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化学金属和非金属以及化合物测试卷
内容:金属和非金属以及化合物 命题:南海中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K-39 Na-23 Fe-56
Cu-65 Cl-35.5 Mn-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近年来,科学家试图探索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下列关于其有利因素的说法中,肯定不成立的是
A.铝矿资源比较丰富
B.铝燃烧时热值高
C.铝质轻,有利于运输和贮存
D.用电解法冶炼铝的工业技术是铝作为新能源的重要基础
2.一种新型净水剂PAFC(聚合氯化铁铝,[AlFe(OH)nCl6-n]m,n5,m
10),广泛用于生活用水的净化和废水的净化,有关PAFC的说法正确的是
A.PAFC用于净化饮用水时,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有害物质
B.PAFC中铁显+2
C.PAFC可看作一定比例的氯化铝和氯化铁的水解产物
D.PAFC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都能稳定存在
3、久置空气中会发生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是由于跟氧气反应引起的物质是
A.过氧化钠固体 B.亚硫酸钠固体
C.硫酸亚铁晶体 D.苯酚晶体
4.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
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B 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C 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D 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NO3-+4H+=Cu2++NO↑+2H2O
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Na+、H+、CN-、 SO42-
C. D.
7.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8.市售“家用消毒液发生器”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原料。通电时,发生器内的电极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同时使产生的气体充分与电解液接触),所制得的混合液具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且不致对人体造成伤害。该发生器配制消毒液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
①2NaCl+2H2O NaOH+H2↑+Cl2↑ ②Cl2+2NaOH═NaCl+NaClO+H20
③H2+Cl2═2HCl ④Cl2+H20═HCl+HClO ⑤2HClO═2HCl+O2
A.①④⑤ B.①② C.③④⑤ D.②③④
9、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方程式表示: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6Na2FeO2+NaNO2+5H2O=3 Na2Fe2O4+ NH3↑+7NaOH
③Na2FeO2+ Na2Fe2O4+2H2O=Fe3O4+4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
C.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5.6gFe参加反应转移0.8mol电子
D.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NaNO2
10.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 B.45mL C.30mL D.15mL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1.见右图(A)处通入Cl2,当关闭(B)阀时,(C)处的湿润的红
布条没有明显变化,当打开(B)阀时,(C)处的湿润红布条逐渐
褪色,则(D)瓶中装的溶液是
A.浓H2SO4 B.NaOH溶液 C.水 D.饱和食盐水
12.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后者因为品红分子结构中的发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Cl2、SO2,漂白效果会更好
B.加热可判断品红褪色是通入SO2还是通入Cl2引起的
C.“无色化合物”分子中,19个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品红分子结构中,19个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3.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Na4S2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S。下列关于混盐Na4S2O3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混盐与稀硫酸反应产生1mol S时转移2NA个电子
B.该混盐的水溶液呈碱性
C.该混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D.该混盐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4
14. 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 ,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 外, 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CO3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ROb)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B.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C.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D.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16、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
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
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
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
17.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而倍受重视。现有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极通CO气体,另一极通O2和CO2的混合气体,制作650℃时工作的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是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
B.负极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
C.熔融盐中CO32—的物质的量在工作时保持不变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18.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进行完全。以下推断中正确的是
A.BeCl2溶液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BeCl2
B.Na2BeO2溶液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Na2BeO2
C.Be(OH)2即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D.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BeCl2一定是离子晶体
19.氢化亚铜(CuH)是一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有关它的推断中错误的是
A.“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具有氧化性 B.CuH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
C.CuH+Cl2====CuCl+HCl↑(燃烧) D.CuH+HCl====CuCl+H2↑(常温)
20.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锌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锌粉有剩余, 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
B.若锌粉有剩余, 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Zn2+
C.若锌粉无剩余, 且溶液中尚存有Cu2+, 则一定有Fe2+
D.若锌粉无剩余, 且溶液中无Cu2+,则一定有Zn2+,一定无Fe3+,但不能确定有无Fe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22.(11分)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a.S b.N2 c.Na d.Mg e.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_________或__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0分)胆矾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工业上它也是一种制取其它含铜化合物的原料。现有废铜(主要杂质为Fe)来制备胆矾。有人设计了如下流程:
![]() |
pH值控制可参考下列数据
物 质 | 开始沉淀时的pH值 | 完全沉淀时的pH值 |
氢氧化铁 | 2.7 | 3.7 |
氢氧化亚铁 | 7.6 | 9.6 |
氢氧化铜 | 5.2 | 6.4 |
请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可选用_____(填字母)。a.稀H2SO4 b.浓H2SO4/ D c.浓FeCl3溶液 d.浓HNO3
⑵ I中加H2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II中加Cu2(OH)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II加热煮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V中加H2SO4调节pH=1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工程师认为上述流程中所加的A物质并不理想,需作改进,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若你是该工程师,将对所加的A物质作何改进?请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合成氨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___(填设备名)中发生。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流程的沉淀池中通入足量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说明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物质的性质和工业生产实际的角度考虑该流程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
可用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O2 B.Cl2 C.CO2 D.HClO
(3)据“北方网”报道,2004年4月15日至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天原化工总厂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人被紧急疏散。当人们逃离爆炸现场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该物质是 。
A.NaOH B.NaCl C. KBr D. Na2CO3
26. (16分)(1)据《科技消息报》报道:由于废气排放致使地球南极上空的a层出现了400多万平方公里的空洞,有害宇宙线长驱直入,把b分解,密度较小的氢就会逃逸到宇宙空间,剩下的氧最终会使土壤c,从而使地球人类正在重蹈火星的覆辙。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①填充: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_。
②写出a与b对应的化学方程式:a_________b_________。
(2)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研究结果还表明,酸雨对我国农作物、森林等影响区域大。
如图是研究酸雨成因的学生实验用的“催化棒”。用两根外面套有玻璃管的粗导线穿过橡皮塞并固定于粗玻璃管中,在其中一端用电热丝连接起来,即制成“催化棒”。
实验时,先接通直流电源,使电热丝红热,然后将红热的电热丝伸入装有SO2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瓶中立即出现浓厚酸雾,加入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
①以上实验中可得出酸雨成因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
②目前一座中等城市每年用煤约300万吨,其含硫量如按1%计算,则每年排放SO2______吨,若此二氧化硫有60%转化为硫酸,相当于生成__________吨98%硫酸.
