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涂黑,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Zn 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有关钋(Po)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钋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26
B. 钋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42
C. 钋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D. 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0
2. 某地有“天明得晚黑得快,洗脸快不如脸脏得快”一说,这是因为该地从早到晚一直处于红棕色烟雾中,附近居民深受其害。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中可能含有
A. 煤炭粉尘 B. P2O5粉尘 C. SiO2粉尘 D. Fe2O3粉尘
3. 以下人体日常补水的观点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A. 长期饮用碳酸饮料,有利于补充人体CO2
B. 因为自来水都是用氯气、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消毒过,所以可直接饮用
C. 最好喝纯净水,因为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 运动员大量运动出了很多汗,最好喝含有氯化钠的水,这样可以补充必需的盐分
4. 过氧化氢是一种很弱的酸,酸性比碳酸还要弱,为了验证其酸性,请选择一种最合适的盐溶液与其反应
A. 碳酸钠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 偏铝酸钠溶液 D. 硫化钠溶液
5. 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
A. 雾 B. 蛋白质溶液 C. 石灰乳 D. KNO3溶液
6.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编 号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
A | 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稀硝酸的混合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或SO32- |
B | 乙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焰色呈黄色 | 乙一定是钠盐溶液 |
C | 丙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稀硝酸的混合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丙溶液中一定有Cl- |
D |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入红棕色的丁气体中 | 试纸变蓝色 | 丁不一定是溴蒸气 |
7. 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嘴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还原 B. 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还原反应
C. 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 D. 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8. ①pH=0的盐酸 ②0.5mol·L-1盐酸 ③0.1mol·L-1的NH4Cl溶液 ④0.1mol·L-1的NaOH溶液 ⑤0.5mol·L-1的NH4Cl溶液,以上溶液中水电离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⑤③④②① B. ①②③⑤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⑤③④①②
9.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被安全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B. 2C2H5OH + O2 2CH3CHO
+ 2H2O
C. 2M+N = 2P+2Q,2P+M = 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
D. 用Fe屑、CuO、稀硫酸为原料制铜:CuO+H2SO4=CuSO4+H2O,Fe+CuSO4=FeSO4+Cu
10. 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2O3+6H+ = 2Fe3++3H2O
B. 等物质的量的KHCO3和Ba(OH)2的溶液混合:HCO3-+Ba2++OH- = BaCO3↓+H2O
C. NaHSO3溶液显酸性是因为:HSO3- = SO32-+ H+
D. 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S2-+2H2O
H2S↑+2OH-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1.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Na+、K+、SO32-、MnO4-
B. pH=7的溶液中:Na+、Al3+、Cl-、CO32-
C. pH>12的溶液中:Na+、K+、SO42-、AlO2-
D. pH=0的溶液中:Na+、I-、NO3-、ClO-
12. 用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48gO3气体含有3NA个O3分子
B. 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1molH2 ,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 t℃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有1×10-6 NA个OH-
D. 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
13.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 燃烧热/kJ·mol-1 | 化合物 | 燃烧热/kJ·mol-1 |
甲烷 | 891.0 | 正丁烷 | 2878.0 |
乙烷 | 1560.8 | 异丁烷 | 2869.6 |
丙烷 | 2221.5 | 2-甲基丁烷 | 3531.3 |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 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kJ·mol-1
B. 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 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6(g)+7O2(g)=4CO2(g)+6H2O(g) ;△H= -1560.8 kJ·mol-1
D. 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14. 一定温度下,将4molPCl3和2molCl2充入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PCl3+Cl2 PCl5 ,各物质均为气态。达平衡后,PCl5为0.8mol。若此时再移走2molPCl3和1molCl2 ,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PCl5的物质的量为
A. 0.8mol B. 0.4mol C. 0.4mol < x < 0.8mol D.< 0.4mol
15. 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分子式 | CH4 | C2H4 | C3H8 | C4H8 | C5H12 | C6H12 |
| C8H16 |
A. 6 B. 7 C. 8 D. 9
16. 汽车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PbO2是电源的负极 B.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42- -2e- =PbSO4
C. 电池放电时,溶液的pH增大 D. 电池放电时,PbO2得电子,被氧化
