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2014-5-11 0:31:51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三化学试题

命题人:夏淑萍 曹 坤  张昌恒    统卷人:高兴邦  经志俊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Fe 56 Zn 65 As 75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化学是一门实用的、中心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它在给经济发展

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和臭氧都是强氧化剂,都能杀死水中的细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杀菌消毒效果要比臭氧好,且不会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B.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如干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电池等。电池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废旧电池会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再利用

C.明矾常用作净水剂,但人体摄入大量铝盐,易患“老年性痴呆”,所以饮用水的生产不能大量采用明矾作净水剂

D.氟氯烃为一类含有氟和氯的有机物,是制冷效果极佳的致冷剂,但它会破坏臭氧层,科研人员正在积极研发环保型的替代产品以减少氟氯烃的使用量

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对此反应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可逆反应      D.置换反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提醒人们在使用浓H2SO4时要注意安全,贮存浓H2SO4的容器上贴有下图标识

B.实验室可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Cl-等杂质制蒸馏水

C.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应先将铂丝(或铁丝)用稀硫酸洗净后,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待检溶液进行实验

D.实验室常将氢氟酸保存在带磨口塞的细口玻璃瓶中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Ca2++2ClO+H2O+SO2=CaSO3↓+2HClO

B.将0.5molCl2通入含1molFeBr2的溶液中:Cl2+2Fe2+=2Fe3++2Cl

C.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BaCO3+2H+=Ba2++CO2↑+H2O

D.水玻璃(硅酸钠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Ο3+2H+=H2SiO3↓+2Na+

5.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弱碱的浓度大于强酸的浓度

B.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

C.原氨水中有1%的含氮微粒为NH4+

D.反应后的溶液中NH4+、NH3·H2O与NH3三种微粒的平衡浓度之和为0.05mol·L-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一定是△H小于0的反应        

B.自发反应一定是△S大于0的反应

 C.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D.硫酸钡不可能通过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转化为碳酸钡

7. 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B.氯化钠的电子式:

C.明矾的化学式:KAlSO4·12H2O        D.乙酸的分子式:C2H4O2

8. 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

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 氧化剂是H3AsO3; ② 还原性:Cl>As;③ 每生成7.5gAs,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3mol;④ M为OH;⑤ 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9.有关右图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B.该装置中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 2H2O 4e4OH

C.该装置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 2OHFe(OH)2

D.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

10.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g氯气与足量的铁粉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78g过氧化钠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的分子数为0.1NA

D.1 mol FeCl3跟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11. 用0.100mol·L-1的硫酸溶液滴定20.0mL0.100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并绘制酸碱滴

定曲线必须选用的仪器是

A.pH计      B.胶头滴管      C.滴定管      D.量筒

12.在含氧酸中有一种称为原某酸的,一般不稳定,易脱水;它与对应的含氧酸的区别在于H、O原子数目的不同。例如:硅酸的化学式H2SiO3,原硅酸的化学式为H4SiO4;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原碳酸的化学式为H4CO4,据此可推知,下列结构简式中属于原甲酸乙酯的酯类是

A.C(COC2H5)4    B.CO(OC2H5)2   C.H2C(COC2H5)2    D.HC(OC2H5)3

13.500℃、20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L的密闭    

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物质的量变化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5mol/(L·min)

B.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0min至20min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C.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min时,分离出0.1mol的氨气

D.在25min时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小

14.某现代化的自动酸度测定仪有自动校正温度的功能,能把不同温度下测得的pH自动校

正为常温下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该仪器测定碳酸饮料,pH小于7

B.无论什么温度,该仪器测定HAc与NaAc的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

C.用该仪器测定某溶液pH等于6,该溶液在原温度下pH一定大于6

D.在80℃时,测定某溶液pH=7,若不校正,pH应小于7

(非选择题 共72分)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 12 分)

15.(12分)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上标有第ⅦA族和碳、钾两种元素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在右图中将过渡元素所在的位置涂黑。

