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化学班上册第22周周日测试题

2014-5-11 0:31:52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化学班上册第22周周日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5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Fe:56 Cu:64  Ag:108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说法均摘自某科普杂志,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①铅笔芯的原料含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用嘴吮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②一氧化碳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水,这样可有效地吸收一氧化碳,以防煤气中毒;③“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④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后,用分液漏斗分液

B.乙醇中混有乙酸,加入NaOH溶液后,用分液漏斗分液

C.乙烷中混有乙烯,加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D.苯甲醛中混有苯甲酸,加入生石灰,再加热蒸馏

3、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种类。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B.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加热时易熔化,能溶于氯仿

C.鉴别PE和PVC,可把其放入试管中加强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红,则是PVC;不变红,则为PE。

D.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

4、绿色农药——信息素的推广使用,对环保有重要意义。有一种信息素的结构简式为CH3(CH2)5CH=CH(CH2)9CHO。下列关于检验该信息素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入溴水;后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先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再加入溴水

D.先加入银氨溶液;再另取该物质加入溴水

5、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在化学上经常使用的是氢核磁共振谱,它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氢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种类的。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氢核磁共振谱中信号强度(个数比)是1:3的是(   )

A.1,2,3,—三甲基苯   B.丙烷    C.异丙醇    D.甲酸丁酯

6、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7、市售“家用消毒液发生器”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原料。通电时,发生器内的电极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同时使产生的气体充分与电解液接触),所制得的混合液具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且不致对人体造成伤害。该发生器配制消毒液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  )   

①2NaCl+2H2O   NaOH+H2↑+Cl2↑  ②Cl2+2NaOH═NaCl+NaClO+H20

③H2+Cl2═2HCl ④Cl2+H20═HCl+HClO  ⑤2HClO═2HCl+O2

  A.①④⑤   B.①②   C.③④⑤  D.②③④

8、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序号

CO2

SO2

石灰水

HCl

CO2

石灰水

CO2

SO2

Ba(NO3)2

NO2

SO2

BaCl2

CO2

NH3

CaCl2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mL    B.45mL    C.30mL    D.15mL

10、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

A.属于芳香烃         B.属于卤代烃   

C.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牛油、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 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和溴水振荡后,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的水层颜色变浅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既能鉴别出甲烷和乙烯又能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再经干燥而获得纯净的甲烷

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D.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分馏得到汽油

13、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装置发生爆炸,导致严重污染。这次爆炸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硝基苯、苯和苯胺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基苯是由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制取的

  B.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不可被氧化

  C.硝基苯有毒,密度比水小,可从水面上“捞出”

  D.苯与硝基苯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14、2005年中国防治禽流感药物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从中药材提取的金丝桃素对人感染的H5N1亚型禽流感家禽活体具有良好的治愈率。已知金丝桃素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金丝桃素的分子式为C17H22O3N

B.金丝桃素能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两种芳香族化合物

C.金丝桃素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

D.在金属镍催化并加热下,1mol金丝桃素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5、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B.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滴定时应剧烈振荡锥形瓶     D.脱氢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6O6

16、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H2(H2S)通过CuSO4溶液洗涤        

B.SO2(SO3)通过饱和Na2SO3溶液洗涤
 C.Na2SO3溶液(Na2SO4)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

D.Na2SO4溶液(Na2SO3)滴加足量的H2SO4溶液

17、下列变化规律不正确的是
 A.H2S、PH3、HCl的热稳定性由弱到强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
 C.等质量的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D.乙醇、苯酚、乙酸的酸性由弱到强

18、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方程式表示:(  )

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6Na2FeO2+NaNO2+5H2O=3 Na2Fe2O4+ NH3↑+7NaOH

③Na2FeO2+ Na2Fe2O4+2H2O=Fe3O4+4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

C.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5.6gFe参加反应转移0.8mol电子

D.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NaNO2

19、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解释

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20、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而倍受重视。现有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极通CO气体,另一极通O2和CO2的混合气体,制作650℃时工作的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是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       

