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1. 本卷分二部分,共计150分,
2.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a 23 C:12 N:14 O:16 Al:27 K 39 S 32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你认为“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
A. 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
B.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
C.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
D.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式工厂
2. 下列各选项中,两个反应的化学原理最相似的是
A. 苯酚和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B.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硫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 甲酸和甲醛分别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红色沉淀
D. 明矾用于净水和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3. 2006年,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的两个涂覆着催化剂酶的电极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总反应为:2H2 +O2=2H2O
,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右边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
B. 该电池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C. 该装置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 该电池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4.在短周期元素中,若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则符合条件的元素种数为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 Ba(OH)2 HCl B.NaOH HCl NaCl
C.NaOH H C1 HNO3 D.H2SO4 NaCl Na2SO4
6.将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硫酸盐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A. 1︰2︰3 B. 1︰1︰1 C. 3︰3︰1 D. 1︰3︰3
7.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14N18O、和13C18O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 B.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中子数
8.把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热前消耗的多 B.加热后消耗的多
C.加热前后一样多 D.当NaOH适量时才会一样多
9.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再干燥气体
B.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 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通入稍过量的Cl2
10.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很容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B.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滴定时应缓慢并轻轻的振荡锥形瓶 D. 脱氢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6O6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题均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如果正确答案包括2个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得2分,但只要多选、错选时该题为0分)
11.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C.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D.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NaY的混合溶液,Y -先被氧化
1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白色K2SO3粉末,为确定其是否被氧化及其成分,元素分析表明粉末中K和S元素的质量比为39 :1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元素分析结果推测该粉末为纯净物
B.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是K2SO4
C.将粉末加入盐酸中,产生气泡,证明原粉末是K2SO3
D.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和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 ,证明原粉末是K2SO4和K2SO3的混合物
13. 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工业上常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原理生产人造钻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 kJ的能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D.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14. 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最能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A. 已经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
B. 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
C. 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离子的离子化合物
D. 碘单质(I2)在通常情况下为具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固体
15.铜的冶炼大致可分为:
①.富集,将硫化物矿进行浮选;
②.焙烧,主要反应为:2CuFeS2+4O2==Cu2S+3SO2+2 FeO(炉渣);
③.制粗铜,在1200℃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Cu2S+3O2 ==2Cu2O+2SO2 ; 2Cu2O+ Cu2S==6 Cu+SO2↑;
