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二次调查测试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6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Mg 24 Fe 56 K 39 I 127 Ag 108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神舟六号成功的发射,第二次实现了毛泽东当年立下的“敢上九天揽月”的雄心壮志。长征2号火箭承担运载“神六”的使命。氢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起动长征2号火箭(CZ2F)发射的优良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LiH , LiD, LiT中所含质子数不相同
B.它们都是氧化剂
C.H、D、T之间互称同素异形体
D.它们都是强还原剂
2.固体电解质又称离子导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导电性。固体电解质虽然是固体,但却像电解质溶液一样以离子为导电载体。下列物质能作为固体电解质的是
A.银 B.碳素钢 C.硝酸钾晶体 D.水晶
3.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正确的有 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②单质形成的晶体都为分子晶体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做气态氢化物 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①~④都不正确
4.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
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锅中
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
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
烯类化合物 | 相对速率 |
(CH3)2C=CHCH3 | 10.4 |
CH2CH=CH2 | 2.03 |
CH2=CH2 | 1.00 |
CH2=CHBr | 0.04 |
5.左表为烯类化合物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相对速率
(以乙烯为标准),而下列化合物与氯化氢加成,取代基对速率的影响与表中规律相似。其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A.(CH3)2C=C(CH3)2 B.CH2CH=CHCH3
C.CH2=CH2 D.CHCl=CHCl
6.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半径:Fe(OH)3胶粒>I->K+>Na+ B.熔沸点:HF<HCl<HBr<HI
C.还原性:Fe3+>Cu2+>Fe2+>Zn2+ D.热稳定性:H3PO4<H2SO3<H2SiO3<H2SO4
7、在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中,等质量的分为两份,将其中一份隔绝空气加强热引发反应,然后分别将反应前与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在相同条件下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相同的是 (不考虑生成气体在水中溶解)
A.Al和S B.Mg和S C. Al和Fe3O4 D. Al和FeO
8、常温下,将水滴入一定体积的0.1 mol/L的氨水中,下列图象中不合理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2NH3•H2O + SO2 = 2NH4+ +SO32- +H2O
B.3mol的Cl2通入含2molFeI2的溶液中: 2Fe2++4I-+3Cl2=2Fe3++6Cl-+2I2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 +2ClO- +CO2 +H2O = CaCO3 ↓+ 2HClO
D.A、NaHSO3溶液显酸性是因为:HSO3—==SO32—+H+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非标准状况下的22.4L氧气中所含有的氧分子数一定不是NA
B.26.75个NH4Cl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NA
C.将5.0mol/L的FeCl3溶液20mL滴加到沸水中形成的胶体中,分散质粒子数为0.1NA
D.1L水中所含的H+数目为10-7×NA
11.0.1mol/LKHSO4和0.1mol/LNa2S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则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SO42-) >c (HS-)>c (OH-) >c (H+)
B.c (Na+) > c(K+) > c (H+)> c (OH-)
C.c (Na+) =c (S2-)+c (H2S)+c (HS-)+c(SO42-)
D.c (Na+)+c(K+)+c (H+)=c(SO42-)+c (S2-)+c (HS-)+c (OH-)
12.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电极是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13.将一定体积的某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pH=3的一元酸HA溶液中和,消耗酸溶液的体积为V1;另一份用pH=3的一元酸HB溶液中和,消耗酸溶液体积为V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V1>V2,则说明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强
B.若V1>V2,则说明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弱
C.因为两种酸溶液的pH相等,故V1一定等于V2
D.若将两种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一定等于2
14.含有ag硝酸的稀溶液跟bg铁恰好反应,铁全部溶解,生成NO,已知有a/4克硝酸被还原,则a:b可能是
①3:1 ②3:2 ③4:1 ④9:2
A.① B. 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15.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16.500mL KNO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 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8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7.(8分)KMnO4溶液常用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由于KMnO4的强氧化性,它的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或水中某些少量还原性物质还原,生成难溶性物质MnO(OH)2,因此配制KMnO4标准溶液的操作是:(1)称取稍多于所需量的KMnO4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1h;(2)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难溶的MnO(OH)2;(3)过滤得到的KMnO4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放在暗处;(4)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在700C-800C条件下用基准试剂(纯度高、式量较大、稳定性较好的物质)溶液标定其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普通滤纸过滤器过滤KMnO4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保证在700C-800C条件下进行滴定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用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列物质中,用于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试剂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
A.H2C2O4•2H2O B.FeSO4 C.浓盐酸 D.Na2SO3
(5)若准确称取Wg你选的基准试剂溶于水配成500mL水溶液,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VmL。问:
①滴定终点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mol/L;
(6)若用放置两周的KMnO4标准溶液去滴定水样中Fe2+含量,测得的浓度值将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18.(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铜锌与浓盐酸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实验用品:纯锌片,37%的浓盐酸,铜片,蒸馏水,氯化铜溶液。
