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离子反应

2014-5-11 0:32:02下载本试卷

专题二 离子反应

【考点分析】

1.离子反应,此类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命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高考中常见题型和必考知识点。

2.正确书官吏离子方程式。依据题目所给信息,运用书写典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个体反应,依据书写规则对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典型例析】

【例1】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  )

    A. NH NO CO Na+           B. Na+ Ba2+ Mg2+ HCO

    C. NO K+ AlO OH            D. NO Ca2+  K+ Cl

【解析】加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除了酸以外,还可能为碱液,所以A中NH不能与OH共存,CO与H+不能共存;B中HCO与H+和OH都不能共存;C中离子在碱液中可共存,D中离子无论在酸还是碱中均能共存。

【答案】C、D

【点评】离子共存是传统题型,已由最初的单纯共存问题发展到指定条件下(诸如:酸性、碱性、有无颜色)是否发生氧化还原,是否有双水解、络离子的生成等多种变化,需要同学们在解题中加以认真审题,全面思考才可。

【例2】(1995—2005年全国高考题)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

(1)碳酸氢钙溶液中加稀HNO3: HCO+H+=H2O+CO2

(2)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Ca(OH)2溶液

   Ca2++ HCO+OH=CaCO3↓+H2O

(3)把金属铁放入稀H2SO4中 2Fe+6H+=2Fe3++3H2

(4)金属钠投入到水中 Na+2H2O=Na++2OH+H2

(5)铜片与稀硝酸反应:Cu+NO+4H+=Cu2++NO↑+2H2O

(6)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H2

(7)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过氯气:Fe2++Cl2=Fe3++2Cl

(8)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Fe2++2H2O2+4H+=Fe3++4H2O

(9)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NH

(10)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过入足量硫化氢:Fe3++H2S=Fe2++S↓+2H+

(11)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H3·H2O+SO2=NH+HSO

(12)饱和石灰水跟稀HNO3反应:Ca(OH)2+2H+=Ca2++2H2O

(13)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  2OH+CO2=CO+H2O

(14)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a2++2ClO+H2+CO2=CaCO3↓+2Hco

(15)硫化钠水解:S2+2H2OH2S+2OH

(16)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17)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水反应 HCO+Ca2++OH=CaCO3↓+H2O

(18)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 OH+NHH2O+NH3

(19)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2OH2↑+Cl2↑+2OH

(20)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Al(OH)3

【解析】有关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应当采用正向思维,根据书官吏要求进行分析,每一个离子方程式都应与其化学方程式及实际情况相吻合,不能随意臆造,综合分析知:(1)(2)正确,(3)H+不能将Fe氧化为Fe3+, (4)(5)电荷不守恒,(6)得失电子不相等,(7)(8)电荷不守恒,(9)正确,(10)电荷不守恒,(11)少量SO2时,不可能生成HSO,只能生成SO,(12)石灰水中Ca(OH)2应以Ca2+、OH形式书写,(13)正确,(14)在通入过量CO2时应写成Ca(HCO3)2,(15)反应没有分步,(16)HclO分子不可改写,因为HclO是弱酸,(17)Ca(OH)2少量时,OH与HCO完全转化成CO,无OH剩余,(20)未考虑NH3·H2O是弱碱。

【答案】(1)(2)(9)(13)(18)(19)

【点评】书写离子方程式是中学化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命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技能,并透过这些书写来检验学生认识弱电解质、物质的溶解性、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方面的情况,判断离子方程方程式的对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产物对不对;(1)Fe的氧化物,(2)量不同时的产物,(3)滴加顺序的不同等

②两边平不平:(1)原子是否守恒,(2)电荷是否守恒,(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是否守恒;

③物质拆不拆:(1)强拆弱不拆,(2)易溶拆不溶不拆,(3)微溶物清拆浊不拆,(4)浓H2SO4不拆,浓HCl、浓HNO3拆,(5)单质、氧化物不拆。

【例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Ba2+、Fe2+、Ag+、OH、SO、CO中的某几种,现用该溶液做以下实验:

  ①取此溶液少许,加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许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将②中沉淀过滤,取滤液微热,有无色刺激性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此推断,该溶液中肯定有   离子,肯定无   离子。

【解析】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每个实验的现象,同时要注意离子共存问题,若肯定有某种离子存在,则与其不共存的离子均可排除掉。本题由①可排除Ag+、CO(Ag+与Cl生成AgCl白色沉淀,CO与H+生成CO2)。由②肯定了Fe2+( 生成Fe(OH)2白色沉淀),则与Fe2+不共存的OH即被排除。由于溶液呈电中性,则必有SO存在,进一步又可排除与S O不共存的Ba2+。由③可知肯定有NH存在(因NH3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答案】肯定有NH、Fe2+、SO肯定无Ba2+、Ag+、OH、CO

