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联合体化学综合练习10

2014-5-11 0:31:59下载本试卷

高三联合体化学综合练习()

(  )1.下列关于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关

 B.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C.臭氧空洞的形成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泄漏到大气中有关

 D.甲醛是某些劣质装饰板材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

(  )2.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22.4bc/aNA       B.22.4ab/cNA           C.22.4ac/bNA      D.22.4b/acNA

(  )3.令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下列反应中:

。若有NA个电子发生转移时,以下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2 NA/3的发生分解           B.有NA/3的

  C.有NA/2的                D.有  

(  )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2SO4溶液中加入ag无水Na2SO4粉末,搅拌、静置后bgNa2SO4·10H2O晶体,则(b-a)g的值是

A.原饱和溶液中减少的Na2SO4的质量          B.原饱和溶液中失去的水的质量

 C.原饱和溶液中失去的水和Na2SO4的质量总和       D.析出晶体中含有的Na2SO4的质量

(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B.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硝酸

(  )6.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①F2和H2O ②Na和H2O ③Na2O2和H2O ④P2O5和H2O ⑤Na2O和H2O ⑥Cl2和H2O ⑦NO2和H2O

  A.③④⑤⑥⑦      B.①⑤⑦        C.②③⑤        D.③⑥⑦

(  )7.最近,科学家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应,使C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该反应看起来很陌生,其实在反应类型上可以跟中学化学里某个熟悉的化学反应相类似。该化学反应是

    A.H2O+CH3COOH    H3O++CH3COO-                       B.Zn+2HCl  ZnCl2+H2

  C.CO2+2NH3  CO(NH22+H2O             D.NH3+HCl  NH4Cl

(  )8.已知:

      

若将的混合气体10.4g完全燃烧,放出651KJ的热量,则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A.6.7         B.9           C.10.4          D.12

(  )9.向一种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后,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溶

(  )10.如图:一种微型钮扣电池,其电极材料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是KOH 溶液。负极的反应式:Zn一2e-+2OH-==ZnO+H2O,该电池总反应式为:Zn+Ag2O==ZnO+2Ag。 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的反应式:Ag2O+2e-+H2O==2Ag+2OH-

 B.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pH不变 

C.放电时每消耗6.5g Zn,转移电子0.1mol

 D.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

(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B.F2、C1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C.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分子一定不含非极性键 

D.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

(  )13. 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下:

物质

干燥效率

物质

干燥效率

MgO

0.008

ZnCl2

0.8

CaO

0.2

ZnBr2

1.1

分析以上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    B.干燥效率可能与干燥剂的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有关

C.MgCl2可能是比CaCl2更好的干燥剂  D.上述干燥剂中阳离子对干燥性能的影响比阴离子小

(  )14.教材是学习的重要材料,但不能迷信教材。下列是中学化学教材中摘录的部分表述内容,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其中不够科学严密的是

A.第三册教材P20:除了加入电解质可使某些胶体聚沉外,将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也能发生聚沉。

B.第一册教材P17: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C.第一册教材P10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D.第二册教材P34: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这说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  )15.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晶体析出 ②c[Ca(OH)2]增大 ③pH不变  ④c(H+)c(OH-)的积不变  ⑤c(H+)一定增大

A ①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⑤

(  )16.下列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① C12H22O11(麦芽糖) + H2O→2C6H12O6 ② CH2=CH2 + H2O →C2H5OH ③ CH3CH2Cl + H2O→ CH3CH2OH + HCl ④ NH3·H2O NH4+ + OH⑤ CH3CH2ONa + H2O→ CH3CH2OH + NaOH⑥ CaC2 + 2H2O→Ca(OH)2 + C2H2

A.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⑥

(  )17.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NO3、CO32、Na+               B.Na+、Ba2+、Mg2+、HCO3

C.NO3、K+、SO42、Cl               D.NO3、Na+、Fe2+、K+

(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B.Fe3的检验:Fe3+3SCN=Fe(SCN)3

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D.Na2S溶液呈碱性:S2-+H2O=HS+OH

(  )1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述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A     B.31g白磷含有3NA个共价键

C.60g SiO2与足量纯碱反应,高温下最多可释放出NA个气体分子

D.58.5g氯化钠中含有6.02×1023个氯化钠分子

(  )20. 若原子序数为 116 号元素, 其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6,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 是金属元素                B. X的钠盐的化学式为: Na2X

C.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XO3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碱

(  )21.下列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23.某溶液中含有,若只允许取一次该溶液而把四种离子分别检验出来,则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写出离子方程式的,写出每检出一种后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不能写的用“—”表示)。

(1)先检验______,加入___________试剂(或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__ ______        __

(2)然后检验______;加入_________试剂(或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       _____  __

(3)再检验_________;加入____ ___试剂(或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

(4)最后检验______;加入____ ___试剂(或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

24(1)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中性,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溶液,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不再生成沉淀为止,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溶液,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明矾溶液至溶液中Ba2+恰好完全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明矾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5.A是氮、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与过氧化氢和水之间在结构上的关系相似。A分子中氮、氢的质量比为7:1。请填写以下空白。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A的水溶液呈        (填“酸”、“碱”、“中”)性,1molA最多可与_____molHCl(或NaOH)发生中和反应形成正盐,写出形成的盐中含有氮原子的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3)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也与过氧化氢相似,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请根据价态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26.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________ (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

(2)现提供以下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__________同学(填甲或乙)的推断是正确的口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27.已知X是一种盐,H是常见金属单质,F、I是常见非金属单质,E、G都是工业上重要的碱性物质,它们有右图所示的关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X在医药上用作解酸剂,与盐酸作用时,生成B的物质的量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3∶8,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X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8.将一定量的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为V1(V1≠0)。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Y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又生成V2体积的CO2(V1、V2)均为标准状况的体积)。若2 V1=V2,则原混合中NaOH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9.有X、Y、Z三种元素,已知: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请回答:

(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 mol该气体被O2氧化放热98.0 kJ。若2 mol该气体与1 mol 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 kJ,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          

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 mol 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0.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丢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确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现操作如下:

    ①量取25.00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乙溶液15.00mL,共收集到二氧化碳224mL。

②另取15.00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甲溶液25.00mL,共收集到二氧化碳112mL。

上述气体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则根据上述操作及实验数据填空:

(1)写出上述过程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甲是_______       _,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_,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_;(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的少量溶解忽略不计)

(3)将n mL的甲溶液与等体积的乙溶液按各种可能的方式混合,产生的气体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则V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__。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D  6D 7D 8C  9A 10A 11B  12D 13D 14A  15D 16D 17C  18C 19C 20B  21C 22D

23.(1) 酚酞  (2)   

    (3)

    (4)

24.(1)

  (2)

  (3)

25.(1)     (2) 碱  2  

 (3) 中N的化合价为-2价,处于N元素的中间价态,在反应中可升可降。

26..(1)Br2;     Fe3+­­­­

(2)乙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C

有机层无色

第二种方法

D

溶液变红

27.. (1)NaOH

(2)①2Na2O2+2CO2   2Na2CO3+O2(2分)  ②2Mg+CO22MgO+C 

③3MgCO3·Mg(OH)2或Mg4(OH)­2(CO33等;

3MgCO3·Mg(OH)2+8HCl   4MgCl2+3CO2↑+4H2O

28.  1:3

29.  (1)HClO4

(2)Fe3++ 3H2O  Fe(OH)3 (胶体)+ 3H+

a  b  d

(3)① 90%

② SO2+2HClO3=H2SO4+2ClO2

30.(1) ①   ② 

    (2) 盐酸(或HCl)  0.8 mol   1.0 mo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