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

2014-5-11 0:31:58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

理 科 综 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6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7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14  016 Ne 2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

  选择题一(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洋葱的鳞片叶属于着生在地下茎上的一种变态叶,利用其外表皮细胞在光照下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效果明显,此时盖玻片下的紫色细胞可以进行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化能合成作用  D.光合作用  

  2.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效应B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

  B.只有效应B细胞具有产生分泌蛋白的功能

  C.抗体能够与抗原发生特异性融合,杀灭抗原

D.抗体的分泌属于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

  3.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般情况下,②中的CO2不能向③中扩散

  B.B结构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乳酸,

  C.①中血糖浓度的调节与垂体有关

  D.①②④均参与了体温的调节

4.对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分别具有甲、乙、丙、丁细胞的生物个体,属于4个不同的物种

  B.只有乙细胞才有赤道板

  C.细胞甲、丙、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

  5、为了使无芽的枝条容易扦插成活,可以先用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枝的下端,然后栽插。据图分析,此时使用的生长素溶液浓度最可能是

  A.]0—11mol/L

  B.10—10mol/L

  C.10—9mol/L

  D.10—4mol/L

  6.如果取一块冰放在容器里,不断地升高温度,可以实现“冰→水→水蒸气→氢气和氧气”的变化,在各步变化时破坏的粒手间的相互作用依次是

  A.氢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

  C.氢键、氢键、非极性键    D.氢键、非极性键、极性键

  7.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都是参与反应的物质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再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O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NaOH  

  B.CuCl2的水解产物是Cu(OH)2和HCl

  C.PCI3的水解产物是PH3和HCl

  D.CaO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用其它试剂便无法区别NaCl、Na2CO3、NaHSO4、AlCI3四种溶液

  B.实验室常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NaOH溶液

  C.用导线将电解池和电池连接,电子从电池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阳极

  D.用以下反应制取硫酸铜:、 ,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L

  M

  Q

原子半径/nm

  0. 160

  0.143

  0.102

  0.099

  0.077

  0.074

主要化合价

  十2

  十3

 十6,一2

 十7、一1

 十4、一4

 一2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M原子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

  B.等物质的量的X、Y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一样多

  C.Y与Q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L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Llmol/L醋酸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2NA

  B.22.4L H2与22.4LCO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C.18g重水D2O与20g Ne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D.3.4g氨中含有0.6NA个N—H键

  11.在0.1mol/L的NaHSO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Na+)>c(HSO3)>c(SO3)2>c(H2SO3)

  向NaHSO3溶液中慢慢地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SO32+H2O HSO3十OH

  B.HSO3十H2O H2SO3十OH

   C.HSO十OHSO42十H2O

  D.H2SO3+OHHSO3十H2O

  12.在pH=d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b,若a>b,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CuSO4   B.Na2SO4

  C.NaOH  D.HCl

  13.向100mLFeCl2溶液中滴人含Br2 0.05mo1的溴水,测得加入的溴已完全反应,形成的溶液不含Fe2+,则原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  B.1mol/L

  C.1.5m01/L  D.2m01/1。

14.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B.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C.其速度可以保持不变

  D.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l5.固定的气缸内由活塞封闭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在拉力F作用下缓慢地向右移动,如图所示。气缸壁和活塞都是不导热的材料,在拉动活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B.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C.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D.外力F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16.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m的五个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简谐横波以1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s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下运动,t=3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上方的最高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d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周期为3s

  B.t=3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c

  C.在3s<t<4s这段时间内质点c的速度方向向上

  D.质点b开始振动时是向上运动  

  17.如图所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赤道上空的近地卫星B、地球的同步卫星C,它们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比较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三者的周期关系为TA>TB>Tc

  B.三者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A>aB>ac

  C.三者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AcB

  D.三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A<Vc<VB

  18.如图所示,某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已知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a,方向与ab连线的夹角为120°,电势为φa;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b,方向与ab连线的夹角为150o,电势为φb,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及电势高低相比较,有

