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二学期期初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Cl-35.5 Si-28
第Ⅰ卷(选择题 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Roger.D.Kormberg,他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均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蛋白质均易溶于水,均能跟浓硝酸作用变黄
C.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D.HCHO溶液或(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2.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互变;③福尔马林用来浸制标本;④同分异构体之间的互变;⑤蜂蚁螫咬处涂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可以减轻痛苦;⑥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
A.只有①②④⑤ B.只有①④⑤ C.只有①②③④⑤ D.全部
3.下列实验或叙述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制CuSO4时先将Cu氧化成CuO后再与稀H2SO4反应
B.采用银作催化剂,乙烯和氧气制取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100%
C.用乙醇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
D.用稀HNO3和铜制取Cu(NO3)2
4.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A.H2S B.HCl
C.PH3 D.SiH4
5.超酸是指酸性比普通无机酸强106~1010倍的酸,魔酸(HSO3F-SbF5)是已知超酸中最强的,许多物质如H2SO4在魔酸中可获得质子。则硫酸溶于魔酸中所表现出的这种性质是
A.碱性 B.酸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6.某无色溶液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气体,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Mg2+、H+、Zn2+、SO42— B.Na+、Ba2+、NO3—、OH—、SO42—
C.Ag+、K+、Cl—、H+、SO42— D.MnO4—、NO3—、SO42—、OH—、Na+
7.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 = 2Fe(s)+3CO2(g) △H = -24.8kJ/mol
Fe2O3(s)+CO(g) =
Fe3O4(s)+
CO2(g)
△H = -15.73kJ/mol
Fe3O4(s)+CO(g) = 3FeO(s)+CO2(g) △H = +640.4kJ/mol
则14g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H约为
A.-218kJ/mol B.-109kJ/mol C.+218kJ/mol D.+109kJ/mol
8.某无色气体可能由O2、CO、CO2、HCl、NH3、NO、Br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通过图
中(该装置前后都不与大气直接相连),通过干燥管(内盛放Na2O2)后气体呈红棕色,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气体中一定有NO和O2
B.原气体中一定有NH3、NO、CO2 、CO
C.原气体中一定没有CO
D.原气体中一定没有Br2 O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有时可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能说明该结论的是
A.HIO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IOI++OH—
B.I(NO3)3晶体中含有I 3+离子
C.化合物HIO4具有酸性
D.IBr、ICl等卤素互化物为共价化合物
10.化合物M叫假蜜环菌甲素,它是香豆素类天然化合物。对M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M与Br2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M既能与FeCl3发生反应,也能与CH3COOH发生反应
C.M可溶于NaOH稀溶液,1molM最多消耗3mol NaOH
D.1molM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1.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右图为其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其中的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磷化硼晶体的化学式为BP,属于离子晶体
B.磷化硼晶体的熔点高,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磷化硼晶体中每个原子均形成4根共价键
D.磷化硼晶体结构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与氯化钠相同
12.t℃时,将100 g某物质A的溶液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t℃,析出2.5 g晶体;再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t℃,析出7.5 g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时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若A是CuSO4,则7.5 g晶体中含水2.7 g
C.t℃时A的溶解度为75 g D.原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40%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 = BaSO4↓+2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溶液反应:NH+ OH-= NH3↑+ H2O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 AlO2- + 4NH4+ + 2H2O
D.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CaCO3↓ + H2O
14.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物质的质量分数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5.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5H6(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
LaNi5H6+6NiO(OH) LaNi5+6Ni(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
B.放电时负极反应:LaNi5H6+6OH--6e- = LaNi5+6H2O
C.充电时阳极周围c(OH-)增大 D.充电时储氢合金作负极