甲:将锌放入浓盐酸中,反应速率较快
乙:将实验过程记录下来,并交流。
根据上述资料与交流材料回答下列列问题
⑴乙反应速率明显比甲快,原因是: 。
⑵丙、丁根据铜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后,与盐酸不反应,对乙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甲大的事实。作出如下推断:
①丙认为是溶解在溶液中的H2逸出,你认为是否有道理,理由是: ________。
②丁作了如下猜想,是否成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丁猜想 | 验证方法 | 预测现象及结论 |
丁认为铜片中可能含有锌等杂质 |
⑶戊注意到乙中(3)中的白色沉淀,分析:不可能是CuCl2,因为CuCl2溶液显蓝色或绿色,也不可能是氯化锌,因为稀释后溶液更稀,不会析出。并利用资料①②大胆猜想,白色沉淀是生成的氯化亚铜。请你帮他设计验证方案(若有多个只设计一个方案):
戊 | 预计验证方法 | 预测的现象与结论 |
白色沉淀是氯化亚铜 |
⑷指导老师肯定了戊的猜想,请结合资料③,写出铜与足量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及气体,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乙的实验步骤(3)稀释,生成沉淀,实际上是一个平衡问题,请写出这一平衡关系: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19.(8分)20世纪80年代日本科学家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出结构类似于C60(分子结构如右图1所示)的物质N60,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N60与C60有相似的结构但稳定性较差。科学家预测,将N2进行冷冻或加压,然后运用高强度激光照射能转变为N60分子团,该分子团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在受热情况下瞬间分解为N2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局部结构如右图2),这种高聚氮的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根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
已知E(N-N)=167KJ/mol, E(N=N)=418KJ/mol,E(N≡N)=942KJ/mol。(E表示键能,即打开1mol气态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
回答下列问题:
(1)N60和高聚氮的分子中每个N原子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晶体类型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N60稳定性较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N60晶体受热分解为N2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60和高聚氮潜在的商业用途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3molSO2和2molO2 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发生反应: 2SO2(g) + O2 (g) 2SO3 (g) △H=-196.6kJ/mol
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90%。此时
Ⅰ、加入3molSO2和2molO2 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
Ⅱ、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amolSO2、bmolO2、cmolSO3(g),欲使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2/9
①达到平衡时,Ⅰ与Ⅱ放出的热量 (填序号)。
A.一定相等 B.前者一定小 C.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D.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②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 、
_________________。
③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是: 。
21.(10分)A通常存在于钢铁中,它是由甲、乙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甲和乙的含量、形状、分布对钢性能影响很大,使钢硬而脆,不宜进行机械加工。
已知:(1)甲和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均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的原子以最简整数比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4、180。(2)C、D、H、I、J常温下为气体,H、I、J为单质,D是一种红棕色气体。(3)反应②为制备理想的绿色水处理剂Na2FeO4(高铁酸钠)的一种方法。(图中部分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
⑴写出C的电子式 。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
⑶甲和乙的化学式分别为
、
,若A中组成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9,则乙在A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2.(10分)某些废旧塑料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将废塑料
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变成有用的物质。
实验装置如右图:
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得到的产物如下表:
产物 | 氢气 | 甲烷 | 乙烯 | 丙烯 | 苯 | 甲苯 | 碳 |
质量分数(%) | 12 | 24 | 12 | 16 | 20 | 10 | 6 |
⑴ 试管A中残余物有多种用途,如下列转化就可制取高聚物聚乙炔。
![]() |
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其一氯代物有______种。
⑶ 锥形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溴水充分吸收,剩余气体经干燥后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⑷ 写出C中逸出的气体在工业上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1分)已知: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1molD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2)图中“苯→E→F”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E、F物质的结构简式: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 的所有原子 (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
(4)写出以苯为原料合成2,4,6-三硝基苯甲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4.(7分)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蔬菜、肉类、豆类等都可以测出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一般情况下,当人体一次性摄取得300 mg ~ 500 mg亚硝酸钠时,就会引起中毒。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反应如下:2NaNO2+2H2SO4+2KI== 2NO+I2+K2SO4+Na2SO4+2H2O, 2Na2S2O3+I2== Na2S4O6+2NaI 。取1 kg泡菜榨汁,将榨出的液体收集后,加入提取剂和氢氧化钠,使得到的泡菜汁中的亚硝酸盐都成为亚硝酸钠。在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乳液,以除去色素。再次过滤后得到滤液,将该滤液稀释至1 L,取25.00 mL菜汁与过量的稀硫酸和碘化钾溶液的混合液反应,再选用合适的指示剂,用较稀的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滴定。共消耗0.050 mol·L-1 Na2S2O3溶液20.0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
(2)通过计算判断若某人一次食入0.125 kg这种泡菜,是否会引起中毒?
