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三化学(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五讲 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
考点聚焦:
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认识不同的非金属单质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2.了解氯、氮、硫、硅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某些非金属化合物既有相似的性质,又有各自的特性。
3.认识氯、氮、硫、硅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
4.通过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5.以非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6.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某些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知识结构
考题回顾
【例1】(2002年,上海)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含铜质量分数为96%的废铜屑制取胆矾(五
水合硫酸铜)。将铜屑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在氧气的作用下生成硫酸铜。
(1)写出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用1 kg这种废铜屑理论上能制取胆矾多少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胆矾与生石灰、水按质量比为1∶0.56∶100混合配制成无机铜杀菌剂波尔多液。
①此波尔多液中和
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②波尔多液有效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当x=1时,试确定y的数值。
解析:(1)稀硫酸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氧化不活泼金属铜,但是铜容易被氧气氧化生
成CuO,Cu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3)①根据元素守恒,波尔多液中的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就等于胆矾和生石灰的物质的量之比,即
。
②
反应前 2 5 0 0
反应前 1 4 1 1
所以中y=4。
【例2】(02年广东高考24)、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2)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固体。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析:本题涉及的反应有: CO2+2 KOH=K2CO3+H2O CO2+KOH=KHCO3,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分四个阶段进行:①CO2通入量较少时主要得到K2CO3并有过量的KOH;②当KOH恰巧完全反应,只存在生成物K2CO3;③继续通入CO2时 ,开始有KHCO3生成;④通入的CO2使K2CO3全部转化成KHCO3。
所以是(1)有四种组合,分别是:K2CO3+KOH ②K2CO3 ③K2CO3+KHCO3 ④KHCO3;
(2)22.4L(标态) CO2 → 0.1mol CO2;且M (K2CO3)= 138g/mol;M (KHCO3)=100g/mol
由碳元素守恒可知:0.1 molCO2既能生成0.1的K2CO3;也可生成0.1的KHCO3,设0.1 molCO2所产生的K2CO3为x mol, 则有:138x +100(0.1-x)=11.9;x=0.05mol
m (K2CO3)==138g/mol 0.05mol ==6.9g
m (KHCO3)==100g/mol 0.05mol==5.0g
由K2CO3、KHCO3中K元素守恒可知:KOH为0.15mol 则有:C(KOH)=
【例3】(02年上海高考31)、硫铁矿高温下空气氧化产生二氧化硫:4FeS2+11O2→8SO2+2Fe2O3,设空气中N2、O2的含量分别为0.800和0.200(体积分数,以下气体含量均用体积分数表示),试完成下列各题:
(1)1.00mol FeS2完全氧化,需要空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2)55L空气和足量FeS2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同温同压)变为 L
(3)用空气氧化FeS2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中,O2的含量为0.0800,计算SO2的含量。
(4)设FeS2氧化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为100L,其中O2为aL,SO2为bL。
① 写出a和b的关系式
② 在右图中画出a和b的关系曲线(FeS2氧化时,空气过量20%)
说明:为方便作图,纵坐标用13b表示
解析:(1)4FeS2 → 11O2
4 11
1 mol mol
所需O2体积为:
(2)11O2 → 8SO2
11 8
L
y y=
生成的气体体积为:
(3)设SO2为X(体积分数),
11O2 → 8SO2
11 8
x
O2的总体积为:(+0.0800) ; N2的总体积为:
(
+0.0800);若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1,则N2的总体积也可表示为:1-0.0800-X
所以有:4×(11×X/8+0.0800)=1-0.0800-X ,X=0.0923
(4)①FeS2氧化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为100L,其中O2为a L,SO2为b
L,则反应的O2为,N2为 4(
)L,固有:4(
)+ a + b =100 解之得:
13b=200-10a
②由一次函数列表为:
横坐标(a)L | 20 | 10 | 3 |
纵坐标13b | 0 | 100 | 170 |
单元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2.下列试剂能贮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里的是
A.HF溶液 B.KOH溶液 C.盐酸 D.水玻璃
3.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
A.硅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石灰水 D.漂白粉溶液
4.稀硫酸中插一块铜片,加入下列物质后,可使铜片迅速发生反应的是….