17.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YO4
B.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X<Y<Z
C. 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化合物
D. Y、Z两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Y>Z
18.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的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 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 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C. 用10mL的量筒量取4.80mL的浓硫酸
D. 不慎接触过多的氨,及时吸入新鲜的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19. 已知某温度下,0.1mol·L-1 NaHA的强电解质溶液中,c(H+) < c(OH-),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c(Na+)=c(HA-)+2c(A2-)+c(OH-) B. c(H2A) + c(HA-) + c(A2-) = 0.1 mol·L-1
C. c(H+)·c(OH-)=10-14 D. c(A2-) + c(OH-) = c(H+) + c(H2A)
20. 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
方案I: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 |
方案II: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 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C. 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D. 实验室方案II更便于实施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12分)
某氯化铁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
进行:
请根据上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 ,(填仪器名称)
操作II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编号)
A.50mL烧杯 B.50mL量筒 C.100mL量筒 D.25mL滴定管
(2)请写出加入溴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加入氨水要过量的原因是 。
(3)检验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
(4)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其质量为b1 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b2 g,若b1-b2=0.3g,则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
(5)若蒸发皿质量是W1 g,蒸发皿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列出原始算式,不需化简);若称量准确,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22.(8分)
已知当溶液的pH在10左右时,铝元素主要以Al(OH)3形式存在。如果饮用水中含有
一定浓度的NO3-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NO3-能氧化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Ⅱ)使其失去携氧功能:NO3-还能被水中还原性物质还原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NO2-。为此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饮用水中NO3-含量(以N计)必须小于10mg·L-1。为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研究人员提出以下3种方案:
a. 微碱性条件下用Fe2+ 还原,还原产物为NH3。
b. pH=10.25时,用铝粉还原,NO3-的还原产物主要为N2。
c. 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氢气还原,还原产物主要为N2。
(1)a方案中的一种产物还有净水作用,这种物质是 。(请填写化学式)
(2)b方案中最好用 调节pH 。
A.NaOH B.CaO C.NH3·H2O
理由是 。
(3)与a、b方案相比,c方案的优点是 。
23.(10分)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请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但向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同学未加入氧化剂,而是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也能使铜很快溶于稀盐酸。请在方格中画出该装置:
(2)在一定体积的1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是0.9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
有同学提出: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可行吗? (填“可行”或“不可行”)
(3)将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可能是Cu2+浓度不同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
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溶液中Cu2+与NO2共存的结果,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此说法正确与否,请简述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
24. (10分)
I .右图为向25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滴
加0.2 mol·L-1 CH3COOH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B点时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选填“是”或“否”)。若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AB区间还是BD区间内? 区间(若正确,此问不答)
(2)关于该滴定实验,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选填字母)
|
|
(3)AB区间,c(OH-)>c(H+),则c(OH-)与c(CH3COO-)大小关系是
A.c(OH-)一定大于c(CH3COO-)
B.c(OH-)一定小于c(CH3COO-)
C.c(OH-)一定等于c(CH3COO-)
D.c(OH-)大于、小于或等于c(CH3COO-)
(4)在D点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2c(Na+)。
(填“>”、“<”或“=”)
II.t℃时,某稀硫酸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
a+b=13 :
(5)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的数值为 。
(6)该温度下(t℃),将100mL 0.1 mol·L-1的稀H2SO4溶液与100mL 0.4 mol·L-1的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
。
25.(9分)
(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合成氨的
原理是: △H <0,生产流程如右图所示。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右图中条件选定的主要原因是(选填字母序号) ;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氨的合成
