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年级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题
化 学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在答题卡上填涂,第Ⅱ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栏目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K-39 Fe-56
As-75 I-127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下列做法符合该指导思想的是
A.大量使用合成洗涤剂洗涤衣物
B.大量使用尿素替代碳酸氢铵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大量使用一次性竹、木筷子以推动林业发展
D.大量利用垃圾生产燃料、肥料“变废为宝”
2.2007年3月21日,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Rg(roentgenium)的中文名称。该元素名称及所在周期是
A.钅仑 第七周期 B.镭 第七周期 C.铼 第六周期 D.氡 第六周期
3.试管装有足量的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投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碱金属可能是钾或钠 B.反应一段时间煤油会燃烧
C.碱金属上下运动是由于与水反应产生了氢气 D.若是金属锂则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4.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复方蒿甲醚是第一个由中国发现的全新化学结构的药品,也是目前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中国原创药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个亚非国家指定为疟疾治疗一线用药,它在疟疾这一高传染性疾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成分是青蒿素(是一种由青蒿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新型化学结构的抗疟药),结构如右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20O5
B.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C.青蒿素与维生素一样是水溶性的
D.该化合物中含有过氧键,一定条件下有氧化性
5.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其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则原混合气体一定含有的是
A.CH4和NH3 B.HCl、H2和CO C.HCl和CO D.HCl、CO和CO2
6.某无色溶液中,若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若加入碳酸氢铵固体,固体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K+、Ca2+、OH-、SO2-3 B.H+、Na+、SO2-4、NO-3
C.Na+、K+、Cl-、OH- D.Na+、S2-、ClO-、CO2-3
7.已知25℃时,AgI饱和溶液中c (Ag+)为1.22×10—8mol/L,AgCl的饱和溶液中c (Ag+)为1.25×10—5mol/L。若在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 (K+)>c (NO3—) >c (Ag+) >c (Cl—)>c (I—)
B.c (K+)>c (NO3—) >c (Cl—) >c (Ag+)>c (I—)
C.c (NO3—)>c (K+)>c (Ag+) >c (Cl—)>c (I—)
D.c (K+)>c (NO3—) >c (Ag+) = c (Cl—) + c (I—)
8.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气体(必要时可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能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共含有氧原子数为2×6.02×1023
B.32 g S8单质中含有的S—S键个数为2NA(S8分子模型如图)
C.5.6g铁粉完全溶于硝酸,失去的电子数介于0.2×6.02×1023∽0.3×6.02×1023之间。
D.在SiO2晶体中,若含有1mol Si原子,则含Si—O键数为2×6.02×1023
10.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表,要从混有Na2SO4的Na2Cr2O7晶体中得到Na2Cr2O7,需要进行相关操作。这些操作不包括
A. 升温结晶 B. 趁热过滤
C. 降温结晶 D. 蒸发结晶
11.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A.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
2MnO4-+5NO2-+6H+=2Mn2++5NO3-+3H2O
B.Fe3O4与稀HNO3反应:Fe3O4+8H+=Fe2++2Fe3++4H2O
C.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lO-+SO2+H2O=Cl—+SO42-+2H+
12.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溶液并在300℃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
A.在溴化钠和碘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
B.向漂白粉的水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D.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铵与氯化钡溶液
13.对于平衡:2A+2BC+2D+3E+H2O(A、B、C、D、E为溶液中可自由移动的微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平衡左移
B.增加A,可提高B的转化率
C.平衡后,按起始投料比,再次投入A和B,则A和B的转化率都将增大
D.升温该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14.氢化亚铜(CuH)是一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有关它的推断中错误的是
A.“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具有氧化性 B.CuH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
C.CuH+Cl2==CuCl+HCl↑(燃烧) D.CuH+HCl====CuCl+H2↑(常温)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2分)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5.(12分)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可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 Al | Al2O3 | Fe | Fe2O3 |
熔点/℃ | 660 | 2054 | 1535 | 1462 |
沸点/℃ | 2467 | 2980 | 2750 | -- |
Ⅰ.(1) 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 ▲_ (填“合理”或“不合理”)。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 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 ▲_ (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Ⅱ. 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2) 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上述现象说明溶液中_ ▲_、_ ▲_、_ ▲_结合OH-的能力比_ ▲_强(填离子符号)。
