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补习班高考预测题
6.我国航天科技发展迅速,继“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将启动探月工程为人类造福。已知月球上深度3米以内的3He有70多万吨,如果用于核反应发电,可供地球上的人类使用7千年。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3He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B.与4He互为同素异形体
C.与4He互为同位素 D.3He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6. 环境问题是2007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保护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带来白色污染
B.减少使用氟氯代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酸雨
C.大量开采地下水,矿产资源,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D.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质子总数为5NA的重水(D2O)的物质的量是0.5mol
B.1 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9 NA
C.1 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在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所含的氢原子数为2NA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标准状况下,22.4LCl2参与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氟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C.22g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NA
D.以Al、稀H2SO4、NaOH溶液制备Al(OH)3,若消耗a molH+,则至少需消耗OH-的数目aNA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58.5g氯化钠中约含有6.02×1023个氯化钠分子
B.含有2NA个阴离子的CaC2,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约44.8L的乙炔气体
C.在含4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A
D.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
( B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测定中和热实验中,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为终止温度
B.中和滴定时,应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管和锥形瓶
C.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将铂丝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蘸取药品
D.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将硝酸银溶液滴到稀氨水中
8.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A)
A. 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B. 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
C. 用纯碱(Na2CO3)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
D.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 B )
A.向过量稀硫酸中加入除去油污的废铁屑,是制备硫酸亚铁的可行方案
B.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乙二酸溶液,生成大量气泡,说明乙二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向铝屑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氧氧化钠溶液,是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
D.向硫酸亚铁铵溶液中,依次加入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化,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8.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D )
A. 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NO3清洗
B. 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 不慎将苯酚沾在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溶液冲洗
D. 在250 mL 烧杯中,加入216 mL水和24 g NaOH固体,配制10% NaOH溶液
|
A.原子半径:W>Z>Y>X
B.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强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Z的强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沸点最高
9.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3
所示,Y、W不是O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Z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比Y元素的小
B.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可能比Y元素的高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W的强
Z | Y | X | W |
9.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为
其中W的一种原子是3618W,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C. 气态氢化物还原性X>Y>Z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Z
9.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B )
A.已知Ra是第七周期、II A族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V A族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
10.下列化学用语的相关表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D
A.根据CO2分子结构可推知,COS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也达到了8电子结构
B.将Fe(NO3)2溶液加热蒸发至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
C.向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 + 2OH- + NH4+ + H+ + SO42- = BaSO4↓+ NH3·H2O + H2O
D.氢气燃烧热为285.5kJ/mol,则电解水制取H2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l) = 2H2(g) + O2(g); △H=+285.5Kj/mol
10.教材是学习的重要材料,但不能迷信教材,下列是中学化学教材中摘录的部分表述内容,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判断,其中不够科学严密的是( D )
A.第一册教材P10: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第一册教材P10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C.第二册教材P34: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这说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D.第三册教材P20:除了加入电解质可使某些胶体聚沉外,将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也能发生聚沉
