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二)
命题:郭炳奎 陈福天 钟福仁 2007.4.2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Cl 35.5 Na 23 Fe 56 Cu 64 Br8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
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感应
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
|
Ach浓度(mmol·L-1) | ③处感受信号的时间(ms) | ④处感受信号的时间(ms) |
0.1 | 5.00 | 5.56 |
0.2 | 5.00 | 5.48 |
0.3 | 5.00 | 5.31 |
0.4 | 5.00 | 5.24 |
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2.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02含量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B.温度为3℃、O2含量为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
C.0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O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D.在20℃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3.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
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
A、钙或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相同的影响
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或花粉管生长
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
D、硼对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
4.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合成的激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与自身代谢的调节基本无关
B.组成酶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而诱导酶的合成还要受环境的制约
C.处于对数期的细菌代谢旺盛,而大量积累代谢产物的时期是稳定期
D.酶活性的调节机制是通过代谢产物致使酶的结构发生不可逆性变化来实现
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
B.DNA连接酶能把两个黏性末端经碱基互补配对后留下的缝隙“缝合”
C.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
D.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用于转录的模板链是相同的
6.食用如下食品,无安全影响的是
A.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 B.用SO2漂白的银耳
C.加入超标的苯甲酸钠的饮料 D.加入一定量KIO3制成的食盐
7.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
B.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C.分子晶体溶于水时,一定不破坏共价键
D.同位素的质量数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8.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LN2和NO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B.在反应CaO+3C CaC2+CO↑中,生成1
mol CO,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在10.6g
Na2CO3晶体中,Na+和CO的数目比为2:1
D.1mol
NH中含电子数为9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Fe2++2Cl- Fe+Cl2↑
B.硫酸亚铁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Fe2++H2O2+2H+=Fe3++4H2O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a2++2HCO+2OH-=CaCO3↓+2H2O+CO
D.氯酸钾与浓盐酸制取少量氯气:6H++ClO+5Cl-
3Cl2↑+3H2O
10.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H<0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0~t1:v正=v逆;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
A.增加氧气的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加入催化剂
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足量稀盐酸加到Mg、AlCl3、NaAlO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反应
B.把盛有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最后剩余气体理论上为原来气体体积的2/3
C.稀硝酸与铁反应时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当n(Fe):n(HNO3)≥3:8时产物为Fe3+
D.甘氨酸和(NH4)2S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都有气体生成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mol/L
的Na2CO3溶液中:c(OH-)=
c (H+)+ c (HCO)+2 c (H2CO3)
B.分别取等体积等pH的CH3COOH和HCl,都稀释相同的倍数后测pH,CH3COOH
|
pH变化小
C.取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HCl,分别加入相同的Zn粒,比较反应速率,CH3COOH与Zn反应慢
D.溶质为NaOH和CH3COONa的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一定有:
c(Na+)> c (OH-)> c (CH3COO-)> c (H+)
13.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长时间通电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 Cu(OH)2,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A.0.2mol B.0.4mol C.0.6mol D.0.8mo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一定等于零
