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下第六次月考试题
理 综 试 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O 16 Br 80
第I卷(选择题 12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
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板周围聚集许多小囊泡,这些小囊泡属于细胞的哪种细胞,以及小囊泡中含有的形成新壁的物质是 ( )
A.内质网,蛋白质,磷脂 B.高尔基体,蛋白质、磷脂
C.内质网,纤维素、果胶 D.高尔基体,纤维素、果胶
2.不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的是 ( )
A.氧气的生成 B.NADPH变为NADP+
C.ADP转变为ATP D.光能转变为电能
3.如图所示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除后放置于一空白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将已切尖端的胚芽鞘下部正中插入不透水的玻璃片后,再将琼脂
块放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经过一段时间的
单侧光照射后,去尖端胚芽鞘下部的a、b两琼
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应为 ( )
A.a>b B.a<b
C.a=b D.不能判断
4.下列关于苹果、硝化细菌、草履虫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三者均有线粒体和细胞周期
B.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无氧呼吸的产物与人的相同
C.都含有核糖体,能够合成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细胞膜和核膜都是双层膜,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性
5.右图表示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按顺时针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复制可发生在A时期,也可发生在B时期
B.基因重组不发生在A时期,也不发生在B时期
C.人工诱变育种指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
生物,可作用于A时期
D.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
或幼苗作用于B时期
6.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B.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7.下列指定微粒数目不是1 : 1的是 ( )
A.Na2O2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B.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C.Mg2+离子中的质子和中子 D.醋酸钠溶液中的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
8.下列各组物质中各有两种组分,两种组分各取1 mol,在足量氧气中燃烧,两者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 )
A.乙烯和乙醇 B.乙炔和乙醛
C.乙烷和乙酸甲酯 D.乙醇和乙酸
9.将0.1mol/L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
A.CO2(SO2):通入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B.溴苯(Br2):加入KI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溶液
C.己烷(己烯):加入足量的溴水,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分离
D.乙酸乙酯(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
11.对于白磷引起的中毒,硫酸铜溶液是一种解毒剂,有关反应如下:
P+CuSO4+H2O=Cu3P+H3PO4+H2SO4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uSO4发生了氧化反应
B.生成1mol H3PO4时,有10mol电子转移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 : 5
|
12.某蓄电池充放电的反应如下:Fe+NiO2+2H2O
Fe(OH)2+Ni(OH)2,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铁为正极:NiO2为负极
B.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2e—=Fe+2OH—
C.充电时,铁为阳极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13.由于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药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亮菌甲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是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几乎不溶于水,可用辅料丙二醇(C3H8O2)溶成注射剂用于临床。该药为利胆解痉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亮菌甲素”具有酚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最多能
和含3mol Br2的浓溴水反应
B.“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C12H10O5
C.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6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亮菌甲素”能与含3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势能Ep<0;当r>r0时,斥力小于引力分子间势能Ep>0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15.如图所示,A灯和B灯都未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片P向上滑动时,两灯亮度变化是 ( )
A.A灯变亮,B灯变亮
|
C.A灯变暗,B灯变暗
D.A灯变亮,B灯变暗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功,静摩擦力总是不对物体做功
B.滑动摩擦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静摩擦力可能对物体做功
C.物体的动能变化为零,一定是受合外力为零,或物体位移为零
D.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物体必定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17.如图所示是两列同频率水波产生干涉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 )
A.由于A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的点,所以该处的质点振动
将加强,它将始终处于波谷的位置
B.由于B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的点,所以该处的质点振动
将减弱,它将始终处于波谷的位置
C.由于A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的点,所以该处的质点振动
将加强,但它的位移在某时刻可能为零
D.C处质点不可能振动始终加强
18.如图所示,平面MN是透明介质和真空的交界面,真空中的点A、B与介质中的点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与平面交于P点。已知AB=BP=PC。分别由A、B点发出的a、b两种色光照到界面上的同一点Q点(图中未画出)后,进入介质中传播,都能够到达C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Q点与P点重合
B.透明介质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C.Q点在P点的右侧
