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4-5-11 0:31:54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S 32 O 16  Cu 64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 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2 2007年3月21日,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Rg的中文名称。该元素名称及所在周期

A 、第七周期  B 镭、第七周期  C 铼、第六周期  D 氡、第六周期

3 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阳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A  0.64 g      B 1.28 g     C 2.56 g        D 5.12g

4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6 g重水中所含质子数为2NA     

B 1 mol S与足量Cu反应生成Cu2S转移NA个电子

C 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A 

D 4.48 L N2所含分子数为0.2 NA

5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 10 mol   B 11 mol   C 12 mol    D 13 mol

6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A 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 KMnO4加热

  C 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 HgO(加热)

7 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 4        B  5         C 6         D 7

8 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适合的是

A 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D 同一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等

9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10 g ZnSO4·7H2O溶解在90g水中

B 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 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 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10 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

B 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

C 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

D 1 mol 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2  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 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过

13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 pH=3的硫酸和pH=11的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三氯化铝溶液中加人过量氨水 Al3++3OH-Al(OH)3

B  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Fe+6H+3NO3=Fe3+3NO2↑+3H2O

C  4mol/L的NaAlO2溶液和7mol/L的HCI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4AlO2-+7H++H2O3Al(OH)3↓+Al3+

D  盐酸洗涤铜器表面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4H=2Cu2+CO2↑+3H2O

15 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2)中形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已知亚硫酰氯和AlCl3·6H2O混合共热蒸干,可制得无水AlCl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 金属锂作电池的负极,石墨作电池的正极

C 电池工作过程中,SOCl2 被还原为Li2SO3

D 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消耗锂与正极区析出的S的质量之比为7:8

16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用NaOH和HCl 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推算一定量稀H2SO4和NaOH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B  用沸点数据推测两种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C 用沸点数据来分析分子的稳定性

D 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17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 等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 由C(石墨)→C(金刚石);ΔH = +1.19 kJ· 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ΔH=-57.3 kJ· 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 在101 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ΔH=-285.8 kJ· mol—1

18 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和1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x=1         B 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1

C B的转化率为40%   D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9 某些含羟基的药物具有苦味,如以下结构的氯霉素:此药物分子中碳链末端羟基(-OH)中的氢原子换成来自棕榈酸中的原子团后,苦味消失,成为便于口服的无味氯霉素。以下关于无味氯霉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它是棕榈酸的盐类         B   它是棕榈酸的酯类

C   它的水溶性变差,所以苦味消失   D   它的水溶性变良,所以苦味消失

20 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

2AtI+2Zn==ZnI2+ZnAt2  AtI+2NH3(1)==NH4I+NH2At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AtI与液氨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1 (6分)在Inorganic Syntheses一书中,有一装置是用以制备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如下图所示:其A中应盛放一种密度比B中密度小的液体。下表中为几种液体的密度

溶液名称

浓盐酸

浓硫酸

浓氨水

浓氢氧化钠溶液

浓醋酸

密度(g/mL)

1.19

1.84

0.89

1.41

1.06

现从上述液体中选出几种适宜的试剂来利用该装置制出干燥纯净气体.

(1)制备出的气体其化学式是      。(写出全部可以制备的气体)

(2)应选用的试剂:A中盛    ;B中盛    。(任写一组)

(3)装置中毛细管的作用是                    。  

                                

22 (14分)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

 ① 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② 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

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3 (14分)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    溴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    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为什么?            

(3)    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溴出口温度为何要控制在80—900C。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分离时液溴从分离器的_____(填“上口”或“下口”)排出。

(6)为什么不直接用含溴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要经过“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24 .(8分)

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①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

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他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请回答:

(1)W元素是    ;Z元素是   

(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 (8分)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SiO2 +  C+  N2       Si3N4 +  CO

  

(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

(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其还原产物是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4)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   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26 (8分)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

Na+   Mg2+   Al3+     Ba2+

阴离子

OH-   Cl-    CO32-     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据此推断它们是

A        ;B        ;C        ;D       

五、(本题包括1小题,9分)

27 已知:

有机物A是一种镇痛解热药品,其结构简式为:


(1)B、D的关系是      (填序号)。

  a.互为同位素    b.互为同系物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同类物质

(2)写出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类型

反应②                                

反应③                                

(3)1mol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最多消耗氢氧化钠       mol。

(4)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属于酯类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10分,考生只能选做一题。28小题为“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的试题,29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的试题)

