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4-5-11 0:31:58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包括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 C­12  O­16 Mg­24 Cl­35.5  Cu­64

卷(选择题 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第5页卷首表格中。)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KIO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化学物质的食品   

D.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2.下列选项与胶体知识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以减少对空气污染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暗箱中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

3.下列关于电解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Cl2 的水溶液能导电,但Cl2 是非电解质

B.0.1mol/L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

C.给pH=12的NaOH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 12

D.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4.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B.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C.碘和干冰的升华        D.氯化铵受热气化和苯的气化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 mL 2.0 mol/L 的氯化铜溶液中铜离子个数为0.2×6.02×1023

B.1mol烷烃(CnH2n+2)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1)×6.02×1023

C.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6.02×1023

D.24g镁在足量C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6.02×1023

6.在实验室里可按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A.O2      B.Cl2     

C. NH3     D.CO2

7.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B.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C.在c(H+) =10-13mol/L 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OHNH3·H2O

B.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

2Al3+ 3SO42-+ 3Ba2+ 6OH2Al(OH)3↓+ 3BaSO4

C.乙醛与银氨溶液在热水浴中的反应

  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2C6H5O-+CO2 +H2O→2C6H5OH+CO32-

9.下列事实中,能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A.氯气和二氧化硫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使溴水溶液褪色

C.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大量Na2SO4和甲醛都能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

10.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粒子半径:Fe(OH)3胶粒>I>Na+>F- B.氧化性:MnO4>Cl2>Fe3+>Zn2+

C.酸性:H3PO4<H2CO3<H2SiO4<H2SO4  D.热稳定性:NaHCO3<Na2CO3<CaCO3<Al2O3

11.乙酸苯甲酯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它有很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酯基的一取代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除所给出的乙酸苯甲酯外,还有多少种

A.3    B.4     C.5     D.6

12.下面是某学生利用数据分析的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比较相同状况下气体密度的大小

B.根据甲烷和乙烷的熔点,可以比较二者晶体中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C.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推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D.根据溶液的温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13.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是10s             

B.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79.0%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   2Z(g)  

D.前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79mol/(L·s) 

14.奥运吉祥物“福娃”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结构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相同      B.聚酯纤维和羊毛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C.该聚酯纤维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醇    D.聚酯纤维和羊毛都属于合成纤维常温时,将15.a1 mL b1 mol/L 的CH3COOH溶液加入到amL b2 mol/L 的NaOH溶液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a1b1=a2b2,则混合溶液的pH>7

 B.如果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C.如果a1=a2,b1=b2,则混合液液中c(CH3COO)=c(Na+

D.如果a1=a2,且混合溶液的pH<7,则b1>b2

16.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的氢化物沸点高于Q的氢化物沸点   B.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 > L

C.T、Q的氢化物常态下均为无色气体   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17.下列实验 操作不合理的是

①用FeCl3溶液鉴别乙醇溶液和苯酚溶液

②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③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④仅用蒸馏水鉴别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⑤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中央,测该溶液的pH

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只有容量瓶和烧杯

⑦在250mL 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10%NaOH溶液

 A.①⑤⑥   B.④⑦⑧  C.②④⑤⑧    D.①④⑦

18.有X、Y、Z、W 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

1

将X与Y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Y不易腐蚀

2

将X、W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W比X反应剧烈

3

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Y和Z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在阴极上首先析出单质Z

根据以上事实的下列判断或推测错误的是        

A.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

B.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

C.Z放入 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

D.用X、Z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X做负极

第Ⅰ卷(选择题  44分)

一、请将选择题正确选项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19.(12分)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Q。其中:在同周期中,Z的金属性最强,Q的非金属性最强; W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1)五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其中,固态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填化学式);

常用做强氧化剂的是               (填化学式)。

(2)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化学式);

由Z、W、Q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X、W、Q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3)Z与Q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属于      化合物;电解该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阳极产物和阴极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由X、Y和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6H12Y6,已知:9g该化合物燃烧放出140 kJ的热。

写出该化合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0.(11分)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A为化合物,甲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G为酸,乙在G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


(1)若A为硫酸工业的重要原料,C能使品红试液褪色,D的水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