(3) B与A的差值为_ ▲_mol。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6.(8分)下图是部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E为红棕色固体,K为浅绿色溶液;反应①、②都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B、C、D、H是单质;B、C、D、F、G、H常温下是气态; F、P 和H的水溶液均具有漂白作用,且F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N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化合物G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化合物M由两种元素组成,分子内共有58个电子。
(1)F的化学式_ ▲_;G的水溶液中,最多的阳离子是_ ▲_。
(2)写出K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
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3)在实验室中,向饱和H水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制得浓度较大的P的水溶液。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加以解释_ ▲_。
17.(6分)已探明我国锰矿储量占世界第三位,但富矿仅占6.4%,每年尚需进口大量锰矿石。有人设计了把我国的菱锰矿(MnCO3)(贫矿)转化为高品位“菱锰矿砂”的绿色工艺。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 |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中含有两种气体,溶液C与气体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2)锰的化合物用途广泛,例如MnO2、KMnO4都是重要的锰化合物
MnO2可用于制备KMnO4,一般是先由MnO2在碱性条件下与O2反应制备得到K2MnO4,再由K2MnO4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制备KMnO4。
方法一:电解法:2K2MnO4+2H2O=2KMnO4+2KOH+H2↑
方法二:CO2法: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①写出MnO2得到K2MnO4的化学方程式_ ▲_。
②以上两种制备方法,方法一相对于方法二,所具有的优点是:_ ▲_。
③KMnO4粉末在低温下与浓H2SO4作用,可生成油状液体,它在0℃以下是稳定的,室温下会立即发生爆炸分解,分解产物为MnO2和O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 ▲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8.(12分)已知t℃、101kPa时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此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发生反应2A(g)+B(g) 2C(g),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是0.4。
(1)在此状态下达平衡时,其平衡常数为_ ▲_。
(2)若恒温恒压时开始充入4molC,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是▲ ,容器的体积为 ▲_L。
(3)若另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为t℃,开始充入4molA和2molB,反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是0.4,压强为101kPa。则该容器的体积为_ ▲_ L。
(4)若控制温度为t℃,另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其体积为VL, 开始充入一定量的A 和B,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是0.4,则开始充入的A和B物质的量应满足 a<
<b,其中a为_ ▲_,b为_ ▲_(填数字)。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9.(10分)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
(1)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
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 ▲_。
(2)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作用是使CO、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
①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该反应作氧化剂的物质是_ ▲_。
②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 4NO(g)+CO2(g)+2H2O(g); ΔH1=-574
kJ·mol-1
CH4(g)+4NO(g) 2N2(g)+CO2(g)+2H2O(g); ΔH2
若1mo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ΔH2=_ ▲_。
(3)①有人认为:该研究可以使氨的合成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原料的转化率大大提高。请你应用化学基本理论对此观点进行评价:_ ▲_。
②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活性最高,以Fe2O3为原料制备上述催化剂,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炭粉,发生如下反应:2 Fe2O3十C 4FeO十CO2↑。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应向480g Fe2O3粉末中加入炭粉的质量为_ ▲_g。
七、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0.(12分)某结晶水合物中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其所含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两份质量均为45.3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向其中一份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后共计可收集到2.24L该气体(标准状况);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另一份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现象类似,但最终仍有白色沉淀;过滤,用稀盐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6.6g。
(1)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_ ▲_和_ ▲_,阴离子是_ ▲_。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3)假设过程中向该溶液中加入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请在右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
