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化学12月第三次阶段测试
化学试题(12月)
(总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n—55 Zn—65 Ag—108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环境、健康和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B.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C.装修材料中的苯主要来自胶、漆等,是强致癌物
D.氟氯烃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之一
2.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 △H<0
B.2CO(g)=2C(s)+O2(g) △H>0
C.N2(g)+3H2(g)=2NH3(g) △H<0
D.CaCO3(s)=CaO(s)+CO2(g) △H>0
3.从毒韭菜到炸鸡翅、从速溶茶到儿童奶粉,关于食品质量的报道中不断有①“致癌农药”;②“苏丹红”;③“碘元素”;④“亚硝酸盐”等化学名词出现。上述化学名词所提到的物质中,在某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含有且符合限量时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只有③
4.“神舟六号”所用动力燃料之一为氢化锂三兄弟——LiH、LiD、LiT。其中Li的质量数为7,有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质子数之比为1:2:3
B.三种物质中子数之比为1:1:1
C.三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
D.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5、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 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B. B.Na2S的电子式:
C.NH4Cl的电子式为:
D.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H2O=H3O++HS-
6.相同条件下,下列装置中指定电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同的是( )
A.②④⑥⑦⑩ B.①③⑤⑧⑨ C.②③④⑤⑥⑦⑩ D.①③⑤⑦⑨
|
A.S2Cl2的电子式为
B.S2Cl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熔沸点:S2Br2>S2Cl2
D.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2S2Cl2+2H2O=SO2↑+3S↓+4HCl
8、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 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奥运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
B.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高
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铂极为电池的正极
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1.5kJ/mol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有1一2个选项符合题意)
9.右图是10mL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的碳酸钙反应一段时间后,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在试管上部的气球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盛放的是盐酸溶液
B.甲试管中盛放的是醋酸溶液
C.图中所示的反应瞬间,甲试管中溶液的pH小于乙试管中溶液的pH
D.图中所示的反应瞬间,甲试管中溶液的pH大于乙试管中溶液的pH
10、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X的原子序数为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a
B.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17
C.Z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31
D.X、Y、Z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11、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50mL盐酸 | 50mL盐酸 | 50mL盐酸 | |
m(混合物) | 9.2 g | 15.7 g | 27.6 g |
V(CO2)(标况) | 2.24 L | 3.36 L | 3.36 L |
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
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12、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一定有SO32-离子
B.一定有CO32-离子
C.不能确定C1—离子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HCO3-离子是否存在
13.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
|

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o3S4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反应为:Mo3S4 + 2xe- = Mo3S42x-
C.Mg2+向正极迁移
D.负极反应为:xMg - 2xe- = xMg2+
14.接触法制硫酸通常在400~500℃、常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用SO2与过量的O2反应生成SO3。 2SO2(g) + O2(g) 2SO3(g) ;△H < O。 在上述条件下,SO2的转化率约为90%。但是部分发达国家采用高压条件SO3,采取加压措施的目的是
A.发达国家电能过量,以此消耗大量能源
B.高压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SO2的转化率
C.加压可使SO2全部转化为SO3,消除SO2对空气的污染
D.高压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可以提高生产效
第二卷(72分)
三.(本题包括三小题,共18分)
15、(6分)I、某小组用市售过氧化氢溶液配成15%左右过氧化氢溶液,采用下列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以过氧化氢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进行实验。在有不少气泡产生数分钟后,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实验问题〗带火星的木条并不复燃。
〖原因分析〗
a.加热的时间还不够长,试管内氧气的蓄积量不够多(观察与猜想)。
b.产生气泡的速度太慢,应提高温度加快产生气泡的速度(观察与假设)。
c.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小。
〖实验论证〗
增大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延长加热时间,在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情况下,用带火星木条检验,仍不复燃。
在经过重新讨论后,该小组同学将收集气体的方法改为排水法收集后,并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则原先带火星木条并不复燃的原因可能是:
a. 。
b. 。
II、已知下列化学反应:2H2O2 + 2KMnO4 + 3H2SO4 = K2SO4 + 5O2↑+ MnSO4 + 8H2O。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此实验时发现:在敞口容器中, 当H2O2与酸化的KMnO4 溶液混合时,开始放出氧气的速率很慢,一段时间后产生氧气的速率很迅速,经过测定发现溶液中温度变化不大,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经向老师询问,老师说: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现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在逐渐降低,敞口容器的压强不受影响,反应的温度变化不大,则可能的因素是催化剂的影响。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又做了三个对比实验如下:
(1)空白实验
(2)起始时加入少量K2SO4固体
(3)起始时加入少量MnSO4固体
(4)起始时加入少量水
结果发现(1)、(2)起始反应速率差不多,(4)的起始反应速率比(1)、(2)慢,(3)的起始反应速率很快。请解释(1)实验中反应速率的变化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 __。
16.(12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 NH4HCO3 ;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
2NaHCO3 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填字母标号)。
a. 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 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 管通入 气体,再从 管中通入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
四、(本题包括两小题,共20分)
17.(10分)各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都要报城市的空气质量。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一规定,目前进行常规大气监测的项目是: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等三种大气污染物。