【方法归纳】

1.方法与技巧

(1)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一类主要反应,它的涉及面广,要结合元素化合物、电解质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等,应理解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是高考中常考题型,要在掌握离子反应的的发生条件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的基础上,加强练习,练出“火眼金睛”。、

(3)如何解答离子共存题。

  解答离子共存问题时,一方面要掌握离子共存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注意审题,挖掘出隐含条件,如:

①某无色溶液,表明不存在Cu2+. Fe2+. Fe3+. MnO等有颜色离子。

②某强酸性溶液,表明有大量H+存在。

③某强碱性溶液,表明有大量OH存在。

④某溶液中由水本身电离出的c(OH)=1×10-12mol/L,表明溶液的pH可能等于2或12,即可能有大量H+存在,也可能有大量OH存在。

⑤某溶液与Al反应产生H2,表明该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性溶液,且强酸性溶液中不可能存在NO

2.解题注意点:

  离子反应在高考中的考查难度一般不大,主要立足基础知识的考查。解题关键要严密审题,看清设问中“正”与“误”;条件中量的“多”与“少”,滴加顺序的“先”与“后”;挖掘离子共存中的隐含条件。

3.命题趋向。

(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①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1、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②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①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

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牟反应约占15%;

③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如Na与H2O的反应、Fe与盐酸升稀H2SO4的反应自1992年以来分别考过多次。

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课堂训练】

1.(2003·江苏)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Al3+ 、Na+ 、NO3、Cl     B. K+ 、Na+、Cl、NO3

C. K、Na+ 、Cl、AlO2-        D. K NH4+、SO32、NO3

2.(2005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某溶液既能溶解AI(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HCO3、NO3   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   D.Ag+、K+、NO3 、Na+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Al(OH)3

B.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2OH2↑+C12↑+2OH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 +H2O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2++2H++H2O2══Fe3++2H2O

4.(04上海)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硫化亚铁放入盐酸中  S2+2H+=H2S ↑

    B.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Cu2++H2S==CuS↓+2H+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 Al3++4NH3·H2O===AlO+4NH+2H2O

    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氧化钠溶液 HCO+OH→CO+H2O

5.下列各选项有X、Y两种物质,将X缓缓滴入(通入)Y溶液中,无论是否过量,均能用同一离子方程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B

C

D

X

稀盐酸

偏铝酸钠溶液

硫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

Y

碳酸钠溶液

硫酸溶液

氯化铁溶液

苯酚钠溶液

6.将足量NH3通入HNO3和AgNO3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NH3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  )

7.(2004广东21)(10分)A、B、C、D是四种可溶的化合物,分别由阳离子K+、Ba2+、Al3+、Fe3+和阴离子OHˉ、CO32ˉ、NO3ˉ、SO42ˉ两两组合而成,它们的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A与B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再加过量A,沉淀量减少,但不会完全消失。

C与D反应生成有色沉淀。

B与C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          B:          C:           D:             

8.(1)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总物质的量最大时的离子方程式:

                        

 (2)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总质量最大时的离子方程式

                        

【课后训练】

1.在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Mg2+、Ca2+、HCO3、CI  B.Na+、AIO2、Cl、SO42

  C.K+、Fe2+、SO42、Br    D.Fe2+、Ca2+、Cl、NO3

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 Ca2+. Na+. NO. SO             B. Mg2+. Cl. Al3+. SO

    C. K+. Cl. HCO. NO              D. Ca2+. Na+. Fe3+. NO

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中

    A.pH=1的溶液中Na+,S2,K+,MnO4

    B.pH=7的溶液中Al3+,Cl,SO42,HCO3

    C.pH>10的溶液中Na+,AlO2,SO42,K+

D.pH=0的溶液中Fe2+,ClO,Na+,K+

4.与金属铝反应只能放出氢气,且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NO3、CO32、Na+      B.Na+、K+、Cl、SO42

C.Na+、K+、NO3、Cl        D.AlO2、K+、OH、Al3+

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H3O+、NO3、Fe2+、Na+          B.Ba2+、HCO3、SO42、OH

    C.Fe3+、SCN、NH4+k、Cl-                   D.Na+、H+、SO42、S2O32

6.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l3+、CH3COO、Cl             B.Fe3+、SCN、K+

    C.Mg2+、Cl、I                  D.Na+、NH4+、Cl

7.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4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定溶液体积无变化) (  )

A.HCO3  B.SO32  C.CO32  D.CH3COO

8.三国时代,诸葛亮领兵南征孟获,遇到了“哑泉”,士兵饮后致哑,腹痛,甚至死亡。又有一“安乐泉”,饮后可解“哑泉”之毒。1995年10月国内某报刊报道,经科研人员研究,“哑泉”水中溶有CuSO4,“安乐泉”水质偏碱性。下列有关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①“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②“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SO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③“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水解显酸性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④“安乐泉”能解“哑泉”之毒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2OH=Cu(OH)2

A.①④           B.②④           C.③              D.均不正确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

