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试题

2014-5-11 0:32:02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试题、答案及双向细目表

卷(共33分)

一、选择题(单选,共11题,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各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 C     B.C3H8        C.C2H4O        D.C3H6

2、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二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的烷烃是(  )

A.乙烷     B.丙烷    C.2一甲基丙烷   D.丁烷    

3、已知醇(C5H12O)可以被氧化成酮B(C5H10O),进而不能被氧化成羧酸C(C5H10O2),则醇可能的结构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4、等质量的下列烃分别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  )  

A.乙烷     B.丙烯    C.丁炔      D.甲苯

5、燃烧由组成的混合气体,生成。此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比为  (  )                   

A.1:5     B.1:2     C.3:2       D.2:1

6、提纯少量含碳酸氢钠杂质的碳酸钠固体所需用的仪器为(  )
  ①试管②泥三角③蒸发皿④试管夹⑤坩埚⑥玻璃棒⑦石棉网⑧坩埚钳
  A.①④    B.②⑤⑧   C.③⑥  D.⑥⑦

7、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 NaOH   B. NH3·H2O  C. AgNO3   D. BaCl2

8、限用一种试液即可区别Na2S,Na2S2O3,Na2CO3,NaAlO2,Na2SiO3,Na2SO4六种溶液,应选用(  )

  A.烧碱溶液   B.氨水       C.氯化钡溶液    D.盐酸

9、除去溶解在苯中的少量苯酚,正确的方法是(  )

A.用过滤器过滤          B.用分液漏斗分液 

C.通入足量CO2后,过滤      D.加入适量NaOH溶液,反应后再分液

10、下列各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用括号内物质能去除并且不引进其他杂质的是(  )

    A. 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氯化氢(NaHCO3溶液)

    B. 氢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浓硫酸)

    C. 乙酸乙酸中所含的乙酸(乙醇)

    D. 氧化钙中所含的二氧化硅(氢氟酸)

11、现有三组混合液:① 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② 乙醇和丁醇 ⑧ 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第Ⅱ卷(共67分)

12、(3分)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操作和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填编号)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②用量筒量取5.62mL某浓度的盐酸
  ③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3.5
  ④滴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3.15mLNaOH标准溶液
  ⑤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0.1mol/LNa2SO4溶液
  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

13、(8分)今有化合物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鉴别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甲、乙 、丙的顺序:_______________

14、(6分)有机物A和B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均不变,若A是分子中含8个氢原子的烃,B是分子中含3个碳原子的烃的含氧衍生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    若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试写出两组符合上述条件的A、B的组合的分子式。

① A           B         

② A           B        

(2)    若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试 写出一组符合题干条件的A、B的组合的分子式。

   A           B         

15、(8分)A为烃,B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由等物质的量的和组成的混合物0.05mol在0.125mol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0.1molCO2和0.1molH2O。试通过计算回答:

(1)从分子式的角度看,该混合物组成有哪几种可能?

(2)另取一定量的A和B完全燃烧。将其以任意物质的量比混合,且物质的量之和一定:①若耗氧量一定,则A、B的分子式分别是          ;

②若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一定,则A、B的分子式分别是        

(3)另取a mol的以任意比混合的A和B的混合物,在过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①若耗氧量为定值,则该值为   mol(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下同);②若生成物CO2的量为定值,则生成物水的质量范围为        

16、(7分)化合物A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A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A在某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试写出:

化合物的结构简式:A _________   B _________  D 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AE __________  AF 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AE __________,AF ___________

17、(5分)已知:①

  ②

   分子量:    分子量:

  (1)写出化合物A、E、F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与足量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8、(8分)目前世界上有一种动向,即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催化剂和强热条件下充分作用,制取一种混合气体(成分与水煤气相同),然后用来合成多种有机物。以下是一种合成路线的流程图。其中C是B在少量的条件下生成的三聚物;E是一种能使血红蛋白中毒的气体;F是D的钠盐;G是两分子F脱去一分子氢的缩合产物。

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天然气(主要成分)__________;混合气__________,E___________。

结构简式:A ___________,D ___________,F 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H按物质的量比为2 : 1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有实验装置图(见下图)
  示意图中A是简易的氢气发生器、B是大小适宜的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形管,a是旋转活塞,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E是装有酚酞试液的试管。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浓度适当的盐酸,产生氢气。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2)〕后,在导管出门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赛,气体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请问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写出B、D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__________________
  D中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所盛十燥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干燥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0、(6分)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4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 甲与乙或丙混合都产生沉淀;② 丙与乙或了混合也产生沉淀;③ 丁与乙混合产生无色气体。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丁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四种溶液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

21、(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子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忽略N2O4的存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

Ⅰ 装置如下图所示

(1)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得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Ⅱ 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

(1)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本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Ⅲ 为了更直按说明“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这一问题,请你重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

答  案

(每题3分)