(3)有经验的厨师在做泡菜时往往加入适量的橙汁,以减轻亚硝酸盐的危害。主要是因为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说明维生素C具有 性。
25.(10分) 一种Al-Fe合金的晶胞(晶体的最小单元)如右图所示。
(1)确定该合金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晶胞的边长为a nm,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取一定质量的该合金粉未溶于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待反应完全后得到气体6.72L。过滤,将残渣用蒸馏水洗净后,
取其质量的1/10,投入100mL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恰好完
全反应,共收集到NO气体0.672L(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
①计算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仍为100mL)。
命题:
审校:
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D | C | D | D | D | A | C | C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CD | B | AC | AD | A | C | C | AB |
三、(包括2小题共20分)
17、(8分)(1)高锰酸钾强氧化性能氧化滤纸发生反应,高锰酸钾被消耗。1分
(2)水浴加热,用温度计控制水温1分(3)酸式滴定管 1分 (4)A 1分
(5)最后1滴KMmO4溶液颜色不再褪去时1分 W/6.3V (2分) (6)偏高(1分)
18、(12分)
(1)铜、锌及浓盐酸一起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2分)
(2)①没有道理,因为氢气本身难溶于水(2分)
②(2分)
将铜片加入稀硫酸中,并微热 | 若无气体放出,则不含锌等活泼金属杂质;若有气体则有锌等杂质 |
(3)(2分)(答案合理就给分)
戊 | 预计验证方法 | 预测的现象与结论 |
白色沉淀是氯化亚铜 | 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中,通入氧气 | 溶液变蓝色,说明是一价铜 |
向氯化亚铜悬浊液中加入氯化钾浓溶液 | 若白色沉淀消失且得无色溶液,则原白色沉淀为氯化亚铜,否则不是。 |
(4)(2分)2Cu + 8HCl = 2H3[CuCl4] + H2↑(或:2Cu +4HCl = 2H[CuCl2] +H2↑;2Cu +6HCl=2H2[CuCl3] +H2↑);
(2分)CuCl4]3-(aq) CuCl(s) + 3Cl-(aq)[(或: [CuCl2]-(aq)
CuCl(s) + Cl-(aq); [CuCl3]3-(aq)
CuCl(s) + 2Cl-(aq)]
四、(28分)
19.(8分每小题2分)
(1)8 不同 (2)N-N键能较小
(3)N60(S)=30N2(g);△H=-13230KJ/mol
(4)用作高能量炸药或火箭燃料
20.(10分)每空2分
(1) 98.3 kJ (2) C a+c=3 、 2b+c=4 2<a≤3
21.(共10分,每空2分)⑴(2分)
⑵4NO2+O2+2H2O=4HNO3 (2分) 2Fe(OH)3 +3ClO- + 4OH- = 2FeO42- +2Cl-+5H2O(2分)
⑶Fe2C Fe3C (各1分,共2分) 25%(2分)
五、(2小题共21分)
22.(10分)
⑴每式各2分 CaC2+2H2O→Ca(OH)2+C2H2↑,
⑵ 4 (1分)
⑶ 棕黄色溶液变无色或褪色(1分) 4.8(2分)
⑷ 合成氨原料 作燃料或有机化工原料(或其他合理答案)(每空1分)
23(11分)
(1)3mol 2分
每空1分
⑶不是 (1分)
(4)(每空2分)
24. (7分)(1)淀粉(2分)
(2)(3分)
2NaNO2 ~ I2 ~ 2Na2S2O3
n(NaNO2) = 0.050 mol·L-1×20.00 mL/1 000 mL·L-1×40 = 0.040 mol
每公斤泡菜中NaNO2含量 = 0.040 mol×69.00 g·mol -1 ÷ 1 kg = 2.76 g·kg -1
0.125 kg泡菜中NaNO2含量 = 2.76 g·kg -1×0.125 kg = 345 mg>300 mg 会引起中毒。
(3)还原性(2分)
25.(10分)(1)Fe2Al (2分) (2)5.56×10 23/a3NA (2分)
(3)(6分)
n(Al)= n(H2) × 2/3=0.2mol(1分)
所以n(Fe)=2×0.2mol=0.4mol ;和HNO3反应的Fe为0.04mol
n(HNO3)=0.03mol+0.03mol×3=0.12mol (1分)
c(HNO3)=0.12mol/0.1L=1.2mol/L (1分)
设:生成Fe2+和Fe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则:x+y=0.04mol ① 2x+3y=0.09mol ② (1分)
解得:x=0.03mol y=0.01mol (1分)
C(Fe3+)=0.1mol/L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