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联考后综合训练
(6)
1.气体分子中的极性键在红外线的照射下,易像弹簧一样作伸缩和弯曲运动,从而产生热量。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效应气体的是 ( )
A.CO2 B.N2O C.CH4 D.N2
2.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 )
A.2O3(g)=3O2(g) △H<0 B.2CO(g)=2C(s)+O2(g) △H>0
C.N2(g)+3H2(g)=2NH3(g) △H<0 D.CaCO3(s)=CaO(s)+CO2(g) △H>0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
A.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B.Na2S的电子式:
C.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H2 D.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H2O=H3O++HS-
4.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和收集的气体是( )
A.氯酸钾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 B.浓氨水与氢氧化钙固体制氨气
C.乙醇和浓硫酸(170℃)制乙烯 D.铜和浓硝酸制二氧化氮
5.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共含有氧原子1.204×1024
B.在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所分子数约为6.02×1023
C.12.5 mL 16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约为6.02×1022
D.2.7g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1.806×1023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沉淀:Ag++2 NH3·H2O=[Ag(NH3)2]++2 H2O
B.向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 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 +2H+=2Fe3++2H2O
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lO-+ SO2+ H2O = HClO+ HSO3—
7.下列有关化学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故其耐腐蚀性都较差
B.氯化钠溶于水也有化学过程,是因为离子键发生了断裂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D.铝的金属性较强,所以铝制容器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
8.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与水的离子反应是:
4FeO42—+10H2O=4Fe(OH)3(胶体)+3O2↑+8OH-。工业上先制得Na2FeO4,然后在低温下,向Na2Fe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KOH,可制得K2FeO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K2FeO4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B.K2FeO4溶液具有吸附性
C.K2FeO4溶液能除去氧化性杂质 D.上述制得K2FeO4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9.(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实验时,将AgNO3溶液和KI溶液混合,发现有黄色沉淀生成,振荡后迅速消失。大家经查阅资料后,发现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下列反应:AgI+I-[AgI2]-。
(1)甲同学设计了两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行验证,请你协助他完成实验。
实验1:向浓KI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现象为 。
实验2: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再
。
(2)乙同学在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溶液,结果又出现了沉淀。请解释出现沉淀的原因 。
(3)丙同学在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氯水也可以看到沉淀,但由于溶液为黄色,分不清沉淀的颜色。大家通过查阅数据,分析认为产生的沉淀不可能是AgCl,所查阅的数据是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说明不会产生AgCl沉淀:
。
10.(12分)测定含I-浓度很小的碘化物溶液时,利用振荡反应进行化学放大,可以准确求出原溶液中I-的浓度。主要步骤如是:
①取100mL样品溶液,用单质溴将样品中的I-氧化成IO3—,将过量的溴除去。
②再加入过量的KI,并用硫酸酸化,使IO3—完全转化成I2。
③将②中生成的碘完全萃取后,用肼将其还原成I-。
④将生成的I-萃取到水层后,用步骤①的方法再处理转化为IO3—。
⑤将④得到的溶液加入适量的KI溶液,并用硫酸酸化,使IO3—完全转化成I2。
⑥将⑤得到的溶液完全转入250mL容量瓶,并加水稀释至刻度。
⑦分别取⑥得到的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0.1010mol/L 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Na2S2O3+I2=Na2S4O6+2NaI)。 ⑧重复操作⑦两次。
根据上述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①中,除去过量溴单质的方法是 。
(2)请写出操作②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在萃取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步骤⑦使用的指示剂是 ;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为 。
(4)下表是该实验的记录结果:
滴定 次数 | 待测溶液的体积 | 标准溶液的体积 | |
滴定前刻度/mL | 滴定后刻度/mL | ||
1 | 25.00 | 1.02 | 21.05 |
2 | 25.00 | 2.00 | 21.99 |
3 | 25.00 | 0.11 | 20.09 |
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1.(10分)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 △H=-41.2kJ/mol。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mol/L)变化如下(在850℃其化学平衡常数K=1.0)。
时间/min | CO | H2O | CO2 | H2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1)下列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v正(H2) = v逆(CO)
c.混合气体中CO2的浓度不变 d.c(CO2) = c(CO)
(2)若在850℃时向反应容器中充入H2O(g),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若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K值 。
(3)上表中:c1 = mol/L,H2O (g)的转化率为 。
综合训练(6)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AD 6.BC 7.C 8.C
9.(1)没有沉淀生成 在所得的黄色沉淀中滴加浓KI溶液,黄色沉淀溶解
(2)加入硝酸溶液后,HNO3将I-氧化,使I-浓度减小,平衡AgI+I-[AgI2]-逆向移动
(3)AgI、AgCl的溶解度 在黄色的AgI沉淀中滴加NaCl溶液,沉淀未转化为白色
(每空2分,共10分)
10.(1)多次萃取或将溶液加热煮沸 (2)5I-+IO+6H+==3I2+3H2O
(3)烧杯、分液漏斗 淀粉试液 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s不恢复
(4)5.611×10-3mol/L (每空2分,共12分)
11.(1)bc (2)不变 减小 (3)0.08mol/L 0.4或40% (每空2分,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