④.电解精炼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灼烧过程的尾气均可直接排空
B.上述过程中,由6mol CuFeS2制取6molCu时共消耗12 molO2
C.在反应2Cu2O+ Cu2S == 6 Cu+SO2↑中,只有Cu2O作氧化剂
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1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N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O2和C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B.1 mol Fe在过量的 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0.1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A
D.1 L l mol·L-1的Na2C03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A
17.将1mol H2(g) 和2mol I2(g) 置于某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H2(g)+
I2(g) 2HI(g) ;△H<0,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
分数ω(HI)随时间变化如图(II)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
ω(HI)的变化曲线如图(Ⅰ)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2OH-+Cl2↑+H2↑
B.Fe3O4与过量的稀HNO3反应: Fe3O4+8H+
Fe2++2Fe3++4H2O
C.向Ba(OH)2
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Ba2+刚好沉淀完全:
Ba2++OH-+H++SO42-=BaSO4↓+H2O
D.Na2S溶液呈碱性:S2-+2H2O
H2S+2OH-
19.常温时,0.1mol/LHA溶液的pH>1,0.1mol/L BOH溶液中c(OH-)/ c(H+)=1012 ,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以下离子浓度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c(H+)<c(OH-)<c(A-)<c(B+)
B.c(OH-)<c(H+)<c(B+)<c(A-)
C.c(A-)= c(B+)>c(H+)=c(OH-)
D.c(H+)+ c(B+)= c(OH-)+ c(A-)
20.中科大陈乾旺教授等人发明RTX-r_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化学原理为:
① Na+CO2
C(金刚石)+C(石墨)+Na2CO3(未配平);
该方法比1955年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旧方法容易得多,其化学原理是:
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B.新方法利用的是化学变化,旧方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
C.在反应①中每生成12g金刚石需要消耗23g金属钠
D.反应①和反应②中所得的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10分)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A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B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最强的含氧酸之一。
(1). 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周期、第 族,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 ;
(2). 物质乙可用于潜艇或航天飞机作供氧剂,写出乙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单质D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1 mol 单质B的气体与1 mol C的氢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种盐、水及另一种气体,则所得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10分)某同学用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可能含有MnO2、NH4Cl、ZnCl2等物质)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 操作②中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 ;
(2) 操作④加入③中所得滤渣,试管中迅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含有MnO2,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操作③灼烧滤渣中的黑色固体时,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中除含有MnO2外,还存在的物质为: 。
(4) 已知氯化锌与稀氨水反应先生成Zn(OH)2白色沉淀,Zn(OH)2可以溶于稀氨水生成可溶性的Zn(NH3)4(OH)2;下列是该同学对操作②的滤液主次成分进行探究的过程:
(一) [猜想I]:主要成分为氯化铵;
[验证(操作)过程]:取少量滤液加入NaOH固体,并加热;
[实验现象]:闻到有轻微的氨味;
[判断猜想]: (“填猜想I成立”或“填猜想I不成立”);
(二) [猜想II]:主要成分为氯化锌;
[验证(操作)过程]:
;
[实验现象]:
;
[判断猜想]:猜想Ⅱ成立;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滤液中的主次成分:
.
23.(10分)钼(元素符号Mo)是银灰色的难熔金属,常见化合价为+6、+5、+4,常温下钼在空气中很稳定,高于600 ℃时很快地氧化生成三氧化钼(MoO3);
辉钼精矿(主要成分为MoS2)是生产钼的主要原料。制取过程包括氧化焙烧,三氧化钼、钼粉和致密钼的制取等主要步骤,工艺流程如图:
(1).辉钼精矿在600℃下进行氧化焙烧 转化为MoO3,同时产生SO2气体。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钼冶炼厂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于 ,你认为利用并处理该副产物的最好措施是 ;
(2)三氧化钼的制取
将焙砂(主要成分:MoO3)用氨水浸出,与氨水反应生成钼酸铵[(NH4)2Mo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将所得钼酸铵[(NH4)2MoO4]溶液加热到55~65 ℃,用盐酸调节至溶液的pH为2,搅拌析出多钼酸铵[(NH4)2O·mMoO3·nH2O]晶体;为除去钙、镁、钠等杂质,将多钼酸铵重新溶于氨水形成钼酸铵,使氨挥发后生成仲钼酸铵晶体[(NH4)2O·7MoO3·4H2O],将仲钼酸铵晶体脱水、煅烧得纯度为99.95%的三氧化钼(MoO3)。
(3)金属钼粉的生产:
工业上在管状电炉中用氢气分两步还原三氧化钼得到钼粉:
① 在450~650℃下: MoO3 + 3H2 === MoO2 + 3H2O
② 在900~950 ℃下:MoO2 + 2H2 === Mo + 2H2O