B.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是都可以自发地进行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温度相同时,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气体,其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相同
15、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a光,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辐射出b光。下列关于这两种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光子能量比b光的光子能量大
B.在同种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传播速度小
C.在a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进行实验,所得到的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a光的比b光的大一些
16、如图所示,MN是位于水平平面内的光屏,放在水平面上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ab 与屏平行,由光源S发出的一束白光从半圆沿半径射入玻璃砖,通过圆心O再射到屏上,在竖直平面内以O点为圆心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玻璃砖,在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当玻璃砖转动角度大于某一值,屏上彩色光带中的某种颜色的色光首先消失,有关彩色光的排列顺序和最先消失的色光是
A.左红右紫,红光 B.左红右紫,紫光
C.左紫右红,红光 D.左紫右红,紫光
17、“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中国在探索太空征程中取得的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
天技术的新突破。“神六”飞船在到达预定的圆周轨道之前,运载火箭的末级火箭仍和飞船连接在一
起(飞船在前,火箭在后),先在大气层外某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启动脱离装置,
使飞船加速并实现船箭脱离,最后飞船到达预定轨道。关于船箭脱离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定轨道比某一轨道离地面更远,飞船速度比脱离前大
B.预定轨道比某一轨道离地面更近,飞船的运动周期变小
C.预定轨道比某一轨道离地面更远,飞船的向心加速度变小
D.飞船和火箭仍在同一轨道上运动,飞船的速度比火箭大
18、如图示,一轻质弹簧竖立于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自弹簧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则从
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的过程中
A.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少
B.地面对弹簧的弹力做负功
C.小球的速度一直减小到零
D.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19、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 时刻的波形图,该横波的周期为 T,波长
为 。a
是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其振幅为
A,由图可知
A.t 时刻质点 a 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 y 轴负方向
B.t 时刻质点 a 的速度方向一定沿 y 轴正方向
C.从 t 时刻起的 T/4 内,a 通过的路程一定是 A
D.从
t 时刻起的
T/4
内,
a 通过的路程一定是
/ 4
20、如图所示,用两条一样的弹簧秤吊着一根铜棒,铜棒所在的虚线框范围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
棒中通入自左向右的电流。当棒静止时,弹簧秤示数为F1;若将棒中电流反向,当棒静止时,弹
簧秤的示数为F2,且F2>F1,根据上面所给的信息,可以确定的是
A.磁场的方向
B.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C.安培力的大小
D.铜棒的重力
21、为了测量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
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方向加磁感应
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内侧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
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污水体积),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
B.前表面的电势一定低于后表面的电势,与哪种离子多少无关
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
D.污水流量Q与U成正比,与a、b无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7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相应的位置上。
22、(17分)(1)请读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及角分度仪的读数
![]() |
①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③在一些实验中需要较准确的测量物体转过的角度,为此人们在这样的仪器上设计了一个可转动的圆盘,在圆盘的边缘标有刻度(称为主尺)圆盘外侧有一个固定不动圆弧状的游标尺,如图9所示,读数为
(2)图中R为已知电阻,Rx为待测电阻,K1为单刀单掷开关,K2为单刀双掷开关,V为电压表(内阻极大),E为电源(电阻不可忽略)。现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x
①写出操作步骤:
②由R及测得的量,可测:
得E=_________, =__________。
23、(16分)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中,由于完全失重,因此无法利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科学家们用下述方法巧妙地测出了一物块的质量.实验一:将一带有推进器、总质量为m= 5 kg的小车,静止放在一平台上,平台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05,开动推进器,小车在推进器产生的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小车前进1. 25 m历时5s.实验二:将被测物块固定在小车上,重复上述过程,测得5s内小车前进了1.00m.问:科学家们用上述方法测得的物块的质量M是多少?
24、(19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系中的第Ⅰ象限中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Ⅳ象限中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在y轴上的A (0,3)以平行x轴的初速度v0=120 m/s射入电场区,然后从电场区进入磁场区,又从磁场区进入电场区,并先后通过x轴上P点(4. 5,0)和Q点(8,0)各一次.已知该粒子的荷质比为
,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向?