(1)德国科学家曾经利用卫星数据和一种先进的仪器,绘制了一幅地球上空二氧化氮的分布图,从科学家绘制的二氧化氮分布图看,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密度很高,其原因是什么? 。
(2)与氮氧化合物有关的全球或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涉及到的有 。
A.酸雨 B.臭氧层空洞 C.光化学烟雾
(3)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它能将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NOx)通过催化剂发生反应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KIO3一淀粉溶液可定性检验空气中的S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高锰酸钾法可定量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反应器中有25.00mL 0.02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往其中持续缓缓通入VL的空气,结束后,溶液仍呈淡红色,此时应用标准还原性溶液反滴定剩余的KMnO4溶液。下列溶液中可作为标准还原性溶液的是
(填选项字母)
A.FeSO4溶液 B.H2O2溶液 C.KNO3溶液 D.H2C2O4溶液
18. (10分) A、B、C、D、E为主族元素。A、B、C同周期且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B的氢化物可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产盐。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个长周期,是维持青少年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E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2)A、B两元素各有多种氢化物,其电子数为10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B的10电子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为 。
(3)B与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E5、BE5的电子式是 ,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4)下列晶体结构示意图中(●代表阳离子,○代表阴离子),能表示C与D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结构是 (填字母标号a或b)
|
五(本题包括两小题,共24分)
19.(10分) A~J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A为固体单质,B为淡黄色粉末,C、F、I为气态单质,E在常温下为液体,且E可由C、F化合生成,J可作禽流感、SARS等病毒的杀菌消毒剂。
(1)写出E的电子式:E 。
(2)写出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4)以Pt为电极电解滴加有少量酚酞的H饱和溶液,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说明阴极附近溶液颜色逐渐变红的原因 。
20.(14分)工业上合成氨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 |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O2(g) =2NO(g);△H=180.5kJ/mol
4NH3(g)+5O2(g)=4NO(g)+6H2O(g) ;△H=-905kJ/mol
2H2(g)+O2(g)=2H2O(g) ;△H=-483.6kJ/mol
则N2(g)+3H2(g2NH3(g)的△H=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工业上,在一定温度下,将1.5molN2 气体和6molH2 气体通入到体积为1升的密闭容器中。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且平衡常数不变的是______。
①增大压强 ②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③使用催化剂 ④降低温度
(3)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所以在工业上采取气体循环的流程。即反应后通过降低混合气体的温度而使氨气分离出来。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其原理类似于下列哪种方法?______ _____(填编号)。①过滤 ②蒸馏 ③渗析 ④萃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用氯气来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则会有白烟(成份为氯化铵)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化学反应3A2(g)+C2(g)
2CA3(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条件(不改变A2、C2和CA3的量),右图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关系,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A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温度为T℃时,将4amolA2和2a molC2放人1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2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1.(10分)材料M由X、Y两种元素组成,已知M的化学组成为XY8,X为碱金属元素。为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先取一定量的M在足量的纯氧中充分灼烧,产生了无色无味的气体A和过氧化物B(此条件下不考虑A与B反应),且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取1.17 g B加入水中能完全溶解,再将其定容为500 mL,取出25.00 mL加入锥形瓶中,用0.1150 mol·L-1盐酸滴定,当滴入10.00 mL盐酸时,经测定溶液的pH=12。
(1)通过计算和推理确定组成:A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B是__________,M是__________。
(2)若取x g M(甲、乙两种元素化合价均为0),加热使其完全溶于浓硝酸,假定浓硝酸还原产物只有NO和NO2且两者的物质的量相同,试通过计算求出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y与材料M的质量x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高三第三次阶段测试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卷(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D. 2.B 3.C 4.C 5、A 6.A 7.B 8、A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有1一2个选项符合题意)
9.BC 10、D 11、BD 12、BC 13.A 14.BD
第二卷(72分)
三.(本题包括三小题,共18分)
15、(6分)I、a.加热时产生的氧气在温度较高时形成热气流逸散到试管口外的空气中
b.过氧化氢溶液中水的含量超过过氧化氢的含量,加热时除产生氧气而外,还产生大量水蒸汽,致使试管内氧气的含量过少。
II、反应生成的MnSO4对此反应起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先慢后快(各2分)。
16.(12分)(1)c (1分) (2)①(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Ⅱ)吸收未反应的NH3(答“防止倒吸”或“吸收CO2”不给分));(Ⅲ)过滤 (每空1分,共3分)②(Ⅰ)a、NH3, b、CO2; (每空1分,共4分) (Ⅱ)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2分)
(3)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2分)
四、(本题包括两小题,共20分)
17.(10分)(1)这些地区的机动车辆过多(或飞机飞行频繁)(2分)
|
(3)2NOx+2xCO N2+2xCO2(2分)
|
(或2KIO3+5SO2+4H2O I2+4H2SO4+K2SO4)
(5)A、B、D(2分,少选或错选1个扣1分,不出现负分)
18. (10分)
(
(1) (2分)(2) NH3 ,三角锥型 (2分)
![]() |
(3) (2分), 共价键、离子键 (2分)(4) b (2分)
五(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4分)
19.(10分)(1) (2分)
(2)Cl2+2OH-Cl-+C1O-+H2O (2分)
(3)4AlCl3+6Na2O2+6H2O4Al(OH)3↓+12NaCl+3O2↑ (2分)
(4)2C1--2e-Cl2↑(2分)
在阴极H+不断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使水继续电离,导致溶液中c(OH-)>c(H+),所以阴极附近溶液变红 (2分)
20.(14分)(1)-92.4kJ/mol(2) ①② (3) ②;通过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物质的状态,达到分离的目的。(如果没有谈到状态的改变,而只说温度不得分。(4)8NH3+3Cl2=N2+6NH4Cl(5)(4)t0~t1 (每空2分)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1.(10分) (1)CO2;Na2O2;NaC8(每空2分,共6分);(2)(共4分)
解:由氮守恒,消耗的硝酸:n(HNO3)=n(NaNO3)+n(NO)+n(NO2)
由得失电子守恒 33n(C8Na)=3n(NO)+n(NO2)
由题意知:n(NO)=n(NO2)
故有:y=x/119+2n(NO)……① 3x/119=4n(NO)……②
y=17.5x (说明:过程正确,结果不正确给2分,其它解法只要结果正确参照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