 B.钠与水的反应 Na+2H2O==Na++2OH+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 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硝酸反应Fe+2H+====Fe2++H2

B.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Fe3++3H2OFe(OH)3↓+3H+

C.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2OH+H2↑+Cl2

D.氯气通入烧碱溶液Cl2+2OH=====Cl+ClO+H2O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人过量氢氧化钠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

C、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Al3+3H2O

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OH→CO32+H2O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气体

    Fe3++H2S=Fe2++S↓+2H+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Cl2的溶液

    2Cl+2H2O=Cl2↑+H2↑+2OH

    C.往Ca(ClO)2溶液中通SO2气体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苯酚钠溶液

    Al3++3C6H5O+3H2O=3C6H6O+Al(OH)3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C.

D.

14.两溶液反应时,无论何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盐酸与偏铝酸钠溶液:Al2+H++H2O===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硫酸溶液:CO32+2H+====H2O+CO2

    C.氨水与硝酸银溶液:Ag++2NH3·H2O===【Ag(NH3)2++2H2O

    D. 盐酸与水玻璃:2H++SiO32+H2O===H4Si4

15.下列A~D四组,每组有两个反应,其中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I)

(II)

A

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

多量SO2通入少量Ba(OH)2溶液

B

少量NaOH溶液滴入Al2(SO4)3溶液

少量Al2(SO4)3溶液滴入NaOH溶液

C

0.1mol Cl2通入含0.2mol FeBr2的溶液

0.3 molCl2通入0.2molFBr2溶液中

D

多量BaCl2溶液与少量Na2SO4溶液相混合

少量Ba(NO3)2溶液与过量MgSO4溶液相混合

16.向含1mol HCl和1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lmol/L的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17.有一包粉末状固体,可能含有的离子有K+、SO、Fe3+、Na+、Cl、NO、S2-、HCO。取试样加蒸馏水全部溶解,溶液呈无色透明,用硝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取上述酸化后的溶液分别进行以下两个实验:①先加入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②浓缩后加入铜片、浓硫酸,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对试样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粉末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2)写出实验①中有关离子方程式              ,实验②中化学方程式

                                   

18.已知还原能力:I->Fe2+>Br-,则:

    (1)少量Cl2通入FeI2(aq)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过量Cl2通入FeI2(aq)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将1.2 mol Cl2通入含有FeI2 1.0 mol的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9.向100mL 3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Ba(OH)2溶液。

(1)写出当刚好出现沉淀物质的量总量的最大值时的离子方程式(用一个式子表示):____________。

(2)随着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Y代表沉淀总物质的量/mol;X代表Ba(OH)2溶液体积/mL)。写出B点和C点所对应的Ba(OH)2溶液的体积: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0.某无色溶液,其中有可能存在的离子如下:Na+、Ag+ 、Ba2+ 、Al3+ 、AlO2- 、S2- 、CO32- 、SO32- 、SO42-。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沉淀甲是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2)沉淀乙是     ,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          。

(3)沉淀丙是     ,如何用一化学实验来确定其成分          。

(4)气体甲成分有哪几种可能?         。

(5)综合上述信息,可以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


【专题二 离子反应】(答案)

课堂训练

1. B  2. B 3. B. C 4. B 5. D 6.D

7. Ba(OH)2, Al2(SO4)3, K2CO3, Fe(NO3)3

8. (1)2Al3++3SO+3Ba2++6OH-=2Al(OH)3 ↓+3BaSO4

  (2) 2Al3++2SO+2Ba2++4OH-=AlO ↓+2BaSO4↓+2H2O

课外训练

1. C  2. B 3. C 4. B 5. AD 6. D 7.D  8. A 9. D 10. CD 11. D 12. D 13. B 

14. D  15. D 16. D 

17. (1)Fe3+. S2-. HCO. SO; Cl-. K+

  (2)Ag++ H2SO4(浓)=== HNO3+2NO2 ↑+2H2O

18. (1)Cl2+2I-=2Cl-+I2

  (2) 2Cl2+2Fe2++2I-=4Cl-+I2+2Fe3+

  (3)6Cl2+2Fe2++10I-=12Cl-+2Fe3++5I2

19. (1) Al3++2SO+ NH+2Ba2++4OH-=Al(OH)3↓+2BaSO4↓+NH3·H2O

   (2)B  600ml   C. 750ml

20. (1)S; 2S2-+SO+6H+=3S↓+3H2O

   (2)Al(OH)3; Al3++3HCO=Al(OH)3↓+3CO2

  (3)BaCO3, 可能有BaSO4;

   在沉淀丙中加入足量盐酸,若沉淀不能全部溶解,说明除BaCO3 外还有BaSO4;若全部溶解,则仅有BaCO3.

  (4)①CO2 ②H2S ③SO2 ④CO2 H2S ⑤CO2 SO2

   (5)S2-、SO、AlO