D.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9.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它的轨道半径增加到原来的n倍后,仍能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
A.根据,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n 倍
B.根据,可知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倍
C.根据,可知地球给卫星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倍
D.根据,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倍
20.如图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R。在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B.平均感应电动势
C.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D.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21.如图所示,在甲乙两种情况下,人用同样大小的恒力拉轻质绳子,使人和船均向右运动,经过相同的时间t,图甲中的A船没有到岸,图乙中船A没有与船B碰撞,则经过时间t ( )
A.图甲、乙中A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相等
B.图甲中人对绳子的拉力的冲量比图乙中人对绳
子拉力的冲量小
C.图甲中人对绳子的拉力的冲量和图乙中人对绳
子拉力的冲量一样大
D.两种情况下,人做的功一样多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22.(共18分)(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
①如图所示,甲同学做实验得到一条符合要求的纸带,若重物质量为100g,交流电频率50Hz,则打下点B时重物的动能EKB= J,从O点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 J。
(取g=10m/s2计算)
②乙同学上交的实验报告显示重锤的动能略大于重锤的势能减少量,则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重锤的质量错误 B.重锤下落时受到的阻力过大
C.交流电源的频率小于了50Hz D.该同学自编了实验数据
(2)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接通S1,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②再接通S2,只调节R2,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③读出R2的阻值,即认为电流表的内阻rg=R2。现备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0—100A,内阻约为100Ω)
B.电阻箱(范围0—10Ω)
|
D.电阻箱(范围0—99999Ω)
E.滑动变阻器(范围0—200Ω)
F.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G.开关和若干导线
(I)电路图中R1应选 R2应选 。(填入所选器材的字母代号)
(II)实验中读得R2的阻值为100Ω,若将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应
联个阻值 Ω的电阻。
(III)若用此改装表去测量一稳恒电压,则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23.(16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离地面高h=1.25m。小物块A静止在桌面上,距桌右边缘l=1.00m,小物块B从桌面的左边缘向A运动,并与之发生
正碰(碰撞埋间极短)。碰后A从桌面的右边缘以垂直边缘
的速度飞出,其落地点距桌面右边缘的水平距离s=0.75m,
B刚好到达桌面右边缘,A和B质量均为m=0.1kg,与桌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试求:
(1)小物块A从桌面边缘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B与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
24.(18分)如图所示,坐标空间中有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y轴为两种场的分界面,磁场区的宽度为d,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位置P(-L,0)处以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开始运动,然后经过y轴上
的P1点进入磁场,且带电粒子能穿越磁场区域而不再返回电场中。(不计带电粒子重力)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
25.(2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的H高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是水平的,垂直于纸面向里,水平界面PP′是磁场的上边界。在磁场的正上方,有一个位于竖直平面内的闭合的矩形平面导线框abcd,ab长为l1,bc长为l2,H> l2,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使线框abcd从高处自由落下,ab边下落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已知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是:cd边进入磁场以后,线框先做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直到ab边到达边界PP′为止。从线框开始下落到cd边刚好到达水平地面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求:
(1)线框abcd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圈某横截面的电量?
(2)线框从cd边距边界PP′多高处开始下落的?
(3)线框的cd边到达地面时线框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
26.(15分)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D同主族;C与E同主族;B、C同周期;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A、B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F元素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A、B、C、D、E、F形成的化合物甲、乙、丙、丁、戊、己的组成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化学式 | A2C | A2C2 | B2A2 | D2C2 | A2E | DF |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丙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丁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 。
(2)化合物甲的沸点比戊 (填“高”或“低”),原因是
(3)向含有0.2mol乙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使乙完全反应,发生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个。
(4)2.0g丙完全燃烧,生成液态甲和B的气态氧化物,放出99.6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丙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5)用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甲、己的混合溶液,电解反应的方程式为:
27.(15分)实验室可以用纯净的氯气和铁粉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铁固体,其反应装置如图所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用NaCl固体、MnO2粉末和浓H2SO4共热来制取氯气,在实验室经常用MnO2粉末直接氧化浓HCl,请写出用MnO2粉未氧化浓HCl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
(3)装置E的作用是 。