某同学根据上述还原原理,认为还可用 等还原剂还原MoO3得到钼粉。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4.(10分)“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实验测得,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2H2(g) + O2(g) = 2H2O(l); △H =-142.9 kJ·mol-1
B.H2(g) + 1/2O2(g) = H2O(l); △H =-285.8 kJ·mol-1
C.2H2(g) + O2(g) = 2H2O(l); △H =-571.6kJ·mol-1
D.H2(g) + 1/2O2(g) = H2O(g); △H = -285.8kJ·mol-1
(2)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为了制备H2,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反应步骤:
①CaBr2+H2O CaO+2HBr ②2HBr+Hg HgBr2+H2
③HgBr2+CaO HgO+CaBr2 ④2HgO 2Hg+O2↑
你认为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 。
(3)利用核能把水分解制氢气,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下图是其中的一种流程,其中用了过量的碘,。
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用法制取氢气最大的优点是: ;
(4)有人认为目前利用氢气作为能源不太现实。请问你认为是否现实? (填“不现实”或“现实”),说明能够支持你的观点的两点理由:, ;
。
25.(10分)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烯烃复分解是指在催化条件下实现C=C双键断裂两边基团换位的反应。如图表示两个丙烯分子进行烯烃换位,生成两个新的烯烃分子:2—丁烯和乙烯。
现以丙烯为原料,可以分别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I和G,I和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多种化工产品,如环酯J;
(1)反应①的类型:____________反应 ; 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反应④中C与HCl气体在一定条件只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④和⑤不能调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
(4)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6.(10分)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着如下反应:
CO2(g) + H2(g) CO(g) + H2O(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K | 2.6 | 1.7 | 1.0 | 0.9 | 0.6 |
(1) K的表达式为: ; (2)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吸热”或“放热”);
(3) 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v(H2)正 = v(H2O)逆 D.c(CO2) = c(CO)
(4) 在850℃时,可逆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
时间/min | CO2 (mol/L) | H2 (mol/L) | CO (mol/L) | H2 O ( mol/L)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计算:3min—4min达到平衡时CO的平衡浓度c3和CO2 (g)的转化率,要求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c3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三位数)。
27.(10分)氟化钠是一种用于农作物杀菌、杀虫剂和木材的防腐剂。实验室可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以氟硅酸(H2SiF6)等物质为原料制取氟化钠,并得到副产品氯化铵;
已知: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氟化钠的溶解度为2g,Na2SiF6微溶于水:
(1)流程①中H2SiF6和NH4HCO3反应得到的NH4F与H2SiO3组成浑浊液,请写出流程②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能够发生上述反应的原因: 。
(2)操作I和IV是相同的,请指出其名称 ;
(3)操作II中洗涤沉淀的过程是将漏斗中母液全部滤出后,
;
(4)流程①中NH4HCO3必须过量,其原因是 。
四、(本题包括2小题,但只能选做其中的一个题目):
28.[有机化学基础选做题] (10分)已知:
|
|


R—CH2—C—CH2—R’
|
|
|
|

已知:A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OOH ,现将A进行如下反应,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F中含有甲基,并且可以使溴水褪色。
![]() |
(1)写出C、E的结构简式:C_________ _、E_______ ;
(2)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 反应;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② 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A→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物质结构与性质选做题] (10分).下表列出了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有关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原子半径 (10-10m) | 1.52 | 2.27 | 0.74 | 1.43 | 0.77 | 1.10 | 0.99 | 1.86 | 0.75 | 0.71 |
最高价态 | +1 | +1 | - | +3 | +4 | +5 | +7 | +1 | +5 | - |
最低价态 | - | - | -2 | - | -4 | -3 | -1 | - | -3 | -1 |
(1)以上10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 (填写编号),
非金属性格最强的是 ;
(2)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
(3)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2×10-10m,该元素是 ;其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
(4)元素⑤的某种单质具有平面层状结构,同一层中的原子构成许许多多的正六边形,此单质与熔融的②单质相互作用,形成某种青铜色的物质(其中的元素②用“●”表示),原子分布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答题卷
一、二:选择题目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10分) (1). 第 周期、第 族,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10分) (1) ;
(2) ;
(3) 。
(4):(一):
[判断猜想]: ;
(二):
[验证(操作)过程]:
;
[实验现象]:
;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滤液中的主次成分:
.
