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理科综合上学期化学试题
6.某学生通过下列家庭小实验探讨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用石膏粉与少量生豆浆调拌均匀后加到煮沸的豆浆中制作豆腐
B.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KIO3)
C.用纯碱(Na2CO3)热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7.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CH4 | C2H4 | C3H8 | C4H8 | C6H12 | C7H16 | C8H16 |
A.3 B.4 C.5 D.6
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 ② B.② ④ C.③ ④ D.② ③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10.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X,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 得到水的质量跟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则X的分子式是(原子量:H 1 C 12 O 16)
A.C10H14 B.C11H16 C12H18 D.C13H20
|
A.在A点:c(Na+)﹥c(OH-)﹥c(CH3COO-)﹥c(H+)
B.在B点:c(OH-)﹦c(H+)<c(Na+)﹦c(CH3COO-)
C.在C点:c(CH3COO-)﹥c(Na+)﹥c(H+) ﹥c(OH-)
D.在C点:c(CH3COO-)+c(CH3COOH)﹦2 c(Na+)
12. 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7 B.7 :1 C.7 :8 D.8 :7
13.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已知w、Y、Z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w、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有两种是强碱、一种是强酸
B.z元素在第三周期第VIA族
C.W、Y、Z三种元素有两种是金属、一种是非金属
D.W、X、Y三种元素的单质熔、沸点依次降低
26.(15分)
已知A、B、C、D和E 5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2)B和C的化学式分别是 和 ;C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D的分子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
(4)若将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H2O,则E的分子式是 。
27.(16分)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a.S b.N2 c.Na d.Mg e.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 或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铜能否在在氯酸钾受分解实验中起催化作用。
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a g胆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制成溶液,
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
②把步骤①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至蒸发皿中,
加热至溶液中的沉淀全部变成黑色氧化铜为止;
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b g;
④取一定质量的上述氧化铜固体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均匀后加热,收集反应生成的氧气,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各步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填写前面所述实验步骤的序号)
。
(2)由胆矾制备氧化铜的产率(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百分比)为 ×100%。
(3)为保证Cu2+沉淀完全,步骤①中溶液的pH应大于10。简述pH试纸测定溶液pH
的操作: 。
(4)为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上述实验①~④后还应该进行
的实验操作是(按实验先后顺序填写字母序号) 。
a.过滤 b.烘干 c.溶解 d.洗涤 e.称量
(5)但有的同学认为,还必须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
实验中起催化作用。你认为还应该进行的另一个实验是
。
29.(15分) 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的结构简式为 ;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 (填“是”或者“不是”);
(3)在下图中,D1 、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 、E2互为同分异构体。
1 2 3 4
CH2=CH—CH=CH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的化学名称为 ;E2的结构简式是 ;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6B 7.A 8B 9.D 10.C 11A 12.B 13C
27.(16分,每空2分)
(1)d e (2分)
(2)FeCl3(2分)
2Fe3++Fe=3Fe2+ ,防止Fe2+被氧化(2分)
用试管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或硝酸),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2+存在。(答出要点可得分,其他正确答案参照本标准给分)(2分)
(3)Al(OH)3(2分)
NaOH(或KOH);HCl(或其他强酸)(2分)
Al3+ +3OH―=Al(OH)3↓(2分)
+H++H2O=Al(OH)3↓(2分)
28.(14分)
(1)①②③……………………3分 (2)……………………… 3分
(3)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点在pH试纸上,并和标准比色板对比,读数…3分
(4)c a d b e………………………………3分
(5)另取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固体,不加CuO直接加热,对比放出氧气的反应速率…2分
26,29. (30分)
![]() |

1,4—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