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中的各种平衡

2014-5-11 0:32:00下载本试卷

专题九:《化学中的各种平衡》

海门实验学校 

【考点分析】

1.了解化学中的各种平衡。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的内在联系。

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4.理解水的电离及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典型例析】

【例1】在化学中存在着各类平衡,请同学们列举我们所接触到的各类平衡?

平衡类型

举例

平衡特征

遵循原理

化学平衡

N2 + 3H2 D 2NH3

 

勒夏特列原理

电离平衡

HAc DH++ Ac-   

水解平衡

Ac-+H2O D HAc + OH-

溶解平衡

Mg(OH)2(s) DMg2+(aq) + 2OH-(aq)

【点评】通过举例使学生了解化学中的各种平衡。

【例2】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在哪些方面应用了勒夏特列原理?

生产生活实例

涉及的平衡

根据勒原理所采取的措施或原因解释

1.接触法制硫酸

2SO2+O2 D 2SO3

通入过量的空气

2.合成氨工业

N2+3H2 D 2NH3

高压(20MPa-50MPa),及时分离液化氨气

3.金属钠从熔化的氯化钾中置换金属钾

Na + KCl D  NaCl + K

控制好温度使得钾以气态形式逸出。

4.候氏制碱法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D NaHCO3+NH4Cl

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

5.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

CO32-+H2OD HCO3-+OH-

NH4++H20D NH3·H2O + H+

两水解相互促进,形成更多的NH3·H2O,损失肥效

6.配置三氯化铁溶液应在浓盐酸中进行

Fe3++3H2OD Fe3++3H+

在强酸性环境下,Fe3+的水解受到抑制

7.用热的石碱水洗油腻

CO32-+H2OD HCO3-+OH-

加热促进水解,OH-离子浓度增大

【点评】通过举例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平衡,及各种平衡的具体应用。

【例3】(04江苏18题)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解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若研究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则图Ⅰ中甲、乙两种情况下C的浓度应该相等;图Ⅱ若是研究压强对反应的影响,由于甲先达平衡,则甲的压强比乙大,而压强越大B的转化率越高,与图Ⅱ矛盾;图Ⅱ若是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由于甲先达平衡,则甲的温度比乙高,而正反应方向放热,所以从乙→甲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减小与图Ⅱ相符;图Ⅲ中甲、乙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且甲先达平衡,与D项所述情况相符。

【答案】A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学生对图象的分析能力。

【例4】(03江苏第18题)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c(HCN)<c(CN)       B c(Na)>c(CN)

C c(HCN)-c(CN)=c(OH)  D  c(HCN)+c(CN)=0.1mol·L-1

【解析】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0.05mol·L-1HCN和0.05mol·L-1 NaCN的混合溶液,由于混合以后溶液显碱性。即CN-水解程度大于HCN电离程度,所以c(HCN) >c(CN) 。所以A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 c(CN-),因为C(OH-)>C(H+),所以c(Na+)>c(CN-),所以B正确。根据物料平衡c(HCN) +c(CN)=0.05mol·L-1+0.05mol·L-1=0.1mol·L-1 所以D正确。假如HCN不电离,则水解了的CN- 应等于OH-,即c(CN) + C(OH-)= c(HCN),而实际上HCN 存在电离平衡,所以C 错误。

【答案】BD

【点评】本题涉及酸碱中和反应以及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两种平衡,是一道考查思维灵敏和严密性的综合题。

【例5】(江苏03年第26题)(12分)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气)+B(气)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解析】

(1)由于平衡时生成a molC,则同时反应了A 、B各a mol,所以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1-a)mol 。

(2)由于在恒温、恒压下,开始时加入3molA和3molB,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量也是开始时的3倍,即C 的物质量为3(1-a)mol 。

(3)达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是3a mol ,与(2)等效,则开始时放入的各物质也与(2)等效。所以X+1=3,即X =2。Y=3(1-a)mol。平衡时B的物质量也为(3-3a )mol。当a=1/3时,(3-3a )等于2,当a <1/3时,(3-3a )>2,当a >1/3时,(3-3a )<2。选丁。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由于是恒温、恒压,所以平衡时与(1)等效,所以达平衡时,C 的物质的量分数与(1)相同,即