B.负极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

  C.熔融盐中CO32的物质的量在工作时保持不变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

21、(4分)用仪器A、B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NO气体(①仪器A已经气密性检查;②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22、(8分)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 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是          ;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

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少量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         ;然后在混合液中加入             ,再加热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一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23、(10分)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Mn元素均被还原为Mn2。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置于一烧杯中,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并且不溶于酸),充分反应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后备用;准确量取20.00mL 0.04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再从容量瓶中取出部分溶液置于一洁净且不漏水的滴定管中进行滴定,当滴入25.00mL待测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MnO2氧化草酸钠的离子方程式             

⑵ 将MnO2氧化草酸钠后的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的具体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从容量瓶中取出的部分溶液应置于    (选填“A”或“B”)滴定管中;滴定过程中是否需要指示剂    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若回答“是”,请写出指示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若回答“否”,请写出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36分)

24、(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能:

可能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32—+H2O=2Fe2++SO42—+2H+

可能二:发生双水解反应: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可能三:以上反应同时发生。

为了证明是哪一种反应发生,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下列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Ⅰ】学生选择的实验用品:Na2SO3浓溶液、BaCl2稀溶液、稀盐酸;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从选择的药品分析,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Ⅱ】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这种红褐色“液体”是                ;向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Ⅲ】若在FeCl3浓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4分) 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I.课本介绍了乙醇氧化的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⑴小赵同学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来说明生成物的出现,该化学方法中所另加的试剂及出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             。(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⑵小赵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三种猜想:

①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       ③由于醛基具有还原性,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小李同学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pH试纸检测溴水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溶液中Br离子的物质的量。

(3)方案一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理由是           

(4)小李同学认为: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mol,若测得反应后

n(Br)=      mol,则说明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5)小吴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5配制KBrO3—KBr溶液,加合适的适量的酸,完全反应并稀至1L,生成0.5molBr2。②取上述溶液10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之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释为100mL,准确量取其中10mL。③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淡黄色固体0.188g。若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

试通过计算判断: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张同学认为合适的酸既不是硫酸也不是盐酸,这是为什么?         

Ⅱ.小钱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实验时,小钱同学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____

小孙同学认为:由于小钱同学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     ____________

⑶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探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你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        

你认为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            来计量。

26、(10分)碱式碳酸镁有多种不同的组成,

如:Mg2(OH)2CO3、Mg4(OH)2(CO33、Mg5(OH)2(CO34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确定某种碱式碳酸镁的组成,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  

E处干燥管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        

②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m1g,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为m2 g,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m3 g。

③打开活塞__________,关闭___________,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__________,打开____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待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称得洗气瓶C的质量为m4 g;U型管D的质量为m5 g。

实验测得数据如下:m1 =31g,m2=87.6g,m3=74.7g,m4 =89.4g,m5=87.9g,计算推导: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该实验方案,以下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硬质玻璃管中有水凝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B.不称量碱式碳酸镁样品的质量无法确定碳酸镁的组成

C.该实验装置也可用于确定天然碱[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正整数)]的化学组成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7、(10分)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莽草酸是A的一种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的分子式是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

(3)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

(4)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B的结构简式为HO--COOH),其反应类型是          。

(5)B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酚羟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28、(12分)已知:HCN的结构为H—C≡N;    


①R—CN       RCOOH,    

②R—Cl+CN     R—CN+Cl(R为烃基)。

玉米芯、甘蔗渣等废物水解发酵后可制得糠醛      ,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以下变化:

⑴写出反应类型:②           ,④         

⑵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能证明糠醛中含有醛基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⑶若E为环状化合物,则其结构简式              

 ⑷若E为高聚物,则其结构简式                

附加题(10分,奥赛班必做,平行班选做)

28. (10分)已知:

a

 

R—COOH + R’—CH2—COOH

 

一定条件

氧化

 
                     

 R—CH2—C—CH2—R’

b

 

a

 

b

 

R—CH2—COOH + R’—COOH

 
      O

已知:A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OOH ,现将A进行如下反应,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F中含有甲基,并且可以使溴水褪色。


(1)写出C、E的结构简式:C_________    _、E_______      

(2)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   反应;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② 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A→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