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二次能力测试

2014-5-11 0:31:53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二次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6.据报道,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

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C.该粒子质量数为4         D.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7.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84 g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0.03

  Ba g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一定为

  C1.8 g 含有的质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含碳原子数为0.1

8.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HNO3溶液  CuFeCl3溶液 ZnH2SO4溶液 Fe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跟盐酸反应:2Fe+6H+  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a2++HCO3+OH CaCO3+H2O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lO+H2O+CO2  HCO3+HClO

D.氯化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反应:Al3++4NH3·H2O  AlO2+4NH4++2H2O

10.用相同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将钠投入到足量的盐酸中    B.将钠投入到足量的乙醇中

    C.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有小孔,投入足量的水中

    D.将钠投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

11.在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受热稳定性:HI>HBr>HCl>HF B.碱性:NaOH>AlOH3>MgOH2

   C.微粒半径:F<Na+<Mg2+       D.单质的熔点:Li >Na>K>Rb

12.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13.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

     H2g+O2g=H2Og);△H=241.8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A241.8kJ/mol                B.-241.8kJ/mol

C285.8kJ/mol                 D571.6kJ/mol

2618分)请填写下列空白:

1)现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下图2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图3

 


    c (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偏_______       ____

2)图3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常用装置,若要在仅盛有少量水的水槽的条件下

检查其气密性(不得使用任何导管、橡皮管,且不得拔下橡皮塞等),其操作方

法和现象是             

 
3)①用已准确称量的1.06gNa2CO3固体配制0.100mol·L1 Na2CO3溶液100mL,所需要的仪器为                         

②除去KCl溶液中的SO,依次加入的试剂为(填溶质的化学式)      

27.(1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反应中生成的水没有写出)


请回答:(1)固体A是(写化学式)      

2)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                  

28.(18分)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Z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UW2两种气体。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V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     XW的电子式为     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U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填序号)       

    ①原子晶体  ②离子晶体  ③分子晶体  ④金属晶体

  3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UV的氢化物沸点较低的是(写化学式)           UW的氢化物分子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写化学式)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加以证

            

 4YW2气体通入BaCl2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VW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此可知VWYW2还原性较强的是(写化学式)      

 
29.(12)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     (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     (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反应完毕生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下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曲线的是        (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的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