11.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A.往氢碘酸中滴加FeCl3溶液:2HI + 2Fe3+ ==== 2Fe2+ + I2 + 2H+
B.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苛性钠溶液:
Ca2+ + 2HCO3– + 2OH– ===== CaCO3↓+ CO32– + 2H2O
C.用铂作电极电解Mg Cl 2溶液:
|
2Cl– + 2H2O ===== H2↑+ Cl2↑ + 2 H–
D.硫氢化钠水解
HS– + H2OS2– + H3O+
12.已知298 K时反应2SO2 ( g ) + O2 ( g ) 2SO3 ( g ) ; △H = –197 kJ·mo–1 ,在相同温度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达化学平衡时放出热量为a1 kJ ;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器中通入 1 mol SO2和0.5 mol O2,达化学平衡时放也热量为a2 kJ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12.废水中常含有卤代烃,研究发现,把铁粉放在废水中可以除去卤代烃,该过程的机理为Fe + RCH2X + H+ → RCH3 + X- + Fe2+(X为卤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处理后,废水的pH减小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过程中RCH2X是氧化剂
D.处理含1mol卤代烃的废水时,转移1mol电子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
A.pH=0的溶液:Fe3+、Mg2+、Cl-、SO42-
B.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K+、HCO3-、Cl-、S2-
C.含有大量H+的无色溶液:Na+、Fe3+、NO3-、MnO4-
D.在Na2SO3溶液中:Na+、H+、NO3-、SO42-
1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中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2.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将pH=4的酸醋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在0.1mol/L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Na2CO3与NaHCO3溶液相比,Na2CO3溶液的pH大
13.温度为T℃,压强为1.01×106Pa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A(g)+
B(g)3C(?),测得此时c(A)=0.022
mol·L-1;压缩容器使压强增大到2.02×106Pa,第二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5
mol·L-1;若继续压缩容器,使压强增 大到4.04×107Pa,第三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75
mol·L-1;则下列关于C物质状态的推测正确的是(D)
A.C为非气态 B.C为气态
C.第二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 D.第三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
13.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DEFC),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 2CO2 +3H2O,电池示意如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a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 +O2 +4e- =2H2O
13. 已知:2Fe3+ + Cu =Cu2+ +2Fe2+ 。现有含有Fe(NO3)3、Cu(NO3)2、HNO3的稀溶液,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且Fe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仅为NO。,溶液中Fe2+ 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D)
A.1︰1︰1
B.1︰3︰1
C.3︰3︰8
D. 1︰1︰4
|
A.a~d溶液的pH:a<b<c<d
B.a~d溶液的导电能力:a<b<c<d
C.b处溶液的c(H+)与d处溶液的c(OH-)相等
D.c处溶液和d处溶液均呈碱性
26.(14分)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原子半径(10—10m) | 0.74 | 1.60 | 1.52 | 1.10 | 0.99 | 1.86 | 0.75 |
最高正化合价 | +2 | +1 | +5 | +7 | +1 | +5 | |
最低负化合价 | –2 | –3 | –1 | –3 |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上述元素中处于第IA族的有 ,处于第二周期的有 (以上均用编号表示)。
⑵ 元素④与元素⑦相比较,气态氢化物较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⑶ 工业上主要获取⑤的单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⑷ 如右图所示(与K相连的细管的体积忽略不计,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力不计)。在标准状况下,a中充入元素①的单质气体V L,b中充入由元素⑦和①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纯净气体V L。打开K,观察到的现象是 ;足够长时间后,a中气体体积范围是 至 之间。此后,快速推活塞,使a中气体全部进入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6题、(14分)
⑴ ③⑥ ;(2分) ①③⑦ 。(2分) (以上空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⑵ NH3 。(2分)
⑶ 2NaCl + 2H2O 2NaOH + Cl2↑ + H2↑ 。(2分)
⑷ 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1分),活塞向左移动(1分) ;
0 至 0.5V L ,(2分,每空各1分)
气体的颜色先变深,而后逐渐变浅 。(2分)
26.(15分)表中为一些短周期元素及相应氢化物沸点的数据:
元 素 性 质 | 元 素 编 号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氢化物的沸点(℃) | -60.7 | -33.4 | 100 | -87.7 | 19.54 | -84.9 |
最 高 化 合 价 | +6 | +5 | +5 | +7 | ||
最 低 化 合 价 | -2 | -3 | -2 | -3 | -1 | -1 |
A、B、Y均为上表中的元素。X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金属元素。
① X与Y可形成化合物XY、XY2, 二者可用接触法制强酸甲;
② A与B可形成化合物AB、AB2,二者均可用于制备强酸乙。
请回答:
(1)元素 ③ 氢化物的分子式是 __________。
(2)下列有关强酸甲、乙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 二者的浓溶液在常温时均可用铁制或铝制的容器贮运
b. 二者的浓溶液在敞口容器中放置,质量都会变化
c. 工业生产强酸甲、乙时,都要用水吸收相应的氧化物
d. 二者的稀溶液均是强氧化剂
(3)工业生产强酸甲时可用浓氨水处理尾气,并获得某种铵盐。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工业生产强酸乙时获得AB的化学方程式: 。
(5)工业生产强酸乙时可用纯碱溶液处理尾气,该反应如下:
AB + AB2 + Na2CO3
= 2 + CO2
① 在方框内填某盐的化学式
② 每产生44.8 L(标准状况)CO2,被吸收尾气的质量是 ______g。
(6) 表中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用表中元素编号填写)。
26.(共15分)(1) H2O (2分)(2) a b(3) 2NH3•H2O + SO2 === (NH4)2SO3 + H2O(2分)
(4) 4NH3+5O2 催化剂△== 4NO + 6H2O (2分) (5)①NaNO2 ②152(2 × 2)(6)① ④ ⑥(3分)
