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氧族、碳族元素单元测试)
第I卷(选择题51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 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2.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1
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4.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的O4,有关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O4的摩尔质量是64 g B.O4与O2互为同位素
C.相同质量的O4与O3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4∶3
D.O4与O3、O2都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5.将过量的气体通入到一种溶液中,一定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
A.Cl2 通入到NaBr溶液中 B.SO2 通入到Ba(NO3)2 溶液中
C.CO2 通入到NaAlO2溶液中 D.NH3 通入到Mg(NO3)2溶液中
6.在一定体积的的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为( )
A.等于50 mL B.大于50 mL C.等于100 mL D.大于100 mL
7.工业上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取一种广谱消毒剂,在该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广谱消毒剂的化学式为( )
A.Cl2O7 B.ClO2 C.Cl2O3 D.Cl2O
8.用右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
气体 | a | b | c | |
A | NO2 | 浓硝酸 | 铜片 | NaOH溶液 |
B | SO2 | 浓硫酸 | Cu | 酸性KMnO4溶液 |
C | NH3 | 浓氨水 | 生石灰 | 碱石灰 |
D | CO2 | 稀硫酸 | NaCO3粉末 | 浓硫酸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碲元素及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碲的化合物有-2、+4、+6价
B.碲的氧化物有TeO2和TeO3
C.碲能与氢气直接化合,且H2Te比H2Se稳定
D.单质碲为银白色、导电性比硒强的固体
10.下列变化中可以说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
A.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红色褪去 B.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 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红色褪去
11.下列溶液中,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
A.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溴水 D.NaOH溶液
12. 能够确定一种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的事实是 ( )
A.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用硝酸酸化过的BaCl2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
C.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D.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无沉淀,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
13.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后,加入KSCN溶液
C.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在无其它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所加的BaCl2溶液用盐酸酸化。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溶液: AlO2- + H+ + H2O ==
Al(OH)3
B、亚硫酸钠溶液与双氧水混合:SO+2H2O2===SO
+2H2O+O2↑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ClO- + SO2 + H2O == HClO + HSO3-
D、足量CO2通入NaSiO3溶液中
:CO2+SiO32-+H2O=CO32-+H2SiO3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SiO2含有的Si—O键个数为1.204×1024
B. 标准状况下,11.2LSO3含3.01×1023个分子
|
D.2C+SiO2==Si+2CO,该反应说明碳金属性强于硅。
16.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是
A.HCl和CO B.HCl、H2和CO C.CH4和NH3 D.HCl、CO和CO2
17.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SO4是氧化剂,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当生成7molCu2S时,共转移电子21mol
C.产物中的SO42-离子全部是氧化产物
D.该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5
三、实验
19.(10分)已知FeSO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Fe2O3、SO3和气体SO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该反应所产生的气态物质,然后用装置中A瓶内的混合物来测定已分解的FeSO4的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A瓶内盛水,水中滴有数滴 溶液,B瓶内盛品红试液,C瓶内盛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作用是; ;
(2)A瓶内所盛试剂的作用是 ,A瓶要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
(3)检验后,用A瓶内的混合物测定FeSO4已分解的质量,其实验操作的第一步是(简述操作步骤)
。
(4)测定过程中,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将沉淀灼烧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
a1g,再次灼烧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盘a2 g,且a2 <a1,接下来的操作应当是
。
(5)已经分解的FeSO4的质量是 (填计算式)。
20. (10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K+、Mg2+、I—、SO32—、SO42—等离子中的全部或其中的几种。现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①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焰色呈黄色;
②取原溶液,滴加少量溴水,振荡后溶液仍为无色。
③取原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上述①~③的操作中, 是无意义的,应改为
,以便确定 离子是否存在。
(3)为确定 离子是否存在,应补充的操作是
。
21.(12分)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A为化合物,甲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G为酸,乙在G的
浓溶液中发生钝化。
(1)若A为某种矿石的主要成分,C能使品红试液褪色,D的水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
①工业上反应I在 中进行,反应II在 (均填设备名称)中进行。
②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II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为淡黄色固体,D、F的溶液均呈碱性,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C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则①甲的电子式是
②D的溶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若1.7gA与O2反应生成气态的B和C时放出22.67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2.(1 0分)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已知甲、乙为双原子分子,丙为负二价阴离子。丁为原子,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1)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
(3)在一定条件下,甲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丁的元素符号是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丁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 的晶体结构相似。
23.(7分)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
(2)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则原浓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高三第一轮复习(氧族元素单元测试)
第I卷(选择题51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三、实验
19.(10分)
(1)水中滴有数滴 溶液, NaOH溶液的作用是; ;
(2)A瓶内所盛试剂的作用是 ,A瓶要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
(3)检验后,用A瓶内的混合物测定FeSO4已分解的质量,其实验操作的第一步是(简述操作步骤)
。
(4) 。
(5)已经分解的FeSO4的质量是 (填计算式)。
20. (10分)(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上述①~③的操作中, 是无意义的,应改为
,以便确定 离子是否存在。
(3)为确定 离子是否存在,应补充的操作是
。
21.(12分)
①I在 中进行,反应II在 (均填设备名称)中进行。
②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II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甲的电子式是
②D的溶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2.(1 0分)(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3)在一定条件下,甲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丁的元素符号是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丁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 的晶体结构相似。
23.(7分)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
(2)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则原浓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18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C | A | D | D | A | D | B | D | C | B | AD | CD | D | A | C | A | AB |
19.⑴BaCl2 吸收SO2
⑵检验并吸收SO3 SO3与H2O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⑶向A瓶逐滴滴加BaCl2溶液,直到不再产新的沉淀 ⑷继续灼烧、冷却、稳重,直至两次称量的质量不变
⑸(
g是最后一次称量的质量)
20、⑴ Na+ 、SO32— , Mg2+
⑵ ③ 先加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 SO42—
⑶ I— (K+)
21.(12分)(1)①沸腾炉 接触室(前两空1分/空,其余共2分/空)
|
|
|
(4)Si (5)金刚石
23. (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1mol 22.4L
n(CuSO4) 22.4L
1mol:n(CuSO4)=22.4L:2.24L
n(CuSO4)=0.1mol (3分)
(2)0.35mol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