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下册第四次综合考试试题

2014-5-11 0:31:59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下册第四次综合考试试题

命题:丁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K:39

Fe:56  Si:28 

 (选择题 64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32分)

1、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B.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C.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2、周期表中有些元素有隔类相似现象(即对角线相似),如Mg、Li; Si、B ;Al、Be等性质相似。现电解熔融LiCl可得Li和Cl2。若用已潮解的LiCl加热蒸干并强热至熔融,再用惰性电极电解,结果得到金属锂,还有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其主要理由是:

A.电解出的锂与水反应放出H2

  B.电解前LiCl加热时已发生水解,电解时产生H2

C.电解时产生的无色气体是O2

D.在高温时阳极放出的Cl2与水作用会放出O2

3、下列制绿矾的方法最适宜的是:

A.铁屑与稀硫酸         B.FeO与稀硫酸

C.Fe(OH)3与稀硫酸        D.Fe2(SO4)3与铜粉。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 C20H42分子中共含61NA个共价键

B.25℃时,1mL纯水中含有1010NA个OH离子

C.含4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为2NA

D.当NO2溶于水产生1molNO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碱金属元素与氧气化合生成的氧的化合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由于碱金属形成的碱均为强碱,所以碱金属形成的盐均不水解;

C、金属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钾的焰色反应中有黄光干扰,故无法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K+或Na+

6、将下列选项中的非电解质加入(或通入)氢硫酸溶液后,可使反应后溶液酸性最终增强的是                  (   

A.氯气  B. 氯化氢水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二氧化硫

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向饱和的胆矾溶液中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铜粉末,很快有较多量的蓝色晶体形成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8、在t1℃时反应2A(g)   B(g);△H  达到平衡时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数值上等于混和气体的总质量除以总物质的量)为M1,t2℃时该反应平衡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2,当平衡从t1℃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M1>M2,平衡向右移动, △H >0    B.若M1<M2,平衡向左移动,△H >0

C.若M1>M2,平衡向左移动,△H <0     D.若M1<M2,平衡向右移动,△H <0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32分)

9、电视剧《西游记》中仙境美仑美奂,这些神话仙境中所需的烟雾是用NH4NO3和Zn粉按质量比8:6.5混合放于温热的石棉网上,使用时滴水数滴即产生大量的白烟。又知发生反应后有N2和水生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水起着溶解NH4NO3,发生吸热现象以启动反应的发生的作用;

②每还原1molNO3需氧化1molNH4+和1molZn;   

③成烟物质是两性氧化物小颗粒;

④成烟物质是小锌粒,它由NH4NO3反应放热而蒸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化学实验措施不当的是:         (   )

A.用纯锌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时反应不快,可将锌片的一角在硫酸铜溶液中浸一下,再和硫酸反应,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

B.苯中滴入液溴未见反应,可加热促其进行

C.用银镜反应检验甲酸中的醛基时,应当先用碱中和羧基的酸性。

D.做石油分馏实验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在液面以下。

11、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沉淀,滤液中再通入硫化氢又产生沉淀,不符合此现象的组是:                   (   )

A.Hg2+、Al3+、Ba2+、Na+       B.Ag+、Fe3+、Mg2+、Cs+

C.Ag+、Cu2+、Rb+、NH4+       D.Fe2+、Ca2+、Li+、K+

12、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绿茶中含有EGCG(表示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物质具有抗癌作用,能使血癌(白血病)中癌细胞自杀性死亡,已知EGCG的结构式如右图所示。有关EGC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EGCG在空气中易氧化

B. EGCG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C. EGCG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D.1molEGCG最多可与含10mol氢氧化钠的溶液      完全作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般钾盐都易溶于水,所以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能出现K+

B、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以写为:H++OH=H2O

C、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元素种类、原子个数、电荷数都相等时,则该离子方程式一定正确

D、溶液中进行的反应FeCl3+3KSCN   Fe(SCN)3+3KCl达到平衡时,加入KCl晶体,则平衡不移动

14、近年来,有人主张将长式周期表中的主,副族序号取消,改为由左向右排成18列,如ⅠA族为第一列,按此,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这张周期表中在1-18号元素间应存在36个空格

B.原子序数≤56的属奇数的元素都位于奇数列

C.第十三列中包含5种元素

D.黑色金属位于第9-10列中。

15、关于有机物C3H6O3的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

A.若能与金属钠和碳酸氢钠反应,则其结构中同时含有-OH和—COOH

B.若该物质中含有两个—CH3,则它可以是碳酸酯

  C.若该物质中所有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相同,则其结构中只有C—O键和C—H键,且为六元环结构

D.若1mol C3H6O3与足量钠反应只产生1mol氢气,说明一分子C3H6O3中含有2个—OH和一个—CHO 

16、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CO3溶液和NH4Cl溶液:

c[(NH4)2SO4]<c(NH4Cl)<c[(NH4)2CO3]

