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化学碱金属试题单元测试

2014-5-11 0:31:52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复习单元测试(2)碱金属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8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O:16 S:32 N:14 Cu:64 Fe:56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12题)

1.(2007年高考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

2. 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A.Na+、CO    B.Na+、HCO3-         C.HCO3-、CO   D.Na+、OH-

3.金属钠在空气中长久放置,最终生成物是

A.  Na2O2  B.  Na2O  C.  Na2CO3   D.  NaOH

4. 将a g金属钠投入到b g水中(水过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  a/(a+b) ´100% B.  40a/ (a+b) ´100% C.  20a/(a+b) ´ 100% D.  40a/(22a+23b) ´ 100%

5. (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I)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 Na2O      B. Na2O2   C. Na2O和Na2O2   D.  Na2O2和NaO2

6.为确证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A.  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           

B.  观察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C.  溶于水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溶于水中,滴加少量BaC1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钠溶液跟盐酸混合CO32- + 2H+ == CO2↑+ H2O

 B.  碳酸氢钠溶液跟石灰水混合 HCO3- + OH- = CO32-+ H2O

 C.  碳酸氢钠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 + OH- = H2O

 D.  金属钠投入水中Na + H2O = Na+ + OH- + H2

8. 在稀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共存,且加人NaOH溶液有沉淀析出,加人盐酸有气体逸出的一组是

A.  Na+、SO42-、Cu2+、Cl-   B.  Na+、Ca2+、Cl-、HCO3-

C.  K+、Na+、NO3-、CO32-   D.  Ca2+、K+、SO42-、CO32-

9.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A. CH3COO B. SO32  C. CO32   D.HCO3

10.在天平两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两只烧杯,在杯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些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最后天平两端的相对质量是

A.放NaHCO3的一端质量大    B.放Na2CO3的一端质量大

C.天平仍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

11.向含0.14mol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一定量HCl的稀盐酸,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得0.2molNaCl和0.08molNaHCO3        B.剩0.04molNa2CO3,得0.20molNaCl

C.剩0.06molHCl,得0.14molNaCl和0.14molNaHCO3D.得0.06molNaCl和0.08molNaHCO3

12 .(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碱金属)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 、Cl、Mg2、Ba2、CO32 、SO42 ,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K一定存在   B. 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32

C. Cl一定存在  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第I卷答题表          班考号    姓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3. (12分)下图中A至F是化合物,G是单质

写出A、B、E、F的化学式A _____  B _____  E ______  F ____       

14.(18分)有50mLNaOH溶液,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取此溶液100mL,并向此稀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溶液,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NaOH在吸收CO2气体后,在甲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         

乙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         

15.(06全国卷I28.)(16分)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07年高考江苏卷)(14分)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 L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 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 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 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D

C

D

A

B

A

B

A

A

5. [答案]C。提示HCl为0.04 mol。钠的氧化物若为Na2O,应为0.02 mol×62 g·mol1 = 1.24 g;若为Na2O2,应为0.02 mol×78 g·mol1 = 1.56 g。现1.5 g,介于1.24~1.56之间,应为二者的混合物。

12. [答案]AC。[提示]据(2)知NH4 有0.04 mol。据(3)知:①BaSO4有2.33 g(即0.01 mol),即有0.01 mol SO42 ;②有BaCO3为3.94 g(即0.02 mol),即CO32 有0.02 mol;③Ba2、Mg2不会存在。由于n(NH4 )<2n(CO32 )+2n(SO42 ),由电荷守恒可知,必有K

13.  A NaHCO3  B Na2CO3 E  Na2O2 F  NaOH

14. 解析: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CO2不足,反应后的混合物为NaOH,Na2CO3;另一种情况是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CO3;第三种情况是CO2过量,全部NaOH转化为NaHCO3;第四种情况是CO2过量,反应后的混合物为NaHCO3和Na2CO3

分析甲图象:加入盐酸50mL时开始产生CO2气体,至反应完毕消耗25mL盐酸,根据反应:

Na2CO3+HCl=NaHCO3+NaCl ①

NaHCO3+HCl=NaCl+H­2O+CO2↑②

可知滴加到50mL时开始反应②,根据耗酸量可知NaHCO3的物质的量。分析图象加入50mL以前,无气体放出,与盐酸反应转化为NaHCO3应消耗25mL盐酸,则与NaOH反应的盐酸也应是25mL。由此得也甲成分只能为NaOH和Na2CO3,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产生CO2的体积为0.056L.

分析乙图象:加入盐酸25mL时开始产生CO2气体,消耗50mL盐酸反应完全,耗酸为末产生气体时的2倍,说明原物质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由耗酸量可判断出物质之比为1:1,产生气体亦可由产生气体耗酸量求得,为0.112L。

15. (1)

(2)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

过氧化钠

与CO2和水气反应,产生O2

NaOH溶液

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

(3)

(4)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16. [答案](1)Na2O+H2O = 2NaOH, 2Na+2H2O = 2NaOH+H2↑, 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2)n(NaOH余) = 2.0 L×0.05 mol·L1 = 0.1 mol,

n(H2) ==0.05 mol,n(Al) == 0.01 mol = n(NaAlO2),

由电子守恒知:n(Na)+3n(Al) = 2n(H2),即:n(Na)+3×0.01 mol = 2×0.05 mol,得:n(Na) = 0.07 mol。

由钠守恒知:n(NaAlO2)+n(NaOH) = n(Na)+2n(Na2O),即:0.01 mol+0.1 mol = 0.07 mol+2n(Na2O),

得:n(Na2O) = 0.02 mol。

w (Na)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