  A.Ea=Eb/3;φab  

  U.Ea=3Eb;φab

  C.Ea=Eb/3;φab

  D.Ea=3Eb;φab

  选择题二(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9.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的边界上,有两个质量和电荷量均相等的正、负离子(不计重力),从O点以相同的速度先后射入磁场中,入射方向与边界夹角为θ,则正、负离子在磁场中

  A.运动轨迹的半径相同

  B.运动时间相同

  C.重新回到边界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相同

  D.重新回到边界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不相等

  20.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中一悬挂着的静止沙袋并留在其中,子弹的动能有部分转化为子弹和沙袋的内能,为了使转化为内能的量在子弹原来的动能中占的比例增加,可采用的方法是

  A.使悬挂砂袋的绳变短  B.使子弹的速度增大

  C.使子弹质量减少    D.使砂袋的质量增大

  2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作用在B上的力F改为作用在A上,并保持其大小和方向不变。则之后A、B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一起匀速运动

  B.一起加速运动

  C.A加速,B减速

D.A加速,B匀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

  22.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8分。)

  (1)(6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一同学用最小分度为毫米的米尺测得摆线的长度为980.0mm,用游标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摆球的直径为   mm,该单摆的摆长为   mm.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摆球摆动稳定后,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并数下“1”,直到摆球第2次同向通过平衡位置时按停秒表,读出经历的时间t,则单摆的周期为     

  (2)(12分)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 2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U图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V,内阻10kΩ)   B.电压表(0~15V,内阻20kΩ)

  C.电流表(0~0.3A,内阻1Ω)   D.电流表(0~0.6A,内阻0.4Ω) 

  E.滑动变阻器(10Ω,2A)      P.滑动变阻器(500Ω,lA)   

  G.学生电源(直流6V),开关,导线若干

  ①实验时,选用下面的图A而不选用图B的电路图来完成实验,请说明理由:       

②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

③把下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电路图。

  23.(16分)如图所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ABC,其半径r=0.40m,  轨道在C处与动摩擦因数μ=0.20的水平地面相切。在水平地面的D点放一静止的质量m=1.0kg的小物块,现给它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当它运动到C点时,撤去恒力F,结果小物块恰好通过A点而不对轨道产生作用力。已知CD间的距离s=1.0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物块通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

(2)恒力F的大小。

  24.(18分)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M、N竖直放置,两板间的电势差U=1.5×103V,现将—质量m=1×10—2kg、电荷量q=4×10—5C的带电小球从两板上方的A点以=4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A点距两板上端的高度h=0.2m),之后小球恰好从靠近M板上端处进入两板间,沿直线运动碰到N板上的与N板上端相距L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M、N两板间的距离d;

(2)小球到达B点时的动能Ek。  

  25.(2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A=4.9kg,长为L=0.5m,高为h=0.2m的木块A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B=1.0kg的小木块B(可视为质点)放在A的一端,质量为mC=0.10kg,  初速度为=100m/s的子弹C从A的另一端射入并和它一起以共同速度运动(射入时间忽略不计)。若A和B之间接触面光滑,A和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5。求:

  (1)子弹刚射人木块A后它们的共同速度;

  (2)子弹射人A后到B落地的时间t;

(3)A滑行的总的距离s。

26.(14分)无水CuSO4在强热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利用D管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分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

  实验步骤:

  ①称量反应前D管的质量。

  ②连接好装置,关闭K,加热硬质玻璃管A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待硬质玻璃管A冷却后,打开K,通人一段时间的空气。

  ④再称量D管,得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

  (1)B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有关离子方程式是                

(2)B管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3,实验过程中发现B管的温度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                                   

  (3)按上述方法实验,假设B、C、D对气体的吸收均完全,并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能否根据m计算分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                      原因是                                  

