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

2014-5-11 0:31:53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

化学试卷

命题人:曹春清   审题人:辛俊玲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Fe—56

            Cl—35.5 Mn—55 I—127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经粉碎的黄铁矿在沸腾炉中燃烧得较快、较完全

 B.饱和FeCl3溶液中加入盐酸,丁达尔效应减弱

C.NaOH溶液使酯水解比稀H2SO4使酯水解效果好

D.氨水的保存需要密封、低温保存

2.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外压为1atm),其中▲代表的是

A.AsH3         B.HBr        C.H2Se        D.GeH4

3.一定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NO、NO2两种气体(不考虑2NO2N2O4),已知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占HNO3总量的1/3,则还原产物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2       C.2∶3    D.1∶1

4.将下列每组内的四种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沉淀产生的一组是(酸均过量)

A.Na2O2、NH4Cl、NaCl、Na2SO4     B.FeO、AlCl3、Na2SiO3、硝酸

C.KHCO3、Ca(OH)2、MgCl2 、硫酸    D.Na2CO3、BaCl2、K2S、盐酸

化学键

Si—O

O=O

Si—Si

键能/kJ·mol-1

X

498.8

176

5.有关键能数据如表:

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 -989.2/kJ·mol-1,则X的值为

  A.423.3     B.460       C.1165.2    D.920

6.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

            MgxMo3S4           x Mg + Mo3S4  

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2向正极迁移       B.正极反应为:Mo3S4 + 2xe = Mo3S42x

   C.Mo3S4发生氧化反应      D.负极反应为:xMg-2xe = xMg2

7.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①铍(B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Tl(NO3)3溶液的酸性很强;③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⑤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⑥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8. 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g)+Y(g)2Z(g),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等,且用X、Y作反应物,则X、Y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的范围应满足                                 

A. 1<<3   B.    C. <4   D.

9.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1X和1molY,发生如下反应:3X(g)+Y(g)aZ(g),平衡后,Z的体积分数为b%,若维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1.2molX、0.4molY和1.2molZ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Z的体积分数也为b%。平衡后若缩小容器体积,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逆反应速率v(逆),X的浓度c(X)和Z的体积分数Φ(Z),随压强(P)的变化,一定符合的是                       

10.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  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11.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12.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3.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V(NaOH)== 0时,c(H+)== 1 × 10-2 mol/L

B.V(NaOH)< 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 2 c(C2O)+ c(HC2O

C.V(NaOH)== 10 mL时,c(H+)== 1 × 10-7mol/L

D.V(NaOH)> 10 mL时,c(Na)> c(C2O)>c(HC2O

14.有 ① Na2CO3溶液 ② CH3COONa溶液 ③ 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15.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人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

A (V2-V1)/V1       B V1/V2

C  V1/(V2-V1)      D V2/V1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16.(10分)六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装有以下稀溶液①FeSO4、②H2SO4、③BaCl2、④H2O2、⑤Al(NO3)3及⑥NaOH。

  (1)某同学想不用其它试剂,仅通过用试管取少量上述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而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他能成功吗?      (填“能”或“不能”)

  (2)实验中发现,有一组在混合时,随着试剂滴加的顺序不同而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该组是         ;有一组在混合时,随着试剂滴加后的时间不同而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该组是          ,其中涉及氧化还原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鉴别后,该同学又用FeSO4做了三个体现Fe2+还原性的实验,每次加入上述两种已鉴别的物质的溶液与其混合。试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实际上实验室配制的FeSO4溶液不可长期保存,短期保存时可在FeSO4溶液配制时加入少量的上述       (填编号)防止水解,若能再加上       (填物质名称)效果会更好。实验室由FeSO4溶液得到晶体的实验操作为              ,为了提高硫酸亚铁晶体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实验时常在Fe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H4)2SO4晶体,试分析(NH4)2SO4提高FeSO4在空气中稳定性的原因                 

17.(7分)分别取40mL的0.50mol/L盐酸与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如右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J/(g·℃)。为了计算中和热,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填序号)

____      _____;

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       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

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

(4)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_;

(5)    (填“能”或“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                         

18.(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制取较浓的HClO溶液,并对所得溶液中的部分阴离子进行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1

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液分为若干份

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黄绿色褪去

步骤2

将第一份滤液与稀盐酸混合

产生大量气泡

步骤3

将第二份滤液加热

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⑴步骤1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步骤2、步骤3的实验目的都是             ;为达到该实验目的,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⑶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步骤1所得滤液中的HClO浓度比饱和氯水中HClO浓度大:                                

19.(8分)现有常温下0.1 mol·L—1的纯碱溶液。

  (1)下列纯碱溶液中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C(H+)+ C(Na+)= C(OH)+ C(HCO3)+2 C(CO32)  B.C(OH)= C(H+)+ C(HCO3)+2 C(H2CO3)

C.C(Na+)=2{ C(CO32)+ C(HCO3)+ C(H2CO3)}    D.C(CO32)= C(HCO3)+ C(H­2CO3)

  (2)纯碱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验证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实验方法(简述操作过程):                       

  (3)纯碱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有大量泡沫生成,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某同学认为纯碱溶液中Na2CO3的水解是微弱的,发生水解的CO32不超过其总量的10%。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20.(8分)下图是一些常见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溶液中的水以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标出。A、E是空气中的两种主要成分,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且和SiC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和原子数,J是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K是两性化合物。反应③、④、⑤用于工业中生产H。


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I        

⑵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⑶ 写出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                         

⑷ B和SiC的纳米级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理想的散热材料。反应①是科学家研究开发制备该纳米级复合粉末的最新途径。已知B由Si及另外两种元素组成,且Si与另外两种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1.(7分)(1)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H<0,甲恒容、乙恒压,温度相同且恒定。起始时甲中加入0.02molSO2和0.01molO2,乙中加入0.02molSO3气体,开始时两容器压强相等,最后分别达到平衡。