B.在NaHS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S)+c(OH)+2c(S2)

C.已知H2B是二元酸.在0.1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

c(HB)>c(H2B)>c(B2)

D.10mL 0.5mol/L CH3COONa溶液与6mL 1mol/L盐酸混合:

c(Cl)>c(Na)>c(OH)>c(H)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7、(11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两种可能:一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32-+H2O=2Fe2++SO42-+2H+;二是发生双水解反应:2Fe3++3 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为了证明是哪一种反应发生,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下列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Ⅰ: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这种红褐色液体是          。向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Ⅱ:换用稀释的FeCl3和Na2SO3溶液重复实验Ⅰ。实验Ⅰ、Ⅱ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若在FeCl3浓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18、(13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4g铜片和12mL18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烧瓶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②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导管未画全,请直接在原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③实验结束后,装置C中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有             

(2)事实表明,上述反应全部结束后,硫酸仍有剩余。为定量测定剩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学生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通过计算确定剩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加蒸馏水定容,取20ml于锥形瓶中,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再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你认为乙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准确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填“能”或“否”),理由是                      

四、(本题包括2题,共18分)

19.(8分)回答下列问题:⑴ 常温下将体积为v1、浓度为c1的一元弱酸与体积为v2、浓度为c2的一元弱碱混合。若v1·c1v2·c2,混合后的溶液pH<7,则一元弱酸的电离程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元弱碱的电离程度;

⑵ 对于一定条件下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A(g)+3B(g)2C(g);ΔH<0

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右图中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纵坐

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 若横坐标表示温度,则纵坐标可以表示        (至

少填两个含义不同的物理量);

② 若横坐标表示压强,则纵坐标    (填“能”或“不能”)表示平衡混合物的密度,理由是                   

20、(10分)已知A是常见气体,K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的基础原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是一无色液体,D、E、I、J四种物质中含同一种元素。图中一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去。

        

(1)工业上反应③在      中进行,反应⑦在          (均填工业设备名称)中进行。反应⑥的条件是                

(2)除反应③、⑦外,还有         反应是工业反应。(填数字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本题包括1题,共8分)

21、(8分)(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32.0g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25℃时),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

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①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的电源,铜片质量变化128g,则肼—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20%)

(4)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六、(共2小题,18分)

22、(8分)现有饱和一元醇的混合物和饱和一元羧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酯的混合物,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1、M2、M3,并依次增加14。经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M2的酯有三种,其氧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为31.4%。请回答:

⑴相对分子质量为M2的酯的化学式为          

⑵饱和一元羧酸的化学式分别为_    __、__   __、__   _,(不必填满)参加反应的对应的醇结构简式为_    ___、_   __、__    _、(不必填满)。

⑶与相对分子质量为M1的酯互为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23、(10分)(Ⅰ)已知烯醇式的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如下转化:

下图有机物A到G的转化关系。其中E能与NaOH 溶液反应,G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反应③中,只生成一种结构的有机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和G的结构简式

A:             ;G:            

(2)指出①、③反应的类型①:     ;③      

(3)写出②、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分子式为C13H28O的饱和一元醇,既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也不能在一定条件下与O2发生催化氧化,则该醇的结构简式为                  

24.(5分)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取2.24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L二氧化碳和3.6g水。(上述气体体积,都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试通过计算,确定混合气体中两种烃可能组成。

 

 

 

 

 

 

 

 

 

25、(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必修加选修)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

I.⑴某同学根据数据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推测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⑵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II.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⑶B与A的差值为       mol。

  ⑷B点对应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mol,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

21、(本题共8分)(1)                       。(2分)

(2)                    (2分)

(3)                   。    (1分)

             (1分)

(4)                      (2分)

六、(共2小题,22分)22、(8分)(1)         

(2)                          

                             

(3)     

23.(14分)(Ⅰ)(1) A             G            

(2)                            

(3)                         

                         ___。

(Ⅱ)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4.(共5分)主要计算过程:

               

25.(共9分)

Ⅰ⑴                  ⑵         

Ⅱ⑴                              

                          

(3)      mol   (4)      mol           mL

 
高三化学第四次综合考试答题纸

   姓名    学号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6分)

三、四、五、六、七题(共包括17-25题)

三、(共2小题,24分)

17.(共11分)实验Ⅰ:          (1分);

                         (2分);

            (1分);             (1分)。

实验Ⅱ:                          (2分)

                              (2分)

                 (1分);

                     (1分)。

18.(共13分)(1)①                  (2分)

                     (2分)

                        ②(2分)

                   (2分)

(2)①                            (2分)  

    (1分)                         

                         (2分)

四、(共2小题,18分)

19.(1)          (2分)

(2)①                             (2分)

                            。(每空1分)

20、(1)     (1分)     (1分)              (2分)

(2)          。(2分)

(3)                          。(2分)

                           。(2分)

                            。(2分)

五、(本题包括1小题,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