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化学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

2014-5-11 0:31:50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化学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8.3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各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 共 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I 127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聚乙烯

B.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炔烃组成的混合物

C.塑料、纤维、橡胶是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人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产生盐析现象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

B.1g甲烷和1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 5:l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

7.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开始时,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不一定是零点

  B.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着滴定管中液面下降的情况

  C.配制0.1mol/L的盐酸500 mL,选用的仪器有滴管、烧杯、玻璃棒、天平、容量瓶

  D.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加热坩锅中晶体完全失水后,在空气中冷却,再称量

8.X、Y、Z和R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元素。其中X、Y同周期,X的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Y、Z、R同主族,R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7R的核外含有54个电子

B.Y、Z、R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有lmolY的单质与水发生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在含有Z单质的水溶液中,通入足量XO2气体,则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一定不是同系物

B.饱和一元所羧酸一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乙醇转化为乙醛的反应有碳氧双键生成,属于消去反应

D.苯酚与乙酸酐()生成乙酸苯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10.某溶液中存在Na+、SO42-、SO32-、Cl-、HCO3-、Br-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观察到现象记录如下。

  (1)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

  (2)向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无气体产生,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四氯化碳层呈橙色,

用分液漏斗分液;

  (3)向分液后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钡和稀硝酸的混合液,只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4)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的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有Na+          ②肯定有SO42-       ③肯定有SO32-

  ④肯定有Br-          ⑤肯定有Cl-         ⑤肯定没有HCO3-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11.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A

B

C

D

研究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示

12.室温下,一元酸HA溶液与一元碱B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混合后所得溶液呈中性,则HA肯定是强酸、BOH肯定是强碱

B.若混合前酸、碱pH之和等于14,混合后所得溶液呈碱性,则BOH肯定是弱碱

C.若混合前酸、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则HA肯定是弱酸

D.若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

   C(B+)>C(A-)>C(H+)>C(OH

25.(15分)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8O7,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 1.92 g A与100 mL 0.3 mol/L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恰好反应。

  ②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推测A的分子结构中具有的官能团      (写名称)。

  (2)若经测定A的结构中无甲基,则A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种。其中一种结构为柠檬酸,已知柠檬酸结构中相同的官能团不是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且柠檬酸在铜催化条件下不会被氧化,则柠檬酸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柠檬酸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一定条件下柠檬酸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有      (填序号)。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中和反应  E.加聚反应

  (5)柠檬酸和部分有机物的熔沸点见下表

乙酸

乙醇

乙酸乙酯

柠檬酸晶体

柠檬酸乙酯(液体)

沸点(℃)

118

78.5

77.1

294

熔点(℃)

153

—55

由数据分析柠檬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用如图12的装置,

在试管②中,能否收集到柠檬酸乙酯(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6)写出柠檬酸与足量乙醇完全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15分)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如果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可产生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的是       。(填序号)。

    A.含硫矿石的冶炼      B.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C.大量烟花爆竹的燃放    D.硫酸厂排放的工业尾气

(2)某课外小组采集了一份雨水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变化数据如下

测试时间段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分析雨水样品PH变化的原因(用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3)某实验小组欲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序号

二氧化硫的性质

主要操作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将二氧化硫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品红由红色变为无色

氧化性

将二氧化硫通入装有新制氯水的试管中,氯水由浅黄绿色变为无色

(4)目前,我国大都使用以亚硫酸类化合物为主的漂白剂,通过产生的二氧化硫而使食品漂白。我国《食品添加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亚硫酸用于蜜饯、葡萄糖中的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超过0.05 g/kg”。目前通常采用滴定法测定食品中残留二氧化硫的含量。具体实验方法主要是:样品经处理后,加入氢氧化钾使残留的二氧化硫以亚硫酸盐的形式固定,再加入硫酸使二氧化硫游离,用碘标准溶液滴定二氧化硫。在滴定时用    (填名称)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5)现有100 g二氧化硫含量超标的蜜饯样品经过处理后,配制成1000mL溶液,取出50 mL溶液,分别与氢氧化钾、硫酸反应,再用碘标准溶液 5103mol/L滴定,消耗碘标准溶液5 mL,则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g/kg)为       (保留二位小数)。

27.(l6分)某课外小组利用如图13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D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实验前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若将A容器中的液体逐滴加人到B容器的固体中,产生气体,该气体可以是(填化学式,写出4种即可)                   

(3)若 A中装有浓盐酸,B中装有高锰酸钾固体,C容器中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旋开 E

后,一段时间C中溶液变蓝色,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工业上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过程中在阴极附近可得到(填名称),生成的原因是                            

若电解池中装有 26.0%的氯化钠溶液 2.0 L(密度为1.2g/mL),当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0L的氯气时(假设产生氯气全部放出),电解池溶液中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14分)有X、Y、Z和W四种元素。已知:①X、Y、Z属同一短周期,其离子以X2+

Y3+、Z-的形式存在。②W和Z组成化合物WZ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请回答:

(1)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名称为        

(2)X的单质在M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Y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锰,写出Y与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可溶于强酸又可溶于强碱,请用电离平衡理论解释其原因                                      

(4)当有28.0 g W组成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水完全反应,则生成气体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为        L。

(5)我国陆地上冶炼X的主要流程如图14所示


已知当有 lmolX的氧化物参加反应时,有2 mol电子转移且生成三种产物,则步骤②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在新生代的海水中有一种细菌,它们提取海水中W2+,利用酶为催化剂把W2+转化为它们的皮鞘(可用W2O3表示其中W);该反应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醛,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转化过程(W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