③为了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的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比较此法与将“石灰石粉未与含硫煤混合”使用防治酸雨的方法,哪个更好些?答_________(填“生石灰法”或“石灰石法”)
④国际上最新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法”,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11分)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 g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步骤①、③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 KClO3质量 | 其它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④ | 1.2 g | 无其他物质 | |
⑤ | 1.2 g | CuO 0.5 g | |
⑥ | 1.2 g | MnO2 0.5 g |
回答下列问题:
⑶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_______;
⑷本实验装置图中量气装置B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 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⑸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28. (10分)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Mn元素均被还原为Mn2+。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置于一烧杯中,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并且不溶于酸),充分反应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后备用;准确量取20.00mL 0.04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再从容量瓶中取出部分溶液置于一洁净且不漏水的滴定管中进行滴定,当滴入25.00mL待测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MnO2氧化草酸钠的离子方程式
;
⑵ 将MnO2氧化草酸钠后的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的具体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从容量瓶中取出的部分溶液应置于 (选填“A”或“B”)滴定管中;滴定过程中是否需要指示剂 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若回答“是”,请写出指示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若回答“否”,请写出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
2008届高三“金属和非金属以及化合物”专题测试卷答题卷
21.(4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1) 。
(2)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1) _________⑵ I中加H2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II中加Cu2(OH)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II加热煮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V中加H2SO4调节pH=1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
(1)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6分)⑴ 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26.(16分)
(1)①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
27.(11分) (1)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⑴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
⑵ 具体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选填“A”或“B”) (选填“是”或“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MnO2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
08届高三金属和非金属专题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C | A | D | C | C | D | B | D | A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BD | A | AD | A | C | C | BC | AC | A |
21.(4分)在A中加满水,盖紧瓶塞,用胶管连接b和c接口,由a导入NO气体,水通过b和c排入B中。
22.(11分)答案.(1)d e (1分)(2)FeCl3(1分)2Fe3++Fe=3Fe2+ ,防止Fe2+被氧化(2分)
用试管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或硝酸),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2+存在(答出要点可得分,其他正确答案参照本标准给分)(2分)
(3)Al(OH)3(1分)NaOH(或KOH);HCl(或其他强酸)(2分)
Al3+ +3OH―=Al(OH)3↓(1分)+H++H2O=Al(OH)3↓(1分)
23. (10分) (1)b;(2分)(2)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1分)
(3)除去过量的硫酸;(1分)不引入新的杂质;(1分)
(4) Fe3++3H2O=Fe(OH)3↓+3H+;(条件:加热)(2分)
(5) 抑制Cu2+的水解;(1分)产生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硫酸利用率低;(1分)加热,并在稀硫酸中通入氧气。(1分)(注:本题为发散性试题,如有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4、(12分)(1)N2+3H2 2NH3
;(1分)合成塔 (1分) 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2分)生成的CaCO3溶解度小于CaSO4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1分)
(2)一方面提供反应物,另一方面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CO2的吸收。(2分) CO2(1分)
(3)生石灰。(1分)该流程中,产生的CO2循环使用,得到的产品和副产品都是有用的物质,无废物
产生。(2分)由于CaSO4的溶解度较小,此反应的产率会比较低。
(1分)
25.(6分)(1)潮湿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 (2)氢氧化钠(NaOH);2NaOH+Cl2=NaClO+NaCl+H2O ; Ca(ClO)2 ; C (3) D
26.(16分)(1)①臭氧层;水;酸化。(各1分)
②2O33O2;2H2O
2H2↑+O2↑(各1分)
(2)①空气中的SO2遇到矿尘或煤烟等对SO2的氧化有催化作用的颗粒就会被氧化形成酸雨。(2分) ②60000t;56300t。(各2分)③CaO+SO2=CaSO3, 2CaSO3+O2=2 CaSO4;生石灰法(各1分)
④Na2SO3+SO2+H2O=2NaHSO3,2NaHSO3= Na2SO3+SO2+H2O(各1分)
27.(11分)⑴ ①②③(2分) 研钵 (1分) ⑵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淹没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滤出,重复2~3次 (2分) ⑶时间 (1分) ⑷碱式(1分) ⑸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干燥管内,看木条是否复燃(2分) ⑹CuO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2分)
28.(10分)⑴ MnO2+C2O42-+4H+=Mn2++2CO2↑+2H2O (2分)
⑵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 (2分)
⑶ B 否 当滴入最后一滴待测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3分)
⑷ 87.0%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