⑵工业上冶炼M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M和R组成化合物MR的超细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领域。其制取原理是用M的氧化物、R的单质与碳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已知反应中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_____________作氧化剂。

⑷图中A、B两元素形成的离子B2A82-中,B元素呈现最高价,B原子位于由A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该离子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小题包括2小题,共 18 分)

16.(6分)普通漏斗(见右图)是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之一。我们对它的用途并不陌生。

⑴请举两例说明普通漏斗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你是否探讨过在化学实验中创新地使用普通漏斗?请你积极参与到下面的讨论中:

①右图1是某同学实验室制备H2并验证H2具有可燃性装置的一部分,请说出他这样做

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用苯萃取碘水中碘时,找不到分液漏斗。

他灵机一动,先在试管中将混合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然后再用普通漏斗和其他常见实验仪器和用品组装

成一个简易分液器进行分液(右图2),解了燃眉

之急。试分析该设计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2分)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某班同学在学习铁的知识时,有下列问题:

问题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

问题2:CuO在高温下可分解为Cu2O和O2,Fe2O3在高温下可分解为FeO和O2吗?

⑴对于问题1,同学们上网查寻,有两种解释:

A、因为在铁表面上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所以叫黑色金属。

B、因为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均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①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②若有一黑色粉末,你如何鉴别是铁粉,还是Fe3O4粉末。

                                    

③若有一黑色粉末,为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你如何证明其中有Fe3O4(只要求简述实验方法)。                             

(2)对于问题2,同学们准备实验探究,他们设想了两种方法:

A: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颜色是否变化。

B: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质量是否变化。

①实验中应将Fe2O3放在      (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②方法A中,如果高温灼烧后颜色由      变为     ,说明Fe2O3确实发生了变化。能说明生成的一定为FeO吗?   ,理由是            

③方法B中,如果发生了预期的反应,固体高温灼烧前后质量比应为       

但是,实验结果固体灼烧前后质量比为30 :29,则高温灼烧后生成物是      

④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 32 分)

18.(12分)短周期常见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化学式     

(2)若C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E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有溶于强碱的化合物。

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仅写出电离方程式即可)。

                             

②用等式表示E与NaOH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

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变

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         

③已知常温下物质A与物质B生成1mol气体C的焓变为 -57kJ/mol, 1 mol气体C与H2O反应生成D溶液和E气体的焓变为 -46kJ/mol,写出物质A与物质B及水生成D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           


19.(10分)乙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有机物之一,乙醇的一种工业制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物乙烯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已知该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思想,则反应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⑵工业上还可以用硫酸为吸收剂的间接水合法合成乙醇,从对设备的影响和产品分离角度分析该法与固体催化剂法相比,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请说出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固体酒精是一种便携的燃料,其一种制备方法是将饱和醋酸钙溶液加入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充填其中,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该过程说明醋酸钙在酒精中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醋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

20.(10分)随着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突出,利用热化学循环制氢的研究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青睐。最近的研究发现,复合氧化物铁酸锰(MnFe2O4)也可以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MnFe2O4的制备流程如下:


⑴原料Fe(NO3)n中n=_____________,投入原料Fe(NO3)n和Mn(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___________。

⑵步骤二中“连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三中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利用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可表示为:

MnFe2O4MnFe2O4-x+O2↑  MnFe2O4-x+xH2O→MnFe2O4+xH2

请认真分析上述两个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MnFe2O4-x中X=0.8,则MnFe2O4-x中Fe2+占全部铁元素的百分率为________。

②该热化学循环制氢的优点有(答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热化学循环法制氢尚有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的研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1小题 共 10 分)

21.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

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3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主要反应为:

焙烧炉中:2ZnS+3O2=2ZnO+2SO2  

鼓风炉中:2C+O2=2CO       ②

鼓风炉中:ZnO(s)+CO(g)  Zn(g)+CO2(g)  ③

⑴请写出反应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若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在鼓风炉中增大CO的浓度,平衡将如何移动?       ,此时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⑵已知闪锌矿中含硫16%(其它杂质不含硫),则闪锌矿中硫化锌的含量为     

