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二卷专项训练一

2014-5-11 0:31:59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二卷专项训练一(实验试题)

1、试完成下列两小题

(1)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选填序号)。

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B.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拨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C.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

D.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E.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硝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F.制乙烯时,用量程为3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200℃的温度计,测反应液的温度

(2)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某同学把AgNO3溶液滴入K2HPO4溶液,即得黄色沉淀。经过查阅资料得知:K2HPO4溶液呈碱性;Ag2HPO4和Ag3PO4均为黄色沉淀,只是Ag2HPO4的颜色略浅。该同学认为不能简单地根据颜色的深浅,来确定沉淀是何物。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分析实验的方案:先测K2HPO4溶液的pH值;在K2HPO4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的同时,不断测定溶液的pH值,直到沉淀量达到最大为止。实际实验中,随着AgNO3溶液的滴入,溶液的pH最终为3—4之间。

①请你判断沉淀量达到最大值时的黄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填“Ag3PO4”或“Ag2HPO4”)

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写出K2HPO4 与Ag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③请你写出该实验的分析方案中是怎样得出实验结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__  ____(填序号)

A、用50 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 mL 酸性KMn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待用

B、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时,将灼烧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

C、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量筒

D、实验室中进行的下列实验需水浴加热:①乙酸乙酯的制备②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E、配制1 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浓度偏低:①溶解后烧杯未多次洗涤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③容量瓶中原有少许蒸馏水

F、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

G、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

H、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Na2CO3、Al2(SO4)3、NaCl、NaHSO4

I、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下列三组液态混合物:硝基苯和水、油酸和水、乙酸乙酯和乙醇

J、实验室保存少量液溴和白磷常用水封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明矾制取Al2(SO4)3晶体和K2SO4晶体。

①实验室除明矾外,已备好的用品有蒸馏水、氨水、pH试纸,还缺少的试剂有    

②制得Al2(SO4)3与K2SO4物质的量之比小于      

(3)“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 ,可使仪器不漏液或不漏气。在下列仪器中:①试管;②分液漏斗;③细口试剂瓶;④广口试剂瓶;⑤集气瓶;⑥滴瓶;⑦酸式滴定管;⑧碱式滴定管,肯定用不到“磨砂” 处理的有      (填序号)。

(4)碱式氯化铜 (不溶于水的绿色结晶)是一种农药,化学式为:CuCl2·3Cu(OH)2·xH2 O。为验证其组成并确定X值,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几步实验

①取a g碱式氯化铜的晶体制成粉末。

②将晶体加热至确认质量不再变化为止(铜仍为二价),冷却后称其质量为b g。

③另取a g碱式氯化铜的晶体,溶于足量硝酸中,得到溶液。

④向③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最后得到纯净固体,称量为c g。

若以上操作均正确,试回答下列问题:

A.将晶体制成粉末,所用的主要化学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以上四步中,用到玻璃棒的步骤有           (填序号)

B.步骤②灼烧后得到的固体应为:                  

C.步骤④主要包括: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          → 晾干→称量

3、⑴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 已烷中混有已烯,加入足量的溴水,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分离

② 配置硫酸铜溶液时应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铜粉

③ 实验室可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少量的氧气

④ 向氨水中滴加Al2(SO4)3溶液和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现象相同

⑤ 向某溶液中先通入Cl2再滴加KSCN溶液时溶液变红,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Fe2+

⑥ 将Fe(NO3)2溶液加热蒸发至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

⑦ 分别向体积和pH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一样多

⑧在试管中放入几片碎滤纸,滴几滴90%的浓硫酸,再将滤纸捣成糊状,微热并冷却后先滴入几滴CuSO4溶液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加热至沸腾,可观察到红色沉淀生成

(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生进行如下实验。

a、硫酸铜溶解度的测定:

用两个相同的石墨电极电解饱和Cu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Cu2++2      Cu。已知饱和CuSO4溶液的质量为60 g,通电10 min后,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称量发现两电极质量差为4 g,此温度下CuSO4的溶解度是:20 g     

b、某同学查询资料得知:铜屑放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铜屑可逐渐溶解。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右图,验证该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SOCuSO2HO             

若将H2O2和稀硫酸加入烧瓶中的顺序颠倒,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铜屑放入HO中不发生反应,若在HO中加入稀硫酸,铜屑可逐