26、据悉我国探月工程将率先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试行。其发射火箭往往用含氮元素的肼(N2H4)作燃料,将飞船射入同步轨道,除了要精确地控制远地点发动机的点火时机之外,还要准确地校正飞船在远地点时的空间姿态,使飞船的飞行轴向入射方向完全一致,这种高科技主要靠一种新型的肼分解姿态控制发动机来解决。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第 族。
(2)液态NH3类似H2O,也能微弱电离且产生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则液态NH3电离方程式为 。
(3)NH4N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若将0.1mol·L-1NaOH和0.2mol·L-1 NH4NO3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
(4)在结构上N2H4和NH3的关系有如H2O2和H2O的关系。N2H4能发生下列反应:
N2H4+H3O+===N2H+5+H2O N2H4+H2O====N2H5++OH-
N2H5++H2O====N2H62++OH- N2H5++H2O====N2H4+H3O+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A.肼水解显酸性 B.肼在水中电离出H+离子
C.肼是二元弱碱 D.肼是二元弱酸
(5)下列有关NH3、N2H4、H2O和H2O2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H2O2对热稳定性比H2O强 B.NH3对热稳定性比水强
C.H2O2还原性比N2H4强 D.NH3结合质子的能力比水强
(6)当液态NH3与NaClO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进行反应时生成NaCl、肼(N2H4)和H2O。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
(7)发射火箭时肼(N2H4)为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4g N2H4(g)在上述反应中放出71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式__ 。
答案:(1)第2周期第ⅤA族。(2) 2NH3NH4++NH2-。
(3) 大于;c(NO3-)>c(NH4+)>c(Na+)>c(OH-)>c(H+)。(4)C。(5)D。(6) 2NH3+NaClO= N2H4+NaCl+H2O。
(7) N2H4(g)+NO2(g)=3/2N2(g)+2H2O(g);△H=-568kJ/mol
26、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1gD与F反应生成B(气态)时放出92.3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B固体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
答案:(1) C+4HNO
(浓)
CO
↑+4NO
↑+2H
O
(2)2Fe+Cl
=2Fe
+2Cl
H
(g)+Cl
(g)=2HCl(g);ΔH=-184.6kJ·mol
(3)2C+SiO2CO↑+Si 原子
27.(14分)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时化合物XW是气体,
遇氨气产生大量白烟。化合物Z2Y2是淡黄色固体。
⑴ 写出离子化合物ZW的化学式 。
⑵ 写出Z2Y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 如图装置所示,进行下列操作:
第一步. 将开关K1接通后,水槽中 附近先变红
(填阴极或阳极)。碳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第二步. 将开关K1断开,向水槽中滴入XW的溶液至红色恰
好褪去,再接通开关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
写出碳棒上的电极反应式 。
第三步: 一段时间后,将开关K2断开,向水槽中滴入酸性K3[Fe(CN)6]溶液,可以看到有蓝色沉淀Fe3[Fe(CN)6]2生成,标出化学式 Fe3[Fe(CN)6]2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在横线处化学式上标出)。
⑷ Z2Y2可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若
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7.(共14分)(1)NaCl (2分)(2)2Na2O2+2H2O=4NaOH+O2↑(2分)
(3)阴; 2Cl--2e=Cl2↑ ; O2+2H2O+4e— = 4OH— ; +2 +3 (2 × 4)
(4)3Na2O2+2FeCl2+4H2O=2Fe(OH)3¯+O2↑+2NaOH+4NaCl
(2分)
27.(14分)右图所示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物质均由主族元素组成(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C、D为单质,A、B、E、F、G为化合物,除C与D的反应外,其它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A是常见金属氧化物,当F过量时,G为可溶性盐,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E与F(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g一种常见氧化物,不管F过量与否,G为同一种难溶性物质,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有机化合物,如果A与G为同一物质,请写出两种A(不同类别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方程式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14分)
⑴
⑵二氧化硅,
⑶ 中的两种(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7. (14分)下图中A是一种常见单质,C是白色沉淀,其余均是化合物的水溶液。化合物X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均含10个电子,化合物Y分子中含18个电子,以下变化中的水或其他物质都已略去。请填空: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X在固态时属 晶体,Y的电子式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② ;
(4)D的水溶液呈 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5)在
中充分燃烧,放出
的热量(
),写出表示A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8. (15分)下图中
为直流电源两极,A为金属元素X的单质组成的活泼电极制成,B、C、D为铂电极,接通电源,金属X沉积于B极,同时C、D产生气泡。试回答:
(1)p为 极,A极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C为 极,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是 (化学式);
(3)C极的电极方程式 ;
(4)在电解过程中,测得了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解释在电解过程中,阴极与阳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例变化的原因: ;
(5)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盛装溶液的pH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当电路中通过电子时,B电极上沉积金属X为
,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
。
27. (14分)
(1)(1分)(2)离子(1分)
(1分)
(3)① (2分)
② (2分)(4)酸(1分)
(2分)
(5);
(4分)
28. (15分)(1)正(1分);氧气(1分)(2)阳(1分);(1分)
(3)(3分)
(4)在开始反应的短时间内,由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在水中溶解没达到饱和,而且,故
;随着反应的进行,由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在水中溶解均达到饱和,故
(3分)(合理答案均给分)
(5)变小(2分)(6)(3分)(没写单位扣1分)
|
(1)若A是单质,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D在常温
下为固态,且A、D均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
蓝。E是一种可溶性强碱,其焰色反应为黄色。
①A的电子式为 ;
C固态时的晶体类型为 ;
②写出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 ;
