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2014-5-11 0:31:53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化学试卷 

命题人:李大宁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Cu 64

(选择题,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 一个正确答案

1.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X

Y

Z

苯的同系物

芳香烃

芳香族化合物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化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2.含11.2gKOH的稀溶液与1L0.12mol/L的H2SO4 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KOH(aq)+1/2H2SO4 (aq)=1/2K2SO4(aq)+H2O (1)   △H= —11.46kJ/mol

B.2KOH(aq)+H2SO4 (aq)=K2SO4(aq)+2H2O (g)    △H= 一114.6kJ/mol

C.2KOH(aq)+H2SO4 (aq) =K2SO4(aq)+2H2O (1)    △H= +114.6kJ/mol

D.KOH(aq)+1/2H2SO4 (aq)=1/2K2SO4(aq)+H2O (1)   △H= 一57.3kJ/mol

3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1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2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中子”不显电性          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

C.第2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D.第2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熔点越低

B.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弱

C.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分子越稳定 D.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5.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

750℃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2

C.常温条件下单质硫为原子晶体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6.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7. 在氯化钠晶体晶胞中,与每个距离最近且等距的几个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

A. 正四面体形            B. 正八面体形                        

C. 正六面体形            D. 三角锥形

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D.常温常压下,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 K、Br、CO32         B . Al3、H、MnO4

C. NH4、Fe3、SO42        D . Ag、Cu2、NO3

10.某溶液中含有NO、SiO、Al O、S2等四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则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阴离子是   

  A.NO      B.SiO    C. S2       D.Al O

11.在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2O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晶体析出,原溶液质量不变      B.有晶体析出,原溶剂质量不变

    C.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浓度增大      D.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SO42-+Ba2+ ==BaSO4

B.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H2S+2OH-

C.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 2Fe2++2Br-+2Cl2 ==Br2+4Cl-+2Fe3+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两溶液混合:

HCO3- + Ba2+ + OH-== BaCO3↓ + H2O

13、对于H3O+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原子采用SP2杂化          B.O原子采用SP3杂化

C.离子中存在配位键          D.离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14.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外围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Y(ZX) 3          B.X2YZ2            C.XYZ2            D.XYZ3

15.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溶于m 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密度为ρ 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M可表示为: 

B.物质的量浓度C可表示为: 

C.溶液的质量分数ω%可表示为:  

D.溶液密度ρ可表示为:

16.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K一定存在   B. 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 . Cl一定存在  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非选择题,共64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7.(4分)现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属于AB型的是    

   

A         B        C         D

18.(8分)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氙相同,B、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其晶体内每个B离子周围有  个C离子与之紧相邻。

 (3)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硫(S)反应,试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9.(10分)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

  aKClO3 +bHCl(浓)——cKCl +dClO2 +eCl2↑ + fH2O

⑴、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为              ;还原产物为       

⑵、根据Cl元素守恒得a、b、c、…的关系式为               

⑶、产生2mol ClO2 ,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mol 。

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

20.(10分)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

Na+   Mg2  Al3  Ba2+ 

阴离子

OH  Cl   CO32–  SO42–  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8分)有原子序数小于20的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A和C的价电子数相同,B和D的价电子数也相同,且A和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二分之一;C、D、E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E原子的p轨道上电子数比D原子的p轨道上多一个电子;六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处在同一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C和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2).写出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3)A原子与D原子形成A2D的电子式为                .

(4). A、B、C共同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__.

22.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O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

(2)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右图,

其中序号“8”代表     (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

最大的是       (填右图中的序号)。

(3)由j原子跟c原子以1 : 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

,晶型与晶体j相同。两者相比熔点更高的是     (填

化学式),试从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

(4)i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

征如下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下图丙所示。


若已知i的原子半径为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请回答:

晶胞中i原子的配位数为___ ___  _ ,一个晶胞中i原子的数目为_      _;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有FeCl3和CuCl2的混合液400mL,其中c(Cl)=a mol·L1。在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b g,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c g。

(1)若b=c时,求原溶液中FeCl3的浓度、CuCl2的浓度、充分反应后滤液中c(Fe2+)(用a表示)。(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2)若b值不变,c的数值越大,说明混合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越___________(填“大”或“小”),c的最大值应小于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关系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