下列有关它们达到平衡状态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体积:甲可能小于乙      B.SO3的物质的量:甲一定小于乙

    C.压强:甲可能大于乙      D.浓度比c(SO2)/c(SO3):甲一定小于乙  

 (2)丙容器为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要求通过调节体系的温度使反应

2SO2(g)+O2(g)     2SO3(g);△H<0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2mol。现向容器中加主xmolSO2,6.5mol O2,2.0molSO3

①若x=5.5,需要    (填“降低”“升高”或“保持”)体系温度,使反应在平衡时达到题设要求;  ②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的取值范围为    

(3)一定条件下,将合成氨反应放在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平衡后,四次改变条件(达到四个新的平衡状态Ⅰ、Ⅱ、Ⅲ、Ⅳ,每次均只改变一个条件),对正逆反应的速率的影响如下图。则改变的四个条件依次为:

Ⅰ、         Ⅱ、         Ⅲ、         Ⅳ、       

22、(7分)某草酸亚铁样品(FeC2O4·xH2O)中含有少量硫酸亚铁。现用滴定法测定该样品中FeC2O4的含量。滴定反应是: 5 Fe2+ +5C2O42+3MnO4+24H+==5 Fe3+ +10CO2↑+3Mn2++12H2O

实验方案设计为:

①将准确称量的a g草酸亚铁样品置于250 mL锥形瓶内,加入适量2 mol/L的H2SO4溶液,使样品溶解,加热至70℃左右,立即用浓度为0.02000 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b mL

②向上述滴定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Zn粉和过量的2 mol/L的H2SO4溶液,煮沸5—8min,经检验溶液合格后,继续用0.02000 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c mL

                     

④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步骤③是                     

(2)洁净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Ⅰ、检验活塞是否漏水。

Ⅱ、                                 

Ⅲ、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赶走尖嘴部位的气泡,调节起始读数。

(3)步骤②中检验溶液是否合格的操作是:取1滴煮沸后的溶液滴入装有      溶液的试管中,如            ,则说明溶液合格。

(4)某小组的一次测定数据记录如下:

a/g

起始读数/mL

b/mL

c/mL

0.1970

0.00

31.30

42.40

根据数据计算0.1970g 样品中:n(Fe2+)==     ; n(C2O42)==    

FeC2O4 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崇仁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D

B

B

C

D

C

B

D

A

D

D

C

C

16.(10分)(1)能

 (2)⑤和⑥;①和⑥,4Fe(OH)2+O2+2H2O=4Fe(OH)3

 (3)①、②、⑤:3Fe2++4H++NO3=3Fe3++NO↑+2H2O

 ①、②、④:2Fe2++2H++H2O2=2Fe3++2H2O

 ①、④、⑥:2 Fe2++4OH+H2O2=2Fe(OH)3

  (4)②,几枚铁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NH4)SO4显酸性,抑制FeSO4水解,二价铁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下稳定(每空1分)。

17.(1)NaOH(aq1/2)+1/2H2SO4(aq)=1/2Na2SO4(aq)+H2O(l);=-57.3kJ/mol  1'

(2)环形玻璃搅拌棒 1'  偏大  1'  

(3)A、C、E  1'

(4)*=-51.8kJ/mol   1'

(5)不能 1' 还发生了Ba2+和SO42-的反应,也会有热效应  1'

18.⑴除去碳酸钙等不溶性杂质

⑵检验HCO3离子 另取一份滤液,加入NaOH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⑶同时将滤液和饱和氯水滴在有色布条上,比较有色布条褪色的快慢 (每空2分,共8分)

        

1,3,5

 
19.(8分)(1)ABC(2分)

  (2)CO32+H2O      HCO3+OH— HCO3+H2O      H2CO3+OH(1分)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纯碱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央,pH试纸显蓝色,说明碱溶液显碱性。(1分)(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3)3CO32+2A13++3H2O=2A1(OH)3↓+3CO2↓(2分)

  (4)用pH试纸测常温下0.1mol·L—1纯碱溶液的pH,若pH<12,则该同学的观点正确;若pH>12,则该同学的观点错误。(2分)(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20.(共8分)

⑴ NH3 (1分)    NaAlO2 (1分)

⑵                     (2分)

 CO2+2AlO2+3H2O=2Al(OH)3↓+CO32(2分)

或CO2+AlO2+2H2O=Al(OH)3↓+HCO3

⑷ Al4SiC4+2N24AlN+SiC+3C(2分)

21.(共7分)(1)B (1分) (2) ①降低 (1分) ② 2.5<χ<3.5(1分)

(3)加压(1分)  减小反应物浓度(1分)  升温(1分)  加催化剂(1分)

22、(共7分)

(1)重复以上实验1—2次(1分)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1分)

(3)KSCN(1分),溶液中没有出现血红色(1分)

(4)n(Fe2+)==0.001110mol(1分) n(C2O42)==0.001010mol(1分)

FeC2O4 的质量分数为73.81%(1分)

化学试卷答案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16.(10分)(1)      

   (2)                                          

   (3)                                          

   (4)                                         

                                         

17.(7分)(1)                                

(2)                        

(3)               (4)*           

(5)                                         

18. (8分)(1)                        

(2)                                         

(3)                                        

19. (8分)(1)        

(2)                                

                                     

(3)                           

(4)                                         

20. (8分) ⑴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I        

⑵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⑶ 写出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                         

  (4)                                    

21. (7分)(1)        

  (2)①              ②              

(3)                                         

22. (7分)(1)                            

  (2)                              

  (3)                                        

  (4)n(Fe2+)==            ; n(C2O42)==              

FeC2O4 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