③在E的环境中,A与B还可以发生另外一个反应,
每1 mol B完全反应转移6 mol 电子,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2)若B是单质,工业上用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B。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D是无色无味的气体,E是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①若C溶液显酸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②若C溶液显碱性,则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 。
|
(1)① ………2分离子晶体…2分
②Cl2 +
2OH- Cl-+ ClO-+ H2O …2分③3Cl2 +
NaI + 6NaOH
NaIO3 + 6NaCl + 3H2O 2分
(2)①Al3+ +
3H2O
Al(OH)3+3H+ 2分②Al(OH)3 + OH- AlO2- + 2H2O
2分
28.(17分)下图甲是旧教材中验证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是新教材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丙是某校师生对乙作进一步改进并对所产生的气体的性质进行探究的装置。
![]() |
(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与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
丙装置除具乙装置优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
(3)欲使NO2气体充满试管②,应先关闭弹簧夹 ,再打开弹簧夹 ,当气体充满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然后把a、b、c都关闭,并把试管②置于沸水中,下列情况不变的是 。
A.颜色 B.平均摩尔质量 C.质量 D.压强 E.密度
(4)为了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②的操作是
。
(5)试管②中的NO2和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是 。(气体体积按标准状况计算且不考虑实验过程中NO2的损失)
28.(除最后一空为3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7分) (5)mol·L—1
(1)Cu+4HNO3(浓)===Cu(NO3)+2NO2↑+2H2O
(2)无氮的氧化物逸出,可避免污染环境;可使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3)C;a、b;C、E(4)关闭弹簧夹a、b,打开c,用手捂热试管②一段时间后松开
28.(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物质的制备、性质等实验。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A或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单质有(写出两种即可) 。
(2)A、C装置相连后可完成多种实验。
①若在甲、乙、丙中分别盛装的试剂为:稀盐酸、石灰石、次氯酸钙溶液,则实验开始后在试管丙中可观察到的为 ,该实验可说明相关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
②已知KMnO4在常温下可与浓HCl反应生成Cl2,请利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KMnO4、CI2、Br2的氧化性强弱
。
(3)当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后,可验证铜和浓硝酸的反应。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B、D装置相连后,可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操作步骤为:
先关闭弹簧夹___________,再打开弹簧夹________,使NO2气体充满试管丁。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下一步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盛NaOH溶液的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试管中的NO2和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气体按标准状况计算)。
28.(15分)
(1)H2、O2等 (1分)
(2)①溶液变浑浊(或溶液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1分)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 (1分) ②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高锰酸钾和溴化钠(或溴化钾等)溶液,反应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则可证明氧化性的强弱为:KMnO4>Cl2>Br2 (3分)(3)①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2H2O (2分)② c (1分) a、b (1分)
关闭弹簧夹a、b,打开弹簧夹c,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片刻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 (2分) ③ 防止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 (1分)
④ 1/22.4 mol/L(或0.045 mol/L) (2分)
29.(Ⅰ)(8分)针对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二药)生产的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一事,药品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亮菌甲素”结构简式如右图,是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几乎不溶于水,辅料丙二醇(C3H8O2)溶成针剂用于临床。该药为利胆解痉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等。
(1)写出“亮菌甲素”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
(2)1mol 亮菌甲素最多能和_______mol H2发生反应,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
(3)写出“亮菌甲素”和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Ⅱ)(10分)含碳、氢、氧元素的下列有机物分子式通式:
A.Cn(H2O)m B.(C2H3)n(H2O)m C.(C2H)n(H2O)m
D.(CH)n(H2O)m E.(C2O)n(H2O)m F.(CO)n(H2O)m
(1)若充分燃烧某类有机物,消耗氧气的体积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5∶4(相同条件下),则该类有机物分子式通式是上述各式中的_________(填代号)。
(2)若某有机物分子式符合上述C的通式,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若该有机物属于酯类且分子中含有苯环,则其可能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Ⅰ(1)C12H10O5(2分)
(2)5(2分) 加成(2分)
(3)
Ⅱ(1)D(2分)
(2)C8H8O2 (2分) 6(2分)
(2分)
(2分)
29. (11分)土壤中有机物含量的高低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测定土壤中碳的含量来换算。方法如下: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风干土样2.00g,加入10mL某浓度的溶液,使土壤中的碳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溶液,滴定溶液中剩余的
,用去
溶液19.5mL,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未配平);另取一份等量相同浓度的
溶液,用相同的
溶液滴定,用去
溶液49.5mL。试回答:
(1)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3)土壤中碳的质量分数是 。
29. (11分)
(1)
(2)
(3分)(3)0.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