八、本题分A、B两题,考生只要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得分计入总分。本题共12分。
21A.物质结构与性质(12分)
(1)I.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 ▲_族。
II.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像,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_ ▲_ (填“a”或“b”),理由是:_ ▲_。
(2).人类在使用金属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铜、铁、铝之后,第四种将被广泛应用的金属被科学家预测为是钛(22Ti),它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
试回答下列问题:
I.Ti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式为_ ▲_;
II.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现+2、+3、+4三种化合价,
其中以+4价的Ti最为稳定;
①偏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 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它的化学式是_ ▲_;晶体内与每个“Ti”紧邻的氧原子数为_ ▲_个。
②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2/3。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
21B.实验化学(12分)
我国中医药已有数千年历史,其独特的疗效使得经深加工的中药商品正逐步进入国际市场,但国外在进口中药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含量等各项指标检查是非常严格的,因此把好出口中药的质量关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介绍了分析实验室对中草药中可能的残余有毒元素砷的检验方法和步骤(As在中草药中主要以As2O3的形式存在):
①取1000g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此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砷元素将转化为H3AsO3;
②将待测溶液转移入250mL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0.2%的淀粉溶液;
③用标准碘溶液滴定待测定溶液至终点,消耗20.25ml 标准I2溶液,其中发生反应:
H3AsO3+I2+H2O→H3AsO4+I-+H+(未配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如何对少量的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_ ▲_
(2)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_ ▲_H3AsO3+_ ▲_I2+H2O —_ ▲_H3AsO4+_ ▲_I-+_ ▲_H+
(3)0.2%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_ ▲_,如何判断滴定到达终点?_ ▲_。
(4)题中所用标准碘溶液并非将碘单质直接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而是由0.1070g纯KIO3、过量的KI以及酸混合,并将其准确稀释到1000mL而制得,请用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说明标准碘溶液形成过程_ ▲_。
(5)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口绿色行业标准》中限定:绿色中药的砷含量不超过2.000mg/kg,试计算说明该中草药样品是否合格?(不需计算过程)计算可知该样品砷含量约为_ ▲_mg/kg,故该草药样品_ ▲_(填“合格”或“不合格”)。
化学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D | A | B | D | C | C | B | A |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 | 10 | 11 | 12 | 13 | 14 |
AC | D | B | D | BD | AC |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5.(12分)
Ⅰ.(1)合理(1分) ⑵NaOH溶液 (1分)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1分)
⑶ B(1分)
Ⅱ.⑴H+ + OH -=H2O(1分)
⑵ NH4+ + OH- = NH3·H2O(1分)H+(1分), Al3+(1分),Fe3+(1分),NH4+(1分)。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6.(8分)(1)SO2 NH4+ (各1分,共2分)
(2)2Fe2++ Cl2=2 Fe3+ + 2Cl- (2分) 4NH3+3Cl2=NCl3+3NH4Cl (2分)
(3)饱和H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加入的CaCO3粉末与H+反应,平衡正向移动,HClO浓度增大 (2分)
17.(6分)(1)MnSO4+2NH3+CO2+H2O = MnCO3↓+(NH4)2SO4 (2分)
(2)2MnO2+4KOH+O2 = 2K2MnO4+2H2O (2分)
方法一可使K2MnO4完全转变成KMnO4,副产品KOH收回后可用于MnO2的碱熔氧化;
得到的KMnO4较纯净。 (1分) Mn2O7 (1分)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8.(12分)(1)K=5v/3 (2分) (2)0.4;(2分) 5v/3; (2分)
(3)5v/3; (2分) (4)1/2;(2分) 5( 2分)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9.(10分)⑴ 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1分)
⑵ ① 2CO+2NON2+2CO2 (2分)
NO (1分)
② -1160 kJ·mol-1 (2分)
⑶①该研究只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分) ②6g (2分)
七、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0.(共12分)
(1)NH4+ A13+ SO42- (3分)
(2) (1分)
(1分)
根据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荷平衡的原理:
可得:
(1分)
=1.2mol (1分)
|
(3)
(3分)
八、本题分A、B两题,考生只要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得分计入总分。本题共12分。
21A.物质结构与性质(12分)
(1)I.IIIA (1分)
II.IVA (1分); b;(1分) a点所示的氢化物是水,其沸点高是由于在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氧族元素中其它氢化物的沸点不会高于水。 (1分)
(2)I.3d24S2 (2分)
II.①BaTiO3 (2分) 6 (2分)
②[TiCl(H2O)5]Cl2 ·H2O (2分)
21B.实验化学(12分)
(1)取少量样品于坩埚内灼烧成灰,将灰转移至烧杯中并加入蒸馏水煮沸,趁热过滤,取滤液恢复至室温后得待测溶液(2分)。
(2)1,1,1,1,2,2(2分)
(3)作为指示剂以判断滴定的终点(1分);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保持半分钟不变色(2分)。
(4)IO3- + 5I- + 6H+ = 3I2 + 3H2O(2分)
(5)在2.278mg/kg到2.279mg/kg范围内均可得分(2分);不合格(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