⑶焙烧炉出来的混合气体中N2占85%,鼓风炉中反应③CO的转化率为80%,为了合理利用资源,防止过量空气的鼓入对生产造成负面影响,请计算每生产1molZn,需要向焙烧炉和鼓风炉中鼓入新鲜空气共多少升?(假设矿石中的ZnS全部转化为Zn,反应中的O2均来自于空气,空气中O2与N2的体积比以1:4计算)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B

B

A

C

B

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A

AC

D

BC

AD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 12 分)

15. ⑴  (2分)

⑵  2Al2O34Al+3O2(2分)

⑶Al2O3+N2+3C    2AlN+3CO (2分)

N2 (2分)

⑷ 氧化性 (2分), 

离子结构中存在—O—O— (部分氧元素呈-1价亦可)(2分) 

四、(本小题包括2小题,共 18 分)

16.(6分)

  ⑴①往细口容器中加液体;②组成过滤装置;③组成防倒吸装置(只要答对两个即给2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⑵①防止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发生爆炸(2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②两层液体的完全分离较难控制;苯、Br2都会导致橡胶老化(2分,两点中只要答出一点即可)

17.(12分)

 ⑴ ① A (1分)

②取黑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适量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的原黑色粉末为铁,若无气泡产生则原粉末为Fe3O4(2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③用干燥的氢气与黑色粉末加热反应,用无水硫酸铜检测有水产生或用纯净的一氧化碳与与黑色粉末加热反应,用澄清石灰水检测有二氧化碳产生(2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2)①坩埚(1分)

②颜色由红棕色变为黑色。不能,也可能为Fe3O4(3分)

③10/9 ,Fe3O4(2分)

④B(1分)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 32 分)

18.(12分)

(1)Na2O2 (2分)

(2)①  H++H2O+AlO2- Al(OH)3  Al3++3OH- (2分)

   ② c(Na+)+c(H+) = 2c(S2-)+c(HS-)+c(OH-)  (2分)

(3)①3NO2+H2O = 2HNO3+NO  (2分)

   ②NO2能溶于浓硫酸中,浓硫酸不能干燥NO2 (2分)

   ③4NO(g)+3O2(g)+2H2O(l)= 4HNO3(aq)  △H = - 618 kJ/mol  (2分)

19.(10分)

⑴ 略 (1分) H2O (1分)

⑵硫酸有强腐蚀性,会腐蚀设备;产品难于分离。(2分)

⑶略(2分)

降低生成物浓度或将乙酸乙酯蒸出或加入浓硫酸(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

⑷< (2分)

20.(10分)

⑴ n= 3 (1分), 2:1 (1分)

⑵ 充分反应、沉淀完全 (1分), 洗涤至流出液呈中性 (其它合理答案亦可)(1分)

⑶①80% (2分)

②具有过程简单、节约能量、无污染、物料廉价并可循环使用及氧气和氢气在不同步骤生成,因此不存在高温气体分离的问题等优点(答两点即可)(2分)

③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MnFe2O4分解温度降低或找分解温度更低的氧化物(2分,只要答出一点即给分,或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 10 分)

21.(10分)   

 

 ⑴    (2分), 右移 (1分),  不变 (1分)    

⑵48.5%  (2分)

⑶设焙烧炉中消耗空气的物质的量为5x,鼓风炉中消耗空气物质的量为5y

则: 2C+O2=2CO  ZnO(s)+CO(g)  Zn(g)+CO2(g)

    y  2y   1mol  2y×80%      1mol

 y×80% = 1mol   y=0.625mol   5y=3.125mol (1分)

2ZnS +3O2 = 2ZnO + 2SO2   △n

          2mol    1mol

     1mol     0.5mol

   4x/(5x-0.5mol)=85%   x=1.7mol   5x=8.5mol(2分)

5x+5y=3.125mol+8.5mol=11.625mol

 V(空气)=11.625×22.4L·mol-1 = 260.4L(1分)   (其它合理解法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