(5)由于温度和体积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变小,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C 的物质的量b <a,选乙。

【答案】(1)(1-a) (2)3a (3)2 3-3 a  丁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

(4)

(5)乙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等基本概念;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开发信息、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属于探究性层次的试题。

本题分两部分:Ⅰ.是在恒温恒压下的气体反应:A(g)+B(g)===C(g)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因此也是恒压时体积缩小的反应。题目设置了三种情况,有层次地向考生提出问题,解决了前一问题,就为解决后一问题提供了台阶。

Ⅱ.设置的情景是起始条件相同、恒容时建立平衡和恒压时建立平衡两种情况下,比较C  的物质的量的大小。

方法归纳

1、方法与技巧

①等价转化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借助到化学平衡中,可以简化分析过程。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无论可逆反应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从中间状态开始,只要起始投入的物质的量相当,则均可达到等效平衡状态。这里所说的“相当”即“等价转化”的意思。

②放大缩小思想:该方法适用于起始投入的物质的量存在于一定倍数关系的反应。它指的是将反应容积的梯级扩大一定的倍数,让起始反应物的浓度相同,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建立相同的平衡状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压缩,使其还原为原来的浓度。分析在压缩过程中,平衡如何移动,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相关量的变化情况。

③大于零思想:对于可逆反应,不论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2、解题注意点

认真阅读试题,弄清题目中问的是什么?给出的条件是什么?列出解题的关键字词,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不少考生由于不深入地观察思考,对题设条件以点盖面、以偏盖全,忽视了题中的隐含条件,匆忙地依靠熟题效应,简单地给出答案,结果造成错误。

3、命题趋势

化学平衡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命题一般集中在以下几项:

1、 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 由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3、 由平衡体系压强的变化推断反应物和生成物里气体物质的系数关系;

4、 能对平衡体系进行有关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及反应转化率等方面的计算。

[课堂训练]

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加       B.加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C.合成氨时不断将生成的氨液化,有利于提高氨的产率。D.合成氨时常采用500℃的高温

2、已知工业上真空炼铷原理如下:2RbCl +Mg D MgCl2 +2Rb(气),对于此反应的进行能给予正确解释的是(  )

A.铷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镁强,故镁可置换铷。B.铷的沸点比镁低,把铷蒸气抽锄时平衡右移。

C.氯化镁的稳定性不如氯化铷强。     D.铷的单质状态较化合态更稳定。

3、(05上海16)欲使0.1mol/L的 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 都减少,其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4、(04江苏10)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l和V2,则Vl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    B.V1<V2    C.V1=V2    D.V1≤ V2

5、(03江苏17)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B 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 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D 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

6、(05广东7)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s)和Ni(CO)4(g)

7.(04上海 8)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 (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

8.(04广东9)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的量应是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9.(04广东18)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g)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的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10. (05广东1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O2(g) + 2NO(g);ΔH>0, 达到平稳。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11、(05上海16)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12、(05全国卷Ⅲ10)向0.1 mol·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A.Na、CO             B.Na、HCO

  C.HCO、CO             D.Na、OH

[课堂训练] 答案:1.BD  2.B  3. D  4. A 5. AC  6.B  7. C  8.

[课后训练]

1.(00全国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2.(00全国16)已知反应A+3B   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为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mol·L1·min1      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3.(00广东20)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A.2NH3(g)   N2(g)+3H2(g)       

B.2NO(g)   N2(g)+O2(g)

C.2NO3(g)   4NO2(g)+O2(g)

D.2NO2(g)   2NO(g)+O2(g)

4.(00上海19)对于反应2SO2+O2  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体积2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平衡时,SO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2生成速度的两倍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5(03全国1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6.( 04全国Ⅲ-9)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

7.(04天津1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SO3(g)

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g)

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O2(g)

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Ar(g)

8.(04广东5)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平衡是,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9(00春季18)浓度均为0.1mol/L的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后,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c( HCOO-) >c( OH-) >c( H+)

B.c( HCOO-) >c( Na+) >c( OH-) >c( H+)

