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模拟测试试卷
化 学 试 卷(一)
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32 Cl:35.5 Br:80
I:127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64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 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 此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2、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I2+ZnAt2 AtI+2NH3(l)==NH4I+NH2At。
下列关于AtI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AtI与液氨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HCO3-、Al3+、Na+、SO42- B.I-、NO3-、K+、NH4+
C.MnO4-、Cl-、SO42-、K+ D.SiO32-、SO32-、Na+、Cl-
4、右图中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相邻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
b | c | |||
d | e | |||
f |
A.b、c、e三种元素的单核离子半径大小关系e>b>c
B.六种元素中,d元素的性质最稳定
C.c的氢化物沸点比f氢化物的沸点低
D.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
5.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量不相等的是
A、C6H12和C7H8 B、C3H6和C3H8O
C、C3H6O2和C3H8O D、C3H8O和C4H6O2
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 mol—1
D.己知C(s)+O2(g)=CO2(g);△H1 C(s)+1/2O2(g)=CO(g);△H2,则△H1>△H2
7.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肯定不符合气密性要求的是(D)
8、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 | ① | ② | ③ | ④ |
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 | 2.50 | 5.00 | 8.00 | 11.0 |
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 | 0.10 | 4.60 | 10.0 | 15.4 |
当加入5.60 g 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A. 3.88 g B.5.32 C.5.68 g D.6.82 g
二、 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环烷烃C10H20分子中共价键总数约为30 NA
B、2.9g 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
C. 9.2gC3H8O3与C7H8的混合物中所含H原子数一定为0.8NA
D.在含196g H2SO4的浓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使其充分反应,则反应结束时,转移电子数约为4 NA个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硝酸银溶液滴入稀氨水中:Ag+ + 2NH3·H2O ==Ag(NH3)2+ + 2H2O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 + C6H5O--=HCO3--+C6H5OH
C、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D、NaHSO3溶液显酸性是因为:HSO3—==SO32—+H+
11.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后者因为品红分子结构中的发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Cl2、SO2,漂白效果会更好
B. 加热可判断品红褪色是通入SO2还是通入Cl2引起的
C.上述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H>0
D.品红分子结构中,19个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2.冰晶石(化学式为Na3AlF6)的结构单元如右图所示,已知冰晶石熔融时电离方程式为:Na3AlF6 =3Na+ + AlF6— 。
●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
○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
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
A.Na+ B.Al3+
C.F— D.AlF6—
13.恒温下,容积均为2L的密闭容器M、N中,分别有以下列两种起始投料建立的可逆反应:3A(g) + 2B(g) 2C(g) + xD(s) 的化学平衡状态,相关数据如下:
M:3molA 2molB; 2min达到平衡,生成D1.2mol,测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的速率0.3mol·L-1·min-1
N:2molC ymolD; 达到平衡时c(A)=0.6mol·L-1。
下列推断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x=2 B.平衡时M中c(A)﹤0.6mol·L-1
C.y﹥0.8 D.y﹤0.8
14.锂钒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其他材料电池,其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且对环境无污染。电池总反应式为;V2O5+ xLi→LixV2O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外供电时,锂离子在凝胶中向正极移动
B.正极材料是锂,负极材料为V2O5
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V2O5+xe—+ xLi+ →Lix V2O5
D.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xLi-xe一→ xLi+
15.含有C=C的有机物与O3作用形成不稳定的臭氧化物,臭氧化物在还原剂存在下,与水作用分解为羰基化合物,总反应为:
+
(R1、R2、R3、R4为H或烷基)。
以下四种物质发生上述反应,所得产物为纯净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CH3)2C=C(CH3)2 B.
C.
D.
16.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不正确的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
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c(Na+)>c(H+)>c(OH—)
D.在D点:c(CH3COO—)十c(CH3COOH)==2c(Na+)
班级高三( ) 考号 姓名
选择题答案请一律填写在以下指定空格中: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第II卷(非选择题,共86分)
三.本题包括17、18两小题,共20分:
17.(6分)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ACDE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错选一个倒扣1.5分,不出现负分)
A.用酸式滴定管量得KMnO4溶液20.0mL
B. 实验室快速制备少量H2、O2、NH3、HCl可以用同一种气体发生装置;
C.除去乙酸中混有的乙醇:加入生石灰后蒸馏
D.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做过制酚醛树脂实验的试管
E.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拔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F.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将3体积的浓硫酸倒入1体积的酒精中
18.(14分)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有机化学中通过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可以进行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和皂化反应。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所示:
苯甲酸 | 甲醇 | 苯甲酸甲酯 | |
熔点/℃ | 122.4 | -97 | -12.3 |
沸点/℃ | 249 | 64.3 | 199.6 |
密度/g.cm-3 | 1.2659 | 0.792 | 1.0888 |
水溶性 | 微溶 | 互溶 | 不溶 |
一.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和提纯
相关的实验步骤为:
第一步:将过量的甲醇和苯甲酸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
第二步:水洗提纯
第三步:蒸馏提纯
|
⑵C装置中除了装有15g苯甲酸和20mL过量的甲醇外还需要 , ,
作用分别是 , 。
⑶C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A装置中固体Na2CO3作用是 。
二.苯甲酸甲酯的皂化反应
G H I