1、B  2、B  3、A  4、D  5、A  

6、B  7、A  8、D  9、D  10、A  11、C

12、(3分)①④⑥

13、(8分)(1)醛基、羟基  (2)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的是甲;与碳酸钠溶液作用有气泡生成的是乙;与银氨溶液共热会艰生银镜反应的是丙。 (3)乙>甲>丙

14、(6分)(1)① A  C4H8    B C3H6O 

② A  C8H8    B C3H6O4 

(2)A  C7H8    B C3H8O3 

15、(8分)(1)5(2)①C2H2、C2H6O2 ②C2H4、C2H4(3)①2.5a ②18a g<m <54a g 。

16、(7分)

(1)

         

(2)

                   

     

                

 
        

                


                *     

(3)消去(或脱水)酯化(或分子间脱水)

17、 (5分)(1)A:  E:

   F:

  

   (2)

18、 (8分)

 
(1)

(2)

 

19、(8分)⑴给烧瓶加热,E试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左端大试管A中长颈漏斗内有水柱上升;停止加热后E试管的导管口例吸一段水柱,长颈漏斗内的水柱则逐渐恢复正常,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⑵验纯;取下烧瓶B,用排水法收集A中导出的气体一试管,在水中用拇指按住试管口后取出试管,倒拿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若没有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已是纯净的。
  ⑶B中:2H2+O2 2H2O
  D中:N2+3H2 2NH3
  ⑷碱石灰;除去水蒸气和挥发出来的HCl。

20、(6分)(1)2H++CO32-=H2O+CO2

  (2)氯化钙、碳酸钠、硝酸银、盐酸(或写化学式)

21、(8分)I (l)

(2)不正确。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可能是由于加热水蒸气时产生大量水蒸气。

Ⅱ (1)

(2)正确,硝酸铜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基本相同,若NO2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不会复燃

Ⅲ 用金属铜与浓稍酸反应制NO2气体,并用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进行干燥,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二氧化氮中观察现象

评价试题双向细目表

项目

能力

要求   

知识点

题号

分值

合计

实得分

得分率

错误成因分析

了解

同分异构体

1

15

      

有机物燃烧

4

仪器的基本操作仪器

6、12

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

11

理解

应用

同分异构体

2

32

有机物燃烧

5

离子的鉴定、鉴别

7、8

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

9、10

官能团的性质

13

有机物组成

14

综合应用

同分异构体

3

53

有机物燃烧

15

官能团的性质

16

官能团的确定与有机推断合成

17、18

仪器的洗涤、仪器组装、基本操作

19

离子的鉴定、鉴别

20

实验设计

21

合计

100

附备选题:

1、(05年广东21题.)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的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硅酸盐质实验用品有____________(填代号,限填3项)。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铁三角架

E.泥三角  F.酒精灯      G.烧杯       H.量筒

第2步:I溶液的获取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__(填代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溶液      D.H2O2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

答案:

(1)根据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在灼烧海带的过程中,要选用耐高温的加热仪器,一般用硅酸盐质仪器。硅酸盐质仪器有瓷坩埚,泥三角, 酒精灯(硅酸盐)。试管,烧杯,量筒虽然属于硅酸盐质,但是灼烧过程不需要。坩埚钳,铁三角架属于金属。故选b e f

归纳: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可以间接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可以加热的仪器有:表面皿,容量瓶,启普发生器,漏斗,药匙,滴定管等大多数仪器。

(2)I溶液的获取操作

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煮沸,过滤。使海带中的碘离子进入溶液。

(3)选择氧化剂是D。因为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生成物是水,无污染,不会引入杂质。

而且也不会进一步氧化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H2O2 +2H+ +2I-=I2+2H2O 。

2、(04年广东21.) A、B、C、D是四种可溶的化合物,分别由阳离子K+、Ba2+、Al3+、Fe3+和阴离子OH、CO、NO、SO两两组合而成,它们的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A与B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再加过量A,沉淀量减少,但不会完全消失。C与D反应生成有色沉淀。B与C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Ba(OH)2, B: Al2(SO43, C: K2CO3, D: Fe(NO33

3、(03年广东19)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答案:A、D

4、(2000年广东23.)某液态卤代烷RX(R是烷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的密度是a g·cm-3。该RX可以跟稀碱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跟水互溶)和HX。为了测定RX的摩尔质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量取该卤代烷b mL,放入锥形瓶中。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塞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③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HNO3酸化和AgNO3溶液。

④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白色固体cg。  回答问题:

(1)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

(3)该卤代烷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卤代烷的分子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5)如果在步聚③中,加HNO3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步骤④中测得的c值(填下列选项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大小不定

答案:

(1)防止卤代烷挥发(或答 冷疑)(2)Ag+,Na+和NO3-(3)氯;得到的卤化银沉淀是白色的(4)143.5×a×b/c  (5)A

5、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03的混合溶液中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03完全变成BaC0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做指示剂)

试回答: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3溶解而能测定NaOH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如何突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能否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改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填偏高、偏低或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滴加的HCI首先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2)浅红一无色

(3)不能                    (4)不能、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