B.铁触媒在该温度时活性大
C.工业生产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③ 改变反应条件,会使平衡发生移动。下图表示随条件改变,氨气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
(2)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导电。
④ 用方程式表示氨气溶于水且显弱碱性的过程:
;
⑤ 氨水中水电离出的c(OH-) 10-7 mol·L-1(填写“>”、“<”或“=”);
⑥ 将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
依次为 。
26.(12分)
某工厂用软锰矿(含MnO2约70%及Al2O3)和闪锌矿(含ZnS约80%及FeS)
共同生产MnO2和Zn(干电池原料):
|
② IV中的电解反应式为MnSO4+ZnSO4+2H2O
MnO2+
Zn+2H2SO4。
(1)A中属于还原产物的是__________ ______。
(2)MnCO3、Zn2(OH)2CO3的作用是 ;II需要
加热的原因是 ;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产中除得到MnO2和Zn以外,还可得到的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考虑生产中的损耗,除矿石外,需购买的化工原料是___________。
(5)要从Na2SO4溶液中得到芒硝(Na2SO4·10H2O),需进行的操作有蒸发浓缩、
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6)从生产MnO2和Zn的角度计算,软锰矿和闪锌矿的质量比大约是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9分)
27.(9分)
分子式为C13H16O2的惕各酸苯乙酯广泛用于香精的调香剂。已知:
![]() |
① R-CH2Cl + NaOH R-CH2OH + NaCl
②
为了合成该物,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
![]()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编号)。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10分,考生只能选做一题。28小题为“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的试题,29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的试题)
28.(10分)
精神病学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大脑的相应部位—“奖赏中心”,给予柔和的电击,便会处于似乎极度快乐的状态。人们已经将“奖赏中心”部分的脑电图绘制出来,并认为,在各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多巴胺,所以“奖赏中心”又称为多巴胺系统。多巴胺结构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多巴胺分子式 。
(2)试推测多巴胺能发生的反应类型 。
A. 消去 B. 取代 C. 加成 D. 水解
(3)多巴胺可由香兰素与硝基甲烷制得,合成过程表示如下:
Ⅰ.0.5mol香兰素发生银镜反应,最多可生成 mol Ag 。
Ⅱ.②的结构简式是 ,生成②的反应类型 。
Ⅲ.写出④、⑤步的化学方程式:
④ 。
⑤ 。
29.(10分)
下图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1)请写出上图中b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2)单质a、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 :1形成的分子(相同条件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3)中含 个键和 个
键。
(3)a与b的元素形成的10电子中性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
;将X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入到AgNO3溶液中至过量,得到络离子的化学式为
,其中X与Ag+之间以
键结合。
(4)右图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
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
。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答案
一、二、选择题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D | D | C | D | D | A | A | C | B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AD | AB | D | D | BC | C | BD | BD | B |
三、
21. (12分)
(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各1分) D(1分)
(2)2Fe 2+ + Br2 = 2Fe 3+ + 2Br- (1分) 使Fe3+充分沉淀 (1分)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出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洗涤干净(合理的答案均可得分)(2分)
(4)再次加热冷却并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小于0.1g (1分)
(5)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分)
原因可能是: 固体加热时未充分反应变为 Fe2O3 (1分)。
22. (8分)(每空2分,本题共8分)
(1) Fe(OH)3
(2)B 引入的Ca2+对人体无害且易被除去,并且价格便宜。
(3)c中还原剂来源广泛,氧化产物为水,既不污染环境又不会引入对人体有害的铝离子。
23.(10分)(1)Cu+H2O2+2HCl = CuCl 2+ 2H2O (1分)
作图:以铜为阳极,以盐酸为电解质溶液的电解池装置。(2分)
(2)大于(1分);可行(1分)
(3)不同意(1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基本相等;(1分)
将一定量的NO2通入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若溶液呈绿色,则该同学的结论正确,反之,不正确。(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四、
24.(10分)
(1)否 (1分) AB (2分) (2)C (1分) (3)D(1分)
(4)= (2分) (5)10-13或1.0×10-13 (1分)
(6)12 (2分)
25. (9分)(1)NH3 (1分)
② BC(只选1个且正确给1分,错选、多选不给分)(2分)
③c ;a(每空1分,共2分)
(2)④NH3 + H2O
NH3·H2O
NH4+
+ OH- (2分)
⑤ < (1分) ⑥ c(Cl-) > c(NH4+) > c(H+) > c(OH-) (1分)
26. (共12分)
(1) MnSO4 (1分)
(2)增大溶液的pH,使Fe3+和 Al3+生成沉淀; (1分)
使形成胶体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也生成沉淀;(1分) H2SO4 (1分)
(3) Fe2O3、Al2O3、S (各1分)
(4)纯碱 、H2SO4 (各1分) (5)降温结晶 (1分) (6)1.03(或1)(2分)
五、
27.(9分)
(1)2-甲基-1-丁烯 (2分), (1分)
(2)浓H2SO4/△ (1分)
(3)② ⑤ ⑥ (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4)CH3CH2C(CH3)=CH2
+ Br2 CH3CH2C(CH3)BrCH2Br (2分)
六、
28.(10分)
(1)C8H11NO2 (1分) (2)BC (2分)
(3)Ⅰ 1 (1分)
29.(10分)(1)1s22s22p3 (2分)
(2)3 2 (各1分) (3)三角锥形(1分);[Ag(NH3)2]+(1分),配位(2分)
(4)HNO3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的水中;HNO3分子中的—OH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