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试题

2014-5-11 0:31:51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Pt 195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城市都设有大气监测站。北京更是由分布在城区的各监测点组成一个监测网,又监测大气情况,且每天都公布空气质量。下面所列各项,在空气质量日报中完全正确的是

①可吸入颗粒物  ②总悬浮颗粒物 ③氮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  ⑤二氧化硫 ⑥二氧化氮 ⑦一氧化碳    ⑧一氧化氮    ⑨氮气    ⑩臭氧

A.①③⑤⑦⑨   B.②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⑩     D.①⑤⑥⑦⑩

2、(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3、.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水玻璃     B.硅芯片      C.黏土      D.普通水泥

4、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

B.潜水艇在紧急情况下可用过氧化钠供氧

C.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D.工业上常用硅制造光导纤维

5.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最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A.已经制得了 IBr、ICl 等卤素互化物

B.已经制得 I2O5 等碘的氧化物

C.已经制得了I (NO3)3、I (ClO4)3·2H2O等含 I3+ 离子化合物

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 离子

6.下列有关氯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电解质,漂白粉是混合物

    B.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分子具有强氧化性

    C.随着化合价的升高,氯的含氧酸酸性和氧化性均逐渐增强

D.氯化铝受热易升华,加压下加热得到熔融氯化铝不导电,故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7.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装入的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8.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盐酸     B.烧碱溶液       C.氨水       D.KSCN溶液

9、(2007年高考广东理基)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O32 、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 ,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文本框: 浓硫酸(A)H2SO4     (B)HCl       (C)NaOH      (D)NaNO3

10、(07年上海卷)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

(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先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B.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C.为了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D.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

12、用铝箔包住0.2mol金属钠,然后用针扎若干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为
 A. H2和O2的混合气体     B.= 2.24L H2     C. >2.24L H2       D.< 2.24L H2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32-、NO3

   B.c(H)=10—1mol/L的溶液中:Cu2、Al3、SO42、NO3

  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4+、S2、Br

D.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Na+、Mg2+、Cl、SO42

14、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滤纸均褪色都能证明   SO2的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15、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2Y2++X2+,则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还原性;④Y2+是氧化产物;⑤Y2+具有还原性;⑥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①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⑤

16、(成都)工业上用固体硫酸亚铁制取颜料铁红( Fe2O3) ,反应原理是:

某学生欲检验该反应所产生的气态物质,他依次将气体通过盛有(I) BaCl2溶液、 ( II ) x 溶液、(III) NaOH 溶液的三个装置。则下列对该方案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A.( I )中会生成 BaSO3、 BaSO4两种沉淀

B.可将( I )中的 BaCl2溶液改为 Ba ( NO3 )2溶液

C. (II)所盛 x 应为品红溶液

D. ( III)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SO2 气体

17、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等微粒)。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pH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NHO3。对于上述微粒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      B.SO42-            C.H2SO3       D.NH4+

18、下列实验方法:①用渗析法分离蛋白质和葡萄糖的混合液②用盐析法分离法油皂化反应的产物③用升华法分离I2和砂子的混合物④用重结晶法分离KNO3和NaCl的混合物⑤用分液法分离H2O和C2H5-Br的混合物⑥用蒸馏法分离C2H5OH与C6H5-OH(沸点为182℃)的混合物。你认为上述方法                    (  )

   A.只有①不正确      B.②⑤⑥不正确    C.只有③④⑥正确       D.全部正确

19、某溶液中含HCO3、SO32、CO32、NO3、Na+等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Na2O2后(设溶液体积不变),溶液中上述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NO3    B、SO32 NO3   C、CO32 NO3   D、CO32、NO3 Na+

20、(07江苏卷)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 mL b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b = 0.3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b的关系为:b≥80y(1-a/3)

2008英德市二中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一、二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有一瓶溶液只含Cl-、Na+、K+、Mg2+ 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经实验:

 (1) 原溶液  白色沉淀 (2) 将(1)所得溶液  放出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气体

 (3) 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

(4)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同学认为实验(4)可以省略,你认为呢?(填“可以”或“不可以”)           ,

说明理由                                      

(3)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何加以确定?                            