A.稀盐酸 B.硫酸钠晶体 C.硝酸钾晶体 D.氯化钠晶体
5.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7.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A.颜色相同 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 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8.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A
A.次氯酸钙 B.氯化钙 C.次氯酸 D.次氯酸钙与氯化钙
9.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C
A.钠元素 B.氯元素 C.碘元素 D.铁元素
10.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
品变质问题的是B
A.NaNO3 B.FeCl2 C.Na2SO4 D.AlCl3
11.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当它作还原剂时,可
能生成的产物是D
A.NH3 B.N2 C.N2O3 D.HNO3
12.已知反应①2BrO3- + Cl2 =Br2 +2ClO3- ②5Cl2 + I2 +6H2O=2HIO3 +10HCl③ClO3- +5Cl-+6H+=3Cl2 +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C
A.ClO3->BrO3->IO3->Cl2 B.BrO3- >Cl2>C1O3->IO3-
C.BrO3->ClO3->Cl2>IO3- D.Cl2>BrO3->C1O3->IO3-
13.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
可观察到有色物质D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14.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A
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2是硫酸的酸酐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15.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 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
C.雷雨时空气中的 N2转化为NO 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16.下列所列各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筛:吸附剂、催化剂 B.硅胶:干燥剂、吸附剂、催化剂载体
C.碳化硅:砂纸、砂轮 D.硅酸:粘合剂、耐火材料
17.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体的溶解度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8.下面有关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在所有的元素中居第一位。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D.硅在电子工业中,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二、填空题(本题4个小题,共23分)
19.(2分)防治碘缺乏病的碘添加剂是KIO3(如加碘盐),可用盐酸酸化的KI淀粉混合液检验食盐是否加碘,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8分)将下列性质的番号,填入 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
A.脱水性; B.强酸性; C二元酸; D .强氧化性; D.吸水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 ( )
(2)NaOH与H2SO4反应,可生成Na2SO4和NaHSO4这两种盐。 ( )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 ( )
(4)在稀HNO3中放入铝片就产生NO。 ( )
(5)在稀H2SO4中放入铝片就产生H2。 ( )
(6)在冷浓HNO3中放入铝片没明显现象。 ( )
(7)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 ( )
(8)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 )
21.(8分)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 。
22.(5分)有X、Y、Z三种元素:
(1)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2)X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火焰呈苍白色;
(3)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4)每2个X2分子能与1个Y2分子化合成2个X2Y分子,X2Y常温下为液体;
(5)Z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试写出其元素符号:X_______,Y_______, Z_______,以及化合物的分子式: XZ_______,X2Y_________。
三.实验题(18分)
23.(6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4.(12分)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 → → → →
→ → → (填各接口的编号)。
(2)实验时甲仪器的作用与原理是 。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
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
(4)Ⅳ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在Ⅰ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
小”)。
(6)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m 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
四.计算题(5分)
25.近年来,工业上用Mg(NO3)2代替浓H2SO4作为制取浓硝酸的吸水剂(以下数据为溶质质量分数)。65%的硝酸(质量为M1)中加入72%的Mg(NO3)2溶液(质量为M2)后蒸馏,
分别得到97.5%的硝酸和60%的Mg(NO3)2溶液(不含有硝酸)。
(1)若蒸馏过程中,硝酸、Mg(NO3)2和水均无损耗,求蒸馏前的投料比M1/M2值__________。
(2)若蒸馏过程中,水的损耗占总质量(M1+M2)的5.0%,则投料时,比值M1/M2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一、1 、C2、C3、B4、C5、C6、BD7、A8、A9、C10、B11、D12、C13、D14、A15、AC16、D17、A18、AD
二、填空题(本题4个小题,共23分)
19.(2分)、
20.(8分)(1)E (2)C (3)A.D (4)B.D (5)B (6)D (7)E(8)B
21.(8分)
(1)2Cl2 + 2 Ca(OH)2 == Ca(ClO)2 + CaCl2 + 2H2O (2分)
(2)Ca(ClO)2 (2分)
(3)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 HClO (2分)
(4)(1) (2分)
22.(5分) X:H Y:O Z:Cl XZ:HCl X2Y:H2O
三.实验题(18分)
23.(6分)(1)稀氨水和酚酞; (1分) 稀氨水中的NH3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2分)(2)溶有SO2的品红;(1分) 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2分)
解析:(1)原溶液是红色溶液,受热颜色变浅,是因那种物质以气态挥发所引起,常见的具有碱性的气体是氨气,氨气在水中呈碱性,可使酚酞变红,氨气减少,颜色变浅;(2)原溶液是无色溶液,受热反而显红色,同上小题分析,这里挥发的是SO2气体,指示剂是品红
24.(12分)(1)a h i b c f g d(2)作用是使浓硫酸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原理是维持烧瓶内压强与分液漏斗内压强相等 (3)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4)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5)减小
(6)×100%或
×100%
四.计算题(5分)
25.解析:(1) 由题意可知,蒸馏前后溶液质量不变,所以M1+M2 =,解得
=0.60; (2) M1+M2 =
+0.05( M1+M2),解得:
=
>0.6
答案: (1) M1+M2 = ,
=0.60(3分) (2) 增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