25、(20分)如图甲所示,空间有Ⅰ区和Ⅲ区两个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如图所示。两磁场区域之间有宽度为s的无磁场区域Ⅱ。abcd是由均匀电阻丝做成的边长为L(L>s)的正方形线框,每边的电阻为R。线框以垂直磁场边界的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从Ⅰ区经过Ⅱ区完全进入Ⅲ区,线框ab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求:
(1)当ab也在Ⅱ区运动时,dc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2)线框从完全在Ⅰ区开始到全部进入Ⅲ区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3)请在图乙的坐标图中画出,从ab边刚进入Ⅱ区,到cd边刚进入Ⅲ区的过程中,d、a两点间的电势差Ud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其中
。
26.(14分)已知:下图中B、G为常见金属单质,A、J为非金属气体单质,其余为常见物质或其水溶液,其中H为蓝色沉淀,B在A气体中燃烧产生棕色烟,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F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D化学式 ,其水溶液显 性,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
②K物质中所含的化学键有 ,其电子式为 。
(2)写出B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1molG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还原产物的质量为 g。
(4)J与另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单质在K溶液中可构成一种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27.(18分)有机物A是芳香族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xHyOz,它的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2种,有关A的一系列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Mr表示式量):
![]() |
(1)C中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2)A的结构简式为: 。
|
|

D
G: 。
(4)已知23gB蒸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akJ的热量,试写出该物质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 。
(5)化合物M也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其分子式中比A多2个氢原子,为CxHy+2Oz,它的苯环上有3个互为间位的取代基。等量的M分别和Na、NaOH、NaHCO3完全反应,消耗的Na、NaOH、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则:
M的结构简式为 。
M发生缩聚反应所得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
28.(16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 |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正确组合是 。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②KMnO4和浓盐酸混合;
③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 ④K2Cr2O7和浓盐酸混合;
⑤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全部可以
(2)若用含有0.2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 。
(3)①装置B的作用是 ,现象是 。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
③装置E的作用是 。
④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 与 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 试剂。
29.(14分)Cu—Fe合金由于长时间置于空气中,表面产生了一怪氧化膜(成份为Fe2O3和CuO),现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得):
①将此合金块5.76g置于烧杯中,然后将稀H2SO4逐渐缓慢加入至过量,收集产生的气体为672mL,过滤得浅绿色溶液A,还有滤渣B。
②将滤渣B投入到一定浓度的HNO3中,完全溶解,得NO、NO2的混合气体896mL,经测定,同温同压下此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7。
③将①中所得滤液加入到同浓度足量的HNO3中,用排水法收集一烧瓶气体,再向烧瓶中通入224mL O2,气体恰好完全溶于水。
(1)A中存在的阳离子有 、 。
(2)B的单质为 ,质量为 g。
(3)③中被HNO3氧化了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4)此合金块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
30、(22分)分现有纯种紫色种皮和纯种白色种皮菜豆品系。请回答实验设计方案中的相关问题。
(1)(10分)证明菜豆这一性状是由核基因还是质基因控制的实验方案:
①杂交时,应选用的亲本组合是 、 。收获种子时,观察到种皮颜色是:前者为 色,后者为 色。此实验结果(可以/不可以) 得出相应的结论。原因是 。
②将上述杂交实验收获的种子分别种下去,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无论 ,如果F1代产生种子的种皮性状都只表现为紫色或白色的一种,则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是 。如果F1代产生种子的种皮性状只与亲本组合中的 ,则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是 。
(2)(12分)若这一对性状是由核基因控制的,则求证紫色与白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并预测实验结果、说明相应结论。
①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
②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如果 , ;
如果 , 。