23.(10分)(1) ;
, ;
(2) ;
;(3)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4.(10分)(1) ;
(2)
;
(3)
优点:
;
(4) 、
。
25.(10分)(1)____________反应; G: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
(
4)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6.(10分)、(1) K= ;
(2) 反应(“吸热”或“放热”); (3)、 ;
![]() |
27.(10分)(1)② ;
原因: ;
(2) 、 ;
(3)
(4)
。
四、(本题包括2小题,但只能选做其中的一个题目):
第28或29题选做题.请选择题号第 题 (10分)
(1)、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第29题的同学填此空)
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B | C | B | C | B | B | D | C | C | A | BD | D | BC | C | D | AC | C | AC | AD | A | ||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10分) (1)第二周期 、第ⅥA族 (2分) ; Cl (2分)
(2)2Na2O2+2CO2 2Na2CO3+O2(2分)
(3)2Al+2OH-+2H2O=2AlO2-+3H2↑ [或2Al+2OH-+4H2O=2Al(OH)4-+3H2↑] (2分)
(4)OF2(2分)
(3) 炭(或碳、或C) (1分)
(4) (一):[判断猜想]:猜想I不成立 (1分)
(二):[验证(操作)过程]:取少量滤液逐滴滴入稀氨水 1分)
[实验现象]:先有白色沉淀、滴入过量稀氨水后白色沉淀溶解(2分);
[判断猜想]:结论:主要为氯化锌,其中含少量的氯化铵(2分。
[若说成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混合物给1分;若说成只有氯化锌没有氯化铵0分]
23.(本题共10分)(1)2MoS2 + 7O2= 2MoO3 + 4SO2 (2分) ;
SO2(1分) ;回收SO2 再利用 (或回收SO2联合生产硫酸和化肥 2分)
(2)MoO3+2NH3·H2O=2NH + MoO
+H2O (2分) ; 不是(1分)
(3)CO(2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4.(10分)(1)BC (3分,若只选一个对的得1分,全对得3分)
(2)循环过程需要很高的能量,且使用重金属汞,会产生污染。 (2分)
(3) SO2+I2+2H2O2HI+H2SO4 (2分)
SO2和I2可循环使用,无污染。 (1分)
(4)不现实,理由是现有的制取氢气方法耗能大,制取的成本太高,另外是氢气的熔沸点太低,给储存和运输带来困难。
[或:现实,制取氢气用水为原料,来源丰富;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等。(2分)]
25.(10分) ⑴ 取代反应 (1分) ;HOOCCH=CHCOOH (2分)
⑵
(2分)
⑶ 保护A分子中C=C不被氧化 (1分) ;(2分)
(4)
BrCH2CH2Br +2 H2OHCH2CH2H +2 H Br (2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6.(10分)(1);(2分) ;(2)放热;(2分)
(3)B、C; (3分,若只选一个对的得1分,全对得3分)
(4)设3min—4min达到平衡时CO、H2 O的平衡浓度为c3, 则CO2 、H2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200-c3和0.300- c3
根据: K= c3·c3/(0.200-c3)·(0.300-c3)= 1 (1分)
c3=0.120mol/L (1分,写0.12的不给分) ;
CO2 (g)的转化率 : 0.120/0.2×100% = 60% (1分)
27、(10分)(1) ② NH4F+NaCl==NaF↓+NH4Cl (2分);NaF 的溶解度比NH4F的溶解度小得多(2分)
(2)过滤(2分)
(3)再在滤纸上加蒸馏水至恰好浸没晶体,静置让其滤出,重复操作2-3次,以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2分)
(4)必须保证①中H2SiF6能全部反应,防止导致②中生成Na2SiF6沉淀(2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但只能选做其中的一个题目):
28.[有机化学基础选做题] (10分,方程式每个2分)
(1)C:HOOC—CH2—COOH (2分)、 E:HOOC—COOH(2分)、
(2)消去,缩聚(各1分,共2分,答聚合也给分)
(3)
②
![]() |
③
29.[物质结构与性质选做题] (10分)(2分)(1) ② (1分) 、F (1分) (2) PCl3、CCl4(2分)(3) S (或硫) (2分); 1S22S22P63S23P4(2分);(4) KC8(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