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化学寒假调研考试试题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64分)
考生注意: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项目认真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正确地涂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案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由机器阅卷。考生应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如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塑料橡皮擦去,重新选择。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不计分。
3.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否则不予计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质量数为4
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2.下列有关硫酸工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SO2转化为SO3时通常采用高温、高压、催化剂
B.接触法制硫酸可用硫黄、黄铁矿、石膏等为原料
C.在吸收塔中常用水吸收SO3
D.生产过程中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烧碱处理
3.下列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正确的除杂方法是( )
A.氯化铁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铜离子:加入过量铁粉后再过滤
B.碳酸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硅酸钠: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后再过滤
C.二氧化硫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过量的过氧化钠固体
D.氧气中含有少量的氯气:通过过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或液态
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C60分子的熔、沸点比“可燃冰”高
D.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5.甲苯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三个硝基取代后的有机物共有( )
A.4种 B.6种 C.9种 D.10种
6.已知C(固)+ O2(气)= CO2(气);∆H=-393.5KJ/mol
2CO(气)+O2(气)= 2CO2(气);∆H=-566.0 KJ/mol
则C(固)+O2(气)=CO(气);∆H为( )
A.110.5 KJ/mol B.-110.5KJ/mol C.172.5KJ/mol D.-172.5KJ/mol
7.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可逆反应:2A(气)+B(气)2C(气)。容器内开始加入下列各组物质,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最小的是( )
A.2molA和1molB B.1molA和1molB
C.1molA和2molB D.1molB和1molC
8. 一定条件下,R2O8n-离子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是( )
A.1 B.2 C.3 D.4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 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都是高效消毒剂,有很强的腐蚀性。在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冰醋酸和过氧化氢恰好完全反应,生成过氧乙酸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
B.过氧化氢的浓溶液可直接用于人体皮肤的消毒
C.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2H6O3
D.过氧化氢可做火箭的推进剂
10.实验中需用0.1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无水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 )
A.1000mL,10.6g B.950mL,10.0g
C.1000mL,28.6g D.500mL,5.3g
11.汽车尾气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正在推广使用的Pt-Rh-CuO-Cr2O3-Al2O3(氧化铝为载体)是较理想的高效催化剂,制成的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净化器,能将80%以上有害尾气转化为无毒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尾气中通常含烃类、CO、NO与SO2等
B.用CuO 做催化剂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CO+CuO=CO2+Cu ,2NO+2Cu==N2+2CuO
C.此方法的缺点是由于CO2的增多,会大大地提高空气的酸度
D.汽油中的防震剂Pb(C2H5)4大大降低有害气体转化速率的现象叫作催化剂中毒
12.某溶液中含有NH4+、Mg2+、Al3+、Fe2+,向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微热,再加过量的盐酸,则溶液中数目增加的阳离子是 ( )
A.NH4+ B.Al3+ C.Fe3+ D.Na+
13.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过氧化钠粉末与水的反应:
2O22-+ 2H2O = O2 + 4OH-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醋酸:
HCO3-+ H+ = H2O + CO2
C.往氨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2NH3·H2O +SO2 = 2NH4+ + SO32-+ H2O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粉:
2Al + 2OH-+2H2O=2AlO2-+3H2
1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含NA个氮气和氧气分子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
B.常温常压下,甲烷含有的电子数约为10NA
C.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A
D.1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3NA
15.抗坏血酸(Vc)的化学式为C6H8O6,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①Vc能够发生加成、酯化等反应
②Vc可看做某物质的一种自身酯化产物(内酯)
③Vc本身并不具有酸性,它显示酸性是因为发生了水解
④Vc从形式上看,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葡萄糖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全部
16.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助燃气,制得在 650 ℃下工作的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式:O2+2H2O+4e- == 4OH-
B.负极反应式:CO+CO32--2e-==2CO2
C.燃料电池工作时CO32-离子向正极迁移
D.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CO+O2 == 2CO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0分)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c=0.10mol/L)来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其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注入标准HCl溶液至“0”刻度以上,调整液面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降至“0” 刻度以下,记下刻度为0.1mL;