16.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HSO3和NaHCO3的中性混合溶液中(S和C均用R表示):
c(Na+)=c(HRO3-)+2c(RO32-)
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溶液中:
c(Na+)>c(Cl—)>c(CH3COOH)
C.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4+):①<②<③
D.相同条件下,pH=5的 ①NH4Cl溶液、②CH3COOH溶液、③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8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0分)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的实验。
⑴图一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
图一 图二
⑵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图二所示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是 。
18.(12分)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课外活动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测量Na2CO3试样的纯度。甲组利用图1中给出的仪器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用来测定Na2CO3试样的纯度(杂质不与酸溶液反应),其中A容器中盛有Na2CO3样品10.0g,分液漏斗内盛有稀硫酸(足量),B容器内为碱石灰固体(足量)。他们利用碱石灰的增重求出纯净的Na2CO3质量,再求纯度。(设原容器中CO2气体的含量可忽略不计,各容器内反应完全,下同)。
乙组同学通过仔细分析,认为甲组的装置简单,但误差较大,在甲组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见图3),请你认真分析这套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试剂和药品还有锌片、浓硫酸、稀硫酸、NaOH溶液,CaCO3固体,蒸馏水)
(1)乙组同学设计的装置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请在B、D虚框内画出合适的装置简图,如要用到药品或试剂,请将药品或试剂的名称写在横线上 。
(2)A装置中分液漏斗所盛液体为 ;U形管内盛有 ;A装置在整套装置中的作用 ; F装置的作用是 。
(3)如果B、D内部不设计任何装置而直接连通ACE,则实验结果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
(4)乙组称取Na2CO3试样10.0g,如果实验后E装置质量增重3.96g,则该Na2CO3试样的纯度为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第二周期10种元素的某种性质的一组数据(数据单位相同)。除带“……”的四种元素除外,其余元素都给出了该种元素的全部数据。
(H) 13.6 | (He) 24.6 54.4 | ||||||
(Li) 5.4 75.6 122.5 | (Be) 9.3 18.2 153.9 217.7 | (B) 8.3 25.2 37.9 259.4 340.2 | (C) 11.3 24.4 47.9 64.5 392.1 489.9 | (N) 14.5 29.6 47.4 72.5 97.9 552.1 …… | (O) 13.6 35.1 …… …… …… …… …… | (F) 17.4 34.9 …… …… …… …… …… | (Ne) 21.6 41.6 …… …… …… …… …… |
⑴每组数据可能是该元素的 。
A.原子得到电子所放出的能量 B.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熔、沸点
C.原子逐个失去电子所吸收的能量 D.原子及形成不同分子的半径大小
⑵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个数据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推测镁和铝的第一个数据的大小Mg_____Al。
⑶同一元素原子的一组数据中,有的数据增大特别多,形成突跃,这些数据出现的规律,说明原子结构中 。
20.(10分)A的组成中含有六个结晶水,A、B均溶于水,G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A、 B按下图转化关系(图中忽略了一些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气体I和H的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和H的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碱式氯化铝[Al2(OH)nCl6-n]m (1≤n≤6,m≤10) (商业代号BAC),是一种比Al2(SO4)3效果更好的净水药剂。以下是用煤矸石(主要含Al2O3,SiO2及少量铁的氧化物)为原料生产碱式氯化铝过程中遇到的情况:
(1)在反应器中加入16%的硫酸和16%的盐酸,在不断搅拌过程中再加入经过焙烧后的煤矸石粉,反应器上部有一条长管子作为反应时气体的排放管。加热至沸腾(102℃)并保持一段时间,期间不断用精密pH试纸在排气管口上方检查排出气体的pH,记录如下:
时间 | 起始 | 14min后 | 30min后 | 75min后 |
pH | <2.0 | =2.5 | <3.5 | =3.5 |
试解释排气管中放出气体的pH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把排气管加长一倍,排气的pH_________(回答“增大”“减小”或“不变化”),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结束后,冷却,过滤弃渣,然后再加热至100℃,并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向溶液慢慢地添加Ca(OH)2至适量,生成大量沉淀。过滤上述溶液,弃渣,得到澄清的BAC稀溶液。将此稀溶液加热蒸发浓缩,又产生白色细晶状沉淀,经化验分析,知此沉淀不是BAC固体,也不是AlCl3晶体或Al(OH)3。问: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此时会有沉淀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2.(8分)某二元醇A,含氧的质量分数为27.1%,其余是碳和氢。A有如下图转化关系,在转化的过程中碳原子连接方式可能发生变化,A、B、C、D分子结构中都有4个甲基,且均为链状结构。(已知有机物中同一碳上连接两个羟基不稳定)
![]() |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A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和 。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
23.(10分) 生产工程塑料PBT(
)的重要原料G(1,4-丁二醇),可以通过下图三种不同的合成路线制备。又知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请你结合下列所给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Ⅰ.CH2=CH-CH=CH2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1∶1加成可得到BrCH2-CH=CH-CH2Br和BrCH2-CHBr-CH=CH2二种产物。
Ⅱ.2R-Cl+2Na
R-R+2NaCl
Ⅲ.
Ⅳ.
