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2014-5-11 0:31:51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化学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32 Cu:64

I卷(选择题 48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2、MnO2和Zn是制造干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软锰矿和闪锌矿联合生产MnO2和Zn的基本步骤为:

⑴ 软锰矿、闪锌矿与硫酸共热: 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

⑵ 除去反应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⑶ 电解混合液MnSO4+ZnSO4+2H2O电解MnO2+Zn+2H2SO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⑴中每析出12.8g S沉淀共转移0.8mol电子

B.电解时MnO2在阳极处产生

C.步骤⑴中MnO2和H2SO4都是氧化剂

D.硫酸在生产中可循环使用

3、有两只串联的电解池,甲池盛有CuSO4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某硝酸盐的稀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当甲池的阴极上析出1.6gCu时,乙池的阴极上析出0.45g固体,则乙池的溶质可能是(  )

A.NH4NO3       B.Al(NO3)3      C.Cu(NO3)2   D.Mg(NO3)2

4、已知3.6 g碳在6.4 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   )

A.-Y kJ/mol          B.-(10XY) kJ/mol 

C.-(5X-0.5Y) kJ/mol      D.+(10XY) kJ/mol 

5、已知反应X+Y=M+N,△H<0,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一定不必加热就可以发生

6、在500℃时,向甲容器中充入1molSO3,向相同容积的乙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0.5molO2。若甲容器保持容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分别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甲>乙     B.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乙>甲

C.平衡时容器内O2的体积分数:乙>甲 D.平衡时容器内SO3的体积分数:甲>乙

7、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

A.盛待测液的锥形瓶里留有蒸馏水

B.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滴定管在滴定前未调零

D.滴定达终点时,俯视读数

8、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含有大量S2的溶液:ClO、Na、Cl、CO32

B.无色澄清溶液:MnO4、SO42、K+、Fe3+

C.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NH4、Na、SO42、Fe3+

D.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的溶液:HCO3、NH4、Cl、Ca2+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奥运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

B.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高

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铂极为电池的正极

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1.5kJ/mol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1、常温时,将a1mLb1mol/LCH3COOH溶液加入到a2mLb2mol/LNaOH溶液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a1=a2,b1=b2,则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B.如果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C.如果混合溶液的pH<7,则a1 b1=a2b2

D.如果a1=a2,且混合液的pH<7,则b1>b2

12、取0.2mol/LHX溶液与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0.2mol/L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B.c(Na+)= c(X¯)+ c(HX)=0.2mol/L

C.c(Na+)-c(X¯)= 9.9×10-7mol/L;

D.c(OH¯)- c(HX)= c(H+)=1×10-8mol/L

13、已知某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某稀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mol/L,当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2(混合溶液的体积为两溶液体积之和)。则a和b的关系是(   )

A.a=b/2      B.b=a/2      C. a=b+0.01     D.a=b+0.02

14、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7. 7×10-13

8.51×10-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氯化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

C.对于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增大

D.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II卷(非选择题 72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5、(12分)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16、(4分)大约有85%化学反应需要用催化剂,催化剂研究是二十一世纪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I、某中学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金属氧化物A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且A和二氧化锰的最佳催化温度均在500℃左右。于是对A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定量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收满500mL氧气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可忽略)。

表一、用MnO2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O3的质量/g

MnO2的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数据

1

8.0

2.0

500

2

8.0

2.0

500

表二、用A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O3的质量/g

A的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数据

1

8.0

2.0

500

2

8.0

2.0

500

请回答: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应是            

完成此研究后,他们准备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请你替他们拟一个报告的题目:   

            

17、(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在一次活动中,设计出了如下方案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指导老师认为此方案可行,提供了一瓶含有一定量H2SO4、Fe2(SO43杂质的CuSO4溶液及其他相关药品、器材。

(1)同学们首先讨论不纯的CuSO4是否要提纯。假如你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请阐述你的看法。(结合你的意见,只需选择a、b中一题作答)

(a)需要提纯,加入     (填写试剂化学式),反应后经过滤即可提纯CuSO4溶液。

(b)不必提纯,理由是                            

(2)用铜和石墨两个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铜电极应接电源的      极,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电解的总反应式是             

(3)该实验测得的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

18、(10分)某二元酸(化学式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 ,HA-H++A2

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0.1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

A、c(A2) +c( HA)+c( H2A) =0.1mol·L-1     

B、c(OH)=c(H+) +c( HA)       

C、c(Na+ )+ c(H+) =c(OH)+ c( HA)+2c(A2)

D、c(Na+ )= 2c(A2) +2c( HA)      

(3)已知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1 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0.11 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4)0.1mol·L-1 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

19、(12分)已知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A2(g)+B2(g)2AB(g);△H=-QkJ/mol(Q>0)。(1)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充入1molA2和1molB2在同样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   )

A、大于QkJ  B、小于QkJ  C、等于QkJ  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或可能等于QkJ

(2)若在上述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4,则达平衡时的A2的转化率为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同样的容器中,充入2molA2和2molB2在同样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    )

A、大于QkJ  B、小于QkJ  C、等于QkJ  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或可能等于QkJ

(4)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同样的容器中,充入1molA2和1molB2和2molAB在同样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的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QkJ。

20、(12分)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则该温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其理由是                     。若将此温度下pH=11 的氢氧化钠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bL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两者体积之和),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1、(12分)以石墨为电极,电解1L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其中CuSO4与NaCl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mol,CuSO4的物质的量占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x。

(1)若x=0.5,当Cu2+在阴极恰好全部析出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的量为多少?所得溶液的pH值为多少?

(2)电解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均为0.16mol,试求x值。

15、(1)环形玻璃搅拌棒(2分)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2分) (3)偏小 (2分)

(4)不相等(2分);相等(2分);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2分) 

16、I、相同条件下收满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2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对照研究(2分)。

17、(1)(a)CuO或Cu(OH)2 (1分) (2)负 (1分) 4OH4e-=2H2O+O2↑ (2分) 2CuSO4+2H2O电解2Cu+O2↑+2H2SO4(2分)

(3)(2分)

18、(1) 碱性 (1分)   A2-+H2OHA-+OH- (1分)

(2)      BCD (3分,每个1分,错选0分)

(3)       < (1分) H2A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HA-的电离。(2分)

(4)       c(Na+ )> c(HA-)> c(H+)> c(A2-)> c(OH- )  (2分)

19、B (3分) 50% (3分) C (3分)小于(3分)

20、大于(2分),水电离吸热,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2分)(1)10∶1,(2分)c(Na+)>c(SO42-)=c(H+)=c(OH-)(2分)(2)9∶2,(2分)c(H+)> c(Na+)> c(SO42-) >c(OH-)(2分)

21、(1)Cl20.05mol、O20.025mol  pH=1  (2)x=0.6。(每个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