②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碱液润洗两遍,注入待测碱液至“0”刻度以上,调整液面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降至“0” 刻度,从中放出25.00mL到用待测碱液润洗两遍的锥形瓶中;
③加两滴酚酞溶液于锥形瓶中,振荡,溶液呈红色。将锥形瓶移到滴定管下开始滴定;
④滴定时,左手 ,右手 ,
眼睛注视 ,直到 ,
说明反应恰好完全。停止滴定,记下酸式滴定管液面刻度。重复三次;
⑤洗涤整理仪器,计算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述①②两步中错误的操作(有多少填多少,不一定填满)
a ;
b ;c ;d 。
(2)将步骤④中的操作填完整。
(3)下列操作使得待测碱液浓度(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读取酸式滴定管中溶液体积,开始俯视,结束仰视,计算结果 。
②滴定时,向锥形瓶里加少量蒸馏水洗涤瓶的内侧,计算结果 。
③滴定结束,有一滴酸液挂在酸式滴定管尖嘴处,计算结果 。
④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而结束时尖嘴部分有气泡,计算结果 。
⑤滴定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计算结果 。
18.(12分)为了检验Fe(NO3)3受热分解的产物,有人用示意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在装置中试管和U型管上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
实验时在试管中放入研细的无水Fe(NO3)3固体;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红色粉末,U型管下部有少量无色液体X,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Y。回答下面问题:
(1)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 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
。
(2)液体X可能是 ,
无色气体Y可能是 。
(3)用简单的实验证实(2)中对X的判断:
。
(4)Fe(NO3)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A、B、C、D均为前20号元素,A、B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甲和乙,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且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8和10;A与C也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丙和丁,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且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4和16;D与C形成的化合物戊与乙反应生成丙和另外一种白色浆状物。试回答:
(1)元素符号:A 、B 、C 、D 。
(2)甲分子的电子式为 。
(3)戊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0分)铜是人类最早熟悉的金属之一,埋藏在地下的青铜器锈蚀过程中形成一系列难溶性的铜的化合物,锈蚀过程可以表示为:
(1)Cu2O的颜色为 ,Cu4(OH)6Cl2的名称为
(2)青铜器出土后,防止青铜器继续锈蚀的关键是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已知A、B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B是一种淡黄色固体,C是一种重要的能源,C和K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J和E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重要化工原料,X为无色液体。(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A的化学式 H的电子式
(2)反应①中每生成l mol F,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3)反应②进行的条件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2.(8分)某二元醇A,含氧的质量分数为27.1%,其余是碳和氢。A有如下图转化关系,在转化的过程中碳原子连接方式可能发生变化,A、B、C、D分子结构中都有4个甲基,且均为链状结构。(已知有机物中同一碳上连接两个羟基不稳定)
![]() |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A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和 。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
23.(10分)丙二酸二乙酯[CH2(COOC2H5)2]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下图是合成丙二酸二乙酯及由丙二酸二乙酯和苯甲醛合成肉桂酸的过程。
![]() | |||||||
![]() | |||||||
![]() |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 ,
进行反应(II)的适宜条件是 ,
反应(III)的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是 。
(2)乙酸转化为氯乙酸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丙二酸转化为丙二酸二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七、(共18分)
24.用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以制得Na2S2O3。10℃和70℃时,Na2S2O3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60.0g和212g。常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a2S2O3·5H2O。现取15.1g Na2SO3,溶于80.0mL水。另取5.00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以便硫能被水浸润),加到上述溶液中。用小火加热至微沸,反应约1小时后过滤。滤液在100℃经蒸发、浓缩、冷却至10℃后析出Na2S2O3·5H2O晶体。
(1)设Na2SO3跟硫粉完全反应,当将滤液蒸发浓缩后,冷却至70℃,溶液的体积约30mL,该溶液是否达到饱和?试通过计算说明。(70℃时,Na2S2O3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7g/cm3)
(2)若要计算在100℃下将溶液蒸发至体积为30.0mL,再冷却至10℃时所能得到的Na2S2O3·5H2O的质量,你认为 (填写一个选项的字母)。
A.前面提供的数据已经足够
B.还需要提供100℃时溶液的密度(1.14g/cm3)
C.还需要提供结晶后剩余溶液的体积(10.0mL)
(3)根据第(2)小题你的选择(如选A则直接计算,如选B或C则可选用其数据),计算从10℃、30.0mL溶液中结晶而析出的Na2S2O3·5H2O的质量。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C 5.B 6.B 7.B 8.B
二、选择题
9.AD 10.A 11.C 12.CD 13.D 14.AC 15.D 16.BD
三、17.(1)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酸液润洗;(1分)
b:酸式滴定管记录刻度应该为0.10mL;(1分)
c: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碱液润洗两遍;(1分)
(2)转动酸式滴定管活塞;摇动锥形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加入1滴盐酸,溶液立即褪成无色。(4分,每空1分)
(3)①偏大②无影响③偏大④偏小⑤偏小(5分,每空1分)
18.(1)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到U型管中
(2)N2O4;O2
(3)在通风橱中取下U型管放置,观察到U型管中液体迅速消失,管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证明X是液态N2O4
(4)4Fe(NO3)3 =2Fe2O3+12NO2+3 O2
四、19.(1)A:H B:O C:C D:Ca
(2)略(3)CaC2+2H2O
Ca(OH)2+C2H2
20.(1)砖红色,碱式氯化铜(2)隔绝空气和水
(3)2 H2O+4Cu+O2+4Cl-=4CuCl+4OH-
(4)2Cu2O+2H2O+O2+2CO2=2 Cu2(OH)2 CO3
![]() |
六、22.(1)118
(2)
(CH3)2C=C(CH3)2
(3)提示B为(CH3)3CCOCH3
23.(1)加成,硫酸加热,CO2
(2)CH3COOH+Cl2 CH2ClCOOH+HCl
(3)CH2(COOH)2+2CH3COOH CH2(COOC2H5)2+2H2O(反应条件略)
七 、24.不饱和,B,23.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