28 (10分)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四川是利用天然气生产二甲醚的重要基地之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与二甲醚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元素种类相同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2)二甲醚可由合成气(CO+H2)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机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3)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4)制备二甲醚的合成气可由甲烷与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经高温催化反应制得。合成气除制二甲醚外,还可用于冶炼金属,用它冶炼铁的生产过程可示意如下:

  ①在催化反应室中进行的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增大体系的压强对甲烷转化率的影响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9 (10分)(1)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  种。

(2)第ⅢA、Ⅴ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lN、AlP、AlAs等是人工合成的平等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A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在AlN晶体中,每个Al原子与   个N原子相连,与同一个Al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在四大晶体类型中,AlN属于     晶体。

(3)在极性分子NCl3中,N原子的化合物为―3,Cl原子的化合价为+1,请推测NCl3水解的主要产物是       (填化学式)。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姓名         座号    成绩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二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1 (6分)(1)                     

(2)                              

 

(3)                             

 

22 (14分) (1)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2)现象是                                 

离子方程式是                               

(3)①                                 

 

  ②                                     

23 (14分) (1)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 , ___          __ 。

(6)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24 (8分) (1)                       

(2)               ,               

(3)               ,               

 

(4)                                   

25 (8分) (1)  SiO2 +  C+  N2 -----  Si3N4 +  CO

  

(2)                          

(3)K                      

(4)                                

(5)        

26 (8分)A                   B            

 

C                   D              

五、(本题包括1小题,9分)

27 (1)     

 

(2)反应②                                

 

反应③                                

(3)          

(4)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10分,考生只能选做一题。28小题为“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的试题,29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的试题)

28 (10分)(1)          

(2)                       

                        

 

(3)               

 

29 (10分) (1)            。

 (2)                                   

 (3)                           

(4)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二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C

B

A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D

C

CD

BD

BC

BD

D

BC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1. (共6分)(1)HCl(2分) (2)浓盐酸;浓硫酸(各1分) (3)减缓流速(2分)

22 (14分)  (1) 2Al+6H===2Al3+3H2↑或2Al+3Cu2===2Al3+3Cu

2Cu+O2+H2O+CO2===Cu2(OH)2CO3          (各2分)

(2)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      (2分)

 Al3+3OH=== Al(OH)3↓          

 Al(OH)3+OH=== AlO2+2H2O        (各2分)

高温

 
(3) ①3MnO2+4Al=== 3Mn+2Al2O3             (2分)

  ②MnO2+H2O2+2H=== Mn2+O2↑+2H2O       (2分)

23 (14分)

(1)4  VIIA  (2分)

(2)酸化可防止Cl2 、Br2与水反应  (2分)

(3)Br2+SO2+2H2O=4H++2Br+SO42 (2分)

(4)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水排除出,溴气中水增加;

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吸收率低。       (2分)

 (5)分液漏斗  下口                 (2分)

 (6)氯化后的海水虽然含有溴单质,但浓度低,如果直接蒸馏原料,产品成本高。(2分)   “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Br2的浓缩过程。(2分)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24、(8分)

(1)钙,氧

(2)CaS  CaC2

(3)SO2  SO3

(4)CO2 +CaO=CaCO3       (以上每小题各2分)

25.(8分)

(1)3,6,2,1,6     (2分)

(2)N2,Si3N4       (2分)

(1分)

(4)小于;减小     (2分)

(5)逆    (1分)

26 (8分)Na2CO3 、Al2(SO4)3、MgCl2、Ba(OH)2、NaHSO4[或Mg(HSO4)2] (各2 分)

五、(本题包括1小题,9分)

27 (9分)(1)b d  (1分)

    

(2)                                                                              (2分); 

 消去反应(1分)


                            

 (2分)      取代反应(1分)

(3) 5 (1分)

(4) 3 (1分)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10分,考生只能选做一题。28小题为“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的试题,29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的试题)

28 (10分)(1)5     (3分)

(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4s24p3)(2分) 4 (1分) 正四面体

(1分) 原子 (1分)

(3)HClO 、 NH3·H2O  (2分)

29 (10分)(1)CH3CH2OH、HCOOH    (2分)

  (2)3CO+3H2=CH3OCH3+CO2或2CO+4H2=CH3OCH3+H2O (3分)

 (3)CH3OCH3+16OH—12e=2CO32—+llH2O  (3分)

 (4)①减小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