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定量实验专题练习
1、一般测定样品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
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4次。
(2)甲同学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
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则可能造成误差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
(2)洗涤沉淀的操作要点是 。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但乙同学使用氯化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钙溶液
的原因是 ;测定CO32-的量,若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结果将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
是 。
2、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的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 |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 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 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 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______ _____;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 __;
(5)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
(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
(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简述实验步骤。
3、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氧化,Mn元素均被还原为Mn2+。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置于一烧杯中,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并且不溶于酸),充分反应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后备用;准确量取20.00mL 0.04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再从容量瓶中取出部分溶液置于一洁净且不漏水的滴定管中进行滴定,当滴入25.00mL待测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MnO2氧化草酸钠的离子方程式 ;
⑵ 将MnO2氧化草酸钠后的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的具体操作是 ;
⑶ 从容量瓶中取出的部分溶液应置于 (选填“A”或“B”)滴定管中;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滴定过程中是否需要指示剂 (选填“是”或“否”),若回答“是”,请写出指示剂的名称;若回答“否”,请写出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
⑷ 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选填“能”或“否”),若回答“能”,请求出计算结果;若回答“否”,请说明原因 。
4、某种含有少量氧化钠的过氧化钠试样(试样质量为1.560g、锥形瓶和水的质量
190.720g),利用左图装置测定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每隔相同时间读得电子天
平的数据如表:
(1)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必需的数据是
不必作第6次读数的原因是
(3)测定上述样品(1.560g)中Na2O2质量分数的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下:
①操作Ⅱ的名称是
②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
③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电子天平、蒸发皿、酒精灯,还需要 、
(固定、夹持仪器除外)
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则Na2O2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7H2O 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0C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同时配制的亚酸钠溶液。经过他的实验和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
(1)他将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为加速溶解,可采取 的措施,观察发现样品全部溶解,溶液澄清。
(2)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用 (填一种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
(3)另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看到气泡产生,通过 方法闻到臭鸡蛋气味,说明生成 气体,写出生成该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同时发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根据以上实验,该同学经分析解释了以上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请你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这一反应在上述实验中 (填“是”或“否”)能确定反应完全。
6、三农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化肥是土地的营养品。某农资商店出售一种化肥,其有效成分为氯化铵,现欲测定该种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步骤如下(杂质中不含氮元素,且杂质均不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配制1.00mol/L的HCl溶液和1.00mol/L的NaOH溶液;
②每次取1.00g此化肥样品,溶于20mL蒸馏水中;
③加入30.00mL1.00mol/L的NaOH溶液,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煮沸约1分钟,冷却至常温;
④……………………;
⑤重复②③④步操作1-2次;
⑥记录整理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④中的实验内容 ,写出实验步骤④中的离子方程式: 。
(2)下列仪器中,配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用到的是( )
A.玻璃棒 B.托盘天平 C.烧杯 D.漏斗
(3)步骤⑤的实验目的是 。
(4)配制本实验所需的1.00mol/L的盐酸和1.00mol/L的NaOH溶液从节约化学药品的角度出发,最好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分别为 (填字母选项)。
A.50mL,50mL B. 150mL,100mL C. 100mL,150mL D. 250mL,500mL
(5)若以Vx(mL)表示实验所测定消耗盐酸数据的平均值,该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表达式为 。(不需要化简)
7、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的实验。
(1)甲组:沉淀分析法