  27.(15分)A—K各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

  ①E和K为五色气体单质,F为常见的金属,它在高温下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是工业上冶炼金属的方法之一。

②A为无色气体,B为淡黄色固体:C为五色液体。

 

  (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

  A     ,H    ,I    

  (2)写出B的电子式      ,固态G属于      晶体。

  (3)写出F+G+C→J+K的化学方程式:                          

  28.(15分)把氯气通人稀氨水中,NH3分子上的一个H被C1取代生成氯氨,然后加入过量的氨和氯氨作用,得到联氨(N2H4)。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联氨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32.0gN2H4和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气态),放出热量642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联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显弱碱性的原因:           

  (3)联氨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

  联氨一空气燃料电池放电生成N2和H2O,其电极反应式是:  

  正极                                  

  负极                                    

  29.(16分)在实验室进行工业合成氨的模拟实验:

  N2(g)十3H2(g)2NH3(g);△H<0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分离出氨,并补充氮气、氢气物质的量之比与起始时相同的原料气,以实现连续的生产,各组分物质的量和时间的关系见下图。

  (1)起始时刻氮气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N2):n(H2)=    。反应开始至15min时第一次达到平衡,容器体积为lL,这段时间内,以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2)写出代表H2的曲线在下列时刻的坐标:

  t1补充原料气之后:(       );t2处于平衡态时:(    );

  在图上画出tl~t2间的曲线。

  (3)第一次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是     

  以t1补充原料气之后为起始状态,第二次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是    

  以这样的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补充原料气,经济上是否合算?         

  30.(21分)2006年11月,巫山县渝东珍稀植物园负责人透露:两个月前,该园的镇园之宝——我市最高的一株珍稀龙舌兰根部腐烂,叶子萎缩;干枯。经植物专家全面体检和精心治疗,目前这株2.3米高的龙舌兰已经重现生机。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专家认为该龙舌兰患病是因雨下得太多造成的。用高中生物学知识对此进行简要解 释,可以表示为如下图解:

   图解中E代表蛋白质等有机物,则A代表的物质是———————————,C代表的物质是

    ,D代表的物质是    。物质G是指根细胞产生的   

   (2)在对症冶疗上,除了挖沟排水外,专家还为龙舌兰建立了保暖温室。因为龙舌兰本是热带植物,其    性决定了温室有利于其康复。温室使它的    提高,加快了新陈代谢的进行。

(3)专家还用吹风机保持龙舌兰生长环境的干燥,该措施的重要意义之一,可用以下图解表示:

  ①图解中a代表      作用。  

②请按图解的思路,写出三种必需矿质元素及其各自参与合成的b的名称:       

                                      。

  (4)①若将此龙舌兰的一小团叶肉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则能在锥形瓶中长出一株龙舌兰。这是根据植物细胞的     理论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②把在锥形瓶中培育出的龙舌兰植株也栽培在此植物园中并进行相同的管理。那么,它是否可能长得像母体一样高?为什么?          ,                   

  31.(21分)玉米籽粒有甜和非甜两个品种,种皮有黄色和白色之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现将纯合的黄种皮甜玉米植株的花粉给纯合的白种皮非甜玉米植株授粉,结出的种子全是白种皮非甜玉米,将这些种子种下后自交,结出黄种皮种子,请回答相关问题:

  (1)种皮的颜色中,显性性状是     ,将玉米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类型杂交,再将F1连续自交,种皮颜色的性状分离出现在    代所结的种子中,表现为白种皮甜玉米的占这些种子总数的   。  

  (2)将上述3对基因均杂合的植株作父本进行测交,所结种子的表现型为     ;将这些种子全种下去,高茎植株占总数的      。  

  (3)种皮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色素决定,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是通过控制    来实现的。

  (4)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稳定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写出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①在这株变异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②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③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①          

  ②              

  问题:

  ①预期最可能的结果是:        

②对上述预期结果的解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