                                         

22、(07海南化学卷) (10分)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工艺。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氨碱法”产生大量CaCl2废弃物,请写出该工艺中产生Ca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写出“联合制碱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CO2是制碱工业的重要原料,“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中CO2的来源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根据“联合制碱法”总反应,列出计算原子利用率的表达式:  原子利用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

23、(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14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

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             _______

_                               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

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

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  _,理由是__   _

方案

反应物

Cu、浓HNO3

Cu、稀HNO3

Cu、O2、稀HNO3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

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__,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4、(14分)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 mol/L硫酸、2 mol/L硝酸、2 mol/L NaOH溶液、20% 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  __元素;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  元素;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需要作答)。

(3)实验过程

根据(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五、(本题包括2小题,20分)

25、(10分)物质A、D及F的水溶液均呈黄色,D是单质,F的溶液遇苯酚显紫色,A是一种重要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原料。且A、C、D均含有某一非金属元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等与转化无关的物质已经略去。这些物质有以下转化关系。试回答以下问题:

(1)A是       ,C是        ,F是        (均填化学式)。

(2)A与热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该框图中由B→E的化学方程式                        

26、(10分)红矾(重铬酸钠Na2Cr2O7)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产品;工业上生产红矾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铬铁矿(可视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SiO2)与纯碱、石灰石混合后通过空气焙烧(使铬转化为+6价化合物)

   ②焙烧产物加水后,并用硫酸调成中性溶液

③过滤、滤液加硫酸酸化、浓缩、结晶成红矾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SiO2+CaCO3                  

  Al2O3+Na2CO3                 

  (2)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填上系数:

    FeO·Cr2O3+   Na2CO3+   O2 ¾¾     Na2CrO4+   Fe2O3+   CO2

(3)用水浸取焙烧产物,并用硫酸调成中性的目的是                

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六、(必做题。本题包括1小题,10分)

27、(2007年高考江苏卷)(10分)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雾。为了保护环境,同时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应尽可能将尾气中的SO2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尾气通入氨水中,能发生多个反应,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尾气与氨水反应所得到的高浓度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氨水或碳酸氢铵,此时溶液的温度会自行降低,并析出晶体。

①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析出的晶体可用于造纸工业,也可用于照相用显影液的生产。已知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③生产中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对苯二酚或对苯二胺等物质,其目的是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是____        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酚酞试液       (B)KMnO4溶液、稀H2SO4

(C)碘水、淀粉溶液          (D)氨水、酚酞试液

答案

一、二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D

C

D

B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CD

C

C

B

D

A

AD

21(1)Mg2+、Cl-(3分); (2分); Na+ K+(2分)

(2)可以(1分) 溶液显电中性有阳离子存在必有阴离子存在(2分.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3)经焰色反应.若显黄色.说明含有Na+. 否则不含Na+.;焰色反应时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若显紫色说明含有K+.否则不含K+.(2分)

22[答案](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NH3+CO2+H2O+NaCl(饱和) = 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3)“氨碱法”的CO2来源于石灰石煅烧,“联合制碱法”的CO2来源于合成氨工业的废气。

(4)由于总反应可看作是:2NH3+2NaCl+CO2+H2O = Na2CO3+2NH4Cl,所以:

原子利用率(%) =×100% =×100%;

23、[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2)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3)丙;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4)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  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 没有处理尾气。

24[答案](1)Cu;Fe(顺序可交换) (3)如下: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药匙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NaOH溶液并滴加到试管A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

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往试管A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剩余固体备用

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可能含铁。

往试管B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先变黄色,加KSCN后显血红色,结合②可知,一定含铁。

往②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NaOH溶液

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一定含铜。

25、[答案](1)A:FeS2 C.H2S  D.FeCl3 (2)FeS2+2H=Fe2+H2S↑+S

(3)FeCl2+2NaOH=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

26.(1)SiO2+CaCO3CaSiO3+CO2↑;Al2O3+Na2CO32NaAlO2+CO2 (各2分)(2)4FeO·Cr2O3+8Na2CO3+7O2 == 8Na2CrO4+2Fe2O3+8CO2(2分)(3)提取可溶物质,并使AlO2-转化成Al(OH)3(2分)  有关的离子方程是: AlO2-+H++H2O == Al(OH)3 ¯(2分)

27、(1)2SO2+O2+2H2O = 2H2SO4(或2H2SO3+O2 = 2H2SO4); 2(NH4)2SO3+O2 = 2(NH4)2SO4; 2NH4HSO3+O2 = 2NH4HSO4(任写两个)。 (2)①反应吸热;②(NH4)2SO3·H2O;③防止+4的硫被氧化。 (3)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