4、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 试剂1是       ,试剂2是        ,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⑵ 加入试剂2后溶液中颜色由淡黄色转变为淡红色是因为              

写出+2价Fe在空气中转化为+3价Fe的化学方程式                 

⑶ 该同学猜想血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还原为+2价铁,你认为该同学的猜想合理吗?         。若你认为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要作答)             ;若你认为不合理请提出你的猜想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若你认为合理,该空不要作答)                

5、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右面的实验装置来制备摩尔盐。

实验步骤:

(1)把30%NaOH溶液和废铁屑混合、煮沸、冷却,将洗涤铁屑后的NaOH溶液装入F中。

(2)在E中用处理过的Fe屑和稀H2SO4反应制取FeSO4

(3)将硫酸亚铁溶液与硫酸铵溶液混合,结晶得摩尔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F中的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2)Fe屑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可赶走装置中的氧气及(NH4)2SO4溶液中的溶解氧,操作时应先关闭活塞      ,并同时打开活塞     

请写出Fe屑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的另外一个作用            

(3)使摩尔盐结晶可采取两种方法:①蒸发溶液、再自然冷却结晶;②不蒸发溶液、直接自然冷却结晶。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       。(填序号)

(4)原料利用率高,副产品少,产生的有害废物少,保护环境是“绿色化学”的主要内涵。

 请写出此实验中能体现“绿色化学”的具体做法(至少写出两点):

                                     

6、  制取氟的氧氯化物X可采用特制的耐氟容器,使氟气缓缓地与10%的HClO4反应。X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l占30%,O占54%,F占16%。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有关有资料如下:
①无水KF易吸F2、HF和H2O  ②X的熔点为-167℃,沸点为-15.9℃,易分解或接触有机物发生爆炸  ③F2的沸点为-188℃,HF的沸点为19.54℃,O2的沸点为-183℃
试回答:
(1)X的化学式是     
(2)实验中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              
(3)D装置的作用是             
(4)B中冷却剂选用液氧的理由是                
(5)A中填充环状物的作用是                  
(6)有人用石墨为填充剂,结果无X生成。石墨加入导致不能生成X的主要理由是                   

7、电镀厂曾采用有氰电镀工艺,处理有氰电镀的废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系统中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确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 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 mol·L)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副产物Cl2等。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

用是     ,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              

⑶戊中盛有含Ca(OH)2 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 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

的百分率等于   。该测得值与工业实际处理的百分率相比总是偏低,简要说明可能的原因      气体留在装置中。请提出一个能提高准确度的建议(要有可操作性,且操作简单)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铜锌与浓盐酸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实验用品:纯锌片,37%的浓盐酸,铜片,蒸馏水,氯化铜溶液。

甲:将锌放入浓盐酸中,反应速率较快

乙:将实验过程记录下来,并交流。

交流卡片               NO:2006-SY-518

主题:Zn,Cu+浓盐酸

⑴将锌片与铜片贴在一起,一同投入浓盐酸中,反应快速放出气体!

⑵当锌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加热,又产生气体且产生的气体总体积明显比甲多(值得进一步探究),得到无色溶液。

⑶将上述反应后的溶液,隔绝空气,加入适量水,出现白色沉淀。

 

资料卡片                     NO:2006-ZL-918

主题 :生成一价铜的反应 ①课本上:CH3CHO +2Cu(OH)2Cu2O(红色)+CH3COOH +2H2O

②二调试卷:Cu2+ + 4I=2CuI(白色)↓+ I2

③《无机化学》下册,p788,氯化亚铜在不同浓度的KCl溶液中可形成[CuCl2]、[CuCl3]2 、[CuCl4]3等离子,且它们在溶液中均为无色。

 


根据上述资料与交流材料回答下列列问题

⑴乙反应速率明显比甲快,原因是:                   

⑵丙、丁根据铜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后,与盐酸不反应,对乙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甲大的事实。作出如下推断:

①丙认为是溶解在溶液中的H2逸出,你认为是否有道理,理由是:   

②丁作了如下猜想,是否成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丁猜想

验证方法

预测现象及结论

丁认为铜片中可能含有锌等杂质

⑶戊注意到乙中(3)中的白色沉淀,分析:不可能是CuCl2,因为CuCl2溶液显蓝色或绿色,也不可能是氯化锌,因为稀释后溶液更稀,不会析出。并利用资料①②大胆猜想,白色沉淀是生成的氯化亚铜。请你帮他设计验证方案(若有多个只设计两个方案):

