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化学第三次调研测试

2014-5-11 0:31:55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化学第三次调研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P 31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社会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举措中有背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

A、加大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力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研制乙醇汽油(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技术,降低机动车辆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

C、生产、生活中,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D、利用高新技术,提高石油、煤、天然气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需求

2.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式:CH2=CH2        B、苯的分子模型:

  C、NH4Cl的电子式为:          D、氟原子结构示意图: 

3.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2O(g)=H2O(l) △H1=-Q1kJ·mol-1

    C2H5OH(g)=C2H5OH(l) △H2=-Q2kJ·mol-1

    C2H5OH(g)+3O2(g)=2CO2(g)+3H2O(g) △H3=-Q3kJ·mol-1

    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  )

    A、Q1+O2+Q3                     B、0.5(Q1+Q2+Q3  )

    C、0.5 Q1-1.5O2+0.5Q3             D、1.5 Q1-0.5O2+0.5Q3

4.对照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是用来作对照实验的是

5.下列事实能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是(  )

①Na2SiO3+CO2+2H2O = H4SiO4↓+Na2CO3   ②SiO2+2C 高温Si+2CO↑

③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       ④CH4比SiH4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已知石英晶体的平面结构如右图所示,60g石英中含有的硅原子数为NA

  B、将铜片溶解于稀硝酸中,每产生lmol气体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C、34g10%的双氧水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D、28gN2与CO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7.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

编号

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O32+2CH3COOH = CO2↑+ H2O+2CH3COO

错误,碳酸钙是弱电解质,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B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6H5O+ CO2 + H2O → C6H5OH + HCO3

错误,通入少量CO2应生成CO32

C

NaHCO3的水解

HCO3+H2OCO32+H3O+

正确

D

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反应

2Fe2+ + 2Br+ 2Cl2 = 2Fe3+ + Br2 + 4Cl

正确

8.反应⑴、⑵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2 NaI + MnO2 + 3 H2SO4 = 2 NaHSO4 + MnSO4+2 H2O + I2 ………⑴

       2 NaIO3 + 5 NaHSO3 = 2 Na2SO4 + 3 NaHSO4 + H2O + I2    ………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中NaHSO4均为氧化产物

B、I2在反应⑴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⑵中是氧化产物

C、氧化性:MnO2>SO42>IO3>I2

D、反应(1)、(2)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

9.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

A、H2S            

B、HCl        

    C、PH3            

D、SiH4

10.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1溶液:NH4+、Na+、Cl、HCO3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Al(OH)4]、S2、CO32

    C、能和Ca2+生成沉淀的溶液中:K+、Ba2+、CH3COO、Cl  

  D、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Na+、NH4+、S2、SO32

11.若已知在相同温度下,S[Zn(OH)2]>S(ZnS),S(MgCO3)>S[Mg(OH)2];就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有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B、Cu2++H2S=CuS↓+2H+

C、Zn2++S2-+2H2O=Zn(OH)2↓+H2S↑           

D、FeS+2H+=Fe2++H2S↑

12.头孢拉定片(Cefradine Tablets),又称先锋,该药品适宜敏感菌所导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呼吸道感染。其结构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20N3O4S

B、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

C、该有机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该物质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 ④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 ⑤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⑥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 ⑦用碘酒验证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

A、①②④⑤⑦   B、②③⑤⑦   C、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14.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0.1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c(H+)>c (OH-)
 B、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OH-)>c(H2CO3)>c(CO32-)

C、0.1mol·L-1的NH4Cl溶液与0.05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Cl)>c(Na+)>c(NH4+)>c(OH-)>c(H+)

D、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CO3溶液和NH4Cl溶液: 

c[(NH4)2SO4]<c[(NH4)2CO3]<c( NH4Cl)

15.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助燃气,制得在 650 ℃下工作的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负极反应式:CO+CO32-2e=2CO2

B、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

C、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CO+O2 =2CO2

D、燃料电池工作时CO32-离子向正极迁移

16.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 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且T2>T1

D、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个数比接近1:3

第Ⅱ卷

(非选择题 86)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0分)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a.铁架台(含铁圈、铁夹)b.锥形瓶c.滴定管d.烧杯(若干)e.玻璃棒f.胶头滴管g.托盘天平(含砝码) h.滤纸i.量筒j.漏斗 k.温度计

  现有下列试剂:A、NaOH固体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镁溶液  D、蒸馏水 

试填空:

(1)如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下述判断及读数(虚线刻度)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①是量筒,读数为1.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2.50mL

D、②是温度计,读数是2.5℃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3)除去Mg(OH)2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以用的试剂是:________(选填序号),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完成上述操作,上述仪器或用品用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上述仪器或用品中选择,并填上相应序号)。