31.(20分)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地区一定区域内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1)在对植物种群密度进行取样调查时,常采用 法。某同学调查狗尾草种群密度时,随机选择了2m×2m的五个区域,各个区域内的个体数依次为22、20、24、19、23,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为 株/m2。
(2)一个种群的 及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3)据调查发现,在2000年前当地并无豚草分布。以上数据表明,豚草在2002~2006年间其种群数量呈 型曲线增长,这样增长的原因可能包括气候适宜、空间条件充裕、
及 等。
(4)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存在着明显的生存优势,对于豚草的这种生存优势的形成原因,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豚草根部分泌的某种物质抑制了龙葵等植物的生长。请你利用下列给出的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这一假设。写出第四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材料及用具:完全营养液、蒸馏水、龙葵、豚草、锥形瓶、量筒、滴管等。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加入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取长势较好的豚草植株种植于瓶中。
第二步:将甲瓶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问后,全部取出其中的豚草植株。甲瓶中的培养液保存备用。
第三步:另取两只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乙、丙,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完全营养液。
结果预期及结论:
。
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6.D 7.A 8.C 9.D 10.C 11.B 12.D 13.D
26.(14分)(1)①CuCl2 (2分)酸性(1分)Cu2++2H2O Cu(OH)2+2H+(2分)
|
②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2分) (1分)
(2)3Cu+8H++2NO=3Cu2++2NO↑+4H2O(2分)
(3)1(2分) (4)H2-2e-+2OH-=2H2O(2分)
|
(2) (2分)
(3)(6分)
|
(4)HCOOH(g)+1/2O2(g)→CO2(g)+H2O(l);△H=-2akJ/mol(2分)
|
|
(5) (2分) (2分)
28.(16分)
(1)D(2分)
(2)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变稀以后,将不再反应;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2分)
(3)①证明有水蒸气产生 白色变蓝色(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
②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2分)
③吸收氯气(2分)
④Ag-+Cl-=AgCl↓(2分)
(4)E F (2分) 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2分)
29.(14分)(1)Fe2+、H+(4分)
(2)Cu(2分) 3.2g(2分)
(3)0.04mol(3分)
(4)0.32(3分)
生物答案(2007、4、22)
1~5BCADB
30、(1)(10分)①♀种皮紫色×♂种皮白色、♀种皮白色×♂种皮紫色 、紫、 白、 不可以、 种皮是母本植物的结构
②正交和反交、 核基因 、母本相同、 质基因
(2)(12分)①P、♀种皮紫色×♂种皮白色 P、♀种皮白色×♂种皮紫色
↓ ↓
F1 F1
↓× ↓×
收获种子 收获种子
②如果F1产生种子的种皮颜色均为紫色,则紫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
如果F1产生种子的种皮颜色均为白色,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紫色为隐性性状。
31.(20分)
(1) 样方 (2分) 5.4 (2分)
(2)} 出生率和死亡率(2分)
(3) J (2分) 没有天敌 (2分’
(4)第四步:取长势相同的龙葵植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分别种植于乙、丙两锥形瓶中;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甲瓶中培养过豚草的培养液,向丙瓶巾加入与之等量的适当稀释的完全培养液。(2分)
第五步:将乙、丙两锥形瓶共同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问,观察并比较乙、丙两瓶幼苗的长势。(2分)
结果预期及结论:
理科综合测试(二)物理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答案 | B | D | B | C | AD | A | ACD | AD |
22.17分(1) ①5.74mm(或5.72mm) ②8.500mm ③15.8° 每小题2分,总6分
(2)步骤 ①K1断开,K2接到a端,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1;②K2仍接到a端,闭合K1,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2;③K1仍闭合,K2接到b端,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3. 6分
②(2分)
(3分)
23. 16分
解:由于完全失重,小车与平台间弹力、摩擦力为零。2分
设推进器产生的恒力为F,未放被测物块时小车加速度为a1,
F=m 3分 ,
3分
放上被测物块后,系统加速度为, 则有
F= (m+M) 3分,
3分
代人数值后可解得M=1. 25 kg. 2分
24.19分
解:电场中,类平抛运动
,
.
(每式1分,全对6分)
得(2分)
m/s (2分)
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 (3分)
由几何关系得。 (2分)
得
(2分)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分)
25. 20分
解:(1)dc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BLv (1分)
线框中的感应电流 (1分)
dc边所受的安培力 F=BIL (1分)
求出 (2分)
方向水平向左 (1分)
(2)ab边经过Ⅱ区时,设电流为I1,所用时间为t1,产生的热为Q1
有 (1分)
(1分)
由焦耳定律 (1分)
从ab边进入Ⅲ区到cd边进入Ⅱ区,设电流为I2,所用时间为t2,产生的热为Q2
有 (1分)
(1分)
由焦耳定律 (1分)
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 Q=2Q1+Q2 (1分)
求出
(2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