①工业上反应Ⅱ在       (填设备名称)中进行,工业上反应Ⅲ用于吸收E的试剂是            

②D的水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

③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甲为淡黄色固体,D、F的溶液均呈碱性,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G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则

①写出甲物质的电子式是         

②写出D到F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盛满E物质的烧瓶封闭后放在冰水中冷却,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14分)咖啡酸(       )也叫3,4-二羟基桂皮酸,它存在于许多中药中,如野

胡萝卜、光叶水苏、荞麦、木半夏等。咖啡酸有止血作用,对内脏的止血效果较好,毒性较小,还有镇咳、祛痰等疗效。

(1)咖啡酸的分子式是       

(2)咖啡酸不具有以下哪些性质        

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B.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3)1mol咖啡酸与浓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    mol Br2

反应类型有               

(4)咖啡酸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方程式

                            

咖啡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5)有机物A分子式为C9H10O2,A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A能发生水解反应,在溶液中1molA能与2molNaOH反应,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6)将一定量咖啡酸与A的混合物点燃。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x L O2,并生成g H2O和m L 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列出混合物中咖啡酸的物质的量的计算式                         

22.(11分)右图中X是直流电源。Y槽中c、d为石墨棒,Z槽中e、f是质量相同的铜棒。接通电路后,发现d附近显红色。

(1)①电源上b为   极。(用“正”、“负”、“阴”、“阳”填空)

②Z槽中e为   极(同上)。

③连接Y、Z槽线路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d   e(用“→”和“←”填空)。

(2)①写出c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②写出Y槽中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Z槽中e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3)①电解2min后,取出e、f,洗净、烘干、称量,质量差为1.28 g,在通电过程中,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      mol

   ②若Y槽中溶液体积为500mL(电解后可视为不变),则槽中单位时间内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是         mol/(L.min)。

23.(8分)某化学课外小组按照下列方案进行“由含铁废铝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

步骤1:取一定量含铁废铝,加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

步骤2: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的pH=8~9,静置、过滤、洗涤。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

步骤4:将得到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上述实验中的过滤操作需要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⑵步骤1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当步骤2中的溶液pH=8~9时,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⑷为了使步骤2中的含铝离子沉淀完全,还可以应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答案   

卷(选择题 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D

C

C

B

C

A

C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C

D

D

B

C

A

B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19.(共12分)

(1)C;  O2 、 Cl2  (每空1分 共3分)

(2)Na;S2->Cl- >Na+ ;HClO4>H2SO4>H2CO3     (每空1分 共3分)

(3) 离子;2Cl- -2e- = Cl2↑ (每空1分 共2分)  Cl2 + 2OH- = Cl- + ClO- + H2O(2分)

(4)C6H12O6 (s) + 6O2(g) =6 CO2(g) + 6H2O(l);H=-2800kJ/mol      (2分)

20.(共11分)

(1)①接触室   98.3%浓硫酸    ②酸性   (每空1分 共3分)

高温

 

③4FeS2+11O2=====8SO2+2Fe2O3            (2分)

(2)①Na2O2 略(1分) ②2Al+ 2NaOH+2H2O = 2NaAlO2 + 3H2↑(2分)

③ 颜色变浅 (1分)  2NO2     N2O4       (2分)

21.(14分)     

(1)C9H8O4 (1分)

(2)A、C(2分,见错不得分)

(3)4 (1分) 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2分 见错不得分)

(4)

       n

(每个方程式2分,共4分   缺条件和↑扣1分)

(5)             (2分)(6)

 

或                   或                 (2分)

22.(11分)

(1)①负  ②阳   ③←                 (每空1分  共3分)                      

(2)①2Cl-2e= Cl2↑                      (2分)

   2NaCl + 2H2O2NaOH + H2+ Cl2            2分)

   ③Cu-2e= Cu2+                        (2分)

(3)①0.02     ②0.02 mol/(L·min)             (每空1分,共2分)                      

23.(本题8分)

  (1) 烧杯  漏斗 (各1分,共2分)   (2)除去铁等不溶于碱的杂质(2分)

 (3)取上层清液,逐滴加入稀硫酸,若变浑浊则说明沉淀不完全,若不变浑浊则说明沉淀完全            (2分)

 (4)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