18.(12分)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后,同学们对第四周期过渡元素氧化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否只有二氧化锰能催化氯酸钾受热分解?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铬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有没有催化作用?对此他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部分实验报告。

I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实验仪器及试剂:

  实验仪器:带铁夹的铁架台、带橡皮塞的导管、量气装置、过滤装置、电子天平、药匙、            等。

实验试剂:二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铬和氯酸钾

III 实验步骤:

IV 实验数据:

实验

编号

KClO3(g)

氧化物

产生气体(mL)

耗时(s)

化学式

质量(g)

回收

(已折算到标况)

1

0.60

10

480

2

0.60

MnO2

0.20

90%

67.2

36.5

3

0.60

CuO

0.20

90%

67.2

79.5

4

0.60

Fe2O3

0.20

90%

67.2

34.7

5

0.60

Cr2O3

0.20

异常

67.2

188.3

V 实验讨论:

  (1) 在氧化物的回收过程中,要进行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实验编号3的实验中KClO3的分解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 在用Cr2O3 做研究实验时,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绿色的混合物变成了橘黄色。该刺激性气体是         (填分子式),可用         试纸检验。上述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VI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数值表示,该数值称为电负性。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原子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通常形成共价键。下表是某些元素的电负性值:

元素符号

Li

Be

B

C

O

F

Na

Al

Si

P

S

Cl

电负性值

0.98

1.57

2.04

2.55

3.44

3.98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观察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分析电负性值变化规律,确定Mg元素电负性值的最小范围       

(2)请归纳元素的电负性和金属、非金属的关系是              

(3)某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S-N键,其共用电子对偏向      (写原子名称)。

  (4)从电负性角度,判断AlCl3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的方法是:(写出判断的方法和结论)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到的结论:                     

20.(10分)已知A—L所代表的物质(溶液中的溶质),除B外均是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时加入或生成水均略去)

已知:a.通常状况下,A是淡黄色固体,C是红棕色固体,D是气体单质,E是无色无味气体;b.反应②—③是工业生产L的部分反应,反应④是工业生产普通玻璃的反应之一;c.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质量比为7:5;请填写下列空白:

(1)A的电子式         ,B的化学式         

(2)反应②的工业生产条件                ,写出工业生产L时反应    ①的设备名称                

(3)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I+G→M+L的离子方程式:                       

②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科学家预测“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实验测得,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2H2(g) + O2(g) = 2H2O(l); △H =-142.9 kJ

B.H2(g) + 1/2O2(g) = H2O(l); △H =-285.8 kJ

C.2H2(g) + O2(g) = 2H2O(l);△H =-571.6kJ

D.H2(g) + 1/2O2(g) = H2O(g);△H = -285.8kJ

(2)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为了制备H2,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

   ①CaBr2+H2O         CaO+2HBr      ②2HBr+Hg    HgBr2+H2

   ③HgBr2+CaO     HgO+CaBr2     ④2HgO      2Hg+O2

你认为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                    

(3)利用核能把水分解,制出氢气,是目前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的课题。下图是国外正在研究中的一种流程(硫—碘热循环法),其中用了过量的碘。

 

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用硫—碘热循环法制取氢最大的优点是                     。

(4)也有人认为利用氢气作为能源不太现实。你的观点呢?请说明能够支持你的观点的两点理由。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2.(8分)有机物A与CH3COOH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也一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条件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A是          。(写结构简式)

(2)若A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A的结构简式可以是          。(写出1个即可)。

(3)若A中C、H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86.67%,其余为O,A的分子量小于200,则A的分子式为              。如果A中含苯环结构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符合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                      (写两个即可)。

23.(10分)从物质A开始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H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1mol F(分子式C4H6O2)与足量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2molCu2O。分析图表并回答问题:

(1)A的结构简式:              

(2)写出反应类型: E→H         、H→I         

(3)写出C→F的化学方程式:                   

(4)请设计出由丙烯合成CH3—CH(OH)—COOH的反应流程图(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4.(8分)氯化钙是用途广泛的化学试剂,可作干燥剂、冷冻剂、防冻剂等。为了测定某氯化钙样品中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氯化钙样品0.2312g,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6mol/L的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完全溶解,再滴加35mL0.25mol/L (NH4)2C2O4溶液,水浴加热,逐渐生成CaC2O4沉淀,经检验,Ca2+已沉淀完全。

②过滤并洗涤①所得沉淀。

③加入足量的10% H2SO4和适量的蒸馏水,②中沉淀完全溶解,溶液呈酸性,加热至75℃,趁热加入0.05mol/L KMnO4溶液16mL,恰好完全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  MnO4  H2C2O4  H  Mn2   CO2↑+  H2O

(2)0.05mol·L1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     (选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3)计算该氯化钙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25.(10分)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柴油”。它可由生物甲烷或天然气合成。