把一定量的混合物溶解后加入过量CaCl2,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洗涤沉淀并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气体分析法
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用如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为减小CO2的溶解,B中溶液应是_________________,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还是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与甲、乙两组操作不同的实验方案,测定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到的主要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种)。
用到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件)。
8、为测定碳酸钙纯度(设含杂质SiO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
方案I
①称取碳酸钙样品Mg ②用C1mol/L盐酸V1mL(过量)溶解样品 ⑧取溶解后的溶液体积的十分之一,用C2mol/LNaOH溶液滴定,恰用去V2mL。
方案Ⅱ
①称取碳酸钙样品Mg ②高温煅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M1g。
方案Ⅲ
①称取碳酸钙样品Mg ②加入足量Cmol/L盐酸VmL使之完全溶解 ⑧过滤并取滤液
④在滤液中加入过量Clmol/LNa2CO3溶液V1mL ⑤将步骤④中的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重为M1g。
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方案I中碳酸钙纯度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中的“冷却”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Ⅲ中不需要的数据是_________ (填选项编号)。
A.C、V B.C1、Vl C.M1 D.M
(4)方案Ⅲ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必要的操作是_________ (填选项编号)。
A.精确测定Na2CO3体积V1mL
B.精确配制Na2CO3溶液浓度C1mol/L
C.将步骤⑧所得沉淀洗涤,洗液并入④中
(5)请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已知:在弱酸性条件下,胆矾中Cu2+与I—作用定量析出I2,I2溶于过量的KI溶液中:
I2+I-==I3-,又知氧化性:Fe3+>Cu2+>I2>FeF63-
析出I2可用c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S2O32-+I3-==S4O62-+3I-。
准确称取ag胆矾试样,置于250mL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5mL3mol/LH2SO4溶液,加少量NaF,再加入足量的10%KI溶液,摇匀。盖上碘量瓶瓶盖,置于暗处5min,充分反应后,加入1~2mL0.5%的淀粉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蓝色褪去时,共用去VmL标准液。
①实验中,在加KI前需加入少量NaF,推测其作用可能是
②实验中加入,你认为硫酸的作用是
③本实验中用碘量瓶而不用普通锥形瓶是因为:
④硫酸铜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碘化亚铜)并析出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⑤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胆矾试样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ω(Cu)=
10、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是质检部门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实验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①配制0.01mol/L、0.008mol/L等一系列浓度的[Fe(SCN)6]3—(红色)标准比色液
②样品处理
③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溶液中(比色管),加入稍过量的KSCN溶液,并稀释到10mL。
④比色,直到与选取的标准颜色一致或相近即可。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100mL0.01mol/L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还需要:
、 。
②步骤②脱色过程包括加入: (填:脱有机色素的吸附剂名称)→搅拌煮沸→冷却→ (填操作)。
③比色法确定待测液的浓度其原理是
④若其补铁剂是由乳酸(
)与铁粉作用生成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11、根据下面给出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定由铜和锌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黄铜已加工成粉末)。
药品:稀硫酸、浓硫酸、氧化铜
实验装置:
另有托盘天平可用,根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你选用的实验装置有(填装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需要组装,则连接的顺序是(用装置接口出的编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需要组装,则不填)。
⑶称取ag黄铜粉样品进行实验,实验中你测定的其他有效数据是( )
A.生成H2的体积bL B.反应前仪器和药品的质量cg
C.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dg D.反应后仪器和药品的质量eg
⑷计算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12、某学生拟通过测定粗锌(杂质与稀硫酸不反应)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来测定粗锌中锌的纯度。现有粗锌、稀硫酸、试管、镊子、单孔橡皮塞、导气管、托盘天平、量筒、水槽、铁架台(附铁夹)等仪器、药品。
⑴实验时除需测定粗锌的质量、氢气的体积之外,是否还需要其他物理量?如需要,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此空不填。
⑵实验时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如何将试剂加入试管并使反应开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⑷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果实验中测得粗锌质量为a g,得到的氢气体积是b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含a、b,不必化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试根据上述仪器,提出更简捷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 |
⑴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⑶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__。
⑷若样品质量为 w 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14、根据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本实验至少需要加热 次,至少需要称量 次;
(2)某学生实验得到以下数据:加热前容器的质量为m1,容器和晶体的总质量为m2,加热后容器和无水CuSO4的总质量为m3。请写出结晶水含量(ω)的计算公式并求出CuSO4·nH2O中n的值(用ml、m2、m3表示):ω= ,n = ;
(3)若ml = 5.4g、m2 = 7.9g、m3 = 6.8g,该生结果 (填“偏高”或“偏低”)?
