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化学1月月考试题
化 学 试 题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8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等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答案一律在答题卷上书写。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Al—27 Fe—56
Cu—64 Mn—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
A.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和废渣的排放 B.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
C.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D.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同位素:金刚石、石墨、C60
B.非电解质:Cl2、NH3、C2H5OH
|
|
|
D.同系物: —OH、CH3— —OH、CH3— —CH2OH
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
①C(s)+O2(g)=CO2(g);△H1 C(s)+O2(g)=CO(g); △H2
②2H2(g)+O2(g)=2H2O(g); △H3 2H2(g)+O2(g)=2H2O(1); △H4
③CaCO3(s)=CaO(s)+CO2(g); △H5 CaO(s)+H2O(1)=Ca(OH)2(s); △H6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只有②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内壁的刻度线以下
B.在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只要进行3次
C.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出现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D.用有少量蒸馏水的锥形瓶装待测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5.下列褪色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SO2使溴水褪色 B.双氧水使某些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碳使红墨水褪色 D.O2使某些染料褪色
6.X是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Z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
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W元素可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原子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WX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固态X2Y中含有氢键
C.Y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WY2与ZY2的晶体类型相同
7.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u2+、Na+、H+、SO42-、CO32-、OH-等6种离子。
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
A.Cu2+、H+、SO42- B.Na+、OH-、CO32-
C.CO32-、OH-、SO42- D.Na+、H+、SO42-
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B.氧化铝可用于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等
C.金必在腐蚀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血液爱析法治疗尿毒症,实质是胶体的渗析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硫溶于水:SO2+H2O=2H++SO32-
B.铁跟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HCO3-+H+=CO2↑+H2O
10.下列实验中,有沉淀产生,且沉淀不会消失的是 ( )
A.将氨水逐滴滴入AgNO3溶液中,至过量
B.将二氧化碳通入Ca(OH)2溶液中,至过量
C.将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至过量
D.将二氧化氮通入Ba(OH)2溶液中,至过量
|

图是某物理量(Y)随时间(t)变化的
示意图,Y可以是 ( )
A.N2的转化率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密闭容器的压强
D.H2的体积分数
12.将0.84gFe完全溶解在100mL1mol/L稀H2SO4中,然后加入K2Cr2O7溶液25mL,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为Fe3+,Cr2O72-全部转化为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2mol/L B.0.15mol/L C.0.1mol/L D.0.05mol/L
13.用铂作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在阴极上有金属析出,且溶液的pH下降的是 ( )
A.KCl B.CuSO4 C.NaOH D.HCl
1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
B.1molCl2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是2NA
C.1L1mol/LCuCl2溶液中含有的Cu2+的个数为NA
D.20℃、1.01×105Pa时,2.24LC2H4和CO的混合气体,含气体分子数为0.1NA
15.下列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这种有机物是 ( )
A.甲酸甲酯 B.丙酸乙酯 C.麦芽糖 D.蔗糖
16.在标准状况下,ag气体A与b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与B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b
B.同温同压下,A与B的密度之比为b:a
C.质量相同的A与B的分子数之比为b:a
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A与B的质量之比为a:b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
(1)A点水的离子积为1×10-14,B点水的离子积为 。造成水的离子积变化的原因是 。
(2)25℃时,H2R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为:H2R=H++HR-,HR-
H++R2-。
①0.1mol/LH2R溶液的pH 1(填“>”、“<”或“=”);
②在0.1mol/LNaHR溶液(呈酸性)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100℃时,0.01mol/LNaOH溶液的pH= 。
18.(14分)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原子半径(10-10m) | 0.74 | 1.60 | 1.52 | 1.10 | 0.99 | 1.86 | 0.75 |
最高正化合价 | +2 | +1 | +5 | +7 | +1 | +5 | |
最低负化合价 | -2 | -3 | -1 | -3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处于第IA族的有 ,处于第二周期的有 (以上均用编号表示)。
(2)元素④与元素⑦相比较,气态氢化物较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3)工业上主要获取⑤的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忽略不计,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力不计)。
在标准状况下,a中充入元素①的单质
气体VL,b中充入由元素⑦和①以原子
个数比1:1形成的纯净气体VL。
打开K,观察到的现象是 ;
足够长时间后,a中气体体积范围是 至 之间。此后,快速推活塞,使a中气体全部进入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9.(10分)下图中,A到L为常见物质或该物质的水溶液,B在A气体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B、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金属单质,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组成J的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F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
回答下列问题:
(1)J的结构式为 。
(2)K的电子式为 ,属于 晶体,所含的化学键有 。
(3)若D的水溶液呈黄色,沉淀H的化学式为 。
(4)若D的水溶液呈蓝色,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G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0.(10分)H是一种香料,可用下图的设计方案合成。
已知:①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有下列转化关系:
R—CH2—CH2X
R—CH=CH2 (X为卤素原子)
R—CHX—CH3
②在不同的条件下,烃A和等物质的量HCl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既可以生成只含有一个甲基的B,也可以生成含有两个甲基的F。
(1)D的结构简式为 。
(2)烃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F→G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4)E+G→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一个羟基,且其一氯化物有两种的是:
。(用结构简式表示)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g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
是 (填实验步骤序号)。
(2)步骤①、③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
是 。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
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
回答下列问题:
(3)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 ;
(4)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然后
。
(5)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剂作用,需被做以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 ,b检验CuO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2.(6分)在标准状况下,11.2L氨气溶于水中形成125mL溶液。
(1)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取该氨水30mL与70mL 2mol/LAlCl3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3)往上述反应所得的浊液中加入VmL5mol/LNaOH溶液后,混合体系中沉淀的质量与(2)中沉淀质量相同,则V=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 选择题(48分)(每题3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B | C | C | A | C | D | B | A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D | C | A | C | B | A | D | B |
第Ⅱ卷 非选择题答题处(60分)
以下方框为第17题答题处,请不要在方框外答题
17.(10分)
(1)1×10-12;(2分)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水的离子积增大。(2分)
(2)①pH<1;(2分)②c(Na+)>c(HR-)>c(H+)>c(R2-)>c(OH-)。(2分)
(3)pH=10。(2分)
18.(14分)
(1)③⑥;(2分) ①③⑦(2分)(以上空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2)NH3(2分)
(3)2NaCl+2H2O 2NaOH+Cl2↑+H2↑。(2分)
(4)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1分),活塞向左移动(1分);0至0.5VL,(2分,每空各1分)气体的颜色先变深,而后逐渐变浅。(2分)
19.(10分)
|
|
(3)Fe(OH)3(2分)
(4)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分)
(5)2Na+2H2O=2Na++2OH-+H2↑(2分)
20.(10分)(以下每小题各2分)
(1)CH3CH2CHO
(2)CH3CH=CH2+HCl CH3CH2CH2Cl。
(3)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4)CH3CH2COOH+CH3CHOHCH3 CH3CH2COOCH(CH3)2+H2O。
CH3
(5)CH3—C—CH2—COOH
CH3
21.(10分)
(1)①②③。(3分,各1分)
(2)研钵。(1分)
(3)时间(2分)
(4)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干燥管中,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是氧气。(2分)
(5)检验CuO的质量是否改变。(2分)
26.(6分)(以下每小题各2分)
(1)4mol/L。
(2)3.12g。
(3)104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