C.c( Na+) =c( HCOO-) =c( OH-) =c( H+) 

D.c( Na+) =c( HCOO-) >c( OH-) >c( H+)

10、(00全国10)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OH­-) 为

 A.1.0×10-7mol·L-1       B.1.0×10-6mol·L-1

 C1.0×10-2mol·L-1       D1.0×10-12mol·L-1

11(00广东7)PH=7的盐酸和PH=9的氢氧化纳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混合液的pH

A.为7.2    B.为8    C.为6   D.无法计算

12、(00上海17)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离子的浓度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CO3   C.NH4HSO4   D.NH4NO3

13、(01春季18)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32-)          B.c(OH-)=2c(H+

C.c(HCO3-)>c(H2CO3)         D.c(Na+)<{c(CO32-)+c(HCO3-)}

14、(01上海19)将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rn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 (Ac)>c (Cl)>c (H)>c (HAc)

B.c (Ac)>c (Cl)>c (HAc)>c(H

C.c (Ac)=c (Cl)>c (H)>c (HAc)

D.c (Na)+c (H)=c (Ac)+c (Cl)+c (OH)

15、(05江苏18)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2mol C          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

  C.1molB和1molC      D.2molA、3molB和3molC

18.答案: AB

16.(04全国Ⅰ29)恒温下,将a mol N2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 (g) + 3 H2(g)     2NH3(g)

⑴若反应达平衡时某时刻t时,nt (N2) = 13mol,nt (NH3) = 6mol,计算a的值
⑵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2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移时NH3的物质的量。

⑶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    

⑷原混合气体中,ab =    

⑸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 (H2)=    
⑹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    

17、(01上海26)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 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lmol/L的溶液100mL;

② 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l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

② 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

③ 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      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1(选填>、<、=)

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    (多选扣分)

(a)装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3)请你评价: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和不妥之处               
        
                             

(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述。

    1100mL容量瓶(注:未标明规格的扣 分) 2)>b(多选扣分) 3)配制pHlHA溶液难以实现  不妥之处在于加入的锌粒难以做到表面积相同

4)配制NaA溶液,测其pH值>7即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8、已知,(1)Cu2+、Fe2+在pH=4—5的条件下不水解,而Fe3+几乎全部水解。(2)双氧水(H2O2)是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它的还原产物是H2O。现用粗氧化铜(含少量铁)制取氯化铜溶液的过程如下:

①取50mL纯净盐酸,加入一定量粗氧化铜,加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pH为3。

②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搅拌。

③调节②中的溶液的为4,过滤。

④把③所得滤液浓缩。

回答以下问题:

(1)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③中使pH升到4采取的措施是,加入过量的(   ),并微热、搅拌。

 A.氢氧化钠  B.氨水  C.氯化铜  D.氧化铜

(3)③中过滤后的滤渣的成分是          

19.⑴反应mA+nBp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n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态。

④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则此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热反应。

⑵有可逆反应:A(g)+B(g)3C(g),下图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表(t)的关系图。


按下述要求填空:

①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则______曲线表示无催化剂。

②若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200℃和100℃的情况,则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热反应。

③若丙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____曲线表示压强较大时的情况。

20、(10分)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中通入6mol A和2mol B,向乙中通入1.5mol A、0.5mol B和3molC和2molD,将两容器的温度恒定在770K,使反应3A(g)+B(g)xC(g) +D(s)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_________;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x=_________。

 (2)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否相等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

(3) 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改为按不同配比作为乙的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都仍为0.2。

①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②若加入0.6molA和0.2molB,则C和D起始物质的量分别应满足______,______

(4)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

21.常温下将0.01molNH4Cl和0.002molNa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

⑴用化学用语表示该溶液中的三个平衡关系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些微粒中浓度为0.01mol/L的是________浓度为0.002mol/L的是_________。

⑶物质的量之和为0.01mol的两种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微粒数量之和比OH多0.008mol。

22.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的稀溶液。(用a、b、c、<、=、>号填写)

①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能力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其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当p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相同状况)则开

始时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所需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⑥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稀释10倍,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