从下列分析中选出该生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 。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B.最后两次加热后的质量差大于0.1g
C.加热后容器未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D.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E.加热后的粉末中有少量黑色固体
15、实验室常用准确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来准确测定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即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称为“标定”的一种方法。据资料,若NaOH溶液的浓度在0.1mol/L左右,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应为9.1。
⑴用结构简式表示邻苯二甲酸氢钾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将用托盘天平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放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溶解,溶液呈无色,
再加入指示剂____________(从甲基橙、酚酞中选择),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
1 | 0.4080 | 18.20 |
2 | 17.10 | |
3 | 16.90 |
⑶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D.在装邻苯二甲酸氢钾前锥形瓶里面有少量水,未烘干
E.滴定开始前,仰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F.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G.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至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H.滴定到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到了红色
⑷该同学所测得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1、 Ⅰ. (2)A、B、C、D
Ⅱ.(1)106n/197m
(2)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淹没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滤出,重复2—3次
(3)过量的Ca2+可与OH-生成微溶于水的Ca(OH)2沉淀而影响测定结果;
碳酸钡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大,在CO32-的量一定的条件下,加入Ba(OH)2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多,测定的相对误差较小
2、(14分)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样品重__;(1分)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U形管中______;(2分)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___偏高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分)
(4)步骤⑤的目的是___把反应生成的CO2全部排出,被U形管中的碱石灰吸收_(2分)
(5)步骤⑦的目的是_判断反应生成的CO2是否全部排出,被U形管中的碱石灰吸收(2分)
(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106(d-b)/44a_ ___;(2分)
(7)开放型(3分)
3、(12分)⑴ MnO2+C2O42-+4H+=Mn2++2CO2↑+2H2O (2分)
⑵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 (2分)
⑶ B 准确读数并记录 否 当滴入最后一滴待测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在半分钟内不再显红色 (每空1分)
⑷ 能 87.0% (每空1分)
4、(1)2Na2O2+2H2O = 4NaOH+O2↑
(2)试样质量、锥形瓶加水的质量、第4(或5)次读数(或用具体数值表示),
锥形瓶内质量已达恒重
(3)①蒸发 ②NaCl的质量 ③烧杯 玻璃棒 ④偏大
|
(4)4Na2SO3==== 3Na2SO4+Na2S
6、(16分)
(1)(6分,各3分)以酚酞为指示剂,用1.00mol/L的HCl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用去V(mL); OH-+H+ =H2O
(2)(2分)AC
(3)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4)(2分)C
(5)(3分)(30×10-3×1-Vx×10-3×1)×14/1 ×100%
7、(1)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C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CaCl2已过量
沿玻棒向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淹没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滤出,重复2~3次,然后向滤液(洗涤液)中滴加AgNO3溶液判断是否洗净。
(2)饱和NaHCO3溶液 从A出来的气体中混有HCl,会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3)滴定分析法(或中和滴定法、滴定法、用标准盐酸滴定一定量的混合物等)
标准盐酸溶液、指示剂(甲基橙、酚酞)
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每空2分,共14分)
8、(1)5(ClVl一10C2V2)/M%(2分)
(2)应在干燥器中冷却;防止生成的CaO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造成误差。(共4分,各2分)
(3)AB(2分,答对一个给1分)
(4)C(2分)
(5)称取碳酸钙样品Mg,加入过量盐酸,收集并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VmL。(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
9、
10、
11、17、⑴稀硫酸
⑵方案一:A、E、F ①⑧⑨⑦; 方案二:A; 方案三:A、G
⑶方案一:A; 方案二:B、D; 方案三:C
⑷方案一: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22.4L
x bL
x=
ω(Zn)=
方案二: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2
x cg-eg
x=
ω(Zn)=
方案三:ω(Zn)=
12.(每小题2分,共12分)
⑴测定实验时的温度、压强
⑵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再将试管倾斜,用镊子将粗锌放在试管口附近,塞好单孔橡皮塞,然后将试管缓缓竖起,使粗锌沿着试管内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⑶②①③
⑷缓缓将量筒下移,使量筒内外液面相平。
⑸c L÷22.4 L/mol×65 g/mol÷a g×100%
⑹使锌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滤出剩余固体,洗涤、干燥,称量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
13、(共13分)⑴赶走装置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
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 (每空1分,共2分)
⑵碱石灰 无水CaCl2(或P2O5等) 碱石灰 (每空1分,共3分)
⑶偏低 无影响 偏低 (每空2分,共6分)
⑷21m2/11w (2分)
14、26.(7分)(1) 2、4;
; (3) 偏高; A、D、E
24.(1)
(2)酚酞 (1′) 溶液颜色由无色突变到粉红色(半分钟内不再变色) (1′)
(3)1 (1′) A、B、H (各1′多选倒扣,扣完为止)
(4)0.118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