称取天然碱样品7.3g,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的质量为87.6g,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为74.7g。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人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Kl、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待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打开活塞Kl,缓缓鼓人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装浓硫酸的洗气瓶的质量为88.5g;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为75.8g。该步骤中鼓入空气时缓缓的目的是     。计算推导:该天然碱的化学式为             。  

 (3)讨论:有的同学认为:E装置是可以省略的,你的观点是    (“能”或“不能”)理由是:                      

24、(10分)某学生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用不同质量的纯锌粉与该硫酸进行反应。他的六次实验结果如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实验编号

加入锌粉的质量(g)

稀硫酸的体积(mL)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g)

1

2.0

50.0

5.0

2

4.0

50.0

3

6.0

50.0

14.9

4

8.0

50.0

19.3

5

10.0

50.0

6

12.0

50.0

19.3

(1)第2、第5组两实验中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分别是   g   g

(2)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硫酸锌的质量[m(ZnSO4)]与加入锌粉的质量[m(Zn)]的关系图(需要标明关键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3)若使(10+m)g锌粉与50.0mL上述稀硫酸充分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g ;该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四、本题共4小题,共42分。

25、(12分)过氧化氢(H202)是一种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呈弱酸性,一种强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是生产过氧化物的原料。

 (1)写出H202的电子式    

 (2) H202与强碱反应可生成正盐,一定条件下也生成酸式盐,写出NaOH与H202反应生成酸式盐的化学方程式:    

 (3)在H202中加入少量苯,再滴人数滴K2Cr2O7的硫酸溶液,振荡静置,苯层呈蓝色,这是由于反应生成过氧化铬(CrO5)溶于苯的缘故,已知过氧化铬的结构式为: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这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理由是    

(4)双氧水属于____(A强电解质、B弱电解质、C非电解质、D以上都错),它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某地有软锰矿(主要成份为MnO2,含少量Al2O3、SiO2)和闪锌矿(主要成份ZnS,含少量FeS、CuS、CdS、SiO2),科研人员采用新工艺生产二氧化锰,同时还得副产品镉和X、Y、Z等。工业流程图如下图(框图中水省略):

 

请回答:

(1)Y的名称是    、Z的化学式为     

(2)他们的主要产品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锌属    族,X在   周期。

(3)图中“操作(1)~(4)”都包含的共同一种操作,在实验室中该操作的名称为    

(4)操作(1)中,在稀H2SO4存在下MnO2把硫化物氧化成硫单质和+2价硫酸盐。如果硫化物用MS表示,请写出MnO2与硫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旧工艺生产二氧化锰,是将软锰矿与煤混合粉碎后高温焙烧,再用硫酸浸取焙烧料净化后电解。对比旧工艺,新工艺有好多个优点,请你至少说出新工艺的一个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大量,用下列图示方法进行分离利用(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试剂z是医药工业中常用的有甜味的白色晶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________、试剂z________、晶体E________、固体G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沉淀A+试剂y:___________;滤液D+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臭氧(O3)能与KI溶液反应, 生成氧气等。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变为红色。若滴入淀粉则变为蓝色。为测定环境中空气的臭氧含量, 将0℃、1.01×105Pa的空气33.6m3通过KI溶液, 使反应完全, 在所得溶液中用0.0100mol·L1的Na2S2O3溶液60.0mL恰好滴定达终点, 反应为:

   

(1)臭氧通入KI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每消耗1molO3,转移__________ mol e

(2)计算大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08届高三化学第一次统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A 2 C  3 A 4 C 5 A  6 B 7 B 8 C  9 A 10 A

二、选择题  11BD 12CD 13C 14D 15BD 16C 17C 18AC 19AB 20A

三、本题共有4小题,共38分。

21. AEFG(4分,每个1分,错选多选倒扣分)

22. (10分) (1) ①(4分)如图配置

②(2分)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2)  ①溶液褪色(2分)

②有浅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2分)

23. (14分)(1)不能说明。因为天然碱样品中的“NaHC03”加热分解也可产生水。(2分)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除去通入空气中的C02和H20(4分,每空2分)

  ⑤使反应生成的C02和H20被充分吸收(防止气流速度过快,二氧化碳、水蒸气未被完全吸收)(2分)

  计算推导:Na2C03·2NaHCO3·H20(3分)

(3)“不能”(1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杂质气体进人到D中,影响二氧化碳的测定。(2分)

24(10分)

(1)9.9g ;  19.3g  (2)

(3)2.2+m  2.4

四、本题共4小题,共42分。

25(12分)

  

  (2)H202+NaOH=NaHO2+H20(2分)  

  (3)①4H202+Cr2O7-+2H+=2CrO5+5H20(2分)

  ②否 (1分) 因为Cr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1分)

(4)D  因为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是无毒无害的水(4分)

26、(10分)(1)(2分) 铜  Na2SO4  

(2)(2分)ⅡB  三  (3)过滤(2分)

(4)(2分)MnO2+MS+2H2SO4==MnSO4+ MSO4+S+2H2O

(5)(2分)新工艺不需要高温焙烧,大大节约了能源(燃料)(或旧工艺高温焙烧产生大气污染物SO2,新工艺不产生有害气体;或新工艺许多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

27(12分)

(1)(各2分)     (2)(各2分) 

28、(8分)

(1)2KI + O3 + H2O = 2KOH + O2 + I2 (2分)  2 (2分)

(2)(4分)解: n(Na2S2O3) = 0.0100mol·L1×60.0×103L = 6.00×104mol(1分)

    设: 33.6m3空气中O3的物质的量为x。

    关系式:

    2Na2S2O3        ~  O3     (1分)

       2mol       1mol

    6.00×104mol  x

    x = 3.00×104mol   (1分)

空气中O3的体积分数 =  = 2.00×105%(2分)

 

 

班别

 
08届南海中学高三化学第一次统测答题卷

三、本题共有4小题,共38分。

21. ___________(4分,每个1分,多选倒扣分)

22.(10分)(1) ①

姓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

(1)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本题共4小题,共42分。

25(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

(1)Y的名称    、Z的化学式为      

(2)锌属    族,X在   周期。

(3)该操作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

(4)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1)试剂x_______________、试剂z_______________、

晶体E_______________、固体G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沉淀A+试剂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D+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

(1) 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消耗1molO3,转移__________ mol e

(2)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