⑴写出E和F的结构简式: 、 。
⑵写出反应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⑶请你设计出由B→C…→D的反应流程图(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②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B C
…… G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4.(6分)在碘量瓶(一种专用锥形瓶)中加入5.00mL的NaClO漂白液(密度为1.00g·mL-1),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然后,加入适量稀H2SO4,立即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0.1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到达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33.8mL。(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
(1)写出NaClO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计算漂白液中NaClO的质量分数w(NaClO)。
25.(12分)工业生产粗硅的主要原理为:SiO2 + 2C Si(粗)
+2CO↑
⑴若在制粗硅的过程中同时生成了碳化硅,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为 。
⑵工业上可通过以下原理由粗硅进一步制纯硅:
Si(粗)
+ 2Cl2(g) SiCl4(l) SiCl4 + 2H2
Si(纯)
+ 4HCl
若上述反应中Si(粗) 和SiCl4的利用率均为80%,制粗硅时有10%的SiO2转化为SiC,则生产25.2吨纯硅需纯度为75%石英砂多少吨?
⑶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制取纯硅:
![]() |
反应①:Si(粗)
+ 3HCl(g) SiHCl3(l) + H2(g)
反应②:SiHCl3 + H2 Si(纯)
+ 3HCl
假设在每一轮次的投料生产中,硅元素没有损失,反应①HCl中的利用率为75%,反应②中和H2的利用率为80%。则在下一轮次的生产中,需补充投入HCl和H2的体积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D 3.D 4.D 5.A 6.A 7.B 8.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AB 10.BC 11.C 12.AB 13.AD 14.BC 15.A 16.A
17.⑴反应产生气泡快慢或反应完成的先后或试管壁的冷热程度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将FeCl3改为Fe2(SO4)3 ⑵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或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每小题2分 共10分)
18.(1) D 浓H2SO4 (1分)
(1分)
(2)稀硫酸(NaOH溶液也可)(1分);Zn片(1分);A中生成的H2推动C中的CO2气体向右运动,使C中的CO2气体全部被E中的碱石灰吸收(2分);F的作用:防止U形管B中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保证E中碱石灰的增量为反应生成的CO2的量(2分)。
(3) 偏高(2分);
(4) 95.4%(2分)。
19.⑴C
⑵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已达到8电子(He为2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较难失去电子 >
⑶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每空2分,共8分)
21. (1)由于盐酸受热蒸发出HCl气体所致,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逐渐与煤矸石中的物质反应而被消耗,因此,排气的pH从小逐渐变大。 增大。 如果排气管加长一倍,意味着排气被冷却的程度更高,HCl更多被冷凝回流,故排气的pH有所增大。
![]() |
(2)沉淀物是水合硫酸钙(或硫酸钙)。由于硫酸钙是微溶的,在稀BAC溶液中达到饱和,浓缩蒸发过程中变为过饱和,故形成细晶状析出。 (每空2分)
22.(1)118
(2) (CH3)2C=C(CH3)2
(3)提示B为(CH3)3CCOCH3 (每空2分)
23.⑴CH2=CHCl
HOCH2C≡CCH2OH (4分)
⑵
(2分)
![]() | |||
![]() | |||
⑶ CH≡CCH=CH2 CH2=CHCH=CH2
CH2BrCH=CHCH2Br Br(CH2)4Br HO(CH2)4OH (4分)
25.(6分)(1)ClO-+2I-+2H+=Cl-+I2+H2O(2分)
(2)NaClO~I2~2Na2S2O3
74.5G 2mol
m(NaClO) 0.100×33.8×10-3mol
(2分)
(2分)
26.⑴1∶2 (3分)
⑵设需纯度为75%石英沙m。据题意有下列关系式:
SiO2 ~ Si(粗) ~ SiCl4 ~ Si(纯)
60吨 28吨
m×75%×(1—10%)×80%×80% 25.2
m×75%×(1—10%)×80%×80%∶25.2=60∶28
得m=125吨 (4分)
或由Si守恒有:
得m=125吨
⑶设每轮生产投入的粗硅中含1molSi,则由反应①有:
损耗HCl物质的量为4mol,生成H2物质的量为1mol
由反应②有:损耗H2物质的量为1.25mol,生成HCl物质的量为3mol
则在下一轮次的生产中,需补充投入HCl和H2的体积比为
(4 mol―3 mol)∶(1.25mol―1mol)=4∶1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