预计验证方法

预测的现象与结论

白色沉淀是氯化亚铜

⑷指导老师肯定了戊的猜想,请结合资料③,写出铜与足量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及气体,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乙的实验步骤(3)稀释,生成沉淀,实际上是一个平衡问题,请写出这一平衡关系: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⑸就铜与浓盐酸反应若进一步探讨,你认为下一步实验方案:        

答案:

1、(1)ABCD   

(2)  ①Ag3PO4 ②3AgNO3+K2HPO4= Ag3PO4+2K NO3+H NO3

③若滴加AgNO3液时得到的沉淀是Ag2HPO4,在"HPO42-完全沉出时",是KNO3的溶液,其pH值不可能明显小于7。而实验事实是:随着AgNO3液的滴入,溶液的pH值逐渐降低,最终降为3—4.可见溶液中H NO生成,所以黄色沉淀Ag3PO4

2、(1) BCDEGHI

(2)①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  

②1︰4

(3)①⑧(2分)

(4)A.研钵(1分)②③④(3分)

B.CuO (2分)

C.过滤(1分) 洗涤(1分)

3、(1) ①②⑤⑦(4分)

(2) a、Cu2++2e-==Cu   20 g  (3分)

b、Cu+H2O2+H2SO4=CuSO4+2H2O。(1分)

  铜屑放入H2O2中不发生反应,若在H2O2中加入稀硫酸,铜屑可逐渐溶解。(2分)

4、⑴ 稀盐酸   KSCN溶液      2Fe2+Cl2=2Fe3+2Cl

Fe3+SCN=[Fe(SCN)]2                    

⑵ 少量的Fe2转化为Fe3,加入KSCN后显红色

4Fe(OH)2+2H2O+O2=4Fe(OH)3                 

⑶ 不合理 我的猜想是[Fe(SCN)]2+离子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设计的实验为在褪色后溶液加入FeCl3溶液,仍不变红色(或在褪色后溶液加入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

5、(1)除去混在氢气中的酸性气体(2分)

(2)A  B、C (各1分,共2分)

   将E中的产生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D中(2分)

(3)②(2分)

(4)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混在氢气中的酸性气体;氢氧化钠溶液重复使用;用氢气驱赶氧气,防止亚铁盐被氧化;等其它合理答案(每空2分,共4分)

6、(1)ClO4F    (2)HClO4+F2=ClO4F+HF (3)吸收生成的HF  (4)因为液氧提供的低温可以使X成为固体,便于X的分离  (5)增大F2与HClO4的接触面积,以利于反应朝预定方向进行 (6)C与HClO4发生反应。

7、⑴  ClO- +CN- ======CNO- +Cl-  ,

乙   3ClO- +2CNO-  +2H+= 2CO2  +N2+H2O +3Cl-

⑵  除去HCL 气体 ,除去Cl2  ,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戊中影响实验结果。

⑶  82 % 。  有部分的二氧化碳。    通入氮气 。

8、(1)铜、锌及浓盐酸一起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1分)

(2)①没有道理,因为氢气本身难溶于水(1分)

②(2分)

将铜片加入稀硫酸中,并微热

若无气体放出,则不含锌等活泼金属杂质;若有气体则有锌等杂质

(3)(4分)

预计验证方法

预测的现象与结论

白色沉淀是氯化亚铜

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中,通入氧气

溶液变蓝色,说明是一价铜

向氯化亚铜悬浊液中加入氯化钾浓溶液

若白色沉淀消失且得无色溶液,则原白色沉淀为氯化亚铜,否则不是。

(4)2Cu + 8HCl = 2H3[CuCl4] + H2↑(或:2Cu +4HCl = 2H[CuCl2] +H2↑;2Cu +6HCl=2H2[CuCl3] +H2↑);

(2分)CuCl4]3(aq)  CuCl(s) + 3Cl(aq)[(或: [CuCl2](aq)  CuCl(s) + Cl(aq); [CuCl3]3(aq)  CuCl(s) + 2Cl(aq)]

(5)(2分)用变量控制法探讨铜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白色沉淀,盐酸的适宜浓度(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