⑷能说明G装置中反应完全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本题包括19、20两小题,共20分:
19.(10分)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下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 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 (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 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 (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
20. (10分) A-G及X、Y均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E、F、G在常温下为气体且B为红棕色, C的盐溶液通常为蓝色。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反应③④⑦的产物中还有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G分子的电子式: ;
⑵写出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⑶写出电解X溶液的阳极反应式: ;
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
⑸若使F按下列途径完全转化为Y:
则参加反应的F与整个过程中消耗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1. (8分)(1)苯氯乙酮是一有强催泪作用的化学试剂,它的结构简如下图:
则苯氯乙酮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水解反应 E、银镜反应
(2)今有化合物
①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②请写出与甲的另一同分异构体丁的结构简式:
③请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
22.(15分)为扩大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一些油品中加入降凝剂J,以降低其凝固点,扩大燃料油品的使用范围。J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的合成路线可以设计如下,其中A的氧化产物不发生银镜反应:
试写出:
(l)反应类型:a 、b 、P
(2)结构简式:F 、H
(3)化学方程式:D→E
E+K→J:
(4)已知:CH3CHO + HCN→
CH3CH2CN →
试由A合成 ,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最合理的合成方案(注明反应条件),如A → B → C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10分)《2004年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江苏省2004年工业(主要是热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24×106 t,全省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分析降雨成分发现,雨水中阴离子仍以硫酸根离子为主,约占阴离子总量的61.9%,阳离子以铵根离子为主,约占阳离子总量的84.1%。阴离子中SO42-和NO3-的质量比为4.13∶1,NO3-的比例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回答下列问题:
⑴江苏省大气污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A.煤烟型
B.机动车尾气型
C.由煤烟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
D.由机动车尾气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
⑵请你提出江苏省防治酸雨的两条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选择“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分析”的课题进行探究。
①如果你参加该课题的探究,在小组讨论测定地点时,你建议选择的测定地点分别是(至少三种不同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1994年以前,人们常采用HgCl2、NaCl的混合溶液吸收二氧化硫,1994年国家颁布标准(GB/T15262-94)规定用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变更吸收剂的原因除了用甲醛溶液的吸收效果比较好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以后发生了如下反应,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
HCHO+H2SO3→ 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
。
测定时,只需向吸收空气的甲醛吸收液中加入适量NaOH和指示剂,SO2与指示剂、甲醛反应生成可溶性紫红色化合物,根据溶液颜色深浅(用吸光度A表示,可由仪器进行测量),就能确定二氧化硫的含量。实验测得SO2含量与溶液的吸光度A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欲测定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mg·m-3),除需要测定吸光度A外还需要记录的数据为
_____ 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4.(7分)向Cu与CuO的混合物中加入混酸(硝酸和硫酸)后加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中不产生SO2和Cu(NO3)2,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且得到NO8.96L(标准状况)。将溶液冷却后刚好全部结晶(无其它任何残留物),得到CuSO4·5H2O 250g。
求:(1)混酸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 。
(2)原混合物中Cu和CuO的物质的量之比 。
(3)混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
(要求:写计算过程)
25、(8分)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Na2CO3溶液。为测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以下实验:
取7.5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甲溶液12.5mL,共收集到56mL(标准状况)气体。取12.5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乙溶液7.5mL,共收集到112mL(标准状况)气体。
⑴判断:甲是 溶液,乙是 溶液;
⑵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⑶将n mL甲溶液与等体积乙溶液按上述两种实验方式进行反应,所产生气体体积为VmL(标准状况下),则V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7.(6分)ACDE
18.(14分)⑴CFEADB (3分)
⑵浓硫酸(1分) 沸石 (1分) 催化剂、吸水剂 (2分) 防止暴沸(1分)
⑶冷凝回流(1分) 洗去苯甲酸甲酯中过量的酸 (1分) ⑷不分层(2分)
|
C6H5COOCH3 +
NaOH
C6H5COONa + CH3OH(2分)
19.(10分)(每小题各2分) (1)N2、O2的体积
(2)偏低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
(4)VSO2%=22.4CVa/(22.4CVa+Vb)×100%(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bceg或beg或ceg
20.(10分)(1) (2分)
(2)Cu+4H++2NO3-=Cu2++2NO2↑+2H2O (2分)
(3)4OH— —4e- =2H2O+O2↑ (或2H2O-4e-=4H++O2↑)(2分)
(4) (2分)
(5)1∶2(2分)
21.(8分)(每小题2分)(1)C E (2) ①醛基、羟基 ② 甲酸邻甲基苯酚酯(写结构式) ③ 乙>甲>丙
22.(15分)自己可以做出来(1)3分(2)2分(3)4分(4)6分
23.(10分) ⑴C (2分)
⑵加强燃煤的脱硫处理和燃煤尾气中SO2的处理;(1分) 强化机动车的尾气净化装置的安装管理等。(1分)(凡涉及减少空气中SO2和氮氧化物含量的正确方法均能得分)
⑶①工厂、学校、村庄(或居民住宅区)、公园(或农田)等,共2分)(至少答出3种不同类型的地点,答对1个或2个给1分);
②汞盐毒性大污染环境;(1分)
③加成反应,(1分)吸收的空气的体积,吸收空气时的温度、大气压强。(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共2分)(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答对1个或2个给1分)
24.(7分)(1)n(HNO3)∶n(H2SO4)=(8.96/22.4)∶(250/250)=0.4∶1=2∶5
(2)硝酸是氧化剂,铜是还原剂,相关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
n(NO)=0.4mol;n(Cu)=0.4×3/2=0.6mol;n(CuO)=1 – 0.6=0.4mol ;
n(Cu)∶n(CuO)=0.6∶0.4=3∶2
(3)原混酸的总质量为:(250+30×0.4) —(64×0.6+80×0.4)=191.6g
ω(H2SO4)=98/191.6=51.1%
用其它方法解题酌情给分
25.(8分)⑴稀盐酸, Na2CO3溶液
⑵0.8、 1 ⑶0或8.9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