(4)如果没有装置C,水蒸气将混入D中,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也可反应,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5)装置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6)氯化铁固体易潮解。为防止氯化铁发生水解反应,在上述示意图中 和
之间应再接入装置 (填写A—F字母)
28.(18分)化合物A是石油化工的一种重要原料,用A和水煤气为原料经下列途径合成化
合物D(分子式为C3H6O3)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 ;B: ;C: ;D: 。
(2)指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④的目的是 。
(5)化合物D′是D的同一种同分异构体,它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是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D′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既可以生成能使溴水褪色的化合物E(C3H4O2),又可以生成六原子环状化合物F(C6H8O4)。请分别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F:
D的银镜反应:
29.(12分)某有机物A能与NaOH溶液反应,其分子中含有苯环,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70.6%,氢的质量分数为5.9%,其余为氧。
(1)A的分子式是 。
(2)若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其结构可能有 种。
(3)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较快反应,且1molA消耗1mol NaOH,则A的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
(4)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较快反应,且1mol A消耗2mol NaOH,则符合条件的A的结构可能有 种,不能发生镜镜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
30.(24分)回答下列I、II两小题。
|
(1)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
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 (填加、减
少)。请据图指出使该种昆虫种群数量最多的
温度和湿度条件 。昆虫种群数量
变化是温度和湿度 的结果。
(2)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 、 决定。
(3)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倍,且
=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
II.科学家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小白鼠的MT启动基因组成重组DNA分子,运用显微注射技术将这一重组DNA分子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再把此受精卵移植到雌鼠体内借腹怀胎,生出的小白鼠体内带有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故比其他的小白鼠个头要大得多,人们将其称为超级鼠。请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
(1)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 小白鼠的MT启动基因组成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的工具酶有 ;小白鼠的MT启运基因充当的工具是 。
(2)与大肠杆菌细胞的基因相比,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的主要特点是 。
(3)请你给出两种获取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常用方法:
①大鼠翻译生长激素的mRNA ;
![]() |
| ![]() |
②生长激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
(4)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置换但此基因的表达正常,请对此作出两种合理的解释:
① ;
② 。
31.(18分)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便引起血糖下降,动物出现惊厥现象。现有小白鼠两只,1mL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酸性生理盐水配制)、酸性生理盐水、50%葡萄溶液。已知注射了胰岛素的动物最好放在30—37℃环境中保温。
(1)请设计观察胰岛素增高时出现惊厥现象的相关实验步骤。
|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
(2)当动物出现惊厥反应后,给其中一只注射葡萄糖溶液,预测结果并分析原因:
(3)人的胰岛素由含51个氨基酸的两条肽链构成,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由转基因的大肠杆工程菌来生产胰岛素。那么胰岛素将在大肠杆菌的 (细胞器)中合成,合成1个胰岛素分子将脱去 分子水。
参考答案
生物部分
1.D 2.B 3.C 4.C 5.A
30.I(1)减少(2分) 32.5℃ 90(2分) 共同作用(2分)
|
(3)1.69N0(2分)
II.(1)限制性内切酶和RNA连接酶(2分);运载体(2分)
|
|

(3)①翻译生长激素的mRNA
![]() |
|
|


|
|
(2分)
(4)①置换发生在内含子中(2分)
②置换反应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2分)
31.(1)步骤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两只。(3分)
步骤三:给实验组动物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给对照组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3分)
步骤四:将两组动物放在30—30℃相同环境中保温,记下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动物神态、姿势及活动情况。(3分)
(2)惊厥反应减缓或消失;(2分)
注射胰岛素使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血糖下降,脑细胞供能不足,出现惊厥反应;注射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升高,脑细胞得到充足葡萄糖,供能充足,功能恢复正常,惊厥反应减缓或消失。(3分)
(3)核糖体(2分) 49(2分)
化学部分
B A D D A C B C
26.(15分)
(1)丙的电子式H:C C: H(2分)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2分)
(2)高(1分)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2S分子中不存在氢键(2分)
(3)0.2·NA或1.204×1023(2分)
|

|
27.(15分)(1)MnO2+2Ci+4H+ Mn2++Cl2↑+2H2O(3分)
(2)饱和食盐水 (2分)
|
(4)3Fe+4H2O Fe3O4+4H2
(3分)
(5)2OH—+Cl2=Cl—+ClO—+H2O(2分)
(6)D E C(3分)
28.(18分)
(1)A:CH2=CH2(2分)
B:CH3CH2CHO(2分)
C:CH2=CHCHO(2分)
D:CH2OHCH2OHCHO(2分)
(2)取代(1分)
|
(3)CH3CHBrCHO+NaOH
CH2=CHCHO+NaBr+H2O(2分)
(4)保护醛基,防止反应⑤时被高猛酸钾碱性溶液氧化(1分)
(5)
|
D的银镜反应:CH2OHCHOHCHO+2Ag(NH3)2OH CH2OHCHOHCOONH4
+2Ag↓+3NH3+H2O(3分)
29.(12分)
(1)C8H8O2(4分)
(2)4 (2分)
物理部分
14.D 15.A 16.B 17.C 18.C 19.C、D 20.B、D 21.A、C
22.①Ek=0.0832J; 0.0861J(每空3分)
②C D(以下每空2分)
(I)D C (II)串 29900
(III)偏小
23.①(1)
(4分)
(4分)
(2)(2分)
(2分)
(4分)
24.(1)
(2分)
(2) (3分)
(2分)
25.(1) (6分)
(2)
(4分)
(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