    (1)生物甲烷是由植物和动物粪便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而得的甲烷:

(C6H10O5)n+nH2O     3nCH4↑+3nCO2↑,若某植物纤维素(C6H10O5)n的含量为10%,某沼气池,当加入该植物162kg,在微生物作用下完全转化可得CH4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m3

    (2)合成二甲醚主要步骤为造气和合成。过程如下:

合成

CO+2H2→CH3OH      (4)

2CH3OH→CH3OCH3+H2O  (5)

 

造气

CH4+H2O→3H2+CO   (1)

CH4+CO2→2H2+2CO  (2)

2CH4+O2→4H2+2CO  (3)

 
   


    若造气时,设每步转化率均为100%,设某天然气中只含5%CO2,不含其它杂质,每100m3天然气,应同时通入水蒸气和空气各多少体积(空气只含N2和O2且体积比为4:1,下同),才能保证合成时CO和H2充分利用。V[H2O(g)]=________m3;V(空气)=_________m3

    (3)为了充分利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比较纯净的氮气,某企业用天然气为主要原料联合生产二甲醚和氨,过程如下:

    制气设备:①CH4+H2O→CO+3H2   ②2CH4+O2→2CO+4H2

    合成塔I:CO+2H2→CH3OH,2CH3OH→CH3OCH3+H2O;

    合成塔II:N2+3H2 2NH3

    假设天然气中只含CH4,反应②中通入适量空气,通过调节①和②中投入的CH4的量,以使反应①剩余的H2和反应②剩余的N2的体积比恰为3:1,以便合成氨。该企业每生产34tNH3理论上同时可以得到二甲醚多少吨(设工业经多次转化,总转化率假定为100%,设合成塔I中水与CO不反应)?


参考答案

一、1.D  2.B  3.D  4.D  5.D 6.A  7.D  8.D

二、9.D  10.B 11.C 12.B、D 13.B 14.B、D 15.AC  16.D

17.(10分)(1)A、D(2分) (2)容量瓶(1分)

(3)C、D(2分) 溶解、过滤(2分) a.d.e.h.j (3分)

18.(共12分)探究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铬对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或二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铬催化能力的比较。其他合理也给分 (1分)

大试管、酒精灯、计时器(或秒表)  (3分);

(1) 普通漏斗;烧杯  (2分)       (2) 40.8  (2分)

(3)Cl2; 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KClO3与Cr2O3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分)

  氧化铁、氧化铜、二氧化锰等都可作为KClO3受热分解的催化剂或氧化铁的催化能力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较好。其他合理也给分(1分)

19.(1)0.93~1.57  

(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  

(3)氮原子

(4)Al元素和Cl元素的电负性差值为1.55<1.7,所以形成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

将氯化铝加热到熔融态,进行导电性实验,如果不导电,说明是共价化合物。

20.(10分)

 

 
(1)Na+[     ]2Na+ 、Fe4S5  (4分)

  (2)催化剂、400-500℃,沸腾炉

  (3)2Fe3++SO2+2H2O=2Fe2++SO42+4H+   (2分)

Na2CO3+SiO2     Na2SiO3+CO2↑(2分)

21.(1)B                           (2分)

  (2)循环过程需要很高的能量,且使用重金属汞,会产生污染。  (2分)

  (3) SO2+I2+2H2O2HI+H2SO4           (2分)

SO2和I2可循环使用,无污染。            (2分)

  (4)不现实,理由是现有的制取氢气方法耗能大,制取的成本太高,另外是氢气的熔沸点太低,给储存和运输带来困难。

  或:现实,制取氢气用水为原料,来源丰富;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等。                          (2分)

22.(8分,每空2分)

(1)HCHO 

(2)CO(NH2)2(或HOCH2CHO、HCOOCH3等,只要写出一个即可) 

(3)C8H8O

23.(10分)

(1)(2分,每个结构简式1分)

(2)(2分,每空1分)消去、加聚

(3)(2分)

(4)(4分)

24.(8分,(1)、(2)各2分,(3)4分)

(1)2、5、6、2、10、8

(2)酸式、当看到滴入1滴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立即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3)34.60%

25.解答:(1)由题意知(C6H10O5)n+nH2O      3nCH4↑+3nCO2

           162n           3n

   

    (2)要保证CO和H2的充分利用,则只能是生成的CO和H2必须是1:2。在100m3的天然气中有CH495m3和CO25m3。解设通入的水蒸气为Xm3,则有

    CH4+CO2→2H2+2CO   CH4+H2O→3H2+CO 

   5  5  10  10    X  X  3X X  

     2CH4   +  O2→    4H2    +  2CO

95-5-X  2(95-5-X)   95-5-X

    所以有,可以得出X=10(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